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之行--齊雲山

作者: 單飛的日子

導讀從屯溪到齊雲山可坐黟縣或祁門方向的車,我從歙縣坐車到屯溪汽車站,就在站內換了車,中間等候不超過5分鐘,車費7元,三刻鐘就到了。但是要告訴司機是否准備索道上山,因為步行登山的起點登封橋和索道站距離比較遠。 下車後走幾十米就來到破舊的登封橋前。唉,破舊(或者是寂寞潦倒?)是我對登封橋的最深印像。不過各位放心,橋本身還是非常結實的,只是橋頭 ...

從屯溪到齊雲山可坐黟縣或祁門方向的車,我從歙縣坐車到屯溪汽車站,就在站內換了車,中間等候不超過5分鐘,車費7元,三刻鐘就到了。但是要告訴司機是否准備索道上山,因為步行登山的起點登封橋和索道站距離比較遠。

下車後走幾十米就來到破舊的登封橋前。唉,破舊(或者是寂寞潦倒?)是我對登封橋的最深印像。不過各位放心,橋本身還是非常結實的,只是橋頭的保護方面頗有欠缺,而且也沒發現明顯的游覽指路牌,在這裡幾乎感受不到身臨道教聖地的仙氣。在橋上所見是一派田園風光,其實橋對岸的高山就是齊雲山了,可惜陽光實在明媚,晴空萬裡,所以沒見著“與碧雲齊”的美景。

橋的另一頭有個小牌坊,應該有些年代了吧,但是早上剛被八腳牌坊震驚過,所以這裡的就略過了。下橋後是個村子,右拐到底就見左側是整齊的台階路,這就是登山道的起點了。

這是我最寂寞無聊的一次登山了,一個多小時裡只遇到了2次共3名下山的游客,沒有其他上山的游人除了一對挑山工夫婦,中途有一個小賣部。山上的植被極好,太陽基本被擋在了濃蔭之外,這點開始很讓人高興,不過很快就有問題了,我眼前就只有綠色和向上延伸的道路,視線都被擋住了,除了偶爾從樹林的間隙中可見到山下的田野,大部分時間我只是悶頭走樓梯。就當鍛煉身體吧,至少空氣是清新的。路很好走,經過了5個亭子後,我終於到了望仙台,這裡也是索道的終點。我用了1個多小時省了25元索道費,如果天氣涼快些而體力又好的估計50分鐘內就可以登上望仙台了。但是,建議下午上山的朋友還是坐纜車比較好,那樣可以節省時間和體力把60元的門票玩得更徹底,實際上山上的游覽範圍很大,全走遍至少要5、6個小時。

齊雲山歷史上被稱作白岳,是和青城、武當、龍虎山齊名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湯顯祖那有名的詩句“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中的黃白游指的就是黃山和白岳。張三豐雲游到齊雲山一住數十載直至羽化成仙,而號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徐霞客在下了黃山後的三年內兩上齊雲山,白岳的名聲還因當年明嘉靖帝的求嗣成功而達到了頂峰,現在山上還留有皇帝的登山古道遺址,乾隆則干脆贊其為“江南第一名山”。可是隨著道教的式微佛教的興起,加上近在咫尺的黃山和九華山,齊雲山漸漸被大部分人遺忘了。

山上的人文景觀基本都是道教的遺跡。進門不遠就是夢真橋,站在橋上看齊雲山的丹霞地貌和山下的河流田野非常清楚,過了夢真橋就是洞天福地的遺址,然後是棲真岩,壽字摩崖。

穿過一天門,眼前豁然開朗:丹霞地貌造就的大大小小的山洞被道士們充分利用起來,每個洞裡都住著神仙:有龍王、財神、八仙等等。而正對著一天門的那片崖壁也是摩崖石刻最集中的,最醒目的是“天開神秀“。下了一天門,走過神仙們的洞府,來到水池邊回頭仰望,一天門此時變成了一頭在汲水的大像,像鼻與像身之間的空隙正是剛才走過的門洞。這門洞的形狀有點像腳印,因此又有傳說是一天門是玉皇大帝一腳給踹開的。

過二天門轉了幾個彎,踏上天上街市—月華街。這裡是道士和居民聚居的村落,我計劃中的住宿地。一色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沿街有些小店面。我想找一家住下,既可放下行囊輕裝上陣,又可在晨晚間享受仙山的靈氣。也許我這凡人實在太俗,看了幾家後均嫌條件太簡陋,而唯一的賓館因負責人下山回家去而關門,唉,今晚我還是返回花花世界去住吧,仙境也只有有緣人才能住啊。(這裡對山上的住宿條件點評一下:基本是山民住宅裡空出來的一間房,裡面有一張大床或兩張小床,有個放東西用的桌子或箱子,和主人共用衛生設施,電視機在廳裡,有的房間裡放了個電視,一般價格為15-20元,衛生情況主要看主人的習慣了,說實在的如果多人共游也許我會選擇在山上住一夜。)因為臨時決定還是下山住,使時間變得緊迫起來,當時已經快4點半了,天色漸暗,又聽雷聲陣陣,我只好加緊速度。

