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疆

作者: tianshu2002

導讀感受新疆------------------------------------------------------------ 1.烏魯木齊--離海最遠的城市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自古就是眾多游牧民族聚居的交彙之地,其含義是准噶爾語"優美的牧場"。從地理位置上來講,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城市,東西南北離海都在2300公裡以上。 來到烏魯木齊的那天,已經北京時間22點多了,可是因為時差的緣故,這裡還在夕陽的籠罩下,從飛機的舷窗 ...

感受新疆------------------------------------------------------------

1.烏魯木齊--離海最遠的城市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自古就是眾多游牧民族聚居的交彙之地,其含義是准噶爾語"優美的牧場"。從地理位置上來講,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城市,東西南北離海都在2300公裡以上。

來到烏魯木齊的那天,已經北京時間22點多了,可是因為時差的緣故,這裡還在夕陽的籠罩下,從飛機的舷窗俯視下去,一片燈火輝煌的城市,那就是她了!

對烏魯木齊的第一印像就是雜,各個民族的人走在街頭,各種民族服飾展現其間,漢族人也是來自全國各地,河南河北,浙江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湖南,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景線。在這裡,我沒有了外地人的感覺,無論你是誰,無論你來自哪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烏魯木齊的商業非常發達,從人民路到中山路,各種服裝專賣店鱗次櫛比,幾乎是一個國際和國內名牌的展示會,顯現出新疆巨大的消費能力,這也正是眾多外地商賈雲集至此的理由,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

烏魯木齊的繁華已經是盛名久負了,當時被清政府流放到烏魯木齊的紀昀(紀曉嵐)詩作中曾經有過生動的描繪:"到處歌樓到處花,塞垣此地擅繁華"。近年來在自治區政府的重視下,城市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疆人自己都說變化太快了,半年不回家就認不得烏魯木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

烏魯木齊還是一個美食之地,金黃香脆的烤全羊、噴香可口的烤肉、馕和抓飯這些傳統自不必多說,單是各種面食就讓我這個北方人過夠了癮。娜仁面、哨子面、炸醬面、牛肉面、大盤雞拌面,真是數不勝數,還有各種奶制品,像馬奶子,奶茶、酸奶、奶酒,真是讓好吃的我大快朵頤,樂不思蜀了。

來烏魯木齊,就不能不到二道橋,這裡是著名的維族聚居區,各種建築和人們穿著的服飾都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在二道橋市場,還能買到各種便宜的工藝品,和田玉、小花帽、英吉沙小刀和天山雪蓮早已馳名海內外,各種純羊毛織就的披肩、地毯更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還有各種樂器和精美的銅器也讓人留戀往返,要是有時間和耐心,還可以嘗試著跟商家討價還價,別有一番樂趣,只是別忘了,這裡的計量單位全部是公斤,不要被很高的定價嚇到了喲!

其實烏魯木齊最美的時間還是在夜裡。到了傍晚,整個城市燈火明滅,白天的喧囂變成了夜晚的從容,很多人圍坐在街邊喝酒聊天,沒有快速的生活節奏干擾,沒有生活重壓下的疲憊和無奈,有的只是快樂和愜意。燈光仿佛具有一種魔力,把白日裡普通的東西變得神奇起來,人們臉上也流動著生動的表情和笑容,那樣燦爛如陽光的微笑頻繁地出現在素不相識的人之間,我不禁懷疑現代的都市生活真正的涵義是什麼了!

我敢說,烏魯木齊,是最適合人們居住的城市。

2.放馬南山牧場

南山牧場位於烏魯木齊市南五十公裡的地方,車行一個小時就遙遙望見遠處山巒一片翠綠,在半山腰間點綴著許多氈房,這裡就是南山了。

南山聚居的民族主要是哈薩克,這個民族崇尚和平,主要以放牧為生,近年來也開始有了一些商品經濟的意識,但他們身上流露出來的質樸仍然叫人感動。從他們的目光裡沒有看到世俗的貪婪和急切,有的只是一種喜悅和透徹的滿足。俗話說“馬放南山”,到了南山,馬是一定要騎一騎的。哈薩克牧民的馬體形健壯,肌肉發達,同樣給人一種彪悍精壯的感覺。南山的山路非常陡峭,窄窄的路在山邊蜿蜒著,時斷時續,有時還延伸到小溪裡,騎在馬背上還真不敢掉以輕心,看著馬蹄踏過小路的邊緣,而下面就是幾米深的溝壑,還真有點膽戰心驚。幸好哈薩克的馬真是強壯,很多連人都爬不上去的陡坡馬就硬是攀緣上去,用那細細的四肢支撐著,迸發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力量來。不過在閑下來的時候馬也會偷懶,走到小溪中央時就低頭去喝水,幾乎把我丟到水裡,還總是歪頭去吃樹上的葉子,根本不理睬我的吆喝,在平路上也是慢條斯裡,不疾不徐,任我的手掌都拍紅了也只是小跑一陣就又慢下來,個性十足。

