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清晨7點,我們的福特吉普“翼虎”踏上了青藏、藏北線的行程。實際上青藏公路並不是一條完整的國道,從格爾木到那曲屬於109國道,那曲是109國道的終點;從那曲到拉薩屬於317國道,拉薩是317國道的終點。從全國公路地圖冊可知,從成都到拉薩的317國道,沿途經過成都-汶川-理縣-米亞羅-刷經寺-馬爾康-爐霍-甘孜-德格-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巴青-索縣-那曲-當雄-拉薩。我此次行程恰好完整貫穿,不多不少。成都-汶川在去九寨溝時已經到過了,其他路段都是第一次經過。整個317國道大致分為三段,各段路況間存在巨大的差別:西段(那曲到拉薩)屬於青藏線,是進藏物資的最重要通道,為高等級的瀝青路面;東段(成都經甘孜到昌都)就是通常所說的川藏北線,由於川藏南線與之平行且路況好於北線,所以逐漸淪為次重要通道,瀝青和砂石路面間錯;中段(昌都到那曲)雖然屬於317國道,由於與昌都經林芝到拉薩的318國道平行,進藏物資基本不通過本段,所以養護情況極差,沒有班車經過。
汽車出了拉薩,剛上青藏公路,就遇到塞車,我以為前面有警察查車或出了交通事故,小Z告訴我不是,小H則熟練的拿著行駛證下車,向路邊的一個崗亭走去。我看到各個車上,都有司機下車去崗亭排隊。小H回來手中多了一個硬紙卡片,她上車後立即掏出記事本,記錄手表時間和汽車裡程表讀數,計算後告訴小Z,到下一站的距離和必需花費的時間,原來崗亭是限速檢查站。由於青藏公路路況好,兩側視野又開闊,缺少參照物,司機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開快車,導致翻車事故發生。為此青藏公路有嚴格的限速規定,但與內地不同,由於客觀限制沒有采用電子裝備,而是沿途設置很多限速檢查站。按每個站間的路況和坡度不同,平均時速規定也不同,在每個檢查站的外牆上,用標識牌注明到下個檢查站的間距和必需花費的時間。檢查站在給司機的硬紙卡片上只注明本車經過時間並蓋章,下站發現達到時間提早,就會開出罰款單。因而有經驗的司機,會提前計算好下站的公路裡程讀數和應該到達的時間,在到達下站前5公裡左右停車檢查時間,如果發現提前,就停車休息,將多余的時間消耗掉。坦率說,規定的時間是偏長的,低於越野吉普正常時速,但對於自駕游客來說,卻是合適的,因為我們要不斷停車拍照,所以每次到達檢查站的時間都恰好符合要求。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行走時的速度是遠遠超過規定的平均時速的。
青藏公路出拉薩後先沿山谷向西北蜿蜒前伸,在羊八井忽然轉向東北,道路兩側也隨之豁然開朗,近處的河谷和較矮的山坡上長滿了矮矮的草叢,遠遠望去有點像草原,一些白色或黑色的斑點在慢慢游移,那是放牧中的馬和羊。眼前景色使我想起文革前小學課文:“一片青來一片黃,黃是麥子青是秧。錦繡河山誰織就,勞動人民手一雙。”這裡沒有麥子,也沒有秧,全都是草,但奇怪的是,眼前竟然也是大片金黃中,夾雜著成片的綠。

(當雄草甸)
在河谷對岸,有一條灰白的帶子,那是青藏鐵路路基的水泥護坡。鐵路就在護坡的頂端,貼近山腳,成為河谷與山坡的天然分界線。鐵路與公路若即若離,像一對親密情人。有幾次鐵路似乎要和公路會合,但隨即又遠遠離開,猶如待嫁的新娘,總想向新郎展示她的美麗,卻又總在最後一刻羞澀的跑開,直撩得人心裡癢癢的。經過很長一段距離後,鐵路終於下定決心,與公路會合了,但卻不是平交,而是立交,從公路上方橫跨而過,很快鐵路又從公路右側跑回左側,依然是從公路上方跨越,使我想近距離拍照鐵路的願望徹底落空。
左側稍遠處的山坡,可能是較高的緣故,不再有草,裸露出的土灰色,在陽光照射下發散著淡淡的青光。遠處的山被白雪籠蓋,那就是念青唐古拉山。天空是一塵不染的湛藍。雪山夾雜在藍天和山坡之間,益發顯得銀白耀眼。放眼望去由近及遠,形成幾個層次分明的色帶,各層次之間反差強烈,幾乎沒有過渡,卻又搭配和諧,共同構成充滿詩意的長卷。稍稍令人遺憾的是,沿河谷分布著的水泥電杆,成為不和諧分子,強行介入人們的眼簾。沿途自駕游的攝影發燒友們,不得不背著長槍短炮,離開公路老遠,以避開電杆,捕捉滿意的畫面。
就這樣走走停停,我們在中午時分就到了350公裡外的那曲,吃過飯,右轉離開青藏公路,開始向東挺進。從現在起,不會再受限速檢查站的制約啦!查看地圖,那曲到索縣只有200公裡,到巴青也不到250公裡,到丁青則400多公裡,巴青到丁青之間沒有像樣的城鎮。感覺有些遺憾,到索縣、巴青住宿擔心太早,到丁青又怕太晚。我們商議,根據到巴青的時間早晚,再臨時決定今晚的落腳點。事實證明,我們的憂慮完全是多余的,到達索縣不但沒有太早,而是極晚,是子夜時分才到!
