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中篇)TINA是一個40左右看起來很和氣又很精明的女人,也是這裡的老板。虎跳峽內的客棧只有4、5間,基本分布在中虎跳——下虎跳的路線上,比較有名氣的如山泉、美景山莊、HALFWAY等。由於來往的背包客以前一直是以外國人為多,因此客棧都有外文的名字。在中峽的TINA‘S由於待客熱情周到,在背包客中口碑很不錯,名氣已經是後來居上了(在中峽目前有TINA‘S和美景山莊兩間客棧,張老師家的客棧估計2001年春節可以裝修完)。
客棧很小,分上下兩層,有十幾間客房,大多是3-4人間。床位費用在15-30左右。房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不過好在還比較干淨,畢竟能到這裡來的基本都是背包客了,重點在於景觀和氛圍,對於住宿的要求不會太高。我們運氣不錯(其實是坐車進來的決策正確,呵呵),正好有一間雙人間。
客棧的中心是一個小廳,坐在窗邊一邊看著對面雄渾的山峰一邊喝點咖啡真是幸福。可惜現在那裡已經坐滿了人,其中有不少年輕的老外,看樣子一會就要出發去下虎跳。我們草草吃了點中飯,大約2點左右,放下一切行李輕裝向山下的張老師家走去,正式開始中虎跳的行程。
張老師可算是中峽的風雲人物了。據說是他第一個無意中發現中峽虎跳的風景,並花了一年的時間從自己家的半山腰的峭壁上修了一條小路通往峽谷底部,這才提供了游覽虎跳石的可能性。而且此人據說很有想法,也很注重環保。由於他是山裡的小學教師,因此大家都稱呼其為張老師。
可惜不巧,張老師正好出去了。不過張老師的妻子在,可以帶我們下去(約定俗成的費用為:10-15元/人,帶礦泉水的話另算)。張老師的妻子大概30多歲,人很熱情也透著一股淳樸,我們稱其為大姐。就這樣我們跟著大姐開始向虎跳石進發。在出發前大姐給我們一人發了一根1米長的拐杖,我們覺的好玩但當時也沒覺得真會起什麼作用。沿著張老師家旁的山路向下走了大概3分鐘,到了山崖邊。這裡有一個它們夫婦修建的小門,進入後就可以看到一條很窄的蜿蜒的小路通向峽谷底部。我們魚貫而入,大姐在最前面,我妻子在中間,我在最後。這樣可以最好的保護住妻子的安全,她一直都缺乏這樣的經歷,我可不能讓她有任何閃失。
艱難的旅程開始了。剛開始還不覺得怎樣,走了5分鐘後,連小路都已經幾乎看不見了,山體也越來越陡峭,很多地方開始需要人身體完全靠在山體上,手腳並用的向下攀爬。還好我小時候有足夠的爬牆基礎,還不覺得太艱難,但也確實感到越來越累。最擔心妻的安全,好在大姐在前面非常細心的接應,妻也遠遠比我想像的堅強,沒想到身手還不錯,呵呵,因此行程還算順利。到中間的一個小平地,我們休息了幾分鐘。身旁正好有一條很大的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配合著兩邊茂密的樹木和突兀的山體,景色絕佳(這兩天的雨看來沒白下,否則是看不到的)。大姐不但照顧人細心,照相技術也不錯,一路上為我們拍了不少相片。值得一提的是,沿路看見不少自制的垃圾箱和提醒游人注意環保的小牌子,讓我不禁對張老師夫婦刮目相看。
短暫的休息後繼續出發。仍然是沒完沒了的向下攀爬,四肢越來越疲乏,好在有拐杖能減輕一點壓力。不過一想到待會還要上去就有點煩。江水轟鳴的聲音越來越大,好不容易總算是到了谷底,金沙江豁然出現在眼前。在峽谷上看時那像一條絲帶一樣緩緩挪動的金沙江原來卻是這樣狂野,源源不斷的江水在兩個山體之間碰撞激蕩,以驚人的速度嘶喉著向下游衝去。