回到了休息地,好客的哈薩克早已經為我們宰好了一只羊,(宰羊的全過程我有幸目睹,綿羊真的非常老實,在熟練的殺手面前根本沒有什麼掙扎就結束了痛苦)在氈房裡等候我們品嘗了。在羊肉的濃香和美酒的沉醉之間,哈薩克人彈起了民族的樂器,跳起了奔放的舞蹈,我躺在草地上,望著遠處蒼翠的山坡和在上面悠閑吃草的牛羊,恍然覺得自己回到了數千年前,在這裡時光仿佛停止了流動,這裡的月光依舊是照過百戰金甲的月光,這裡的風依舊是拂動過凄凄荒草的風。這明澈的天空也依舊湛藍如初,一切依舊,依舊是一種沉靜的美。

想找尋你曾經有過的夢想嗎?想體味一下祖先們生活的情致嗎?那就快來看看吧,這美麗的南山牧場。

3. 激情吐魯番

熱,吐魯番實在是很熱,非常熱。

白天我們在交河故城,氣溫高達47攝氏度,地表溫度據說將近80度!走在古城的殘垣斷壁之間,土紅色的表面就像在燃燒,發散出咄咄的輻射來。在到號稱“中國第一井”的坎兒井去看看,就知道水對吐魯番是多麼地重要,水就是生命,只有沿著水脈的地方才有綠色,才有人煙,才有各種生命,沒有水,就是戈壁和沙漠,是一望無際的死寂。在淙淙的坎兒井裡把臉上的浮塵洗去,再捧起清冽的井水放在唇邊,真覺得天上甘露也莫過於此。

一首《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讓吐魯番的葡萄溝名揚海內外。而到了葡萄溝馬上就覺得涼爽下來,四周樹蔭掩映,葡萄架上綴滿了剛剛成熟的馬奶葡萄,綠玉一般剔透,端上一盤葡萄,切幾片哈密瓜,席地坐在極具民族特色的地毯上,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不過,要想體味真正的葡萄溝,還要另辟蹊徑。

左轉右拐,終於來到了葡萄的深處,朋友把我們帶到了一戶農家,(前來游玩的人千萬要記得來葡萄溝只有到了這樣的地方才能體會真正原汁原味的情趣)濃密的葡萄架下,有搭成的土台專門供客人圍坐的,剛一落座馬上上來一只烤全羊,伴隨著還有眾多的美酒。此地盛產葡萄,用葡萄釀成的美酒也是幽香襲人。願意的話隨手還可以隨意摘下晶瑩的葡萄品嘗,這裡是真正自然的味道,自與旅游景點的喧囂有著別樣的不同,呼朋喚友,推杯換盞,燠熱的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酒香。喝得開心,索性除下衣物的羈絆,赤裸地與清風相伴了。終於,我不勝酒力,熏熏然沉醉下去,躺在葡萄的蔭涼下面,點點鏤空而瀉的陽光成了催眠的音符,哪裡還知今夕何夕。

離開吐魯番已經是第二天的傍晚,那時的風依舊還是熏人地熱,聽說我們走的那天交河故城溫度到了五十度!!熱烈的吐魯番!激情的吐魯番!