剛出縣城,就發現瀝青路面忽然變成坑窪的土路,像是正在施工的半成品公路,可是周邊並沒有施工的跡像。向老鄉打聽,確認就是去索縣的317國道。小Z在拉薩喝酒時向藏族司機了解的路況說沿途都是瀝青路面呀,這是他們決定走藏北線的重要理由。看來一定是那位司機喝多了,介紹的是青藏公路的情況。老鄉說這種路面有50公裡左右,事已至此,英勇前進吧。
經過大約1公裡,山峰從兩側夾將過來,路面陡然變窄,土石路面像通常的鄉間小道,只有路邊的裡程樁在默默地告訴我們,這是317國道。很快,道路不再在山谷中直行,開始沿著一側山腳蜿蜒前進。兩側的山坡都是松散的風化石,路面上滑坡的痕跡比比皆是。幾乎每兩個山坳間都有小溪流出,汽車不時要從流水上穿過。有些大的溪流中,散布著大大小小的石頭,明顯是以往發生泥石流時帶下的。每當這時,小H就會下車,去搬開較大的石頭,並站在車前指揮,小Z則緩慢小心的駕車通過。實際上,有些石頭可能並不需要搬動,但小H堅持,我也不好反對,因為畢竟是人家的車。可這樣做的結果,是時間的大量耗費,我們的平均時速不到20公裡。
天漸漸黑下來,我們注意到整個下午始終沒有見到對面有車輛到來,後面也沒有車輛超車。沿途沒有成規模的村鎮,只有一些散落的民居,即使有些掛著鄉政府牌子的地方,也只有十多所房子。汽車一直在深深的山谷間行進,天很快就全黑下來。不禁有些擔心,甚至有幾次都想在村民家裡借宿,可是看到路邊簡陋的房舍,只好打消念頭,硬著頭皮向前。這時猛然發現遠處有一點燈光,勾起我們的興奮,可是小Z的GPS表明,我們附近應該沒有像樣的村鎮,距離索縣還有80多公裡,這究竟是什麼呢?隨著距離的縮短,我們發現居然是一輛對面開來的農用車。會車時,小Z搖下車窗問路,對方司機告訴我們很快就到索縣了。對方司機的話,使我們大受鼓舞。汽車仿佛也受了感染,變得輕快起來。
路況不見好轉,不過天黑以後,小H下車搬石頭的次數明顯減少,所以車速並沒有進一步降低,還是維持在20公裡左右。又走了2個小時,索縣依然杳無蹤影。不知什麼時候汽車開始離開山谷,走在了山腰的路上。後面有一個車隊趕超上來,原來是幾輛警車,清一色的巡洋艦,道路狹窄,他們超車很難,我們決定停下讓路,在後面跟隨前進,可以利用他們避免走錯路和陷車。可是隨後我們發現錯了,巡洋艦揚起的塵土,完全阻擋了我們的視線。只好稍微拉開距離,可巡洋艦越野爬坡性能好,又是本地司機,所以車速很快。我們拼命急追,可距離仍在不斷拉大。跟了大約10公裡,經過一段長約50米的翻漿路段,兩條深深的車轍,中間是高聳的路面,巡洋艦稍稍減速側身,就順利通過了。我們擔心底盤刮傷,由小H下車指揮,想從旁邊繞過去,很快我們發現繼續前進是無法回到主路上去的,趕緊調頭,回到翻漿路段,將右輪壓在車轍中間的高脊上,左輪緊貼車轍外側,極為緩慢小心,一寸寸的移動,終於通過了艱難的翻漿路段,可巡洋艦車隊在我們的視野中已經徹底消失了。
此時GPS提醒我們,已經偏離了國道,顯示我們行走在無名小道,不禁引起我們的一陣陣恐慌。因為天黑,不知道在哪裡拐錯了,我們仔細回憶確信跟車過程中,沒有見過明顯的岔道。直到經過一個小村落,看到路邊的國道標志,才放下心來。此時GPS仍在喋喋不休地提示我們距離國道還有多少公裡,小Z估計,是由於部分原來路段頻繁發生滑坡和泥石流,國道進行了改線,地圖未能及時更新,才導致了GPS誤報。
午夜12點,我們終於到達了索縣縣城。望著屈指可數的幾盞昏黃的路燈,我們卻感到了從來未有的歡欣,有了解放的感覺,恨不得下車跳一段大秧歌。在城邊問路時,我們遇到了塔旺,索縣衛生局的一位干部,他正駕車回家。這是一個大大的好人,他得知我們沒有預訂住宿,主動帶我們到城裡最好的電信賓館,可是那裡只有10多個房間,已經滿員。又帶我們敲開電力招待所的門,結果也是沒有房間。繼續帶我們來到郵政旅館,看到簡陋的房間,實在不想住,但塔旺說這是目前最好的房間了,交通旅社條件還要差,看到塔旺深更半夜為了陪我們找住宿跑前跑後,實在不好再耽誤人家,決定就此住下。我們邀塔旺一起吃飯,他謝絕後駕車離開了。
簡單吃了點飯,回到旅館,服務員告訴我們,汽車只能停在路邊,不負責看管,且發生過醉鬼砸壞玻璃的事情。她讓我們再到政府招待所試一下,開車來到縣政府大院,黑漆漆的大院地面凹凸不平,坑坑窪窪。政府招待所就在院內,可是大門緊鎖,空無一人。在這裡我們遇到了索縣110的巡警,他們了解了我們的困境,熱情地多方聯系有關單位後,告訴我們政府招待所不對外營業,只接待上級領導和關系單位,所以必須提前預約。現在半夜三更,找不到服務員,沒有辦法住宿。又給我們建議,可以把汽車放到110辦公室,或者放在政府大院裡,縣城裡一般不會有小偷,醉鬼也不會到這兩個地方來滋事,最終我們決定把車放在政府大院,人住在郵政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