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秋(婺源尋秋之旅)

作者: 婺源旅游刀鋒

導讀游走在婺源江嶺、慶源、篁嶺,雖是短短的兩天,總讓我不經意地回想。想自己,想客人,想風景。我想我是愛上了做導游這一行了,有游客問過我:“什麼是導游”當時我隨口而出,“導游就是景點和游客之間的媒介,他的責任就是讓游客和風景產生共鳴。”要做到這一點本身就是個痛並快樂的過程,但有時候我確實感覺到我的靈魂在風景裡游走。 婺源的美麗一年四季在 ...

游走在婺源江嶺、慶源、篁嶺,雖是短短的兩天,總讓我不經意地回想。想自己,想客人,想風景。我想我是愛上了做導游這一行了,有游客問過我:“什麼是導游”當時我隨口而出,“導游就是景點和游客之間的媒介,他的責任就是讓游客和風景產生共鳴。”要做到這一點本身就是個痛並快樂的過程,但有時候我確實感覺到我的靈魂在風景裡游走。

婺源的美麗一年四季在不斷地綻放。一個人看風景未免太寂寞了,有游客一起交流著多好。

這時的婺源應該用暖秋,暖暖的秋來表達了。

(一)

江嶺是個讓人愛不釋懷的地方。春天的油菜花讓她名揚天下,層層疊疊的花兒沿著山嶺流成了歡樂的海洋,蜂蝶和游人共舞,歡樂裡總有些曖昧與輕狂。



而這個時候的江嶺才是最漂亮的,你看——從這高山之上流下的黃色的是多麼的暖人心肺!

水稻因品種的不同,黃的顏色深淺不一。最讓人炫目的是種在每條田埂上金黃的大豆,它像是一條條金邊鑲在水稻田裡。從高處看著,梯田裡的黃色從身邊向山谷裡的村莊流去,靜靜的是風景的無言,騷動的是收獲的喜悅。陽光的熱烈在這個時候都成了一種溫暖。還有什麼風景比這更貼近生命的原色呢!

(二)

慶源宛若是從世外游來的船,或是迷戀上了這裡的安寧祥和停住了前行的航程。建村始於唐朝開元年間,一千多年的風雨,太多的物是人非與世事變幻,讓往事都慢慢的都積澱成了傳說。

朝代的更換、歲月的風雨總會讓滄桑遍布,慶源這個千年古村莊卻遺留著無可比擬的美。明代的古宅樸素大方、清代的古宅雕刻精致、民國時候的房子大氣典雅。啟良導游帶著我們穿堂過巷地游走,一不小心都

會迷失在他那些已無法分辯是故事還是傳說的解說裡,忘記身置何處了。


夜色降臨,酒飽飯足,洗漱過後,大家閑坐在古宅客棧的大陽台上,聽夜晚蟲子們為我們歌唱,越發顯得村子寂靜安寧。群星閃爍於頭頂,仿佛伸手就可以觸碰。泡上一碗粗茶,慢慢地看著茶葉在水裡綻放。真的,這種感受特別的好。佛說:“一葉一花一世界”。仿佛看到了慶源千年的歲月隨著這茶水走入我們的生命裡。

(三)

篁嶺依山勢而建,從高處下望一山的屋子此起彼落,村內高高低低的石階連通著彼此的往來。婺源的村子大多是粉牆黛瓦、窗戶窄小靠天井采光、圍牆高深的,而這裡卻是另一番景像。其一:因山勢的陡峭取消了圍牆。其二:因沒有地方可以用來曬東西,屋子的天井改成了木欄伸出的曬台,窗戶就有了實際用途了。而最大的差別是因為百十年前的一場大火,後來重建的村子外牆好多的都沒有粉刷呈現出磚和泥土原本的紅黃色。

秋意最先出現在家家的曬台上,紅紅的辣椒、黃黃的玉米給人收獲的溫暖。



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現代商業化社會格格不入的勞作裡展示出來的風景是那麼的淳樸和安寧。

(四)

行程安排:

D1:從縣城出發——游月亮灣——江嶺 ——高山平湖——慶源

(從去慶源的公路上看高山平湖)

夜住慶源(推介村口古宅客棧)

D2:慶源——江嶺——篁嶺——回程或住縣城便於乘車返回

這是一個原生之旅,沒有收費的景點,適合慢慢地游走。特別是對於攝影者來說。D1和D2景點重合是因為她在每天不同的時光給予的美是不同的。如江嶺坐車上下與徙步的感覺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