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一晝的行進,火車終於在下午6點帶著我們來到了行程第一站凱裡。之前並不知道我們會經過哪些地方,在一路上被N個中國移動的短信歡迎過後,終於了解到在湖南界內我們依次經過的地方有長沙,岳陽,湘潭,株洲,婁底,邵陽,益陽,懷化,銅仁(這些是還沒刪掉的)。黔東南的州府凱裡是個不大的小城,雖然次日就是五一但並沒在街上發現鱗次櫛比的人群,大城市濃厚的商業氣息似乎並不明顯。接下來是詢問當地人包車找賓館,一番折騰後終於安頓下來。賓館離火車站很近,條件也不錯,標間80的價格讓人感覺跟北京相比簡直太值了,雖然以當地的物價來說可能也不算便宜。收拾妥當後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於是乎趕緊殺往傳說中的快活林去品嘗久富盛名的酸湯魚。快活林面積不小,裝修也很有當地特色。酸湯魚紅紅艷艷煞是好看,魚挺鮮的,不過據爪子說好像沒在簋街吃的酸湯魚酸,於是決定回北京後再去吃一遍比較一番(此活動在前不久已經進行完畢,此處按下不表)。辣子雞是阿拉此行最愛和最戀戀不忘的菜,以致於回來後還在活動上留言哪有辣子雞,暈倒一片(建議他將ID改成辣子雞好了)。小竹簍裡的和一種不知道名的植物一起炒的飯很香,不一會兒便被大家分了個精光。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勝酒力,那苗家米酒到後來弄得我頭暈暈。。。都說貴州是天無三日晴,在賓館的電視裡看到天氣預報說次日31度,接下來幾天黔東南有雨不禁擔心起來。老天爺,一定是等咱們走過了再下啊。。。我們包的車是一個剛好能坐下六人的小面包,老板說是只開了一年,但從其內外的使用痕跡來看可能有N個一年了。司機吳師傅看起來倒也憨厚老實,在交談中得知從來沒出過凱裡這次是跟我們第一次出去,心下不禁又擔心起來。。。已經沒時間再講價,雖然大包小包的行李堆上去後已經沒有放腳的地方,但好在大家體積都不算大,見縫插針地坐好後便朝著第一站蘭花苗寨奔馳而去。。。
蘭花苗寨和郎德上寨相隔不遠,後者的商業性更強一些,其實從寨子的集中性來講前者似乎還更突出些。第一次見到古色古香的寨子真實地承載著苗家人的生活,那種感覺還真是一種現代與過往交織的不真實。苗家的小男孩還都穿著長衫,那個穿著蘭長衫的小男孩,安靜地守在一鍋蒸熟的紅薯面前,鍋上放著一塊寫著“紅薯一塊錢一個”的牌子,在你給他拍照時只安靜地望著你。面對著我們的鏡頭,小男孩有點害羞,清澈的眼神中卻依然有些許好奇。而當支書買了他一個紅薯後露出的開心笑容讓人真是由衷地想多買幾個紅薯 – 支書做了件好事呀!我們恰好趕上了郎德上寨下午兩點在蘆笙場的一場表演,女孩子們多姿多彩的服裝頭飾自不必說,男人們的蘆笙舞跳得井然有序葫蘆絲吹得悠悠揚揚,環佩叮當的盛裝小姑娘們給人留下的印像卻還是最深的。
本來是不打算在西江千戶苗寨停留的,但在火車上碰到一對曾經去過那裡的情侶介紹過後還是決定去世界最大的苗寨看看。因師傅從沒去過,找到那裡的路稍微費了點周折,好在大方向沒錯。前往西江的路其實不遠,但因為在修路我們的時速只能有大概20-30M。經過兩三個小時顛簸蜿蜒的山路的爬行,在被一路上因汽車顛簸帶出的塵土洗禮了無數遍後,在一片開闊山前算是順利地達到了目的地。當大家終於看到千戶苗寨那個標志和一片相連的寨子時,所有的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哎。。。。終於到了!”苗寨規模不小,兩片呈金字塔狀的寨子依山就勢地與翠色山林相偎相依,仿佛原本就從地上天然而生。綠山青瓦中,寨子沿著地勢從山下直鋪到山頂,風雨橋跨水而過,仿佛連接了古今的時光。寨子裡的生活定是悠閑從容的,挑著竹簍緩緩而過的婦人,“美人靠”裡臨街而望的少女,房前屋後曬太陽的老者,路邊嬉笑玩耍的小童,時光就如此波瀾不驚氣定神閑地穿越了百年嗎?
