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廈門去武夷山很方便,空中飛行時間只要40分鐘,航班不少,武夷山機場到國家旅游度假區也只要十分鐘車程,十分方便。
度假區隔溪對岸就是風景區,精華景點相對集中,少數景區較遠但交通便利。度假區酒店眾多,旅游用品店林立,價格算行情,但茶葉、菇類、筍干、蛇酒、木雕根雕等地方特色商品選購時得有識別能力,否則會物無所值。武夷山經典旅游線路主要有兩條、三日游的行程安排:A線: 早餐後,9:00出發,乘車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2%,主要有針闊混交林、常綠闊葉林、針闊毛竹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高山矮林、針葉林等7大類。特別是毛竹種類大約在80種以上,占全國毛竹種類的三分之一。植物種類約有3、4千種,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科1800種,如銀杏、鵝掌秋、南方鐵杉、紫杉、三尖杉、半楓荷、銀種樹、水松等,有“天然植物園”之稱) 。17:30左右可返回酒店。B線: 早餐後,9:00出發,乘竹筏九曲溪漂流(九曲溪源於自然保護區三保區,全程約19華裡,有“一溪貫群山,清淺縈九曲,兩岸列岩岫,倒影浸寒綠。”之說,是武夷山風光最精美部分) 。午後14:30,游天游峰景區(雲窩、茶洞、仙浴潭、接筍峰、隱屏峰、天游曬布岩)。第三天,早餐後,9:00出發,游覽下梅村景區(位於武夷山市東部,距武夷山風景區8公裡,武夷山市區6公裡,村落面積2.2平方公裡,2500多人口,住戶居民500戶),下午一般自由活動。我們這次兩日游就是這種沒有任何創意的隨團跟標准旅游線路走的行程,頭天上午乘竹筏漂九曲溪遇上大暴雨,雖然全部“失(濕)身”,穿雨衣、打傘坐在濕漉漉的竹排固然很不舒服,但兩邊的山峰雲霧繚繞、景色如夢似幻,非常有詩情畫意,別有一番情趣,這幾張相片大多是不惜讓相機被雨淋濕在竹排上拍的。天游峰雖不高,爬起來比較辛苦,上山還好,下山快把腿走軟掉,結果下午又“失身”一次:這回是汗濕的。同行者不少人衣服沒有帶夠,幸好酒店服務不錯。第一天看自然,第二天到下梅村看古民居則是感受文化,下面兩張相片中的延溪村落據說是中央台熱播的電視劇《喬家大院》的部分外景地,劇中說鹹豐初年山西商人跟俄羅斯人做茶葉生意,說的就是武夷山的岩茶,是福建烏龍茶的一大分支,以“大紅袍”為代表,茶葉之路的起點就是武夷山,終點是俄國的聖彼得堡。下梅村鄒氏家祠是福建北部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只可惜現在看起來破落不堪,又缺乏整體修舊復舊的規劃和資金,看完之後很令人感慨,也許若干年之後,會像廈門鼓浪嶼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隨著歲月流失而消失,很可悲很可怕的事:那就是文化的滅失啊!武夷山是國內少數值得舉家一去再去的休閑度假好去處,也是開會的好地方,當然以後自己去一定得多住幾天,因為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可以自己慢慢玩!也許找個機會在那買座別墅養老也是不錯的主意,呵呵。

(夢幻武夷揪人心)

(天游嬉笑看人蟻)

(香格裡拉小農家)

(下梅古溪敘茶商)

(鄒氏祖祠話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