沿著江邊走一會,過一坐小木橋(嚴格的說是一個木版)就到了虎跳石邊。這裡有一個小營地,是一個當地人開的,可以喝點水休息一下。我們顧不得休息,繼續向前走。到了一塊巨大的岩石前,要下到岩石下面的河灘下才能接近虎跳石,而要下去,跳太高,爬又沒有把手。好在張老師一家已經裝了一跟鐵絲,我們可以像特種兵那樣抓著鐵絲滑下去。
虎跳石終於到了。江水咆哮著從我們眼前傾瀉而過,在江中心豎立著幾塊巨大的岩石,傳說以前有一頭猛虎為吃江對岸的羊群,借力於岩石一越而過,故名虎跳石。江水與岩石激烈的碰撞,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岩石周圍浪頭激湧,群浪翻滾,聲勢何其驚人。激蕩的金沙江像一條暴怒的黃龍,試圖擊碎擋路的巨石。而虎跳石則像是定海的神砣,屹立如山。山神與龍王的對話造就了這另世人稱奇的景像。我們就坐在它們旁邊的巨石上,靜靜欣賞這場已經持續了數百年的對話。越看越有心驚肉跳的感覺,是的,江水實在太凶悍了,恐怕往這裡倒入幾輛公共汽車也會在瞬間被撕裂的無影無蹤,大自然的力量確非人力所能匹敵。
回程的路途已經不那麼讓人感到危險,但卻辛苦異常。兩條腿像是灌了鉛,加上高原固有的缺氧現像,真夠我們受的。奇怪的是妻一邊說不行了,一邊倒跑的比我還快,看來說女人耐力好真不是蓋的。總之,上到山頂回到TINA‘S我們已經連喝水的力氣都沒有了,共同的感受是:好久沒有這樣累過了(整個中虎跳游覽需要3個小時左右)。
這時已經快4點了,陸陸續續已經來了很多背包客,居然還有一隊自發組織的旅游團,房間過了沒多久就滿員了,看來這裡的生意是越來越好了,但希望還是不要像上虎跳那樣變成大眾旅游點的好,否則我真對這裡的生態面貌不報樂觀。休息了一下感覺好多了,同時也有點餓了。早就聽說TINA的雞湯做的好,中午出去前就預定了一只,現在正好美餐一頓。TINA的手藝真是名不虛傳,農家土雞的味道就是好(就是貴了點,18元/斤),喝著美味的雞湯似乎可以明顯的感到體力正在恢復,就像游戲裡受傷的俠客吃了一顆大還丹。
酒足飯飽,體力恢復,又想四處走動走動。首先看了看大廳牆上很多游客貼的留言,語句生動風趣,很有意思。出得客棧,天色已暗。想沿著公路向下虎跳方向走走卻發現前面的路已經被塌方埋住,而且前面正好是落石區,我剛往前走了幾步,就有一塊石頭在我前方不到5米的地方“砰”的砸下,立刻讓我停下了腳步。看看天已漸黑,往前走實在危險,只得作罷。
回到客棧,發現門前的山路可以通往高路(進峽谷有高路和低路之分,低路就是我們近來時的公路,高路則是更高處的一條小山路)。我忍不住想上去轉轉,卻讓妻在下面等我,後來半天沒下來讓她著急和恐慌,現在想來實在愧疚。我向上沿著山路走了一會,覺得沒什麼特別,天也完全黑了下來,正要下山卻見前面有人走來,還是一隊人手拉著手小心的在走,看見我十分興奮,連問我是否來接他們。原來他們是走高路進來,一路受了不少罪,也不知道還有多遠才到,看見天黑了實在有點害怕了,而且居然沒有一個人帶手電。這樣的隊伍我碰到兩批,都是疲憊不堪又開始感到恐懼的。還好我帶了手電,一路引著他們下來。看見他們感謝的樣子,想想自己也算是救了人,還真得意呢。
天完全黑下來了,山裡的黑夜格外的嚇人。晚上無所事事,想想明天還有艱苦的徒步出峽谷,早早的就休息了。夜裡,似乎隱約聽見遠處有塌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