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於我,應該是幾年的夢境成真後的那種人生無憾的感覺. 坤兒知道我和EMMA去了西藏後,建議我們將相片和游記放在網上, 他說他會上來看的~~~
但.... 請原諒哦,SG! 西藏回來後, 一直不想寫點什麼, 種種感受只能意會, 只願意在某個時刻,和同樣去過那裡的人去體會和分享. 現在, 你也在西藏了, 好好感受吧,SG, 知道你會的!
走過不少地方, 西藏和尼泊爾是兩個留住了我的心的地方. 很奇怪, 每次想起西藏,我都會想到尼泊爾; 想起了尼泊爾, 西藏又同時在我心裡出現~~
兩個地方給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尼泊爾,我是快樂和幸福的,心情每天都沐浴在陽光下;而西藏,常常是令我不經意的感動的. 我曾這樣告訴一個六次進藏的朋友: 我的心情從開始抵藏的小小沉重, 到越來越輕松, 最後豁然開朗.這大概就是我在西藏的收獲吧.
我也來說說幾個在西藏不應該錯過的地方:
拉薩:
大昭寺-- 全世界只有三尊由佛祖自己開光的釋迦牟尼等身像, 一尊在印度, 一尊在拉薩的小昭寺, 另一尊就在大昭寺, 由此可知道大昭寺在藏傳佛教的地位. 每天來這裡膜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在大昭寺的門口, 我們總會看到虔誠地叩著等身長頭的藏族人, 他們可能是不遠萬裡一步步這樣扣著長頭來到這裡膜拜佛祖的,每次經過,我都會默默的看著他們,感動的情緒包圍著我.一個朋友是從青藏線坐車進藏的,沿途他看到這樣的叩著長頭朝拉薩去的藏人,總會下車陪著他們走一段, 因為他覺得這樣是他能給他們的最好的尊重.
我們還會看到 一個個手持轉經桶在大昭寺轉經的藏人, 每次經過, 我們也都會虔誠的加入他們轉經的行列,感受同樣的誠意
哲蚌寺--- 它是藏傳佛教中格魯派(黃教)的最大的寺廟,建於1464年,僧人最多時達7000多人.它建在半山腰,徒步上去要一個多小時, 因為在高原, 會有點吃力,建議 SG 坐車上去呵. 該寺 下午的辯經( 僧人們在一起辯論佛經)活動是不容錯過的, 僧人們分成兩方,手舞足蹈的展開辯論,一方想用自己的論點壓倒另一方,場面很熱烈. 雖然這裡的辯經不太公開, 但如果碰巧遇上的話, 應該不會拒絕你觀看的. 雖然色拉寺也有辯經, 而且那裡的辯經是向游客開放的, 但感覺那裡的活動有點作秀的味道.sorry 拉~~
八廓街(八角街)---在游人眼中這條街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裡卻另有含意,它是藏族傳統的轉經之路.拉薩傳統的轉經路有三條,沿大昭寺大殿一周為小轉,沿八角街一圈為中轉,沿林廓路一繞為大轉(約十公裡),此三條轉經路,都以釋迦牟尼像為中心.
八角街內的商品充滿西藏民族特色,隨處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藝品和琳琅滿目的旅游紀念品,既有老式的首飾、宗教器具、藏香、藏靴、藏帽、藏袍、藏刀、鼻煙壺等各式日用品,還有從印度和尼泊爾遠道而來的各種商品。
偶們就在那裡淘到了綠松石,瑪瑙,蜜蠟,水晶等首飾, 還買到了幾幅唐卡. 當時是隨意的走進這家唐卡工作室的, 只是覺得那裡畫畫的學生挺純樸, 感覺他的老師很善良隨和, 就買下了老師的作品, 還請老師簽了名. 回來後, 看到CCTV-4 的"走遍中國"欄目的西藏專題, 有一晚的特輯就是介紹這位老師的, 這時方才知道 他是聲名在外的唐卡師.緣份啊~~
瑪吉阿米--- 那是在八角街上的 一家西餐廳, 餐廳的名字" 瑪吉阿米" 是六世達賴 倉央嘉措 所鐘情的姑娘的名字, 六世達賴在這個地方對她一見鐘情, 寫下了一篇篇愛情詩作,為後人稱頌. 偶在大昭寺就買了一本倉央嘉措情詩集,有點遺憾的是中文的譯作 似乎無法表達出原文的韻味, 令偶看了以後有種想學藏文的衝動~~
山南: 離拉薩3小時的車程, 是藏文化的發祥地.西藏最早的寺廟和最早的宮殿都在山南.
