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民間旅游大使導游三峽巫山“八景”

作者: yaling

導讀三峽民間旅游大使導游三峽之---巫山“八景”巫山八景為:“寧河晚渡,青溪漁釣,陽台暮雨,南陵春曉,夕霞晚照,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觀貞石。” 據《巫山縣志》巫山縣志卷三十二 藝文志 記載《巫山八景》16首之多。選錄兩首“《寧河晚渡》千條白練罩江邊,無數歌聲透晚煙,棹到中流真知在,渾如天上坐春船。《夕霞晚照》”世柱擎天起,霞光一線通。蒼蒼橫翠黛 ...

三峽民間旅游大使導游三峽之---巫山“八景”巫山八景為:“寧河晚渡,青溪漁釣,陽台暮雨,南陵春曉,夕霞晚照,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觀貞石。” 據《巫山縣志》巫山縣志卷三十二 藝文志 記載《巫山八景》16首之多。選錄兩首“《寧河晚渡》千條白練罩江邊,無數歌聲透晚煙,棹到中流真知在,渾如天上坐春船。《夕霞晚照》”世柱擎天起,霞光一線通。蒼蒼橫翠黛,疑是赤城中。這八景雖好,目前可觀者之處有5,最常見而有引人注目的 有“寧河晚渡,南陵春曉,夕霞晚照,澄潭秋月”四處。家住巫山縣城,對岸的 “南陵春曉”常年居住在巫山的巫山人抬頭天天可見,有時司空見慣,有時神奇妙絕,感嘆大自然氣像變化之神奇。不論是春夏秋冬都有讓人激動之處,亦可改名為 “南陵四季常新”。春天白色的果樹和野花順著山溝自下而上,奔跑著竟放芬芳,多年以前養蜂之人,擔著蜜蜂趕著花兒向上奔,兩個月過後,養蜂之人喜滋滋,甜蜜蜜的用驢隊馱著蜂蜜下山來。夏天巫山雲雨常駐南陵,將永遠也變不完的魔術玩到了極致,從來就是新花招上場,不表演歷史劇種,給本來就愛遐想的巫山人更多思維的空間。秋天漫山遍野的紅葉如同上帝拋下的紅地毯鋪天蓋地的襲來,濃重的紅色抖進了長江,讓過往的客輪汽笛中也夾雜著滾燙的巫山秋紅。長河落日的余暉再火上澆油,把個巫山縣城盡染得紅得發紫。半山頂上冬天的皚皚白雪,原馳蠟像,給巫山人的眼睛以冬天氣像,看得見摸不著的孩子們心裡癢癢的,吵著鬧著要求到望天坪去玩雪。現在公路通了,到南嶺山上完一次雪,幾個小時就可以搞定。

“寧河晚渡”,景觀確實迷人,可是忙碌的巫山現代人很少有這樣的閑情雅致了,躺在美景中渾然不知其樂,反倒是無數外地游客的須臾感嘆、羨慕而惋惜巫山人的混沌夢寐。只有少數幾個巫山騷客閑來無事,就著淘汰的錄音機傳出的川江花月夜樂曲,或者即興琵琶曲,一遍又一遍的吟誦自我感覺良好的歪詩。那專注認真的態度讓人感覺唐宋遺風猶存,孤傲氣質未改的文人臭脾氣。請聽:當今巫山詩詞協會秘書長向承勇(建平閑人)的深情詠嘆《巫山八景》“巫山多勝景,八景天下奇。南陵春欲曉,峽谷聞雞啼。朝雲生墓雨,陽台費猜疑。清溪看魚釣,風拂竹稍低。秀峰古禪剎,參禪解昏迷。好女觀貞石,痴情永不離。夕陽復反照,絕景世罕奇。寧河晚度客,駐馬思歸期。澄潭懸秋月,清輝釋煩疲。八景今述此,處處皆可稽。”(半輪秋月)倍感之妙不知天高地厚的配上樂曲吟唱詠嘆。 “陽台暮雨” 宋玉《高唐賦》述神女對楚懷王雲:“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馬致遠《巫山廟》暮雨迎。朝雲送。暮雨朝雲去無蹤。襄王謾說陽台夢。雲來也是空。雨來也是空。怎捱十二峰。山中廟堂古神女,楚巫婆娑奏歌舞。巫山之下江流清,偶然愛之不能去。丹書玉笈世莫窺,指示文字相爾汝,可見一斑此景的歷史地位。話說到此堅決毅然收筆,其他景觀也不做輕描淡寫的描繪,不是沒有寫的怕耽誤客官寶貴的時間,最好是親自體驗才更有味道。相關資料背景《巫山縣志》記錄的巫山八景原文:寧河晚渡:古號巫溪,水接大江,上游,日暮時分,煙霧橫江,銀光燦爛,波平如境,櫓聲伊軋,聞兩岸,造化也,亦畫景也。《巫山縣志》有詩雲:“千條白練罩江邊,無數歌聲透晚煙,棹到中流真知在,渾如天上坐春船。”

