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我們要去乳山,不少朋友都在問乳山是何方仙處?乳山乃膠東半島一個靜謐秀美的小城。沿著偉大祖國遼闊的海岸線,從威海往青島方向走,就能看見這個不起眼的地方--乳山。當初,有想去大連的,有想去日照的。我覺得日照我已經去了兩次了,沒什麼吸引力了;至於大連,風景很好,但沙灘不佳。看著乳山購房的廣告,於是決定去乳山。從北京走,火車票不成問題,返回就有些麻煩。於是上網查乳山旅游網,找到當地的旅行社,人家也答應買回程票和定房間。但同去的人家裡有一家不太放心,正好我忽悠老娘去阿爾山,順便讓北京的旅行社做了個乳山自由行的線路。這下子衣食無憂了,大家心都塌實了。
15日下午4:30,在細雨中,開往煙台的火車徐徐離開炎熱、燥動的首都,帶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向大海的方向駛去。四個男孩充分發揮了淘氣的本性,把半節車廂折騰了夠,弄得我們只盼望列車員早些關燈。他們又發現每個鋪位上都有一盞小燈,高興地稱之為奧特曼能量燈。這趟列車的列車員極其勤快,不停地打掃著,整列車廂干淨整潔,比我們五一坐的那趟開往成都的“民工專列”強多了。不幸的是,發現了一只小強,但沒有妨礙我們的好心情。
16日6:28分,火車准時抵達煙台。煙台火車站為了迎接奧運會正在重新建設,火車停在一個臨時站,所以顯得又小又破。一行14人跟接站師傅商量去吃早餐,吃完後踏上了去乳山的路。此時的煙台,空氣清新,天色湛藍,馬路暢通,真是讓人好心情。兩個小時後,到達乳山,入住乳山財稅培訓中心,居然是一個兩層的小別墅,孩子們比大人還驚喜。小別墅分左右兩個門,左邊一層住兩家,二層住兩家,還單出一家獨自享用右邊的那套。我們所帶的孩子都是不占床位的,但比大人還占床,其實我很煩跟孩子擠在一起。好在山東人實在,雖然右側四套房只有一家住,只是像征性地把樓下的另一套給鎖上了,樓上還是房門大開,而且從不上去檢查有無人住的痕跡。非常對不起人家的厚道,孩子爹每夜都潛入右邊樓上,看足球,睡覺,很美。這個培訓中心的飯菜也不錯,味道好,而且盤子巨大,只能拼命地吃啊吃啊。
放好行李,大家來到賓館的後面,後面就是大海,但需要跳一個小柵欄門才能過去。但大家玩心正盛,高山不可阻擋啊。跳過去,在礁石旁邊居然還有一片沙灘,見到小眼兒就挖,可以挖到小螃蟹。翻開礁石,也能找尋螃蟹的蹤影.大家頓時來了興趣,挖個不停。我在博客裡發了幾張照片,可以看見大人孩子仔細尋找螃蟹的身影。當然,最後我們還是把螃蟹等送回了自己的家園,我們告訴孩子們:大海才是他們的家。下午睡醒,去找有沙灘的海,才發現住的地方離能游泳的海遠了些,走了大概有十五分鐘左右,才見到沙灘。孩子們早就控制不住興奮的心情,也不顧陣陣襲來的海風,甚至來不及換上泳褲就奔向了大海。我也忍不住跑向海邊,任沁涼的海水來擁抱肌膚。
17日,我們先去後山,看頭一天下的網有什麼收獲。(同行的老曹自備了魚網,不知在什麼時候下了網。)拽上一看,上面有一些小螃蟹,還有六條魚,都不算大,好像是鲅魚。孩子們自是歡呼雀躍,忙拿來小桶裝上小魚和螃蟹。把戰利品送回房間,背起帳篷去銀灘開發區管委會門前的海灘上安營扎寨。那裡的海灘沙軟灘平,白浪也顯得非常柔和,大人們也都換上了泳裝,抱起游泳圈撲進了大海。中午,派三個男同志去買飯,他們點了一桌菜,又派其中一人回來看堆,大隊人馬再分兩次殺至餐館。必須說明的是,乳山的銀灘出租車是非常罕見的,我們打個北京人的私車,留了人家的電話以便用車。飯館是一家東北人開的,菜量還是巨多,又足吃了一頓。吃飽喝足又打車回到銀灘繼續在海中暢游。晚上,孩子們都疲倦的睡了,只有大人不知疲倦,在小別墅的廳了海闊天高地聊個不停。
