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此次旅游我最期待的一個地方。據說是江南六大水鄉南潯、烏鎮、西塘、角直、同裡、周莊中,保持最完好、最古樸的一個。
旅游前我就在幻想,那是中國南方省份的一個水鄉小鎮,古舊,清靜,安詳而且幽靜。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那裡有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欞,長長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烏篷船。煙起霧落,雲蒸霞蔚,草長鶯飛,花開花落,流年似水。
然後我穿著白衣長衫,儒雅地站在橋上,靜靜看一個美麗的江南女子藍印花布的裝扮,舉著素色的油紙傘,在煙雨蒙蒙之中坐著烏蓬船輕輕劃過……
咚!先把我從夢中敲醒再說,哈哈哈哈。
回歸正題。我們先從蘇州坐車到嘉興,然後轉車到的烏鎮。
到了烏鎮,我們先逛了老街,就是南柵和北柵,未被開發,還保持著古鎮的原貌。
接著便買了門票進了東柵,找了一個二樓的雅間,古色古香,似乎和外界的喧鬧隔離了起來。吃了稻草雞,比較有特色,半只很嫩的小雞,裹著層層荷葉,上面再蓋著稻草共蒸。味道清香,吃起來也酥軟美味。

(稻草雞)
吃完飯,走在小鎮的廊棚上,看看河邊的景致,小橋、流水、人家,一切的一切構成了流動的水鄉風景畫。

(水鄉風情)
逛了恆源泰染坊,就是做藍印花布的地方。藍印花布俗稱“石灰拷蘭布”,“拷花藍布”。因它用靛青做染料(藍靛草也就是我們感冒時吃的藥板蘭根。做成染料就是把藍靛草的“葉子放到土坑中浸泡,經過七天七夜復雜的攪拌、過濾等工序,植物終於變成深藍的溶液),又以藍色為主色,故名藍印花布。
它的印染方法是全部手工操作,把鏤空花版鋪在白布上,用刮漿板把防染漿劑刮入花紋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後放在染缸中浸染靛藍數遍,晾干後刮去防染漿粉,即顯現出藍白花紋。舊時,在浙江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使用它作帳子、頭巾、圍裙等。

(藍印花布的染坊)
矛盾故居也在烏鎮內,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房子啊,好大一片,呵呵。
一間當鋪,叫彙源典當。
再發幾張手藝人。
她在做牛角梳,注意啊,右下角地上扔的是牛角。

(制作牛角梳)
有做工藝鎖,很漂亮的說。
有在繪扇面。這人開始還不讓我照,不過還是被我拍到了。
有老奶奶在衲小鞋。
有在制作竹帆船,不過好像手藝一般。
有石雕。
還有社戲可看
再來點小吃。
這個滴翠的南瓜葉青團是用南瓜葉絞碎後糅合糯米揉成團,裡面放了豆沙或者鹹菜做餡蒸出來的,分鹹的和甜的兩種口味。下面墊上一小片竹葉,綠綠的,既好看又好吃。

(南瓜葉青團)
有在磨黑芝麻
有炒茶葉,茶葉都是用手炒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吧?此人不太敬業啊,邊打電話邊炒。
走累了,渴了,來杯青梅汁。
還在做麥芽糖,看起來是個力氣活。
(攜程只讓發發五張圖,我精選了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