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獅泉河(一)

作者: goxz

導讀6月12號日記---獅泉河 -------------------------------------------------------------------------------- 日期:2007-6-12 23:31:55 日期: 2007年6月12日 天氣: 晴 行程: 210公裡 路況: 柏油路 早起趕路,前往阿裡首府---獅泉河,全程210公裡,其中進入獅泉河前有68公裡柏油路面,這是從拉薩出來之後走的最好的最長的一段路了。經過這十多天的顛簸我們突然間很不習慣,感覺像睡在搖籃裡面,即使有 ...

6月12號日記---獅泉河

--------------------------------------------------------------------------------

日期:2007-6-12 23:31:55

日期: 2007年6月12日

天氣: 晴

行程: 210公裡

路況: 柏油路

早起趕路,前往阿裡首府---獅泉河,全程210公裡,其中進入獅泉河前有68公裡柏油路面,這是從拉薩出來之後走的最好的最長的一段路了。經過這十多天的顛簸我們突然間很不習慣,感覺像睡在搖籃裡面,即使有搖晃也是那麼的輕柔。

到達獅泉河時是下午2點左右,非常順利。住在郵電賓館,標間220元,有水有電。這裡是從拉薩出來之後唯一有聯通信號的城鎮了,我可以不受限制的上網了。

從崎嶇不平又有如走廊一樣狹窄的土林中鑽出來,站在某一高地上回望土林,如果不是有科學分析在前,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方圓上百平方公裡的土林是如何形成的。就是剛才我還將信將疑,現在高處俯視發現還真有盆地的輪廓了。原來這片神奇的地址結構就真是古時的湖底了。南望天邊,一條雪線橫亙在天際,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喜瑪拉雅山脈了。這個位置觀看特別有整體感,以前可能真的是只雲身在此山中了。呵呵

獅泉河鎮是阿裡地區的首府,自然城市規模也是最大的。建築也比較現代,街道都筆直而且綠化也不錯,我發現這裡綠化的樹基本上都是紅柳比較多,可能因海拔太高了別的樹種都生存不了罷。出租車是5塊錢在城內任走,我們下午又出去補充一下物資。與其說補充物資其實就是水果、飲料、土特產了,這裡的西瓜3塊5一斤,比吉隆便宜點了。貴也好也要吃啊,全當補充維生素了。現在交通相對比以前好多了,沿途我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蔬菜吃,品種無非是包菜和大白菜,可能因為這兩種蔬菜容易保存吧,但價格奇貴。有這些我們也很滿足了,從拉薩出發的時候朋友洛桑說,當年在阿裡用一棵白菜可以換一只羊,可想當年交通怎樣。

希望今天可以睡個好覺,明天還要趕往日土的班公錯。出發到現在一直都沒有休息好,平均每天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等回到廣州大家肯定都瘦了,如果想減肥就來阿裡吧。呵呵

相關資料:獅泉河鎮是中國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行署所在地,阿裡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因其所依傍的獅泉河而得名。

獅泉河是藏語“森格藏布”的意譯名稱,這條河流發源於岡底斯山的西北麓,因為源頭的地形非常像一個獅子口,一股溫泉從獅子口中汨汨地湧出,所以這條河就稱為獅泉河。

獅泉河鎮坐落在荒野戈壁灘上,悠悠的獅泉河水像一條吉祥的哈達從鎮邊流過,整個城鎮以環島為中心,有四條馬路向外延伸:南部為商業街,東部和西部為地區政府各部門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縣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

城中的商店、餐館臨街而開,公用電話隨處可見,路邊樓房、平房錯落有致。小鎮不大,但在阿裡高原空曠的荒野戈壁上卻顯得繁華,充滿生機與活力。

獅泉河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新城。阿裡政府機關在1965年7 月23日才遷至獅泉河鎮。當時的鎮容僅限於目前鎮中心的一小片地方,周圍一片荒漠,只有沿河兩岸叢生的紅柳顯露著生機,冬春季節幾戶牧民前來放牧,便成了這裡最早的“流動人口”。

因為獅泉河鎮位於阿裡高原的西部,其東部有大片荒原為無人區,也就是我們曾經介紹過的羌塘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鎮的方圓百裡都是人煙稀少的高原地帶,再加上原先這裡的交通條件非常落後,所以,城鎮的發展十分保守。建鎮之初常住人口只有400 人,而城鎮建設的規模則是按800 人來設計。就是這樣的一個規劃,在當時還是一個較為大膽的設想。全鎮當時僅有1 口水井、1 間商店、1 間發電房、1 台84千瓦的發電機,所發電量連最基本的照明也滿足不了。



(途中景色1)



(途中景色2)



(途中景色3)



(途中景色4(雪))



(土林景色1)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