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位於麗江城北,沿柏油馬路向雪山方向走,約五公裡處左轉,再前行約2公裡,你便可以見到束河,又名龍泉村。騎行一路平坦,中途還出了太陽,我們就著暖暖的陽光走走停停,到束河花了40多分鐘的時間。寄存了自行車,我們從大門口進到了古鎮的街口,看到一個木亭下貼著繳納80元古城維護費的通知,沒看到出售門票的售票員,我們欣然同時也慚愧地往右街一拐,腳底沫油快步走進古鎮。束河和麗江古城不太相同,麗江古城是一個整體,沒有新城舊城之分,它保留了舊時建築的風貌,但現在耳聞目染得更多的卻是現代文明的繁華和喧囂。而束河,一條淺淺的河溝將新鎮和老鎮分開,新鎮這邊有裝修漂亮的新式餐廳、酒吧、咖啡屋以及工藝品商店,老鎮則大多是用原汁原味的建築改建的客棧,以及樸素得甚至稱得上破舊的民居,這在今天的麗江城裡已經看不到了。在束河中心集市,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的廣場,面積約250平方米,亦稱束河四方街,趕集的日子裡異常熱鬧,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閑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納西民族由游牧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裡你可找出一些痕跡。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湧泉,束河人奉為神泉,於是建有北泉寺。寺內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麼區別,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聖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裡面供奉的皮匠祖師。古鎮裡客棧不少,大多都極有特色,我們一路品鑒沿途客棧不同的風格,走得倦了,回到新鎮選了一家名叫“媽媽咪呀”的意大利餐廳坐下。餐廳的老板是一個意大利小伙子,戴著高高的主廚白帽子,人很熱情,裡裡外外地忙碌,不時從廚房裡抱出一條狗到屋後去,可能是比薩餅太香的緣故吧。我們要了一份媽媽咪呀招牌比薩和飲料,比薩確實做得非常好,松軟帶脆,醬料合適,加上蔬菜粒和熏肉味道非常鮮美,我們一致公認這是目前品嘗到的最好吃的比薩,口味絕對超過必勝客,畢竟是源自意大利正宗的呀。比薩剛吃完,雨終於下起來了,沒帶雨傘的我們只好蜷縮在餐廳的沙發上翻雜志,迷迷糊糊就睡著了。慵懶醒來的時候,發現餐廳壁爐裡不知什麼時候燒起了柴火,整個房間暖暖的,餐廳裡一半的位子坐了人。看看時間已經下午4點多,雨也小了,我們沿來時的路出了古鎮,騎上自行車往回趕。路上突然大雨傾盆,我們在據說是麗江最高級的小區“麗江花園”門口暫避了一下風頭,等回到市區時已經是渾身濕透了。晚餐在古城門口的“橋香園”整了一碗過橋米線,熱乎乎的舒服。

(束河導游圖)

(很有味道的客棧)

(納西族人樸素的生活,樸素的舞蹈)

(穿行於歷史的新舊之間)

(意大利小伙子的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