青溪漁釣:青溪在石柱下裡許。兩山交錯, 曲折盤旋,溪邊綠竹夾澗,半露石橋。微風披拂,低垂若釣竿。唐詩有“風泉韻繞幽林竹” ,頗近似之。《巫山縣志》有詩雲:瞻彼淇澳,綠竹。風其吹汝,其釣維何。

陽台暮雨:城西北半裡許,山名高都,為陽台故址,舊有古高唐觀。殿宇蒼涼,送桷七,綠竹蒼松,四圍環繞,日暮則煙霏霧結,落雨數點,真奇景也。《巫山縣志》有詩雲:來鶴峰高最上頭,滿城暮雨滿城秋,梵聲隱約疑幽渺,鐘塤鏗鏘聽軟柔,路徑彎環尋古剎,喬松蒼翠認前游。楚王空有陽台夢,惹得騷人詠不休。南陵春曉:巫山城對岸,山最高聳,多白石。雨後日瞑,如水銀瀉地。值立春後,桃紅梨白,互相輝映。碧桃滿樹,如寫春天。《巫山縣志》有詩雲:南山峨峨,巫峽千尋。如將有聞,載瞻星辰。疏雨相過,如鉛出銀。碧桃滿樹,如寫陽春。 夕霞晚照:城隔岸東南,山平遠,當夕時,對山聳峙,光被全遮。惟楊柳坪石柱雙立,紅霞一線,綠樹千從,所謂“山愛夕陽時”也。《巫山縣志》有詩雲:世柱擎天起,霞光一線通。蒼蒼橫翠黛,疑是赤城中。澄潭秋月:東岸箜篌沱,上闊數丈,深千尺,清澄澈底。上下齊輝,若陰雲遮蔽,潭內任有光明,佳境也。《巫山縣志》有詩雲:華月光如晝,潭心一樣明。伊誰分上下,曾不判陰晴。寂飛天鏡,秋高混太清。箜篌遙射影,彈指化無聲。秀峰禪剎:秀峰寺城東二裡許五鳳山上,殿宇廟廊數十間,隨山高下。蒼樹翠柏,周遮叢密,嵐光風影,變化雲煙。鳥語鶯歌,婉轉不絕。春來游眺,山空境靜。俗慮塵心,洗滌殆盡矣。《巫山縣志》有詩雲:古寺今雖邈,殘碑日照光。塔人懸舊影,址僅認荒涼。佳木鶯空囀,蒼山草自香。梵宮兵後,莫枉說前唐。

女觀貞石:離城四裡許,女觀山上,有石屹立,似望夫而化之狀。雖雨淋日灸,萬古不磨,然也。《巫山縣志》有詩雲:瓊佩立山崗,堅貞勵苦節。千秋呼不轉,此心真如鐵。



((夕霞晚照11))



(巫山八景和尚背尼姑 )



(南陵之夏 )



(南陵之秋 )



(南嶺之冬 )


精選遊記: 長江三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