走出月華街沒幾步就是山上最著名的太素宮了,其背靠拱日峰,左右鐘鼓兩峰,而對面的一座矮小山峰酷似香爐,可見這又是塊風水寶地。現在所見的太素宮大殿是九十年代在遺址的基礎上重建的,可惜只有最後一重大殿建好了,前面的兩重仍只剩殘留的遺跡供人憑吊。(聽說這裡的道士算命很准,盡管才四點半道士都下班了,可還是有多名游客執著地等候導游去把道士從家裡請回來,不過對於沒穿“工作服”的高道們可看不出多少仙風道骨:P)站在太素宮前的空地上看香爐峰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上面還蓋了個小亭子。香爐峰是可以登頂的,要從二天門附近的一條岔路上過去才行,登山路是有點險的,因為時間原因我沒有去嘗試,小小遺憾。

走過太素宮,沿小路前行有個分岔,左手上山可到最高峰,也就是太素宮背後的高山,右手往下有個景點—小壺天。去小壺天的途中有個平台,從這裡可以取到香爐峰的全景,還能近距離俯視月華街和望見山腳下的登封橋。平台一頭似乎是往一戶人家去,實際下去後拐個彎就可看到一個葫蘆狀的門洞,門後即小壺天。路在這裡到了盡頭,一側是陡峭的懸崖,一側是壓頂的石壁,寬不過三米,過去道士們需談機密事時,只要將門洞關好即可。扶著欄杆探頭一看,好險的懸崖!幾乎是筆直向下,在沒有安裝護攔前到這裡還真需要些膽量,但景色的確很美,想像一下在雲霧升騰時這兒也可比仙境,不知是否有古代的道士真在這裡一步升天呢?順便提下,小壺天還有處考古遺跡—恐龍足跡化石,所在之處還真猜不到:居然是在頭頂的石壁上。現在為了保護還按了個玻璃罩。

從小壺天退回分岔路口,繼續游覽白岳。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似乎在催促我,於是沒有選擇登上最高峰,而是往紫霄岩玉虛宮方向而去。紫霄岩其實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赤壁丹崖,一面巨大的略成凹狀的紫紅色石壁,古時的道士門就利用了這天然的房頂建造了玉虛宮,紅色的宮牆和後面的石壁渾然一體,而山上的一個個小山洞裡自然就居住了各路神仙。

過了玉虛宮,路經一線天,太晚了沒去走,聽當地人說一線天後面的風景更美,可惜可惜。然後就是五老峰,可是我怎麼看來看去只有四位老人呢?齊雲山的風景到這裡有了很大的改變,風景變得更多姿了,一座座山頭連綿起伏。可說是太素宮之前是人文景觀,而之後則是自然景觀。而且從地圖上看,自然景觀部分的面積更大。遺憾的是此時豆大的雨點已經開始砸到我的頭上了,而且想趕在天黑之前到達黟縣,白岳之行只能到此為止了,我匆匆從樓外樓景區的大門下山。這條路下山比較快,而且風景也比登峰橋的那條路好一點(但是只好一點點),途中還有個湖(這裡是個亮點,雨太大沒有停留),大約才半小時就到山腳了,此刻雨卻停了!有一點點郁悶:(不過當我回頭在看時,山谷裡一團團白雲正慢慢升起,整座山似乎也縹緲了起來。怪不得古人會說它“與碧雲齊”,雲是從它的腳下生成的。呀,如果這時候我在山上是否就能看到雲海了呢?

總結一下齊雲山之行:時間太短,我在山上只停留了2個半小時,主要游覽的人文景觀部分(也是導游最集中的地方);而自然景觀大多未涉及,後來看看地圖過了五老峰還有雲岩湖,或另一條道可以看到仙人掛畫等風景,範圍很大。我想很多去過的朋友說齊雲山60元門票太貴多半也是沒有再走下去欣賞到更多的美景。所以強烈建議用一整天慢慢的游覽這方寶地,或者時間來不及的還是坐索道上下比較好(雖然索到站會說五點就是最後一班了,但實際我六點到山腳下是看到索道車還在開)。

從齊雲山到黟縣的交通很方便,雖然過了五點半就沒有從屯溪到黟縣的中巴,但過路車很好攔,車程大約30-40分鐘。其實齊雲山和黟縣附近的皖南古村一起游覽,勞逸結合的路線,很不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