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周五 今天是夏至,本來就是值得一說的日子。我們在這白天最長的一天出發了。
因為初去西藏,民族習慣不合,所以選擇了旅游團,不管怎麼說還是安全一些的,不過有了這回的經驗,下次就可以自己來了。總體說來,我們這次是半自助的旅游,因為西藏的特殊性,成就了我們此次旅游的相對自由。
當我踏上去西藏的T27,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幸運,在青藏鐵路開通一周年之際,我也坐上了這趟通往天路的火車,雖然我也明白火車的開通必然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符合了國家統治的需要,不利的很多,火車帶去了內地的復雜和污染。不管那麼多了,這條鐵路就像長江三峽工程一樣是不可逆轉的,我作為一個平頭百姓也只有很好的接受,並把它化為對我們有利的。
火車上到處是中、英、藏文的標牌,車也很干淨很封閉,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壞,和以前的火車比起來,靠窗的座位少了很多,座位離小桌子也遠了一些,吃起方便面有些費勁,好了,不管這些了,一切外在的都是次要的,關鍵還是此次旅行的目的地很吸引人,所以這些條件好壞就不必太放在心上了。
當時的心情很激動,至於之前好像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來著,可已經忘了,呵呵,我這人就是忘煩惱特別快。再加上出行的喜悅就完全掩蓋了不快。祝自己和同行的人旅途愉快!
6月23日周六
昨天晚上九點半坐上了火車,下鋪的票最貴,800多元,中鋪是789元,上鋪是700多元,這還不是旅游旺季的車票,據說從蘭州出發光車票每張就要加1000多手續費哪,好可怕呀!看來青藏鐵路不是每個人想就能坐上的呦!我們是很幸運的一群。
今天早上6:00就被別人的說話聲叫醒了,昨夜是睡得最不踏實的,醒了好幾回,早上醒了以後還是一成不變的景色,依然是北方的景色。楊、白都發來短信祝福我,還是朋友好。
6月24日周日
昨天一天過得過於沉悶了,也許是同行的伙伴太少了,也許周圍的景色太沉悶了。終於把一天熬過去了,像熬了一個禮拜。今天早上4:00多就有人陸陸續續起來等著停車了,因為這站再停就是格爾木了,這裡是青藏鐵路真正的起點。我剛洗漱完畢車就停了,但夜色很濃,根本看不到任何景色。下車沒幾秒我就又上車了。這一宿也是睡睡醒醒,以前坐火車都是一覺睡到天亮的,不知是不是也是高原反應的一種。夢境中一直看到飛機,感覺自己也坐在飛機上,周圍也全是飛機,而且滑翔機特別多,不知預示著什麼。
回到火車上又眯了一覺,這一覺睡得很值,因為醒來看到的景像讓我目瞪口呆,火車的左面全是雪山,離我們是那麼近,感覺觸手可及。真想跑過去打幾個滾。然後就是一望無際的高原風景,當然還是有山有高原草墊,當然也不是水草豐茂的那種,間雜著白雪,我估計我們來之前這裡剛剛下過雪,不然雪不會那麼多吧?那片觸手可及的雪山一直在我腦海裡浮現。景像太神奇了。對了,還看見可可西裡的碑,藏羚羊也看到了不少,看來現在藏羚羊的保護還是見效了,我很高興。在雪域高原還看到站崗的哨兵,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塔上,這種寂寞和責任讓我肅然起敬。
青藏鐵路是隨著公路而建的,偶爾能看到一輛卡車什麼的,在可可西裡無人區真的是人煙全無,我也被這樣的景像震撼了。中國太大了,當年去新疆的時候就曾經這樣感嘆過了。
