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影子——我的柬埔寨]三、高棉微笑的臉(Bayon)

作者: newnewnewnew

導讀三、高棉微笑的臉(Bayon)我忍不住告訴你,我是多麼喜歡高棉微笑。那216張巨大的臉,是那麼神奇。我覺得我無論怎麼描述,都無法說出那種感受,那怎麼辦呢?除非你也來到柬埔寨,除非你也站在那216張臉孔中。 可是你不能來,那麼還是讓我來說吧,盡管說不盡,總好過不說。那一片逃不脫的注視,那一片充滿微笑、喜悅、微嗔、苛責、冷笑的表情,仿佛人間種種,都彙 ...

三、高棉微笑的臉(Bayon)我忍不住告訴你,我是多麼喜歡高棉微笑。那216張巨大的臉,是那麼神奇。我覺得我無論怎麼描述,都無法說出那種感受,那怎麼辦呢?除非你也來到柬埔寨,除非你也站在那216張臉孔中。

可是你不能來,那麼還是讓我來說吧,盡管說不盡,總好過不說。那一片逃不脫的注視,那一片充滿微笑、喜悅、微嗔、苛責、冷笑的表情,仿佛人間種種,都彙在一處,可是慢著,這裡沒有哭泣。於是,我收回我的話,我仍然認為,這裡是高棉微笑的臉,他們的表情,都是一樣的微笑,一樣的平和喜樂。

說起它的背景,那比吳哥寺要晚一些。高棉微笑在巴戎寺(Bayon),它建於12世紀末期到13世紀早期,資料上說,建築風格是巴戎風格,我笑起來,那麼我是不是可以說:我很newnew風格。當然這是玩笑,你笑一笑就過了,翻新一頁。

巴戎寺是文武百官朝見國王的地方,除了吳哥寺,大概這裡的游客是最多的吧。那些四面佛的笑容,一直被人們猜測。這裡有54座四面佛塔,那麼,就是216張笑臉,每一張臉都很大,有4米高。

有人說,這些臉是當時的國王查耶跋摩七世的臉,可是,並沒有這樣的一個記載,於是,只是傳說,傳說,便沒有板上釘釘的力道。

而且,這些微笑的臉其實是有差別的,乍看一樣,仔細看,卻也知道各有不同,其間有很微妙的差別,可是又相似到極處。

那些寬寬的額頭,長長的耳朵,大大的嘴巴,微微的笑意,讓我聯想起了蒙那麗莎,都是神秘、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卻又永遠能夠勾起人們的猜測與想像。

巴戎寺不是看日出的好地方,所以離開吳哥寺以後,我才來到這裡,一到這裡,我就歡欣莫名,真的非常非常興奮,我置身其中,覺得如同走在歷史裡,如此微妙。那些石頭,那些有生命的石頭,他們仿佛一直在注視著來往的游人,是不是時間賦予了他們生命?是不是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們也會輕聲交談,用我們完全陌生的高棉微笑特有的語言?但我畢竟不再是小女孩,我已經沒有8歲、12歲這等美妙的年齡,所以我沒法幻想出一個《潘神的迷宮》這樣臆想中的故事。

上午的巴戎寺,有很多人,空間已經狹小,就更顯得擁擠。後來,雖然都說這裡不是看日落的地方,但我還是在下午來了,我對開摩托的小伙子說:我要下午還要到巴戎寺,我要看日落。

其實日落沒什麼好看,動人的是日落前那段時光的寧靜。黃昏前的巴戎寺,我流連很久。看著比上午少的游客漸漸散去,我一個人,支起三角架,給自己拍了一些照片。偶爾有老外看到我把相機設置好時間,小跑過去,就呵呵笑著,他們多半都是年長者,東方人又顯得比較年輕,所以我坦然冒充著小女孩。我自己拍了很多伸胳膊扔腿及齜牙咧嘴的照片,這一組,是我在柬埔寨最喜歡的。因為在我心裡,那個背景魅力非凡、無景能敵。

我不禁又在心中暗暗思量:它們是怎麼建造的?為什麼要建這54尊四面佛?它們那麼巨大,那麼生動,天地之間,這一種無窮無盡的美,形成一種獨特的氛圍。我在那麼多大大的面孔之間游弋,任何魔幻電影都拍不出這樣驚心動魄的感覺吧,就如很多人生比電影更戲劇化,此刻我眼中所見,也超越了藝術創作的震撼與奇妙。

當夜色湧動,我不得不再次離開,我輕輕嘀咕著,不記得說了什麼,似乎是“我要走了,我會記得你們”之類的話吧,現在看,傻傻的,在當時,卻是很認真,也很自然的。

我在摩托車上依然回頭望,我想,那一瞬間,是我記憶裡的人生定格之一吧。

晚上,和GRACE去老市場散步,我要吃中國菜,於是去了北京餃子館。一口氣吃了五個韭菜合子,三個大蒸餃,一盤炒四季豆,終於不餓了。那個老板是個胖胖的北京男人,他說他已經來這裡五年以上了,學會了當地的語言,也習慣了當地的生活。

告別,休息,我和年初到過這裡的GRACE說,高棉微笑真美,我太太太太太太太喜歡了。她說,當然,那就是很美。

其實我沒告訴GRACE,在我心裡,我真的覺得,那一張張高棉微笑的臉,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只是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它們見過了滄桑變故,想來已經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和表情,面對世間一切了。那張我觸摸過的臉,會不會記得並同旁人說起:2006年11月,有一個我,帶著同樣微笑的表情,曾經來過?

2007年7月26日 newnew 北京


(1)



(2)



(3)



(4)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