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行游----草原、沙漠、呼市這次到內蒙古旅游,得到好友們的指點,十分感謝。文木王說,我一定回喜歡那裡,真的,我十分喜歡遼闊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和具有伊斯蘭風情的呼和浩特市,希望各位好友能有機會到內蒙古旅游或看到我的博客,也能喜歡那裡。呼和浩特機場下飛機後,有車子接送直接到了希拉穆仁草原,因為時間晚了,剛過武川天就黑了,沒有了公路,只有草原上那漫長的土路,在車燈下,野兔在奔跑,汽車在狂顛,周圍沒有村落的燈光,黑茫茫的一片,一會兒,大家歡呼起來,前面隱約的燈光下出現了蒙古包,車剛停下,就聽到了馬頭琴和蒙古長調的迎客的歌聲,有人說,要喝下馬酒,話音剛落,蒙古姑娘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走上前來,手捧哈達,端上一小銀碗白酒,按照蒙族的習俗,來訪者應用手指沾酒,向天彈去,表示敬天;再沾酒彈向地,表示敬地;然後沾酒抹在蒙古姑娘的額頭,表示祝福,別忘了將酒抹在自己的額頭,祝福一下自己,禮畢將酒一口干掉。如無酒量,下馬酒一喝,臉就紅了。晚飯後駐進了蒙古包,別有一番風味,但比星級賓館簡陋多了,夜色特別的清,星星很亮,有人看到了流星雨,我睡著了沒有看到。天還未亮,我就起床,要看一下草原的日出,五點多鐘,太陽隱約可見,幾秒鐘時間,太陽就升上了草原,我拍攝到了草原的日出,寬闊的大草原上,青青的山峰依稀可見,羊群在近處吃草,風景十分美麗壯觀,可惜文件太大,如縮小則沒了草原的氣勢,試了幾次也無法滿意地放到博客上,哪位好友若喜歡就告訴郵箱地址,我給發過去。吃過早餐,就開始准備騎馬,多數人是第一次騎馬,聽說要騎6-8小時路程,有些不安。當地牧民騎手簡單介紹了騎馬的基本常識,鼓勵大家不要害怕,就開始上馬,有人挑小馬騎,牽來一匹高頭駿馬無人騎,我鼓足勇氣騎上馬背,馬隊開始出發。行進了約一個小時,有人從馬背上跌落下來,有的馬在過河時跪倒了,好在均無大礙。馬隊繼續行進,大家開始放松起來,有人建議打馬快跑一程,我們夾馬快行,馬根本不聽,牧民騎手揚鞭一呼,馬隊奔跑起來,騎馬奔馳在草原上遠比駕車在高速公路上多出幾分英雄威武的情懷。到了另一個蒙古包休息,下馬就很困難,站立不穩,蹦了幾下,才站得穩了,渾身酸疼,有人磨破了屁股。大家要求往回騎,不再前行,甚至有坐吉普車回去的。第二天,只有七八人願意繼續騎馬,目標是召河地區的大文神山敖包。我選了一匹高大的黑馬騎上,一路打馬疾行,比昨日輕松了許多,平添了許多英雄氣概。草原少見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像,露出了許多沙石,聽說草原明年起要禁牧養草,防止沙塵瀑向北京吹襲,政府給牧民補貼,開發草原旅游。穿過陰山山脈,順著簌勒川向西行,離內蒙古第二大城市包頭約100多公裡,簌勒川曾經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如今已經大變樣了。昔日草原變成了農田,野外見不到成群的牛羊,因為實行了圈養。包頭市是一個工業化的城市,有著名的包鋼和鋁業,城市空氣污染較嚴重。穿過包頭,跨過附近的黃河大橋,車行三四十公裡,就到了響沙灣,內蒙有名的沙漠旅游景點。一邊是綠洲,坐纜車跨過深邃干枯的河床,另一邊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我們是下午四點到達沙漠景點的,據說這個時間到沙漠旅游最好,陽光不再那麼強烈,沙漠不再熱浪滾滾並燙腳,這是天空出現烏雲,下起了一陣小雨,真是沙漠難得一見的好天氣。我們每人還是准備了一瓶礦泉水,沒有租腳套,赤腳行走在沙漠上,爽極---。草原要騎馬,沙漠自然要騎駱駝,沙漠之舟。騎駱駝不像騎馬,一步一步走沒有奔跑,也沒有腳瞪,高大的駱駝停下跪在沙上時,落幅約一米多,不小心嚇你一跳,顛的屁股生疼。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的首府,也是第一大城市,時逢60周年大慶,城市打扮的十分干淨漂亮,城市的空氣也比包頭清爽許多。幾公裡長的通道南路成為伊斯蘭風情街,都是圓拄圓頂的藍黃紅白色彩鮮艷的伊斯蘭建築,聽說都是為60周年大慶重新裝修的。特別是在自治州政府和市政府附近的兩個大廣場,很有氣派,晚間燈光絢麗,一點也不遜色於沿海大城市。市區的旅游景點有大召寺、白塔等古跡,新建了一個內蒙古風情園,占地約一萬畝,投資4.5億,規模很大,設計的景點也不錯。再往南約兩公裡,就是昭君墓,現在建成了博物館。在蒙古,成吉思汗是世上無人企及的曠世英雄,其軍隊征服了各國,其疆域橫跨歐亞大陸;再一個名人就是王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和親匈奴,避免了長期的戰爭。椐史書稱,王昭君嫁於匈奴單於,單於死,其子即位,欲再娶王昭君,王昭君以曾為其母不從,並寫信給漢朝皇帝,皇帝回信大意為即嫁胡人,應從胡俗。昭君無法只得嫁了新單於。

(晨曦的陽光照耀著廣漠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