4.伊犁,美麗的伊犁

一條伊犁河貫穿的伊寧風光無限,被譽為“塞外江南”,不過伊犁河仍舊是一條地道的北方的河。

且不說那岸邊成排筆直的白楊樹,也不說那蜿蜒在河中的沙洲,但是看那默默流動的河水,就斷沒有南方河流的矯情和柔媚,有的只是北方特有的直露和執著。在清晨霞光的掩映下,渾黃的河水靜靜地流淌著,散發著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路上時常走來羊群提醒著你這裡是富饒的伊犁,一個歷史上戰亂不斷的地方,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一個富庶而快樂的地方。

走在伊寧市的街頭,時常能看到身著民族服飾的人們,整潔的住宅被大大小小的果園和縱橫交錯的水渠串聯起來,庭院裡幾乎都種植著各種果木花卉。真是家家流水,戶戶花香,處處白楊。

在伊梨,我們還邂逅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少數民族文藝。

我們在一戶民家坐客,外面傳來陣陣歡笑聲,我們好奇地湊過去,原來是許多人圍坐在涼亭內聽兩個藝術家在表演,據介紹其中一位被譽為“新疆的馬季”,雖然語言不通,可是從觀眾時常爆發出來的笑聲和掌聲看得出來,他一定有著深厚的藝術造詣。

正在為聽不懂而遺憾之時,音樂響起來了,是手風琴——我很久沒有聽過的聲音。拉琴的是一位其貌不揚的維族老人,他少言寡語,別人敬他酒也只是說一句“熱和買提”(維語謝謝),然而琴聲響起時仿佛有一種魔力出現了,一個木衲寡言的人變成了一個神采飛揚的藝術家,隨著一首首精彩動聽的樂曲從他手指間流淌出來,我們幾乎沉醉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引領我們似乎走進了冰雪覆蓋的白樺林,而一首《達阪城的姑娘》又叫我們忍不住載歌載舞,琴聲和歌聲招來了附近的一群游客,這使老人情緒更加高昂,他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他要獻給在座各位一首歡快的樂曲,話還沒完手指之間已經有熱烈的音符飛了出來,在樹蔭下人們盡情舞蹈,隨著強烈的節奏而搖擺,席間時常還有幾聲尖利的口哨配合更形成了一種奔放的氣氛,大家都在歡笑,在旋轉,在飛揚 … …

伊梨,一個盛產快樂的地方。

5.新疆的湖

天池,素有“天山明珠”之稱,距離烏魯木齊市區不過90公裡,盤山而上,視野豁然開闊,眼前出現一泓碧水,那就是名揚海外的天池。

看天池,實際上看得是山與水的配合,遠處就是海拔五千多米的博格達峰,抬頭遠眺,數峰並起,巍峨壯觀,山頂上終年不化的冰雪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而冷峻的光澤,還有山坡上垂直生長的松樹,各種奇險的嶙峋怪石,都把天池映襯的無比嬌媚,這高山平湖的景色不禁讓所有前來游覽的客人連聲叫絕,直線和曲線的反差,剛烈與柔美的比照,使得天池越發顯得綽約多姿,美不勝收。

不過,要是到了塞裡木湖,你又能得到另一種感受。

從烏魯木齊驅車去伊梨,路上要經過漫長的戈壁,路上盡是乏味的沙丘,然而就在你懨懨欲睡之時,一個期盼終於出現在你的視野中,那就是塞裡木湖!

塞裡木湖跟天池相比,更像是一個奇跡。她是新疆海拔最高的湖。從視野中浮出來的是這樣一汪湛藍的水,仿佛就是一塊玉,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剛剛從獰戾的戈壁和沙丘的單調到這樣美的景色,我們一時都不能適應這種巨大的反差,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夢中。實在是太美了!浪花拍打著沙灘,開闊的視野使你能夠把對岸都一覽無余,遠處的高峰和層層的密林中雲霧隨風飄蕩,一平如鏡的湖面水光照天,在看湖邊星散的氈房,自由吃草的牛羊,湖邊低頭飲水的馬群,一切顯得那麼和諧而富有詩意,又是那樣的靜謐而不可思議。這和天池相比更多了一份野性和大氣,無怪乎當地人說起塞裡木湖來都是只有一個字"美",真是太美了!我幾乎願意變成一只在湖面上翱翔的水鳥,永遠流連在這湖光山色之間。

新疆還有一個著名的湖泊,那就是喀納斯湖,可惜這次沒有機會一睹芳容,聽說那裡更美,更大,更有情致,哦,這美麗的風景!美麗的湖泊!美麗的新疆!