對了,那座雪山是玉珠峰。路上還看到了措那湖,火車開了足足5分鐘都沒開過這個湖。很快就到了那曲,意味著已經進入了西藏的地界,那曲的海拔是4320米,我已經開始有反應了,頭很沉,火車裡放了氧氣也覺得沒管多大用,眼睛睜不開,很憋得慌。雖然去年在四姑娘山經歷過了高原,但高原反應依然存在,只祈禱別像去年那麼頭痛欲裂就好。
24日晚上到拉薩,從北京路來到金蕃大酒店,房價最便宜的是標間680元,好貴呀,要是自助游可千萬不能住在這樣的地方。也就是因為旅行社,才住條件這麼好的地方。晚上實在有些難受,主要是高原反應較強,但好在睡著了,比去年在小金縣好多了。

6月25日周一
一夜睡得很好,一覺醒來就是平時上班的時間了。可是反應比昨晚要劇烈些了,像要炸了一樣,根本不能動,一使勁就會疼,好在沒有去年那麼厲害,但一進餐廳我就惡心的想吐,根本聞不了那種味道,可能也是高原反應造成的吧。所以早上什麼也沒吃,齊也陪著我什麼都沒吃,他還要給我買氧氣,因為去年就是這樣,但我堅持還是不要,主要還是不想在那麼多人面前沒面子,當然自己也覺得沒那麼厲害,
去年一宿沒睡覺,今年睡得很好,所以相信自己沒那麼嬌氣。
我們坐上了去布達拉宮的汽車,昨天下了火車就看到了雄偉壯觀的布宮,其實這次來西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一下一直神往的布宮,雖然布宮只是拉薩的一個行政機構,但在我心裡布宮就是我夢想的起點。住處離布宮很近,很快就到了布宮腳下。不過沒想到今天是到了西藏之後的第一個波折。早上先在布宮廣場轉了轉,照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真想就這麼坐著看著布宮的日升日落。布宮的票實在太難買了,這裡每天限制人數的,只有3000人的票,所以我們只有等待。導游運用了各種手段,黑道的白道的,反正他們得保證我們今天能進布宮。上午只好先去大昭寺了下午再回到這裡。
大昭寺是保存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的地方,是文成公主從中原帶來的。因為釋迦摩尼的三尊等身像只有這一尊很完整,所以大昭寺成了轉經拜佛的香火最旺的地方,也是藏民朝拜的地方。凡是信教的藏民都要來這裡磕長頭,一般磕1萬個,如果磕10萬個就可以成佛了,在大昭寺門口,我也看到了漢人磕長頭的身影。太虔誠了,我為他們感動,藏族人雖然穿的吃的都不講究,但精神卻十分富有,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知要強多少倍!
你們看拉薩的天空,是天然的背景,藍的刺眼。


下午去了布宮,進去是有時間限制的,也不是很容易就進去了,又等了不短的時間,跟別人的團隊一起混進去了。50分鐘就要出來的,很緊張。但我不在乎,我只要結果而不要過程,因為我已經看到布宮了,其實就足夠了,我的夢想在見到布宮的時候就已經實現了,不在乎能不能進到裡面。所以覺得能進到裡面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會更珍惜的。布宮裡層層設卡,一道又一道,樓梯也是一道又一道,要想進來還真不容易呀。不過終於進入布宮了,盡量的把所有目能所及的地方看個遍,生怕落下一點,雖然導游講的很少,但我並引以為憾,重要的是感受和體會,有時候講解反而讓我失去了對神靈的遐想。
