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

作者: 民牛

導讀在成都,上飛機前導游就向我們介紹去西藏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要求游客提前准備預防高原病的藥品。本來是心情愉快地去西藏旅游,聽這麼一說,我倒真緊張起來,要不是機票退不掉,我真不想去了。為做到萬無一失,在導游要求的基礎上又加帶了氧氣袋。下午一點,飛機降落在拉薩貢嘎機場,自我感覺身體正常,並沒有像介紹的那種可怕。只是由機場去市區的路上 ...

在成都,上飛機前導游就向我們介紹去西藏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要求游客提前准備預防高原病的藥品。本來是心情愉快地去西藏旅游,聽這麼一說,我倒真緊張起來,要不是機票退不掉,我真不想去了。為做到萬無一失,在導游要求的基礎上又加帶了氧氣袋。下午一點,飛機降落在拉薩貢嘎機場,自我感覺身體正常,並沒有像介紹的那種可怕。只是由機場去市區的路上,覺得心胸有點慌,司機說這是正常的高原反映,叮囑我到賓館後,別洗熱水澡,好好休息。一到客房倒頭便睡。一覺醒來,己是夜晚八點多鐘,什麼症狀也沒有了,打開窗戶一看,太陽剛下山,怎麼才是黃昏?我以為手表壞了,忙看手機上的時間,忽然想起這是內地和西藏的時區差。二十二點以後,天漸漸地黒下來,我們一行數人精神飽滿地走上拉薩街頭。

拉薩地處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現代工業基本空白,在我的想像中到處髒兮兮的,一片原始落後。可眼前的拉薩卻與我想像的大相徑庭,寬闊的馬路上出租車來來往往,一排排成蔭的樹木立在人行道旁,碧綠的草地向一塊塊地毯平整地鋪在地面上,電話亭隨處可見,高大建築物上的霓虹燈閃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燈火輝煌。拉薩是一座充滿著青春氣息的古老城市。

早晨,旅游車把我們送到布達拉宮前的廣場上,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四十年代松贊干布王朝時期。是一座由寺院、城堡、宮殿於一體的古代建築群。宮內收藏有歷代各種珍貴文物、壁畫等。站在紅山腳下,由綠色的山和紅宮、白宮勾成的主體建築物,體現了藏傳佛教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說”。我們順著左邊上山的路緩慢地走著,在山上的一個側門進了布達拉宮。外觀雄偉的布達拉宮內,沒有想像地那樣高大寬敞,一進門一股濃烈的刺鼻油味直往頭腦裡鑽,眼前黒呼呼一片,大白天還亮著電燈。殿堂的空間掛満了不知何年的經幡、榏聯,顯得四周狹小。宮殿內最早的建築是法王洞,位於紅宮六層北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洞內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文成公主等人的塑像。這些塑像造型獨特,體現出吐蕃王國時期造像藝術的高超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文成公主像,塑造於公元七世紀,泥質,表情清秀淑美,呈唐代漢族仕女之相。位於紅宮西大殿西側的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祀殿,建於公元1690—1693年間,耗黃金3721公斤,外觀四層,通體一堂,是布達拉宮最著名的殿堂,藏有經書1640多部,是佛教的無價之寶。下午我們又來到古老的大昭寺,大昭寺是藏民佛教徒朝覲聖地。前往寺廟的沿途就有很多虔誠的佛教徒從千裡之外三步一磕頭湧向大昭寺。八廓街上,圍著寺院邊走邊磕頭的人群満街都是。在寺前,他們鋪下氈子,跪在那裡,舉起雙手,朝地面撲去,然後伸開雙臂,頭落地後又雙手合一,口中還唸唸有詞,就這樣從早到晚反復不停地磕著響頭,據說最長的磕了幾十天,以示對佛的誠心。

第三天乘著大巴,沿著雅魯藏布江,翻過幾座高山,臨近中午爬上了四千四百多米高的著名羊卓蕹湖。羊卓蕹湖為西藏第二大湖,面積達七百多平方公裡,藏人都認為是神湖。站在岡巴拉山頂埡口,面對藍得出奇的湖水,我們怔住了,多麼神奇、美妙的湖。據說湖裡的魚很多也很大,魚群厚達二三米。湖裡為什麼有這麼多魚?導游解釋:藏民把魚當成神,千百年來從不吃魚,所以魚很多也很大。下山車行兩小時左右,在一個三叉路口,遠遠地就看見一座挺抜在高山上的古城堡,導游說這就是當年西藏抗英時期,江孜保衛戰舊址。傍晚到達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市。

到了日喀則不可不去黃教四大寺院之一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是後藏地區歷代班禪喇嘛駐錫地,由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於一四四七年創建的,面積達七十萬平方米,寺內還有經學院、漢佛學院,築有五世至九世班禪靈塔祀殿。我特意來到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祀殿,殿內供俸著十世班禪在1989年圓寂後的法體,靈塔用黃金包裹著,這是後藏第一座金塔,共用黃金600多公斤,白銀270多公斤,耗資6406萬元。寺內供俸的鍍金強巴銅佛,高26﹒2米,肩寬11﹒5米,耳長3﹒3米,共耗用黃金670兩,黃銅23萬多斤,眉宇間鑲嵌著大小32顆鑽石,號稱是世界之最。

西藏,這個有著雪山、天湖的世界屋脊,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已不在被人們認為是神密的地方了。到西藏像到全國其它地方一樣方便。我們憧憬著未來的西藏。

安徽蕪湖縣交通局:趙學梅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