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麗江獨行游記之五(2007.10.20-10.26)

作者: 心由境生

導讀離開東巴谷,旅行車便直駛玉龍雪山。 行前旅行社告知:玉龍雪山景點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線是走大索道,上到海拔4506米,在雪線之上,可觀賞冰川雪原;另一條路線是小索道,上到海拔3208米,可觀賞原始森林。我選擇了後者,一是覺得單一的冰雪景觀色調比較單一,二是有點恐懼高山缺氧反應,三是因為行前圈定必看的幾處景點都在小索道路線上。 到了雪山腳下 ...

離開東巴谷,旅行車便直駛玉龍雪山。

行前旅行社告知:玉龍雪山景點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線是走大索道,上到海拔4506米,在雪線之上,可觀賞冰川雪原;另一條路線是小索道,上到海拔3208米,可觀賞原始森林。我選擇了後者,一是覺得單一的冰雪景觀色調比較單一,二是有點恐懼高山缺氧反應,三是因為行前圈定必看的幾處景點都在小索道路線上。

到了雪山腳下,排隊等候的游客隊伍有幾百米長。因為雲杉坪索道擴改建,下午索道停運,因此游客全部集中在上午登山游覽。我們團隊抵達時,已是中午前後,排在了眾多游客的後面。在征得導游同意後,我們幾個人利用排隊的間隙跳上景區的電瓶車,花15元游覽了藍月谷。

這真是一處神奇的所在。藍月谷面對玉龍雪山,一潭碧藍碧藍的湖水,在陽光下幻化出深淺不一的明暗光影。湖中有洲,洲上有樹,襯托著遠方的玉龍和頭頂的蒼穹,藍月谷靜若處子。滿山的綠樹投影水中,倒影中間或飄過白雲,是畫一樣的意境和詩一樣的情感。我曾經驚嘆北疆喀拉斯的月亮灣,那湖水碧藍得竟然狀若凝膠,濃郁得似乎停止了流動。而在這裡,我再次驚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究竟是誰、又是怎樣造化出這一潭迷幻般色彩的水啊?!


(難以用文字描繪的水色)



(獨立寒秋)

游畢藍月谷,復隨車回到索道入口處,恰好團隊進入木屋等候。又等了大約20分鐘,終於坐上了雙人纜車。上行約10分鐘後在雲杉坪索道口下車,再沿著木棧道走了約13分鐘,就來到了原始森林中間闊大的雲杉坪草甸。

我可以想像,如果在春夏季節來到這裡,該是怎樣賞心悅目的圖景。看過很多介紹雲杉坪的文字,不少人將其列為玉龍雪山五星級景點,我完全相信。遺憾的是,我站在這裡的這個季節,花兒早已謝了,草原也已經枯黃,雪峰仍然被濃雲覆蓋,深黃的草甸上也看不見牛羊。可以感嘆的,只是它的闊大和蒼涼;可以想像的,是它每年五彩繽紛的花季和蔥蘢濃郁的草場。留下一點遺憾的同時,也許也留下了再次登臨的理由。

下山的纜車上,忽見峰頂雲開,玉龍終於現首。主峰名喚“扇子陡”,正面看上去確如展開的折扇,亦如伸張之手掌,玉屏接天,冰雪晶瑩。



(神龍攜雲玉屏通天)

下得雲杉坪,時近下午3點,頓覺飢腸轆轆。用過簡單的午餐後,搭乘景點專用區間車溯流而上,探訪神奇的白水台。

白水台來水源自玉龍雪山,雪水一路跌宕,行至白水台附近時已經趨緩。據稱水中富含石灰鈣,經年積累,沉澱為圓弧狀多層疊平台。其光潔華美,疑為鬼斧神工。雪水自白水台下落,形成一個個微型瀑布;層疊白台之下,又是一處平滑如鏡的淺灘;再往下,復又跌落至一座單孔石橋,再直瀉至藍月谷等景點,水色亦由雪白變成湛藍。



(神功鬼斧白水台)

在白水台石橋兩邊流連忘返,一邊晶瑩如霜雪,一邊碧藍似瑰玉,奇景美不勝收。眼看時限已到,才念念不舍地回到集散地干海子。導游告知:干海子就是干了的湖,東西長達6公裡,南北寬也有3公裡,現在是一片草原。

行走在干海子之上,看蒼天鷹擊鳥飛,眺蒼山林木森森。追思萬世之前,我的腳下曾經也是一片或白或藍的清澈湖水,不禁生出時光倒轉的恍惚錯覺……



(干海子景觀)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