歐洲之旅——感受德國人性化

作者: 自然之旅

導讀早就聽說在歐洲、在德國有很多事情做得都很人性化,以前對此沒有體會。這次德國之行對那裡的人性化可是有了充分感受。 人性化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剛到德國感覺過馬路有一點很不適應。倒不是因為過路口時要看行人通行的紅綠燈標志,而是行人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過馬路時,無論是直行還是拐彎的汽車都會停下來,讓你先過去。這恐怕也是歐洲 ...

早就聽說在歐洲、在德國有很多事情做得都很人性化,以前對此沒有體會。這次德國之行對那裡的人性化可是有了充分感受。

人性化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剛到德國感覺過馬路有一點很不適應。倒不是因為過路口時要看行人通行的紅綠燈標志,而是行人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過馬路時,無論是直行還是拐彎的汽車都會停下來,讓你先過去。這恐怕也是歐洲、美國等其它國家通行的一個交通規則。

行人過路口無條件先行,這樣的規則在中國卻沒有。在中國,通常是行駛的車輛優先的。人們好像對行進的汽車有種畏懼,汽車也認為自己有某種優先權似的。行人在沒有指示燈的路口過馬路要非常小心地左瞧右看,看到遠方有車行駛過來,要仔細確認行駛的車輛離自己有多遠,車速有多快。行人一般是要等車輛過去才可通行的。否則,行人將難保安全。

我們從小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在德國還總是先停在路口左右看看是否有來往的車輛,然後確定一下車離自己的安全距離,判斷一下是否可以過。結果往往是,你還在路口做判斷的時候,剛還行駛飛快的汽車已經在路口停了下來,等著你先過去。當意識到汽車是讓我們先過時,開始還總是加快步伐,近似小跑般的通過路口。而這時,當地人則還在“慢悠悠地”走呢。

給人提供方便,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則是人性化另一重要體現。

歐洲第二大航空港法蘭克福機場,將機場、火車站、公交站、租車場所、停車場等設施規劃在一起,方便人們旅途中轉乘其他交通工具。人們在市區、甚至其他城市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都可到達機場,從機場下了飛機也可以乘火車、坐公共交通汽車、自駕租車、坐出租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其中自駕租車時,客人到達目的地後,就近將用完的車放到指定的地方就可以。德國國家鐵路也有類似的服務,你坐火車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在火車站租騎有GB標志(德國國家鐵路標志)的自行車,到你想去的地方。用完的自行車,不必專門歸還,只要就近放在路邊或其他指定地點就可以,自行車將有專人負責收集。這項服務靈活而方便,也為乘客節省了還車的時間。

給人提供方便的地方還有很多,如火車站不設出站檢票口,人們可以直接上火車,檢票工作則由列車乘務車在火車上完成。極大地節省了進站檢票時間。再如,乘坐公交汽車時,當汽車到站停車開門時,汽車自動向靠門一側稍微傾斜,方便人們上下車。在停車場有專人為殘疾人設置的停車位,而這樣的專用車位其他人是不能占用的。在公共場所地衛生間都有衛生紙,人們不必為沒帶紙而感到尷尬。

德國的人性化管理還體現在社會福利、勞動保障、工作時間等方面。

德國是歐盟社會福利水平最好的國家之一,國家在養老、醫療、失業保障方面為人們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德國人基本是衣食無憂,優厚的福利保障甚至使許多失業者不願再去工作,而且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不得不使德國政府重新考慮改變現有的福利保障體系。

德國的勞動法規嚴格規定人們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德國人工作是非常認真的,而下班後的時間則全由自己支配,沒有極特殊的情況決不加班。有許多德國公司也實行非常靈活的工作制度,就是每天你可以早上6點多就去上班,全天工作了8小時之後,下午2、3點你就可以回家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由於今年夏天很熱,德國電台裡進行了這樣的報告。在辦公室,如果工作環境的溫度超過多少度,或者辦公室的內外溫差超過6度,你就可以找你的上級或相關部門協商要求他們解決這一問題,如要求安裝電扇、空調等降溫設備,或是轉移辦公地點,對於女性職員可以要求穿吊帶裝工作等。如果上級不予解決,則可以通過工會出面。西文的工會組織在維護工作者利益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