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到了此行的正題了。雖然我一直認為只要同行的人志趣相投,再平淡的風景也會變的有趣起來。但是如果沒有一路上的無限美景,又怎能吸引我去開始這趟行程,進而結識途中的同伴呢?!好像越說越矛盾了。不知道為何突然想起了下面這首詩,也許行程匆忙正是此行最大的遺憾,讓我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去細細體會花開雪落蟲鳴鳥語這種種天籟之音。希望終有一天,我會有足夠的時間重游,可以在雪山下、湖泊旁、森林裡、田野邊呆個地老天荒。
《SLOW DANCE》Have you ever watched kids on a merry-go-round? Or listened to the rain slapping on the ground? Ever followed a butterflys erratic flight? Or gazed at the sun into the fading night? You better slow down. Dont dance so fast. Time is short. The music wont last.
Do you run through each day on the fly? When you ask "How are you?" do you hear the reply? When the day is done do you lie in your bed,With the next hundred chores running through your head? Youd better slow down. Dont dance so fast. Time is short. The music wont last.
Ever told your child, well do it tomorrow? And in your haste, not see his sorrow? Ever lost touch, let a good friendship die,Cause you never had time to call and say "Hi"? Youd better slow down. Dont dance so fast. Time is short. The music wont last.
When you run so fast to get somewhere,You miss half the fun of getting there. When you worry and hurry through your day, It is like an unopened gift.... Thrown away. Life is not a race. Do take it slower,Hear the music before the song is over.
還是言歸正傳吧。我們此行運氣極好,前10天裡一直都是陽光燦爛(甚至可以說是毒辣了),天高雲淡。連師傅也說他走了這麼多次,像我們這趟的好天氣也真是少見。去的路上我們並沒有受到泥石流、塌方、冰雪路面和雪崩的困擾。更為難得的是,很多人無緣目睹的梅裡十三峰還有南迦巴瓦也對我們露出了他們那難得一見的真容。也許好運氣隨著帥哥和老妹的離開也離我而去了,雲霧繚繞就成為了回程路上的主旋律,不過這也正好讓我感受到了滇藏線上的另一番韻味。
Day 1 麗江——中甸
