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眼中,拉薩最著名的除了布達拉宮,就是八廓街了。其實,在藏民心目中,大昭寺也是他們朝拜的聖地。就在這裡,我遇見了美麗的、從四川行走而來的女尼尕,和一位以導游為業、同樣來自四川的美女“蓉”。 大昭寺在拉薩老城區中心,八廓街環繞寺廟一周。八廓街原是人們朝拜的居住所在,不知何時開始,完全成了商賈雲集之地。但一堵紅牆,就擋住了世俗。原來大昭寺不但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而且還是佛教中關於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曼陀羅)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格局規式。走進大照寺,伊然是一片寧靜的天地。
在大昭寺的正門入口處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漢藏兩種文字刻著公元823年簽訂的唐蕃會盟書。表明大昭寺早於布達拉宮建成的歷史。原來這是松贊干布為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而建的寺廟。後來文成公主入藏,才修建了布達拉宮。其余兩柱石柱上經幡獵獵,展示著大昭寺的莊嚴與肅穆。在膜拜殿堂,那號稱西藏最大的****,不停地被人轉動。朝聖的人們來自四面八方,在沒有大門的大殿內外,不停地作揖、叩首、五體投地的朝拜。
我回首朝拜殿堂前面的照壁下,看到了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幕。
照壁陰影下,一字排開,坐滿了各色人等。一襲紅色喇嘛服、戴著紅頭布的女尼,和一位身著黃色T恤的長發美女,格外醒目地坐在正中部分。
長焦鏡頭自然地對准了這經典的畫面,我不停地按下快門,一步步地走近她們。後來我了解到,女尼法名尕,姑娘叫蓉,一個來自川西,一個來自成都。
尕有著如蔥般細長光滑的手指和如蓮花瓣秀氣的手掌。她左手拿著大小不等的碗形銅器,右手抓著青棵麥粒,不停地在銅碗上順時針磨梭。一問,這是念經侍佛的一種形式。
再看那蓉,靜靜地盤坐在腿上,目不轉睛地看著念經的尕。長長的秀發,像絲綢般柔軟的順肩而下。最令人難忘的,是那一雙水晶般明亮的眼睛,自然放松的紅唇白齒,帶著蒙娜麗莎般的微笑,讓人有一種激蕩與空靈迸發的感覺。
兩位美女面對眾多的鏡頭,沒有絲毫張惶不安,像是久經沙場的將士,保持著固有的矜持。尕不時舉起持著佛珠的手,攏住頭巾,遮蔽頭發與頸項那不可泄漏的聖地。那漂亮的姿勢,那婀娜多姿身段,卻是暴露無遺地引人矚目。
蓉手裡拿著一部藏文、漢字相間的經書,不時注目於書,不時側身向尕。豐姿卓約而不失淑女氣質,身著艷麗而與女尼協調。在尕念經間隙,兩人耳語撕磨,仿佛一對同道修佛的門生。尕在細聲地講解,蓉則輕輕地點頭。不同人生的兩位美女,卻在佛法中相互溝通,享受著教化的快樂。
我驚嘆於兩位不同類型的美麗,也感嘆於兩位不同歸宿的美麗。無可否認,美麗的她們是快樂的,而美麗的她們有不同的美麗,快樂的感覺卻是同樣的快樂!
大昭寺與布達拉宮因兩位公主而建成。面對兩位美女,卻讓我在空靈之中,仿佛回到了歷史,再見了兩位和諧的公主。


(僧俗共享聖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