下車後開始的找房住宿算是讓我們體會到了什麼叫旅游旺季,在順著主街走了幾個來回仍沒有著落之後大家都有點灰心,再加上背上的重負,每個人似乎都已露出草叢露宿的悲壯。所有的人都後悔起來,干嗎不聽停車場那個女老板的話直接去住她家開的旅館,看人家預言得多准 - 如果找不到再回去找她!住房的要求也從有陽台能看風景降低到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後來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們卸下行李守著,阿拉負責上前探路。可是跑了好幾個地方總是客滿,心灰意冷地越走越絕望,干脆卸下行李在風雨橋上等候,讓阿拉越過小河將找房進行到底。。。正滿面塵灰煙土色地坐著發呆,沒想突然接到支書的電話,找到房了(曾半小時前在前面與一素昧謀面的女生興高采烈地攀談而聽不見我們招呼與組織脫離)!精神頓時一振 – 今晚不用露宿街頭了!好消息接踵而來,阿拉也找到房了!通過比較後決定去阿拉找的地方,在交了25塊違約金後一起奔向心中溫暖的小木屋。此時終於深刻體會,沙漠中的人遇到水是什麼心情了!我們的木屋在隔岸的半山腰,房間不算大但還算干淨。後來看拍的照片見到一個小旅館的陽台上寫著著名的“李老師家庭旅館”的字樣,但說來慚愧,由於黃昏投店的激動到現在也還不知道我們住的小旅館的名字呵呵。黃昏的寨子很安靜,不過主要的那條商業街還是挺熱鬧,店鋪幾乎是開到晚上十點才關門。晚上一個巨大的木制牛頭圖騰矗立的廣場上有歌舞表演,但我們這一番折騰沒能趕上。街道挺熱鬧,倒也並不喧囂。蠟染,銀器,特色服飾,或左顧右盼或討價還價的游客,讓這條街在夜色中依然那麼生動。眼中突然跳進好些擺在街邊的鬥笠,那不是武俠世界中的經典裝扮嗎?興奮地來了個女俠造型,恩,很滿意(回家後立刻放到了MSN做DISPLAY PICTURE)!突然發現旁邊的支書也是個很好的素材嘛,有正必有邪,於是支書的青城派歹人的經典造型也隨之出爐,那可是相當地傳神哦呵呵!吃飯的小飯館老板沒想到是廣東人,說是幫朋友的忙來到這裡,真想問一下從繁華大都市來到這進出只有一條路的深山小山村是何感覺。突然想起,小旅館的一個苗家婦女,吃飯時為客人敬酒時唱起的悠遠綿長的山歌,莫非那就是傳說中美麗的大歌?蟄伏在門後聽得出了神(仿佛是主人家的客廳,沒敢貿然闖入),心下更是向往動聽的侗族大歌,好在明天就去往宰蕩,不禁更加心馳神往。。。雖然疲倦大家卻仍然在5點堅持起了床,為的是看苗家的晨和那裊裊的炊煙。當天是個好天氣,不過遺憾的是沒有見到預想中的籠罩苗寨彌漫青山的縷縷炊煙,也許這裡的人們也慢慢改變了早起的習慣要盡情放松一下吧。清新空氣中剛剛蘇醒的寨子直面著溫暖陽光緩緩鍍著一層金色,山路彎彎雞犬相聞,晨霧裊裊小溪潺潺;雞媽媽帶著她可愛的小家伙們嘰嘰喳喳地一起親熱地吃著早飯,小鴨子嘎嘎叫著正淌過那彎彎的小河。。。

(河邊洗菜的苗族阿媽)

(苗家鳳凰)

(害羞的苗家小女孩)

(千戶苗寨)

(吊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