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旅游夢,也許,夢的那一端是神秘驚艷的敦煌,是童話世界九寨,亦或是聖潔美麗的西藏……可是回到現實中,相對近距離的兩天短途游會更受假期不多的上班族青睞,找個周末,呼朋引伴小小放松一下,時間不長,也不會影響到工作,呵呵,攢夠了錢和時間,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次更遠的旅程。
“一生絕痴處,無夢到徽州”,徽——即美好的意思,這裡指的徽州是原來的大徽州,也就是現在的黃山及江西省的婺源一帶。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是我們此行的第一站。很多年前,認識一個上海的驢友,最喜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個人背著行囊到處游蕩,也是在某一年的初春,婺源這兩個字眼最早就是從他口中得知的。事隔多年,當粉牆岱瓦,裊裊炊煙,這夢幻般的情景真的在眼前出現,除了興奮,更多的是感嘆。城市,鄉村,若干年前,本屬一處,可是現在,當鄉村裡桃花紅了,菜花黃了,杜鵑艷了的時候,城市裡,我們只能在花店裡找到自己心儀的花束,一番討價還價,花兒到手了,聞花賞花的心境早已沒有了。所幸,還可以在山花爛漫的季節結伴踏青。土壤裡的植物和花瓶裡的鮮花是不一樣的,前者承受了更多的陽光雨露的潤澤,也就更富有靈性和生機,微風拂過,花兒們爭相點頭,這一招,家養的同類是學不會的。一路上,受司機老徐這位高人指點,認識了不少花花草草。比如前往江西的高速路上,還有在棠樾牌坊群,除了能看到田野裡標志性的油菜花,另外還有一大片一大片紫紅色叫不出名兒的小花,根莖長長的,風采氣勢足以和普羅旺斯的熏衣草媲美,老徐告訴我,這叫紅花草,也就是紫雲英,江南水鄉水稻田裡到處都有她的身影,她的存在並非是供人欣賞,而是用來肥沃土壤。想起童年在家鄉就似曾見過這種植物,那時侯只知道用她來編制花環,從來不知道她還有這樣的價值。另一個印像深刻的就是山上的杜鵑花了,知道她叫映山紅,韓語叫做金達萊,見了真面目才發現她比想像中漂亮。後來,在鮑家花園看到了一棵好大的杜鵑花樹,更是脫俗得不得了,好多同去的主持人拿她做背景拍照,把人的臉映襯的顏色煞是好看。除此之外,還有李坑的梨花、屯溪的桃花以及鮑家花園的各種不計其數的盆栽的花,呵呵,我的生物老師若是看到這裡,一定會欣慰吧!
喜歡旅游的人分為兩種,那就是愛買旅游紀念品和不愛買的;而紀念品也分為兩種,能帶走的和不能帶走的。所謂不能帶走的紀念品當然指的就是具有當地特色現做現吃的美食了,比如徽州臭豆腐,它可是和浙江紹興的臭千張、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勢,享譽海內外呢。這一口兒,可就只能在路邊攤現炸著吃了,地點呢最好是當地居民家裡,坐在矮矮的木制小凳子上,呼啦啦邊吹邊享用,那叫一個香!因為是清明前後,這樣的時節還能看到一種類似青團的東東,叫清明果,菜餡兒的,分甜的和鹹的兩種,價錢不貴,口味兒也比較大眾,碧綠的顏色,我猜是菜汁兒染的。說到吃的,在我們第二天行程安排的屯溪老街上,還有一種熱乎乎的很平常食物——餛飩(順便告訴您普通話常識,這“飩”字兒的聲母是t,並且發輕聲,可別念錯了)。這個餛飩挑兒的全名叫“吳一擔餛飩”,宣傳口號是“不吃吳一擔,白來老街逛,吃了吳一擔,感覺不一樣”。分量還成,小碗5塊12個,在風景區價格還算公道。小棍兒那麼一挑,現包現起灶,動作異常麻利。
除了吃的,能帶走的的紀念品還有很多,像屯溪胡開文的筆墨紙硯,古色古香的玉器,以黃山毛峰為代表的各種新茶等。這些,都不是我感興趣的,倒是在老街深處有一個小鋪子讓我駐足停留了許久。小店以一首流行歌曲《火柴天堂》命名,讓人誤以為背後的老板是熊天平,賣的也是極其普通的東西——火柴,但是包裝很特別,東西雖小卻很有看頭,賣點是“燃燒的文化,火柴的天堂”,有點兒與眾不同。好像在很多景點,比如雲南大理,廣西陽朔都有他家的連鎖店,不知道搬一個到古鎮三河是否有市場,留一個網址http://www.match-hk.com,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游玩回來,周一在辦公室簽完到,同事問我:
——說句良心話,感覺怎麼樣?
——有人這麼說過:春天來婺源,你什麼都不用帶,只帶上自己的愛人和好心情就行!旅游有時候不是看風景,重要的是看心情,心情好,風景自然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