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一座城市---廈門(二)

作者: 麥呱呱

導讀從廈門回來,思緒萬千,突然不知從何提筆 總是在電腦前用鍵盤記錄下心情的點點滴滴,忽然忘記怎樣用筆寫字,很想念那舊舊的信紙,不能塗改的心情,在一段一段文字中繼續,不能刪除,不能隨意編輯,現代化的東西帶給我們很多便利,卻讓我們忘記了最初的真。 7月22日 廈門溫度34度 下了飛機,已是深夜12點,廈門機場離市區很近,當2個小女人還沉浸在“出逃”的喜 ...

從廈門回來,思緒萬千,突然不知從何提筆

總是在電腦前用鍵盤記錄下心情的點點滴滴,忽然忘記怎樣用筆寫字,很想念那舊舊的信紙,不能塗改的心情,在一段一段文字中繼續,不能刪除,不能隨意編輯,現代化的東西帶給我們很多便利,卻讓我們忘記了最初的真。

7月22日 廈門溫度34度

下了飛機,已是深夜12點,廈門機場離市區很近,當2個小女人還沉浸在“出逃”的喜悅中,忘記了身在何處,腳下已是廈門的土地。

這城市的名字,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歡喜與溫暖,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和想像中的有些不同,多的是一份平和與樸實,和可以放肆呼吸的空氣。

沒來得及放下行李,來到了海邊,好奇怪的感覺,雖然同樣是大海,可站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景:

到過蘇梅島,海灘雖然美,可那裡是異鄉

留戀三亞,媲美情人的海灘,曖昧的浪漫

旅行青島,浪花拍打在岩石上的壯麗,讓人感嘆自我的渺小

今天廈門的海不是純淨的藍色,像是人在旅途中的流浪人,疲憊卻又帶著義無反顧的容顏在城市中徘徊,沒有終點。很慶幸,它的大度能包容一切,它的寬容能平息一切,它的柔情能感化一切,它的深邃能隱藏一切,可不能忽略,它的放肆也可以粉碎一切。

總以為,只有經歷了風風雨雨,浮浮沉沉,才能靜守在斜陽,默默的黃昏,凝視大海,才是人生中最美麗的風景。一瞬間的時間,覺得已看到了永遠的邊緣。想向著那最遠的方向,一直一直走下去,走到它的心裡。

坐在海邊的大排檔,已是凌晨1:30,除了一盤最喜歡的“海瓜子”和不知名的 “小螺”,已經忘了還吃了什麼,初識“大白鯊”(廈門的啤酒),很不錯的酒,想要買醉卻怎麼喝也不醉的酒。嘿嘿…….

又是凌晨3:00,換了地方,是路邊的海鮮大排檔,煞是喜歡的環境,可以自由的嬉笑,不必偽裝,不必淑女,不顧及形像。原來人真的可以很簡單,可以要的少一些,突然明白了,“愛吃雞胸脯的朋友”為什麼要執著的留在這個城市。一輩子其實真的不長,眨眼間日子一年年的過去,快得讓我們來不及思考前路,來不及回味過往,就這樣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原來執著追求的東西怎麼也跑不過時間,追不上逝去的容顏,就像在走樓梯,不在意的每一步,可走走停停已經下了樓。

踩著微微露出的一絲陽光,早晨5:00回到酒店,全無睡意,可嘉寶媽媽終於扛不住了,倒頭呼呼大睡,睡夢中竟然狂笑一陣,唉,不就來趟廈門,至於嗎???

10小時內吃了5頓的我,竟然還是覺得餓,在床上挖起了瞌睡蟲,吃到了傳說中的“豬腳湯”、“沙茶面”,超贊!豬腳夠韌,湯夠濃!現在想起來還時時惦記呢!

吃飽了肚子,心裡踏實多了,回酒店繼續睡覺,睡覺,睡覺

來廈門前2個小女人就計劃好了,要倒時差,白天睡覺,晚上出動,學習“田鼠”的作息時間。

下午3點出門,以走馬觀花的速度快速瀏覽了環島路,廈門大學,南普陀寺,嘉寶媽媽激動萬分的在“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大標志下留影。

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去吃了廈門的特色小吃“土筍凍”,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制作的,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熬好自然冷卻之後,凝固成一小碗“土筍凍”,看上去呵呵怪怪的,像蚯蚓,把嘉寶媽媽嚇得不輕。(從小嘉寶媽媽的媽媽就教育她不要亂吃東西,呵呵),配上醬油、醋、辣醬、芥辣、蒜蓉、蘿蔔絲、辣椒絲、香菜。如果不看它的賣相,味道還是不錯的。

晚上坐在海邊“舒友”看得見風景的桌子吃飯,心情、時間都剛剛好,風中有草木的清香,海水的腥鹹。遠眺夜晚的鼓浪嶼是美麗的。因為它寧靜、平和,遠離了海的召喚,老房子裡閃爍著柔和的桔黃色燈光。我相信這裡的每寸土地都有一個故事,置身於這種空靈的環境,思緒也似乎凝固,恍惚間,不知身在何處……

人啊,其實就是這樣,什麼是幸福呢,其實真的很簡單---餓了啃2塊豬腳,吃一碗沙茶面!

繼續待續哦!!!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廈門大學)



(土筍凍)



(舒友--遠眺鼓浪嶼)



(廈門老城區)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