桑耶寺---始建於公元762年,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凝聚著藏、漢、古印度三種建築風格. 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還有去桑耶寺必經的雅魯藏布江. 渡船上,驕陽下,涼風吹送, 碧藍的天空仿佛離我們很近,我們望著清澈的藍天,寬闊的江面, 只覺得心是空的, 腦子是空的,這大概是真正意義上的純淨吧,那種感覺,記憶猶新.
納木錯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海拔4718米,位於拉薩當雄縣和那曲班戈縣之間."錯"在藏文中是湖的意思,“納木錯”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許多信徒不辭辛苦,來轉聖湖.
從拉薩去納木錯,直達大概3-4 小時.但通常建議在拉薩呆了一個星期,才去納木錯,因為,那裡的海拔比拉薩高1000米. 納木錯很美, 茶茶的貼圖真實的反應了那裡的美景, 站在湖邊看著對面念青唐古拉山的時候,只想著能在這裡常住是多麼令人向往啊~~~ 天氣好的話,晚上站在帳篷外,仰望滿天繁星, 真想從這裡摘顆星星帶回家....
日喀則: 地處西藏南部,昔日的後藏首府,海拔高達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這裡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人們千裡迢迢來到這裡,為了一睹“地球第三極”的偉岸,這就是珠穆朗瑪峰的魅力。日喀則地區以擁有這座世界第一高峰為驕傲,今天它已成為西藏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之一。
這裡,還有令我流連忘返的 扎什倫布寺 和 聖湖 羊卓雍錯....
扎什倫布寺---
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院,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蔔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廟,也是班禪的行宮,是去西藏不能錯過的.寺院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經歷代班禪修繕、擴建,形成了如今氣勢磅礡的建築群。
它建築在日喀則市郊尼色日山的腳下,沿山勢而起,從外面看去,一座座大殿、扎倉錯落有致,金色的屋頂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給人一種很氣派、富麗堂皇的感覺。寺廟的建築風格與拉薩有些不同,遠遠望去,30米高強巴佛殿,拔地而起,更像是一座碉樓。金燦燦的轉經筒包圍著寺院,在後山上閃閃發光,山上掛滿了經幡,山石上還有數不清的摩崖造像.
它的大彌勒殿內供奉九世班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彌勒坐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寺內藏有珍貴文物多種,都是研究西藏各個歷史時期政教和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
西藏於我的回憶,是和人連在一起的,走在路上,除了沿途看到的風景,所遇到的人和事,點點滴滴都會讓人感動. 西藏最吸引我的, 不是它的自然風光, 而是它的人文寺廟文化,和我們遇到的那些善良虔誠的藏族人. 回到都市, 每每想起西藏, 我都會想起大昭寺,想起日喀則...心中一片溫暖,不為別的,只因為這裡還有我們有幸遇到的他們....
扎西:
在扎什倫布寺, 我們請到了靦腆和善的喇嘛扎西 帶我們參觀寺廟,講解寺廟的文化歷史.
在那兩個多小時的過程中,他娓娓道來,回答我們關於藏傳佛教的疑問和不解, 在一些殿堂裡, 時不時會有小喇嘛叫住扎西, 向他請教幾個英文單詞(小喇嘛正用MP3學英語呢);在殿堂外,有外國游客向扎西提些佛教的問題,他會停下腳步,用英文給他們解釋...
我們驚詫於扎西的博學和他的悟性,他才23歲,而且,喇嘛們在學院只學藏文和佛經,漢語和英語都要靠自學的, 但他這兩種語言都說得那麼流利, 當他問我們: 他是否表達清楚的時候,我們由衷的贊嘆:你說得很好,我們很明白!! 這時的他,清秀的臉上還是那靦腆的謙遜的微笑.