到麗江已經是下午四點了。等我們上完洗手間出來時,發現麗江機場裡人都走光了,我們三個大背包孤零零地躺在行李傳送帶上。因為沒有別人,師傅一眼就把我們給認出來了。第一眼見到師傅,覺得他很高大,比想像中的要胖,哈哈。很驚奇地發現我們的車子前後左右都貼了黃色的標語“復旦大學EMBA探險考察隊”,原來是師傅所在的公司接下了復旦大學EMBA的團,一共18台車,比我們晚一天從麗江出發,走的是同樣的路線,貼標語的時候順便把我們的車也貼上了六號。於是我們就頂著EMBA的光環,美名其曰我們是先頭部隊上路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們的車子接受了眾多路人的注目禮,真是有點不好意思了。上車後我們理所當然地把帥哥安排在了副駕的位置上,想著兩位男同胞應該共同話題多點,而且正好讓帥哥練習一下他的國語。可惜事後發現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帥哥坐在前面幾乎不說話。鑒於副駕責任重大(要幫師傅打雜啊,陪師傅說話啊,等等等等),所以第二天起我把帥哥趕到了後排,自己坐到了副駕的位置上,這一決定也讓我在十多天後變得和師傅一般的黑——因為每天都要直面西藏毒辣的陽光。
第一天的路上因為我們和師傅還不是太熟所以話並不多,話題更多是圍著我的同事同時也曾經坐過師傅車走滇藏的李同學身上轉。得知師傅也愛喝普洱茶後帥哥很是興奮,因為他老爸令他帶了一片陳年普洱上來孝敬師傅。後來才發現師傅原來喝的是普洱生茶,我們這回可真是馬屁拍到馬腿上了。不過這一路上喝了不少師傅的好茶葉,賺了。
在小中甸附近見到了玉龍雪山,山尖上比想像中的雪要多,估計是前兩天山上剛下過雪。對玉龍雪山一直沒有興趣,根本沒有把它當做雪山來看。不過師傅說上海人非常喜歡去玉龍雪山,來雲南即使哪都不去也要去玉龍轉轉,即使去了梅裡也還是要去玉龍,真是奇怪。從小中甸到中甸這一帶的田園風光還是很漂亮的,高高的青稞架,古樸的民居,剛剛開始泛綠的田野,還有形態秀麗的雲南松。十多天後再走回同樣的道路時,田野裡已是綠意盎然,那綠色在雨霧的滋潤下濃得快要滴下來一般。兩旁的高山杜絕也已經開花了,一簇簇一片片平臥伏地的粉色紅色花朵像給山坡批上了一件美麗的春衣。可惜回程天氣不好,沒能拍下什麼留念。
Day 2 中甸——白馬雪山——德欽——飛來寺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去松贊林寺,遠遠就看到寺廟的金頂在藍天下閃著耀眼的金光。由於帥哥的高原反應,師傅把車直接開上了後山,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前山拾級而下,而不需要爬那高得恐怖的階梯了。帥哥明顯是走不動了,所以我們也陪著他沒有走進廟裡,只在廟外廣場拍了幾張照。鏡頭拉近時發現主殿屋頂上有個非常美麗的帶羽翼的菩薩,面目慈祥,造型優美。可惜陽光太強烈了,明晃晃的看不真切。我們給湧進來的旅行團吵得心煩意亂,於是就往外撤了,這才發現,原來竟沒有人問我們收門票。下樓梯的時候我和老妹一左一右傍在帥哥的兩旁,猶如左右護法,時刻准備著在他體力不支時助他一臂之力。帥哥的步履艱難讓這段樓梯顯得格外漫長,好半天才走到大門。師傅已經很醒目地把車開到了門外,旁邊有兩個老外看到車上的橫幅,很驚喜地叫了出來“Look, EMBA”,搞到我們很不好意思地上了車。
到納帕海時才九點半剛過。納帕海與依拉草原原為一體,雨季時,水量充足,大部份草原被湖水覆蓋,就成為海,非雨季時,水少草多,湖水退化,又變成了草原。我們去的時候,草還沒有綠,零星的犛牛在一個個散落的草甸上低頭啃食。湖水只在路的前方余下不大的一片,群山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完美的倒影,看起來也別有一番韻味,只是那幾塊光禿禿的山坡好像傷疤一般,顯得非常突兀。
在奔子欄吃過午飯後(又碰到其他驢友盯著我們的車看,呵呵),我們開始爬白馬雪山。白馬雪山屬於橫斷山脈的一部分,主峰海拔5430米,因其終年積雪的頂部形似白馬而名。白馬雪山曾以其壯觀的高山杜鵑林而入選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可惜我們去的時候花尚未開,回來的時候下大雪,兩次都與美景緣慳一面。白馬雪山的兩個埡口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埡口常年冰封積雪,加上連綿不斷的盤旋彎道,這裡也因此成了西藏司機最害怕的路段。師傅說西藏司機要過雲南,總會先問白馬雪山能不能過,如果白馬雪山車能通過的話,那麼從拉薩過來的所有雪山車都能過。去的時候天氣晴好,埡口處沒有任何冰雪,正對著依舊白雪茫茫的白馬雪山主峰。回來時的運氣就沒有那麼好了,大霧加上大雪,積雪被車輪壓成了冰,走在上面特別滑。路兩旁的雪堆得很厚,路邊的小木屋都給埋掉了一半。當時好想下去堆個雪人或是來場雪仗,最後還是沒有動手,現在想來頗有些遺憾,不知道哪天才能再見到那麼大的雪呢。
