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塘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訪江南的水鄉,上次在蘇州去了同裡、木瀆,這次來杭州,第一站就是西塘。從杭州東站乘長途到嘉興,馬上有車的嘉善,票價6元。古鎮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裡,乘中巴到西塘4元。中午時分到了西塘。我們事先定好了姚宅(網上查的),接站的是個30多歲的男人,帶我們走在鄉鎮的大街上。有了同裡的經驗,我們知道,西塘一定也是藏在現代文明中的一個遺留的角落了。果然走過繁華的街區,進入了一個只能兩人並行的小弄堂,立刻讓人感到了古鎮的味道。早聽人說,你如厭倦了都市的喧囂,渴望在如詩如畫的水墨意境裡聽到絲竹細細,流水依依,還能在斑駁與繁華裡輕舞流年歲月,那就去西塘吧。所以對西塘是有著許多的期待和向往。向導走得很快,轉過一個小街就來到了水邊,這就是水鄉了。不及細看,先去安頓了行李。過了橋就到了姚宅。進入一個天井式的古舊院落,爬上陡峭的木樓梯,樓上就是所謂繡花樓了,一應設備都是古老的新房樣子,古舊的大床,花帳、繡花被,甚至還有南方的馬桶,年輕人住住倒是很有味道,但我們還是選擇了樓下的現代住房,畢竟上樓有點膽怯。下邊條件雖不太好,有熱水衛生間,床硬點也將就了。安頓好了以後,我已經按捺不住想要立刻看到古鎮的全貌,穿過長街曲巷,可見黛瓦粉牆,飛檐漏窗。慢慢走到西塘水邊,在一堤如煙的綠意裡,面對漿聲四起的流水和水中倒映的一拱如月的石橋,人仿行走在的舊夢裡。西塘與別的古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她保持了水鄉的原生態,被人們稱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據考證,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現嘉善縣西南12裡)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在唐開元年間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們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時村落漸成規模,形成了市集;元代開始依水而市漸漸形成集鎮,商業開始繁盛起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江南手工業和商業重鎮。“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恰當不過的形容。她首先是個社區,其次才是景區,她已經成為藝術家們描繪江南水鄉的聖地。所以平日外來游客中以畫畫的居多。無論走到那裡,都有豎了畫架專心寫生的學生和畫家們,有時看了他們的畫倒更體會了水鄉的意境。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沿河而居的人家,用一根根圓木柱子撐起黑色的瓦棚,緩緩傾斜長達千余米,這廊建在每家的屋檐下,廊和屋檐之間有個水槽,將雨水引入地下管道再通入河中。有的篷頂還裝有透明的明瓦,以達透光的效果。走在長長的廊棚,古樸的木質建築重重疊疊,鱗次的牆檐泛射著暗澀的光,仿佛在時空的隧道裡行走,因為是周一,四周很靜,只有那懷舊的情結凝在心中。目光停留在雕欄的木格子上,小街兩側酒肆茶樓旗幡招展。莫非那就是柳亞子先生和南社的文朋詩友們飲酒作賦,擊節而歌場所。現今,商家店鋪依然雲集,荷葉粉蒸肉的香氣依然四溢,八珍糕的名氣依然響亮,東街上的茶樓依然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以前這裡大多是四鄉八村的鄉鄰,現在卻是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以或欣賞或尋夢或好奇的心境探訪這個千年的鎮落。 