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0個人就有100座麗江古城。兩年多前,我依依不舍地離開麗江時就許下過心願,麗江,我一定會再回來。
老天有時就是這樣地眷顧我。今天,我回到了麗江。
麗江,仍是那個麗江,我,也仍是那個我。
小橋、流水、石板路,藍天,青瓦,紅木樓。大水車前的小河裡,那幾尾小魚還在清亮的水中自在地游來游去。河邊的柳樹依然青翠,花兒依舊艷紅,四方街廣場的納西老人依舊穿著她的披星戴月。
雲貴高原的陽光熱情奔放。早晨還冷得要穿上厚厚的衝鋒衣,中午時我就穿著薄薄的線衫曬著太陽吃著川菜了。
在大研古鎮租了自行車,我要去看那個世外桃源的的束河古鎮。
租車的小伙給我指路——你從這裡下ke,直直地走,然後往右拐過ke,再直直地走,再往左邊拐過ke,就到了。所有的去字,他都說成ke的音,我想起了《武林外傳》裡那個倒霉的包大仁,心裡的小人笑得打滾,臉上卻還裝得一本正經,一直逗那小伙說話,為的就是多聽他說兩句出ke,回ke,過ke。
騎車走福慧路,而後拐上香格裡大道,一直往束河方向前行。天氣如此晴朗,風兒如此輕柔,心情如此舒暢。我不願意想起什麼,不要牽絆什麼,我只要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一段屬於我的麗江的柔軟的時光。
八公裡的路騎得有一點點累。遠遠地就看見玉龍雪山,朝著雪山一直騎,拐彎處卻發現至美的風景。一片無比寬闊的空地,遠處是整齊的金黃色的楊樹林靜靜地佇立於潔白的雪山腳下,天藍得純淨而透明,空氣都是甜的味道。路邊有萬壽菊,開得燦爛至極。美麗的麗江,花兒都如此美。我把車子停在一邊拍照,一只小狗兒在腳邊撒歡,我去摸它,它卻嚇得跑掉了,好不容易才捉住它。
拐過彎再騎一會兒車就到束河。
束河是想像之中的寧靜。不是旅游的旺季,來束河的游人並不多。和大研一樣的布局,一樣的小河流水,一樣的藍天青瓦,一樣的紅花綠柳。沿著清清的流水漫無目的地走,不時地拐進街邊的小店,看看那些或古樸或俗艷的飾品。饒有興致地和店主討價還價,但卻不傷和氣,賣的人高興,買的人也開心。在一家小店,我一口氣買下了好多副耳環,還有項鏈和手鏈。有的送給朋友,有的留下來自己玩——雖然我並沒有打耳洞。小店店主有一個香氣襲人的木瓜,我把玩了好久,見我喜歡的樣子,店主便要把木瓜送給我。我何曾見過這樣慷慨的店主,木瓜雖然沒有要,但心裡卻是很高興的。
天色漸晚,離開束河時有些不舍。
回去的路騎起車來卻是輕快了許多。看到一個大叔在圍牆外邊高舉著相機拍夕陽,我也過去拍。大叔看我舉得費勁,便邀我一起爬到小貨車的車頂上去拍。兩個人比劃了半天,拍到滿意的照片後才揮手散去。
大研古鎮的夜浪漫迷人。酒吧街兩岸的紅燈籠亮起來了,一盞盞紅彤彤地照著。兩岸開始有人大聲地唱歌,這邊剛起那邊又和上了。中年人唱著他們年輕時的歌,燈火映照下他們的臉好像開始變得年輕了。
廣場上有一支納西農民組成的民樂團在義務演出,有老爺爺的胡子都老長老長的,有小姑娘長得像花一樣好看。樂團使用的樂器都是納西民樂獨有的,我雖不通樂理,卻也跟著人們一起為他們鼓掌。
晚飯沒有好好吃,盡在那些小巷子裡找各式稀奇古怪的玩意來嘗新——麗江粑粑、雞豆涼粉,還有海花湯——那是用拉市海裡的水草煮成的湯,清鮮得很。
第二天爬到古城的高處萬古樓下俯瞰整個古城。依舊不是那樣層層疊疊的青灰色的屋檐,依舊還是那樣燦爛無比的陽光。在望古樓客棧的天台上,要了一杯滇紅。倚著鋪扎染桌布的小桌子,淺淺地抿一口茶,茶味有種玫瑰的芳香。忽然一點也不想離開麗江,就想這樣不管不顧地在麗江曬著太陽,一直一直。有人說麗江已經變成沒有靈魂的空殼,因為她正在失去她的生活,她的棲居。但是我卻深信,麗江仍舊是麗江,永遠不會失去她的特質,她的靈魂。因為愛麗江的人那麼多,他們就是麗江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