在白馬雪山的埡口就已經能看到遠處半遮半掩於雲霧中的太子十三峰了。下山的路上太子十三峰就一直陪伴在我們的前方,讓我們無限憧憬。到迎賓台的時候,我們驚喜地發現,除了主峰卡瓦格博外,其余的山峰全在陽光下露出了真容,當時那個激動啊。而卡瓦格博雖然讓我們看到了自腰間披下的明永冰川,它那莊嚴偉岸的身軀仍然是包裹在層層厚雲之間。我們狂拍了一輪照片之後仍然不舍得離開,繼續在烈日下等待著。可能是神山感受到了我們的真誠,半個小時後,卡瓦格博終於撩開了一角面紗,讓我們第一次來就可以看到它那美麗的三角形頂峰。雖然山峰上的濃雲還沒有完全散去,但還是讓我們覺得此行無憾了。眼前的雪峰一字排開,氣勢萬千,峰頂的濃雲在不斷升騰變幻,排列出萬千模樣。
在飛來寺下的旅館住下,一開房門,不禁驚喜得大叫起來,原來房間的窗戶正對著梅裡雪山!!可惜的是,期待的晚霞最後還是沒有出現。但我們卻吃到了美味非常的犛牛火鍋,最後用火鍋的湯來下面條,拌點辣醬,好吃得簡直連舌頭都吞下去了。後來在回程時我們同樣在梅裡重溫了犛牛火鍋,還喝了不少青稞酒,有人甚至還借酒鬧出了和面條過不去的笑話,此乃題外話,這裡就不說了,省得破壞了該人的光輝形像,咳咳。
睡覺時窗簾沒有拉好,半夜裡被窗外射進來的亮光刺醒了,心裡在暗罵誰這麼缺德半夜三更的開這麼大盞探照燈。從床上爬起來一看,驚呆了,原來光亮來自窗外那一輪高懸的明月,如水的月光把大地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銀色光芒。梅裡雪山靜靜地矗立在月色下,波瀾不興,難以想像它曾制造過著名的梅裡山難。打那後我就怎麼也睡不好了,隔一會就醒來一次,爬起來看看窗外,梅裡眾峰還在那裡,連山間的紋理皺折都在月光下清晰可見,這又才放心地睡下,一晚就這麼醒醒睡睡地過去了。最後那次醒來應該是凌晨五點多,正好看到月亮漸漸隱於梅裡雪山前某座低矮的山峰之後。
早上六點就和老妹帶上相機出門了。雖然五月初的飛來寺凌晨還是很冷的,但屋外的空氣清冽得如同水晶一般,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天空裡沒有一絲雲彩,梅裡十三峰落落大方地展現著真容。旁邊的煨桑爐裡燃燒著的松柏發出輕微的畢蔔之聲,一切顯得如此寧靜而安詳。我和老妹就站在觀景台上,靜靜地看著天色慢慢由深藍轉到淺藍到乳白到湛藍,而陽光也一縷一縷地移近,漸次照亮每一座山峰。五月其實並不是看梅裡的最好季節,因為太陽的位置,日出時峰頂並不能呈現出“日照金山”那種山體發紅的感覺。但是如此美景,仍然讓我看得痴了融了化了。
四天之後我們在同樣的好天氣裡看到了南迦巴瓦,這座被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雪山。但就個人而言,我還是更喜歡梅裡。因為卡瓦格博並沒有像南迦巴瓦那樣高高在上,遠遠地讓人無法接近。而且它那神山的地位以及籠罩著它的濃濃的宗教氣息和藏民對它的頂禮膜拜都讓我很是著迷。在我們離開後的第二天(5月2日),梅裡雪山的神瀑附近就發生了雪崩,2死6傷。雖然深深同情那些逝去的生命,但如果不是游客要過分接近神山,這樣的悲劇又怎麼會發生呢?回程在梅裡喝酒的時候,我們碰到了麗江的老關師傅,他給我們講了當地人間流傳的雪崩真相。據說那批游客到達雨崩神瀑之後,覺得神瀑也不過如是,其中兩人就脫了衣服在神瀑下洗澡,還有一些游客則把衣服脫了晾在神瀑旁的經幡之上,當中也有兩人勸大伙應當要尊重神山。然後雪崩就發生了,死的兩個正是在神瀑下洗澡的人,而傷的最輕的則恰恰是出言勸說的那兩個。老關說他是5月9日雨崩村重新開放後第一批進去的,在神瀑旁的經幡上還能看到當時游客晾在那裡的衣服。故事說得有點神了,讓我有點懷疑它的真實性到底有多高。不過我卻真的十分痛恨那些去打擾神山寧靜的游客,為什麼不能遠遠地靜觀呢??

(卡瓦格博初現)

(神女峰和五冠峰)

(梅裡十三峰在清晨的陽關下一覽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