這裡的居民幾乎家家臨水,戶戶枕河,臨河的居民很多人家用墩布擦洗長廊地面。小橋流水,和水面悠悠的小船盡顯江南水鄉的韻味。西塘的弄堂也很有特色,據說有有一百二十多條,最寬的弄約一米開外,最窄的弄僅限一人側身而過。有的地方還建有過街樓,宅弄深處,彎延曲折,兩側的青磚馬頭牆高高地立著。幽深的小弄總給人以一種凄婉迷茫之感,一扇扇虛掩的門楣後面,蘊藏了多少小鎮歷史的印記。穿過長長的弄堂,塵囂變的悠然,凡俗變的清淡,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被幻化為寧靜怡然。走在已不知記錄了多少代人足跡的青石板上,輕躡的足音回響在深長深長的弄堂,仿佛聽到家家的那些悲歡離合的,在江南的和風細雨中纏綿的故事,一如這緩緩的流水在心中流淌。水鄉最著名的當然是橋,西塘的一座座石橋如一部部古書,向人訴說著潛移默化的變遷,它倒映在波動在河水的漣漪裡,如彩虹飛架。每座橋都有故事和傳說:宋代福源宮道人立橋望仙而得名的望仙橋,明代建橋時有鳥飛來呈祥瑞之兆而得名的來鳳橋以及列入平川十景有環秀斷虹美譽的環秀橋等,船從橋下過,人步彩虹行,如此的美景,使人恍入畫境。西塘的建築,古樸而不張揚,站在任何一座宅院門口,都看不出絲毫的輝宏之氣,這大概與西塘人平靜謙和的心境與性情有關。你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人們平靜的生活,到處有晾曬的衣服,並不為游客的到來而妨礙正常的生活。嘗過一些小吃,也並沒有特別的地方,有沿街挑賣的餛飩挑子,自家釀制的米酒和到小鍋熬成的麥芽糖,武大郎脆餅也許是杜撰的,芡實糕可是當地特產。但難得的是一種平和,我們後來去的烏鎮有著本質的區別。西塘人的生活又是精細典雅的。不說那些豪門宅第,就是普普通通的居家宅院,也是經過精雕細琢的。房梁、窗格、門柱,都刻滿了花草魚鳥等,秀美而又多姿多彩。這就是西塘。 因為風霜的侵蝕,好多曾經鮮亮的彩漆已經斑駁剝落了,顯得殘痕累累。舊時的花團錦簇現在已演繹成繁華舊夢,滿梁的花卉被歲月的風片片吹落,只有透過那一縷縷刻痕,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花繁葉茂和富庶盛景。住在西塘,夜晚是人們享受生活的時候,在臨水的人家要上酒菜,細細品味,沿河散步,在水中放一個河燈,聽聽小曲,慢慢欣賞夜景和那映在水中微波中的紅燈,清風徐徐,愜意無比。住在西塘,心靜如水。清晨的西塘更是美麗,如果你想要享受那分靜謐,就早早的起來看看西塘,小河水靜靜的流過沉睡著西塘,只有早起的老人升起了炊煙。西塘籠罩在清晨的霧氣中,給了你一份難得安適,沒有喧囂,沒有忙碌,站在橋上遠眺,西塘的水、路、棚廊以及模糊的黛瓦粉牆在清晨光線的暈染下,如淡彩的宣紙畫;古鎮彎彎曲曲的弄堂,平平仄仄的石板,瘦瘦清清的小河,高高低低的石橋,悠悠停靠的小船,樹影、船影、橋影,晃動著,如泛黃的照片在記憶裡層層清晰。這樣遠遠近近的望著,走了,到沒有太多留戀,仿佛離開了一個熟悉的地方。走過長長的細細的弄堂,仿佛又一次穿過時間隧道,走回繁華的世界了。去西塘,如果不參觀所謂景點是不要買門票的。你可以在小鎮任何一個地方走,但是你需要找到通往小鎮的路,最好是讓鎮上的人接你。100元的門票實在沒有意義。或者找到“越角人家”這個旅店,(也可以住這裡標准間80元,裡邊平時100元,如不非要什麼情趣,住在外邊條件更好,另隨時進去很近也方便。)就找到了入古鎮的小弄堂了。如果你只為看景點就不要去西塘了,跟著旅行社就更沒有意思了,那不是旅游的地方,節假日也最好不要去,那更不是湊熱鬧的地方。應該說那只是一個逃避紛繁的地方,慢慢的游和感受,如此而已。

(進入西塘的弄堂)

(繡花樓)

(廊棚)

(水上)

(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