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花又開:

作者: 雲鷹閣主-小綿羊

導讀生活在麗江去香格裡拉是常事,3個來小時的車程一遛煙就到了,就好像在隔壁.今天又陪朋友去走一朝:早上7點司機就已經來接我們了,我們羅嗦到8點才出發. 翻過雄古山一路直達上虎跳,雖然在麗江呆了好幾年了,我還是頭一次進上虎跳,像一個游客似的.如果不是陪朋友,也許永遠也不會來到這裡. 門票50元/人.2米來寬的走道依崖穿崖,途中相隔不遠有管理員拿著大喇叭在喊:靠裡邊走, ...

生活在麗江去香格裡拉是常事,3個來小時的車程一遛煙就到了,就好像在隔壁.今天又陪朋友去走一朝:早上7點司機就已經來接我們了,我們羅嗦到8點才出發.

翻過雄古山一路直達上虎跳,雖然在麗江呆了好幾年了,我還是頭一次進上虎跳,像一個游客似的.如果不是陪朋友,也許永遠也不會來到這裡.

門票50元/人.2米來寬的走道依崖穿崖,途中相隔不遠有管理員拿著大喇叭在喊:靠裡邊走,小心落石.我們緊趕慢走用了30來分鐘從景區門口來到虎跳石.巨大的石頭站在江中,奔騰的激流打在石頭上濺起老高的浪花,震耳的轟鳴粉碎了心中的吶喊.我們按下快門也只能留住這一刻的感嘆.

江對面就屬於迪慶洲的境地,過了松元橋我們就進入了香格裡拉的地盤.自從2005年開通了這條新路以後,就再也不用沿著金砂江花5-6個小時到香閣裡拉了,現在快多了.

一個多小時後,車就由河谷盤上了高處,視野開闊了起來,這裡就是香閣裡拉,天是那麼的藍,雲是那麼的近.1000多米的海拔差距,使這裡的春天來的比麗江晚了些,麗江的菜籽早已經榨成了油,可這裡還有大片大片黃燦燦的菜花,草地上的野花爭奇鬥艷,一叢叢黃色的狼毒顯的特別的曜眼,也許是因為它不被牛羊啃食的原因,所以它才能待到9月花色紅.

既然到了香格裡拉,松贊林寺是一定要去的.不關是否信奉都應該要去的,這是藏文化的精髓.

寺廟依山而建,由下而上層層疊疊,8個風格類同的康參和周圍密集的修行者們的土屋擠在一起構成了一片宗教村,遠看好似布達拉宮,因此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常言道遠看上色近看花,我們來到路邊可以遠眺全景的觀景點,這裡早是一家藏民的致富根據地(誰的地盤誰做主,應該的.)再說別人也不白收銀子,人家還為遠來的游客准備了豐富的道具:一頭純白的毛牛(毛牛是藏地的吉祥之物,被稱為高原之舟,白色又是藏民最崇拜的顏色,所以已經是非常的聖吉了),一排色彩絢麗的藏服,一位寫滿滄桑的老阿媽,一個比花兒還要鮮艷的小姑娘,還有滿臉太陽色的漢子為你放聲高唱著騰格爾的"天堂".

一進門小姑娘就用半生不熟的漢話拉生意,與她和奶奶拍照收每位游客五元,小姑娘牽著奶奶的手擺著扭捏的姿勢,露出可愛的笑容讓我們糊亂按了一陣快門,反正是數碼的,再說既然給了錢,不拍白不拍.除了服裝,該拍的都拍了,雪白的毛牛我們當然也要沾沾它的靈氣:毛牛有些憨拙,它的主人牽著繩子不停地叫雙眼皮,不知道什麼意思,好像是主人在誇它.我們各自在毛牛背上擺舞弄姿,小姑娘看沒她什麼事了,就自顧自地摘花去了.

大概一個月沒來,松贊林寺的大門已經沒了,應該是要重修.現在游客都從旁邊的小道進出;門口擺攤的,拉客人拍照的,顯的有些亂.我帶著朋友拾階而上,本來想帶他們看看最上面的大殿,可是這裡也在修整,只好隨便看了看.

松贊林寺是我常來的地方,我不是佛教徒,不過蠻喜歡裡面裝飾的顏色,熱烈,明朗而愉快.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我逛遍了每一個康參,並且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一樣給每一位菩薩進貢,可是還沒到一半我就花去銀錢百兩,一位喇嘛好心地告訴我,可以在神壇前換零錢,我喜出望外,當時我只不過是頭驢,盤纏有限,只能略表心意,好在菩薩自有菩薩心腸,我也就心安理得的拿出當時最後所剩的10元錢換成毛票,總算供俸到了每一為神仙.

從寺廟出來,就去了納帕海,說是海其實就是濕地,遠遠的看著蔥綠的草原上開滿了鮮花,可是一走到綠草叢中鞋底馬上就浸出水來,更不要想去海邊慢步了,除非脫了鞋赤了腳,可是那些水裡的小生物又難免有些讓人生畏,所以只好遠觀,不能近水.無奈,只好遠遠地羨慕地看著那些在草原上閑步慢嚼的牛兒馬兒羊兒們.

香格裡拉的夜晚沒有什麼特別的好去處,古城很冷青,不過四方街的藏舞到是比麗江納西族的打跳生動豪邁多了,還有就是烏鴉酒吧的咖啡總是我每去必喝的,而且價格超便宜.但這次我沒帶朋友去,原因是大家都還是覺得麗江比較愜意.

看看時間尚早,大家決定反回麗江,就這樣,天還沒黑傍晚8點不到我們就又回到了麗江.可謂速戰速決.



(比花兒還要鮮艷的小姑娘)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