一直跟著參觀隊伍迂回前行,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紅色的小門,門前也沒有明顯的禁止入內的牌子,但是沒有人敢越雷池一步,好像大家在這裡都顯得很謹慎很虔誠,只有偶爾一兩個好奇的小孩子會偷偷向裡看一眼。最有趣的是我在布宮的一個大殿裡看到一只安睡的小貓,就在一尊佛像前面的柱子上掛了一個小竹筐,貓咪睡得非常沉,來來往往的嘈雜的人群根本不可能影響它,誰摸都不睜眼,好像有神靈保佑就什麼都不怕似的,真是太可愛了,也許它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貓。

因為不能拍照,所以所有的記憶都在腦子裡,但記憶有時又那麼不聽使喚,該記得老是記不住,只記得裡面有一條路讓你順著走,滿處都是耀眼的佛像,當然布宮裡面供我們瞻仰的最有名的就是達賴的靈塔,基本都是金碧輝煌的,人們懷著好奇而又崇敬的心情仰著頭。每個人看到的神明都是不一樣的。
今天我們這個團很混亂,主要是因為布宮的票的問題,所以從布宮出來我們就趁亂自己打車去了羅布林卡,是達賴的夏宮,也就是他休息避暑的場所,在拉薩的景點中是很有名氣的。在拉薩打車一律10元,當然旺季可能還要漲錢。羅布林卡門票60元,晚上六點關門,在門口有小游覽車,10元可以搭著你在園中轉一大圈,並且還在每個殿停下來等著游客,非常好。這個園子很大,如果時間很緊,建議大家還是選擇這種小車。其實這個園子除了到處是樹和花草之外,最有名的要算達賴的主宮,裡面有他居住的場所,很是現代化,跟現在我們家庭的生活都差不多了,裡面還有個大的水池,養了很多水禽。坐在園子中間真是涼爽。
6月26日周二
昨天大昭寺裡僧人善意的微笑,八廓街裡的商品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像,再也見不到我見到的那條八廓街了。
我們這個大團特別混亂,所以行程也改了,今天要先去海拔很高的納木錯,其實這樣對有高原反應的人很不利,因為第一天到拉薩,又剛剛爬完布達拉宮,本來應該去林芝的,可是沒有辦法,跟旅行團出來就是要聽人家的。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坐車,然後不斷的停車,然後再是不斷的坐車,一路上都是暈暈乎乎的,不是很舒服,一會好些一會又難受了,身體在西藏根本不由你。在將近中午的時候到了那根拉,那裡是5190米,翻過這個山口就是納木錯了,但可惜今天頭太疼,太影響欣賞美景了。納木錯是西藏的天湖之一,也是第二大鹹水和,之所以被成為鹹水湖,是因為蒸發率大於降水率,鹹水湖最終的命運就是消失。在念青唐古拉山的山下就是一片碧藍的湖面,天空非常晴朗,可以說是萬裡無雲。我欣賞著納木錯這片聖湖,細細品味著這片寧靜。這片純淨的土地是不可侵犯的。
這裡隨著旅游的開發會越來越髒的,多希望這裡也能限制參觀人數呀,保存住這裡的天然的美麗。因為今天實在太難受了,很多本應該有的感受一掃而空。我總覺得中原人想去騷擾他們就要付出高原反應的代價,就像美人魚想變成人就必須經受痛苦的煎熬一樣。當然如果你和西藏有緣,是可以減少這種反應的。

6月27日周三
早上集合前往林芝,其實林芝就是借宿地而已,此行的目的是巴松措。又路過一個5013米的米拉山口,從這個山口流下的水彙聚成了下游的尼洋河。尼洋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三大支流之一。巴松措是巴河彙聚而成的,而巴河又是尼洋河的又一支流。
我真是感嘆自然的神奇,在山頂上還是一個小河溝,一點都不起眼,非常細的小水,到下游卻彙聚成了那麼澎湃的河流。
巴松措中央有一個小島,正趕上下雨,好在上了小島雨就停了。巴松措是一大淡水河,顏色與鹹水湖不太一樣。倒是和喀納斯的湖差不多。