令我們不好意思的是, 一路走來,我們都時不時拿著水壺喝幾口水, 但寺廟內沒水賣的,作為聽眾的我們在喝水,而有點感冒的扎西就這樣兩個半小時滴水未沾,當我們向他表示歉意時,他不停的說: 沒關系...我現在還記得他當時真誠的表情.
還有那個帥哥:
日喀則,我們住的賓館的保安.一踏進賓館的大堂,偶就看見他了,呵呵,偶對帥哥特別敏感,他古銅色的皮膚,輪廓鮮明的五官,很帥氣,偶當時就覺得:像陳坤!!
偶們check-in 後, 就向帥哥打聽: 帥哥,那裡有理發廳?(為避免感冒,偶們選擇在理發廳洗頭).
帥哥直指賓館外,"就在馬路對面",然後和身旁的同伴說: 她叫我帥哥.
偶當時有點納悶: 是不是在當地,這個稱呼有點不妥? 但偶沒時間細想,就衝出大堂,先找理發廳呵.
但,沒有營業... 偶回來對帥哥說: 沒有開門呢, 還有哪家? 帥哥想了想說: 要坐車的.然後頓了一下:我帶你們去~~
"好啊" 偶向來不和帥哥客氣的,跟著帥哥跳上公交車,偶終於忍不住問他: 我叫你帥哥,你不會不高興吧?
他搖搖頭,"不會啊". 車裡的乘客回過頭來看看我倆, 偶的問題是否有點奇怪?
車到站,帥哥招呼偶們下車,又教偶怎麼回去.
知道了,帥哥! 偶們可是走南闖北的老驢拉~~( 偶在心裡說, 怕這等大大咧咧嚇著帥哥,也損害偶們淑女的形像~~)
第二天,要離開拉,在車旁又見到帥哥, 帥哥幫我們將一個個大背包放進後車箱,關好門.
偶說:謝謝帥哥! 他不好意思的搖搖頭,輕快的在我們車旁哼著藏族歌, 偶不知該如何向帥哥表達一下謝意,(這裡不是國外,不能亂給小費,要不,會傷帥哥感情的),偶從包裡拿出一袋巧克力,遞給他, 他趕緊擺手: 我不吃這個的. 啊?? 不知誰問他: 抽煙嗎? 帥哥答道: 不抽煙,也不喝酒. "啊,做你的女朋友真有福氣" 不知又是誰說了一句.
該上車了,朝帥哥擺擺手,"再見,帥哥,下次再來找你呵"
他也向我們擺擺手,幫我們推上車門,一個漂亮的轉身,然後一個淘氣的敬禮,望著我們的車駛遠…
曲扎:---在大昭寺帶我們參觀的大師
我們來到大昭寺,就決定像在別的寺廟那樣, 請個師傅為我們講解.這時,我們見到了在門口坐著的曲扎--- 平靜的臉上掛著淡淡笑容的他, 當我向他提出這個請求時, 他略帶歉意的說: 因為要辦點事,他不能幫我們講解. 但我很誠懇的說: 不急,您先辦你的事, 咱們可以等你. 他看了看我們, 說:我半小時後要出去的,我掛個電話問問,看能否改個時間. 掛完電話, 曲扎向我們點點頭, 讓我們等一下,稍後就陪我們進大昭寺.
跟著曲扎師傅,我們來到大殿,來到一幅幅壁畫前,來到一尊尊佛像前. 站在佛像前的曲扎,原本看似不善言談的他,馬上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兩眼發光,侃侃而談,而我們,耳中也只傳來他沉穩的男中音: 他是在用他自己的領悟,向我們講述他對佛教的理解,講述他的感想,他的見解....周圍其它的游客都受到曲扎的吸引和感染, 我們身邊跟著的圍著的人越來越多,有時我只有費勁的撥開其他人, 才能站到曲扎的身邊,看著他智慧的眼睛,聽他講他的道理...
