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甘南十月游——甘南篇(三)

作者: fqqlhl

導讀我的第九天10月5日7:00起床,在寶馬賓館吃完早飯後退房,9:20出發,今天的行程很簡單,就是再走一遍拉蔔楞寺,主要參觀貢唐寶塔。 貢唐寶塔位於拉蔔楞寺西南角,由三世貢唐倉·貢曲乎丹貝仲美大師建成於1805年,原名現見解脫大金塔,因塔內供有從尼泊爾迎請來的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像而享譽海內外,寶塔造型別致,工藝精巧,在建築藝術與宗教意義上達到了完美神聖 ...

我的第九天10月5日7:00起床,在寶馬賓館吃完早飯後退房,9:20出發,今天的行程很簡單,就是再走一遍拉蔔楞寺,主要參觀貢唐寶塔。

貢唐寶塔位於拉蔔楞寺西南角,由三世貢唐倉·貢曲乎丹貝仲美大師建成於1805年,原名現見解脫大金塔,因塔內供有從尼泊爾迎請來的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像而享譽海內外,寶塔造型別致,工藝精巧,在建築藝術與宗教意義上達到了完美神聖之境界。現存寶塔由六世貢唐倉·丹貝旺旭大師為丕振宗風,宏教利民,而於1991年2月8日在原寶塔遺址舉行淨地儀軌,主持籌建。工程竣工於1993年7月,於佛祖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殊勝節日舉行了開光永存儀式。貢唐寶塔高五層,31.33米,塔呈菩提式,占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剎、塔瓶和塔座組成。塔剎是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銅浮雕鎏金八大菩薩;塔座是琉璃瓦裝飾的三層四角形建築。寶塔外形金碧輝煌,氣勢非凡,內部構造精巧,多寶嚴飾。塔內正中是二層相互貫通的四座佛殿,供歷世貢唐倉靈塔或木雕鍍金像,並藏有兩萬余卷佛經。殿頂供阿彌陀佛、二世嘉木樣和千佛銅像。

對貢唐寶塔沒有更多的震撼,出塔旁邊有一座木橋,不少喇嘛在橋上休息(來甘南幾天了,一直很想和喇嘛合張影,只是到最後也沒好意思開口),橋下流淌的小河應該就是夏河吧。過橋是公路,穿過公路,對面有幾座山,一老僧盤坐於山頂,時間尚早,我們不禁萌發了爬山的念頭,爬至山腰,AL和ZZ就放棄了,而原本打算爬上山頂的我,最後也因一道圍欄折回了,從山頂俯瞰整個拉蔔楞寺,貢唐寶塔與大夏河水、雲杉禪林相映,矗然傲立,果然巍峨壯觀。最不可思議的是此時居然接到David電話,一下子把我拉回現實中,在甘南小鎮的山頂,幫忙訂機票=。=

11:30下山打車回賓館,恰巧司機的朋友要去蘭州,於是200元包車,12:20拉蔔楞寺漸行漸遠。與司機一路相談甚歡,得知夏河屬藏、回、漢三族聚集地,當地的藏民很富有,擁有成群的牛羊,在肥美的草原放牧,都是“百萬富翁”啊!

16:20司機在蘭州的西郊把我們放下,16:50再打車至百盛附近,入住職工賓館(非常不錯),17:10出賓館,17:40至赫赫有名的天龍東鄉手抓,東鄉手抓羊肉半斤、羊羔肉1斤、糊辣羊蹄、炒土豆片,釀皮、八寶醪糟湯、灰豆子、甜醅子,招牌菜和特色點心一樣都沒缺(100元)!19:00打車至繁華的武都路/永昌路,飄著零星小雨,逛了一個小時後商店差不多關門了,於是打車回賓館,路過歡天喜地量販式KTV,試試蘭州的卡拉OK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啊。從拉蔔楞寺的寧靜到蘭州的喧鬧,我們唱遍所有熟悉的老歌,懷舊之夜轉眼離我們而去……

我的第十天10月6日,旅行的最後一天了,中午我們將各奔東西。8:30起床,9:10退房寄存行李,ZZ已經早起逛了一圈回來了,最後一次體驗蘭州,先去蘭州大學留影,再去參觀省博物館,適逢“甘肅精神”專題展覽。

甘肅精神的核心——“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源於我國古代典籍《禮記·中庸》。《中庸》第19~21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11:00離開博物館,大眾巷的馬祿子牛肉面,味道一般,好像還不及汽車南站的馬福牛肉面。吃完時間已經很遲了,趕緊打車至賓館取行李,趕往火車站,ZZ的車比較早,下了車急趕去站台,我和AL則去附近的特產店裡買了玫瑰茶,這是ZZ來蘭州前就一直念叨著的苦水玫瑰,可惜還是錯過了。

T28拉薩——北京西12:36——07:34

T166拉薩——上海13:51——10:58

上了車我們才知道,這趟火車就是傳說中的進藏特快啊,車廂環境很不錯,每個鋪位都有專門的供氧口,但只在格爾木至拉薩的路段供氧。車上我們用最原始的方法,摔、砸、掰、啃,吃了一個蘭州最有名的水果——白蘭瓜,甘南之行,該吃的都吃了,最不虧的就是這張嘴了^0^

21:00列車停靠西安站,下車走走,在昏黃的站台燈光下,西安,我們曾經來過……

我的第十一天10月7日中午到達上海,十天就這樣在指尖滑過。

想念甘南,想念酸奶,想念手抓,想念朗木寺的雨,想念拉蔔楞寺的陽光,還有那短暫的無憂無慮的日子……Ps:甘南、甘北都逛完了,什麼時候才能去拉薩!



(拉蔔楞寺)



(貢唐寶塔)



(看夏河)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