林芝是一個避暑勝地,這裡最著名的是八一鎮,基本是軍隊駐守的,這裡的漢人也占80℅左右,因為林芝全年365天有300多天都在下雨,所以這裡水草豐美,水果的種類非常多,比拉薩好太多了。但可惜今天下雨,無法出去逛街買水果了。要不這個小鎮還是值得轉一轉的。明天就回拉薩了,後天去日喀則。
6月28日周四
今天是從林芝往拉薩返,一路無話。
單說回到拉薩後又去了八角街(八廓街),花了600多元,主要是買了一把藏刀和給媽媽的綠松石項鏈 。
6月29日周五
又是幾乎一天的車程,這次的路途很是坎坷,又是修車又是修路,到了日喀則都已經下午5點了。走過一條步行街,到了日喀則最著名的扎什倫布寺。我們很幸運,趕上了曬佛節的第一天,明天還將有幸看到曬大佛,以前在電視裡見過曬佛,特別神往,沒想到這次西藏之行與佛這麼有緣。
扎什倫布寺是一座非常大的寺廟,也特別雄偉壯觀,應該說我這次來西藏看到的都是人生第一次所見所聞。星羅棋布的寺院橫亙在山壁上,謂為壯觀。從遠處就能看到金色的寺頂熠熠發光,當初在青海的塔爾寺第一次看到金頂的寺廟,這是第二次見到,但依然為之震撼為之驚嘆。
後藏是班禪大師的法地,所以扎什倫布寺裡供奉的是班禪大師的陵塔,最大的是十世班禪的金色陵塔,最漂亮的是五世到九世班禪大師的合葬陵塔。我當時就覺得扎什倫布寺是最漂亮的寺廟,還是見識短淺吧。
6月30日周六
從賓館出來,有幸又去了步行街看曬佛,其實當地叫“雪頓節”。一共曬三天,過去佛、現世佛和未來佛,我們趕上了現世佛的曬佛儀式,我們一到那裡就看到有很多紅衣喇嘛在曬佛台頂忙碌的准備著,整個曬佛的過程已記錄下來了。據說第一道陽光照到曬佛台上的時候就是佛展示的一刻。雖然不能近距離瞻仰,但仍然虔誠的雙手合十表示敬意,那種場面讓你不得不低頭。
下午我們趕回了拉薩,爭取了時間自己打車去了一趟拉薩近郊的哲蚌寺。其實從到西藏的第一天我們就一直策劃著去羅布林卡和哲蚌寺,這些地方以前都聽說過,但這次在同行老師的鼓動下我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擠出時間去。
在哲蚌寺關門之前我們趕到了那裡。可以說那裡特別寂靜,幾乎沒有游客,只有古老的廟宇和悠閑的僧人,當然還有咩咩叫的山羊在寺廟裡來回溜達。那種放松的感覺真好,真想坐在寺廟的台階上往著落日的余輝,聽著遠處時斷時續的誦經聲。最主要的大殿參觀過了,但其他一些寺廟都已經關門了,可是我仍然留戀於那裡的幽靜,一路贊嘆,那種贊嘆是世俗的,是可悲的,因為習慣了城市裡的喧鬧和嘈雜讓我只能欣賞而不能融入其中。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磚瓦都飽含著歷史和宗教的神秘。一個年輕的喇嘛從屋頂上探出頭來衝我們微笑,我們回以尊敬的微笑,他卻羞怯的躲了起來。一扇布滿斑駁的窗戶打開著,從裡面傳來如歌聲般的誦經聲。一個老年藏民從我們身邊走過,留下了一句“扎西得勒”,他臉上的滄桑沒有一絲一毫的腐舊感,而是透出陽光般的燦爛。
我真不願意離開這裡,久久駐足。


7月1日周日
我們要離開這裡了,心裡只有唯一的一個想法,就是以後一定再來,這裡值得一次又一次的咀嚼。今天是值得紀念的,去年的今天青藏鐵路開通了,意味著這裡將快速的步入現代化的社會,但同時也意味著這裡每一寸土地一點一點的塗上世俗的顏色,我不想看到世俗對這裡的侵擾,可是無力阻止社會前進或倒退的步伐,我們只能仰望天空,對它說我們心裡永遠有一塊屬於西藏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