18日,上午天空飄起了小雨,聽說旁邊有個景點叫三觀亭,既然不能下海,就去那裡看看。其實不過是個小亭子,傳說是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扶桑,他老人家在這裡了望了一下,誰知是真是假,也沒什麼可轉的,就回到了賓館。這時的雨基本都停了,小風吹來很是涼爽,大家說索性在賓館裡玩牌,孩子們在地上用麻將搭積木,只等到吃完中午飯在去海邊。這回去的是真正的浴場,但沙質並不好,能依稀看出原來是白色的,現在攙著一縷一縷的黑沙。風大所以浪大,別的孩子都下去玩,惟獨我兒子惜命,不肯下去,只在岸上埋沙挖坑,讓我非常氣惱。後來也想開了,人各有志,隨他折騰去吧。
19日清晨,一輛依維柯等著把我們送到威海。要說山東人真是實在,旅行社定的司機有事來不來了,又轉給他姨夫,最後轉了三道手才派給現在的司機,每位轉手的人都叮囑不要晚了,所以原定8:00出發,司機居然6:30就到了,真的讓我們感動。車子駛上了公路,雨也越來越大。一會兒就到了煙台市下屬的牟平區,90年時,我們曾在這裡住了兩周,做社會調查。常言道:物是人非,現在看開物也不是人更不識了。只有南關那條河還依稀能鉤起往日的回憶。到達威海已經快中午了。大家分頭午餐。威海的飯菜量明顯減少,價錢也貴了上去。吃完飯就奔碼頭,上了去劉公島的船。90年時,我也游過此島,往返船票4元,還下了很大的決心。現在,往返船票是50元,已經是毫不猶豫了。島上的博物館對小孩沒什麼吸引力,到是百年大炮和退役的潛艇很是誘人,人雖小但畢竟都是男同志啊。
從劉公島返回,沿海就是濱海公園。遠眺是海天一色的壯美景色,茵茵綠草中點綴著幾尊音樂家的雕塑,為數並不算多的游人都陶醉在海邊的景色中,耐心地享受著撲面襲來的海風,不少人還跑到台階下去衝腳,人人都很愜意。遠眺海灣中靜靜佇立的威海小城,碧海白浪中海鷗飛翔,半山上星星點點的紅頂小房,自在的垂釣者、悠閑的游者、稚氣的孩童、幸福的老人……再看身後寬闊的大道上並不忙亂的車輛,大家感嘆到:像是到了歐洲小城。一切的人和物都在安靜、平和、潔淨的氛圍中優雅地生活著,怪不得威海被評為世界上適宜人居的城市,那裡確實適合人類居住。而我卻沒有這種福分,只能做一個匆匆過客。在這點上,我的心情是與兒子相同的。他坐在威海火車站潔淨、優美的廣場上,差一點哭出來,說:“我不想走,我還想住小別墅。”我也不想走,因為在威海我才覺得自己過的是人的生活。但,我必須走,因為我們選擇了北京,就只能在灰暗的天空和無精打采的花草中去尋找人之生活的樂趣。這點你想不開也得想開。
威海火車站每天只發送三列火車:威海--濟南,威海--漢口和威海到北京,所以只在發車前才能看見人流湧動,很快就又恢復了平靜和安寧。在這樣的火車站坐車也是一種享受啊。火車離開了威海,在黑暗中前行。四個小孩分別爬上上鋪和中鋪,把個車廂變成動物園的猴山。孩子的快樂是簡單的,孩子的失落是暫時的。而我,隨著離北京越來越近,隨著身後的威海越來越遠,心情郁悶指數急劇上升。我知道,這個小城沒有我的一席之地。我羨慕能生活在威海的人,福氣啊!
火車逐漸接近北京,外面的景色也越來越干燥無味。中午,下了火車,一群人做鳥散狀。我回頭看看包包(此行最小的孩子),他還在留戀地邊走邊回頭。而我兒子伏在我耳邊,要的是我的一句承諾:明年還帶不帶我去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