記得他說: 物質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記得他說: 人不能迷信佛,佛不能幫你, 他只能引導你,淨化你的心靈,人要靠自己....
又回到大殿前, 曲扎的講解結束, 人群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以後的每天下午,我們都會來大昭寺轉轉,然後到大昭寺的樓頂曬太陽,看日落;因為曲扎, 大昭寺的印像更為深刻….
羊卓雍錯---
西藏四大聖湖之一,與雅魯藏布江僅一山之隔,距拉薩以南100公裡。乘汽車離開拉薩,路經曲水,沿著之字山路往上爬,便可抵達羊卓雍湖。那爬山的路九曲十二拐,真有點險~~
羊湖海拔4441米,湖岸線200多公裡,湖寬70公裡.羊卓雍錯,在藏語裡的意思是“像珊瑚一樣的湖”,湖水像天鵝絨般碧藍,幽靜,延綿在雪山之間,透明清澈,如同清麗俊俏的少女.
牧羊人的羊群散落在不遠處,極目西望,遠處的山峰高聳入雲,俊朗的身影伴隨著溫柔的湖水,偶爾兩三只飛鳥展翅劃破長空,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宛若置身於圖畫中…..
( 雪域唐卡手工藝店
八角南街16號,它的主人叫次旦朗傑。次旦朗傑是西藏民俗協會會員,唐卡藝術師。......
------------------------------------------------------
呵呵, 偶就是買了這位唐卡老師的作品, 偶們當時就叫他老師.
那兩天,我們天天逛八角街,進了好幾家唐卡店,都是轉一圈就出店門了, 只有這家唐卡店,令我們停下了腳步,細細欣賞,輕聲請教,爽快成交~~ 回到家後,偶然一天看了中央電視台的專輯,才知道老師的聲望.當時,偶真是有點自豪和竊喜哦~~
還記得老師的和善謙遜,還記得那位藏族學生的純樸善良…. )
還有阿裡--- 許多次,我聽見自己心底的聲音:我要去阿裡,我要去古格,我要去轉岡仁波齊峰,我要去看瑪旁雍錯.....阿裡,魂牽夢繞~~~~這次,時間不允許,沒有安排阿裡的行程,不過,沒有遺憾.
但是,不是沒有遺憾,有遺憾:
那是剛到西藏的第二天,我們在拉薩街上的小店吃著早餐,兩個衣著很樸素的藏族男人來到店門口,和老板娘說著什麼, 旁邊經過的懂藏文的小姑娘幫他們解釋:原來他們想買兩碗飯,兩碗白飯. 老板娘聽到後拒絕了, 她不願因為兩碗白飯的價錢虧了兩個座位的生意. 在外面站了一會, 這兩個男人買了一袋包子離去.
我們坐在裡面,看著全過程, 想不明白:為什麼只買兩碗白飯? 突然,我們恍然大悟: 他們兩個一定是從很遠一步一步走到拉薩朝聖的,每一角/每一元都得來不易,所以,他們只舍得買飯!! 要是我們能為他們買上幾袋包子就好了,我們為自己的反應遲鈍懊惱和自責....
在離開拉薩的那天,我們將帶來的沒送出去的筆留在了旅館,"應該不會遇到需要文具的小學生了"我們這麼說. 在去機場的路上,我們的車趕上了一部載滿小學生的拖拉機, 聽司機說, 因為學校離家遠,很多學生就是搭乘沿途經過的拖拉機去上課的, 我們想起了那些留在旅館的文具?
........................
昨晚,去朋友的酒吧小坐, 才知道朋友正在拉薩回來的飛機上. 不知過了多久,神采飛揚的朋友推門而進, 顧不上和別的熟客打招呼,朋友徑直來到我們身邊: "真不想回來了!" 這是朋友進來後說的第一句話."真想繼續呆在那裡..." 朋友繼續傾訴著. " 下次再去!" 我說, 是對朋友說,也是對自己說.
喜歡走在路上的感覺,
喜歡期待下次走在路上的感覺,
我會繼續
走在路上.......
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