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麗江悠閑、清淨適合休息,這次終於約上了倆位同學得以成行。
到麗江已是晚上12點了,對於古城的第一印像是安靜,還有因為已經是11月的中旬比較冷。還好,已事先預定了國際青年旅社,再由一位可愛的納西族小妹的帶路,我們很順利地入住旅社並甜甜地睡到了第二天的十點鐘,我們還在旅社享用了納西風味的米線加煎雞蛋。最讓我們驚喜的是旅社餐廳的布置,布藝的沙發,很具民族特色的桌布、靠墊,吧台有點歐洲風格,還有具有印度色彩的音樂,我感覺似乎來到了一家別具風格的酒吧。還有的驚喜是餐廳的落地窗外竟然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過,小溪的邊上是一些不知名的高高矮矮的植物,那麼隨意又恰到好處地做著陪襯。
古城之旅終於開始了,我想我們該好好地走走那些巷子,那些用五花石鋪就的小巷了,要知道曾經有馬幫的無數馬蹄在這兒留下過腳印,算起來應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吧。走在古城的街頭,看著這些納西族特有的建築,以及青石板路面的精致還是能感覺到當年馬幫繁榮的貿易景像。隨時,你都能看到有非常清澈的小溪流過古城,或寬或窄,或急或緩,其中還有水草作為點綴,那是玉龍雪山上流下來的溪水,水是古城的靈魂,有了她才有了古城柔美、靈動的個性。如今的古城已經很商業化了,巷子的兩邊盡是各種店鋪,加上我的兩位同學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逛街,於是這第一天我們勤勞得有點像納西族的婦女——披星戴月忙活了一整天。
晚上的古城更顯嫵媚與神秘,小溪邊的店鋪門口有一串串的紅燈籠亮起,它點綴在這在這漆黑的夜色裡,在璀璨的星光下,很容易讓你想像一些浪漫、美好的事。古城不乏各種風格的酒吧,各種性格的游客都能找到喜歡的休閑之處。
第二天我們都不想這般地忙碌了,想找個地方座座聊聊天也想考慮一下接下來去哪兒玩了,閑逛中看到有家客棧門口豎著征驢友的信息,於是進去打聽,就這樣我們認識了客棧的老板小梁,一個熱情好客的納西族大男孩,據說也是徒步旅行的發燒友,大學時主修外語,所以現在也常帶外賓。因為被小梁的熱情感動,我們毫不猶豫地搬進了“柔軟時光”客棧。
客棧也是典型的納西族的建築,四合院的架構可能更容易曬到太陽,最吸引我們眼球的是進門的過道兩側貼滿了的游客的留言和照片,還有院子裡綠色的植物。院子裡擺放著藤椅、桌子供游客喝茶、聊天,我們喜歡這裡安靜、休閑又有點個性的感覺。住店的游客以年輕人居多,當然是來自各地,隨後的幾天,我們和同店的驢友聊天、吃燒烤,討論旅游線路相處得很開心!
第三天由小梁的搭檔小李帶我們去了拉市海騎馬,看候鳥。還好,我曾經有過騎馬的經驗,所以2、3個小時的馬背運動變成了一種享受,因為途中的風景實在漂亮。我們沐浴著強烈的紫外線沿著馬幫曾經留下的腳印,穿越松樹林來到了天鵝湖,而我的其中一位同伴卻累得腰酸背疼。慰勞我們的午餐是“馬幫菜”,“馬幫菜”原來就是這樣土豆、腊肉、白菜、粉條一起煮熟了吃,既然餓了大家也懶得挑剔了,而且還有新鮮感,因在野外做著吃挺有意思的。呵呵……
天鵝湖是大量候鳥聚集的天堂,我們的船夫也是納西族的,據說曾經在天鵝湖以打魚為生,有非常好的水性,當然也有很好的劃船水平。我們邊聊邊往候鳥息棲的水域靠近,也許生活在這仙境一般的地方的人本身就容易快樂,這位姓木的船夫居然給我們唱起了納西族的情歌,那特別的韻律透著納西人特有的快樂與淳樸,他還透露就是用這情歌娶到了現在美麗、善良的老婆。我想用普通話和他對歌,可是木船夫說不能用普通話來唱,普通話唱起來不好聽。還好我們的手機有錄音功能,我們有幸錄下了一段。候鳥很多,可能是歌聲,也可能是我們的笑聲,不斷有鳥群飛起來。或許我們不該來打擾它們,我們不該走進它們的天堂。
講了麗江古城,拉市海,還想講講束河、玉龍雪山,今天沒時間了,就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