6.霍爾果斯印像

來霍爾果斯的這一天,天空飄著紛紛的小雨。

霍爾果斯口岸距離伊寧市不到100公裡,以霍爾果斯河而得名,位於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

提起霍爾果斯可算是大名鼎鼎,在新疆幾乎是家喻戶曉。這裡是上海至伊寧的312國道零公裡處,還是我們國家西部重要的門戶。然而這些都不是它出名的原因,曾幾何時,霍爾果斯是財富的像征,是機會的代名詞。作為連接亞歐的重要通道,霍爾果斯口岸曾經輝煌無比。前蘇聯解體之後,這裡成為中哈貿易的重要窗口,數不勝數的人懷著發財夢來到這裡淘金,一時間,這個邊境小鎮成了那些希望改變命運的人心馳神往的聖地。每一天大批的貨物和金錢在口岸流動,至今還流傳著各種一夜暴富的神話,流傳著當時交易的盛況描述:成麻袋的美元,成車皮的貨物,還有幾近瘋狂的人們。

然而現在的霍爾果斯呢?冰涼的小雨中,成排成排的房子閑置了,原來謂為壯觀的市場已經萎縮得像一個個地攤,很多內地出口到哈薩克斯坦的商品打上了國外的印記再返銷回來。惟有屈指可數的幾家旅游品商店在營業,而且也都是門庭冷落,店裡的伙計有的在悶頭睡覺,有的在玩游戲機。裡面充斥著各種工藝品,巴基斯坦的銅雕,前蘇聯的軍表、望遠鏡,俄羅斯的各種用具用品,價格也非常便宜。夕日的繁華與現時的冷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據朋友介紹說當時月租金5000塊錢的公寓現在的年租金只不過2000塊錢!

聽說最近哈薩克斯坦方面出台了新政策,原來的中國一日游取消了,這樣每隔幾天,口岸才能向旅游者開放一次,而今天正好是關閉的日子,也許是生意蕭條的一個原因?站在國門前,思緒萬千,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那樣的奇跡,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無言的結局?

離開的路上,車裡顯得沉默,我默數著窗外的閃過的界碑,望著倒車鏡中的國門離我們遠去,那邊充滿神秘的土地離我們遠去,同時離我們遠去的,還有那往日的繁華和喧囂,和那塵埃落定之後的寂靜和落寞。

7.果子溝風景線

沿著烏魯木齊至伊犁的公路,進入天山山脈,繞過美麗的塞裡木湖,眼前豁然展現出一片迷人的峽谷風光,青山疊翠,萬花爭艷。公路轉而急轉直下,至奔谷地而去,這就是被稱為“奇絕仙境”的果子溝風景區。

果子溝向來以其地勢險要而出名,它雄踞天山西部的關隘之中,是通往伊犁的咽喉要路。然而更出名的是這裡迷人的景色。

果子溝的景物豐富多彩,特別是夏秋錯節時候,山上山下更是能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由於海拔高,谷底還是陽春三月,山花爛漫,山頂則是白雪皚皚,銀妝素裹。山脊上則是松塔如墨,林濤千層,與山坡上野果正熟,滿目橙黃燦爛相映成趣。我們從谷底上來還是艷陽高照,沉溺於車窗外怪石嶙峋,峭壁懸空的刺激,往上走忽然天降小雨,路邊的小溪激越淙淙。到了山頂則是大雨滂沱,氣溫驟降,外面的景物根本無法看清,只好打開了車內的熱風,以保持視線的明晰。

車小心翼翼地輾轉於峰回路轉之間,遠處的天山變的那樣神秘莫測,低回的雨雲盤繞在山的半腰,再遠的地方還能看見湛藍的天空,空氣清新得直沁心脾,這時候什麼雄偉之類的詞彙都無法描述這壯觀的景色,只覺得驀然間心底開闊,坦蕩無比。

在果子溝,能更深刻地體會新疆的山和樹與南方的不同,這裡的山上基本沒有其他的植物,有的全是松樹,松樹筆直的線條挺拔向上,與柔媚的山形垂直而立,數不勝數的松樹用千萬條直線裝點了這山,永遠不會有人會誤以為這山是其他什麼地方的山,這樣的景色惟獨新疆才有,這就是新疆風景的獨特魅力。

隨著車的下行,雨逐漸小了下去,順著螺旋式的盤山大道,我們的車從仙境又回到了人間,剛才的景致仿佛是一個海市蜃樓,奇妙而不可思議。望著撲面而來的峭壁,我們似乎穿行於時光隧道之中。時而窗外有牛羊在溪邊吃草飲水,間或看到一個懷抱小鹿的維族少年,這如畫的景色真的讓我們心馳神往,流連忘返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