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埃及

作者: 鏈子姐姐

導讀本來的計劃,是先去德國,在充分領略了西方發達的文明之後,再去欣賞古老的文化。不過,天不遂人願,德國領館給了我一張拒簽的A4紙,於是,我只能獨自飛往埃及。 D1:搭乘的是阿聯酋航空的班機,經迪拜飛開羅。一個人出門難免緊張,好在幾句英語已經夠用。順利抵達開羅、順利離開機場,放下行李的我就跟著導游去參觀。 孟斐斯是一個遺址,幾千年前的首都。今天 ...

本來的計劃,是先去德國,在充分領略了西方發達的文明之後,再去欣賞古老的文化。不過,天不遂人願,德國領館給了我一張拒簽的A4紙,於是,我只能獨自飛往埃及。

D1:搭乘的是阿聯酋航空的班機,經迪拜飛開羅。一個人出門難免緊張,好在幾句英語已經夠用。順利抵達開羅、順利離開機場,放下行李的我就跟著導游去參觀。

孟斐斯是一個遺址,幾千年前的首都。今天看,除了巨大的拉美西斯石像躺在那裡,還有一些法老的塑像、獅身人面像陪著外,早已無從發掘昔日的繁華。

薩卡拉金字塔,已經風化得和土堆差不多(像寧夏的西夏王陵),但因為和神廟在一起,據說只此一家,便有了不少看頭。

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Mohamed Ali Mosque),可以看到開羅全景,也是當地一個著名的宗教活動地。外面的鐘樓有一個故事,據說鐘是法國人的回贈禮品(埃及送了法國著名的“方尖碑”,今天豎在巴黎協和廣場的那個),但送來放到清真寺只走了24小時就停了,埃及人修,但總是“質量不穩定”,弄得很惱火。

D2:和大部隊彙合,參觀埃及博物館。那是一定要去的地方,人家幾千年的寶貝都在裡面了,濃縮了歷史。看過那裡,想想自己在大英博物館那個找“木乃伊”……那是另一種文明,與我們華夏5000年不同的文化,但同樣燦爛令人贊嘆。

市中心的汗哈利市場,幾千家鋪子、幾十條小巷,賣首飾、工藝品、銅盤……我們差一點迷路,好在小販都能說一兩句中文,英語也能通行,是買紀念品的不錯的地方。不過,記得討價還價哦。

D3:一早搭飛機去阿斯旺。一般旅客都去盧克索,阿斯旺反倒是少人去。我們此行,為的是大壩,著名的阿斯旺大壩——埃及最大的水利工程。今天,比起三峽大壩,也許它算不上什麼,但人家建於19世紀末,且保證了埃及的供電,使埃及避免干旱影響,所以,在這個國家的地位可想而知。

大壩附近有菲萊神廟。因為建造阿斯旺大壩,原來的菲萊島淹沒了,埃及政府在菲萊島淹沒前將神廟整體切割,搬遷到現在的小島。神廟的大柱子告訴我們它被切割、搬家的痕跡,神廟裡清晰的雕刻則是博物館看到的歷史的現實再現。

阿斯旺還有一個古代的采石廠遺址,裡面有巨大的未完成的方尖碑。

晚上趕回開羅,抵達已經凌晨2點。有些累,但更多興奮。

D4:繼續搭乘阿聯酋航空前往迪拜

D5:看了七星酒店,看了迪拜市容。體會什麼是熱,什麼是富裕。晚上(半夜)飛回上海。

心得:1、畢竟是非洲,熱、干燥,保證每天足夠的水,每小時塗防曬霜。開羅的酒店(我們住希爾頓)不供應直飲水,也沒有電水壺,自己要多買點礦泉水。不過,酒店外的商店會“欺負”外國人,所以讓導游代買較好。2、開羅的公交居然不關門滿街跑,上下車全靠“飛奔”(跟咱的鐵道游擊隊一樣),所以,作為游客最好不要嘗試;出門依靠旅行社安排的車最安全,出租汽車宰客厲害,尤其女士出門。3、穆斯林規矩多,最好有所了解,聽從導游。去清真寺穿衣服要包裹嚴實。4、達成埃及國內航班,隨身物品越簡單越好,以免搜查時麻煩。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