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雲南(一)

作者: 行千裡路,讀萬卷書

導讀說明:這是我寫於2004年的一篇游記。因為最近正計劃著稻城亞丁之行,也看了不少網上的游記頗有些感觸。於是決定把自己4年前的游記貼出來,把自己的真切感受與諸位分享,自己也算是重溫了一遍,因為時至今日很多感受還是一如昨日。文略有刪節。 序 雲南回來已有兩個月,終於把這篇游記給寫完了,真的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以前也去過一些地方,印像也都不錯,但 ...

說明:這是我寫於2004年的一篇游記。因為最近正計劃著稻城亞丁之行,也看了不少網上的游記頗有些感觸。於是決定把自己4年前的游記貼出來,把自己的真切感受與諸位分享,自己也算是重溫了一遍,因為時至今日很多感受還是一如昨日。文略有刪節。



雲南回來已有兩個月,終於把這篇游記給寫完了,真的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以前也去過一些地方,印像也都不錯,但從來也沒有哪次有強烈地要寫點什麼的衝動。這次真的有點不同。

但是當我提筆的時候卻常常心潮澎湃,難以平靜。太多的人和事一齊湧上心頭,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經常是在電腦前一坐數小時,卻什麼也寫不出來。

真實性與完整性的權衡問題,也常常困擾著我。一開始我就有個想法,我這篇東西的讀者最好不要超過10人;在這樣一個受眾範圍內,我所寫的故事和感受才最有可能接近真實。也正因為特別在意真實性,有時候我不得不割舍一些情節,以期可以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對於由此造成的對完整性的傷害,我先在這裡向大家表示歉意。

此外,適逢其時的歐洲杯對我的時間體力情緒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好在終究還是寫完了。當然,質量並不令人滿意;就像我拍回來的許多照片,由於相機和攝影技術的制約,完全無法再現當時的風景和心情。不過,考慮到自己也算基本盡力了,我還是把它介紹給各位,希望不至於太浪費大家的時間。

前言:

雲南多年來一直是我無限憧憬的一個地方。金庸先生筆下迷人的大理小城、榮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麗江古城、美麗的西雙版納熱帶叢林、神奇的各色草藥、還有絢爛多姿的少數民族風情,無不令我心馳神往。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我一直無緣親身感受一番。這次終於等到一個機會(將近20天的假期,還有一個志同道合的同伴),於是早早地開始籌備起來。

一是經濟方面的准備。這項工作我從新年伊始就開始了,主要方法是節流──取消一切不必要的花銷;總的說來這項工作基本完成。二是相關知識的儲備。包括從雜志、書籍、網絡等渠道了解當地概況,合理設計旅行路線,匡算大致費用等。三是所需物品的購置。包括運動鞋、衝風衣、太陽鏡、帽子、足夠的內衣內褲;防曬霜、防蚊液、各類洗漱用品;紅景天、黃連素、克感敏各種常用藥品;指南針、相機、膠卷、水壺、記事本、水筆、雨具、地圖、高熱量食物等。當然還有一定程度的體能儲備。在做完了能想到的這一切之後,我們便開始期待成行那一天的到來。

5月6日(第一天)

05:05起床

05:45出門

06:30抵達上海虹橋機場

07:30飛機起飛(上航FM1451)

早上醒來到現在,發現自己一直處於亢奮之中。盡管再三提醒自己要保持平靜,但愈來愈發覺這不過是種徒勞。為了這次旅行我和峰准備了很久(還一度瀕臨夭折),幸好現在終於夢想成真了。親愛的知友,你真的很難想像,我有多麼激動。飛機騰空的瞬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種解脫:我終於離開了這喧囂的大都市,離開了這裡的一切;在未來的這段日子裡,我要充分享受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我要盡情展現無拘無束真實自我!

10:15抵達昆明國際機場

昆明下著小雨。

走下飛機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多少有點復雜。前路會有怎樣的際遇,我完全不得而知;不過這也許正是我們選擇自助游的初衷吧。

磊來接機。磊是我的大學同學,低我三屆,我們關系一直很好。他畢業後離開上海到昆明發展,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算來已經快兩年了。異地重逢,彼此都異常開心。半小時後來到他家(這是一套他自己買的兩室一廳的房子),放下行李,我們立即乘車趕往石林。我們已經買好了當晚23:59去大理的火車票,所以時間上顯得有點緊張。

14:00來到石林

中飯吃的是過橋米線,15元/碗,在石林外吃的。磊說味道不夠正宗;但對我而言,這是我吃過的最正宗的米線。一大碗(也許該稱之為一大缸)煮沸的雞湯,然後根據自己口味將肉片魚片蔬菜花生榨菜米線等全部扔進去,略微攪拌幾下等香氣飄出就可以吃了。初次接觸這種新鮮有趣的吃法,聽著磊講述關於米線幾種版本的美麗傳說,我完全沉醉其間;至於味道,反倒被我忽略了。

石林──位於彝族自治縣,範圍2.7萬公頃,喀斯特地貌,系石灰岩經長期風化侵蝕而成,國家AAAA級旅游點,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現已成為昆明的標志性景點。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像我們這種非專業人士,了解個大概也就夠了。

這裡的石柱確實很有特點,班駁多孔,造型千姿百態,而且形成了很大的規模。我們三個在石柱(石筍)群中竄上跳下,在感嘆歲月流駛之余,盡情地揮灑著我們的青春。我還禁不住慫恿,租了一套彝族胖金哥的服飾(頭頂鳳凰羽帽,腰佩鎦金寶劍)拍照留念,體驗了一回彝族阿哥的風采。

19:00“金傣村”吃晚飯

這是磊推薦的一家傣族餐館,其濃郁的傣族風情陳設在第一時間就吸引了我,而更吸引我的則是它的菜肴。薄荷葉是我最喜歡的,嚼一下滿口生津,另有一種類似芥末的奇妙刺鼻感受。用它煮的牛肉味道也很特別,沒什麼腥味,清清涼涼的,酥軟爽口。竹筒飯好吃極了,掰開細細長長的竹筒,竹子的清香混著糯米的香味緩緩溢出,讓人食欲大動;米飯已結成圓柱狀,輕輕拗下一段放入口中,滿口生香。還有喝起來像韓國清酒的傣族米酒,手抓飯和幾個不知名的野菜。令我頗為驚訝的是,這樣一桌豐盛菜肴居然只需101元,實在是物美價廉。

在磊家衝了個澡,略微休整了一下,我們便趕往火車站。23:59出發的L506次列車將載著我們前往行程的第二站──大理。

第一天的行程緊湊而充實,無疑是個美好的開始。峰粗中有細,是個不錯的旅伴;與磊兄弟重逢,別有一番感慨。美中不足的是我鬧肚子,感覺無法盡興。不過這樣也許更好,滿則會溢,圓則易缺,留有余地才更值玩味。

5月7日(第二天)

大理是我夢中的聖地。金大俠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曾令我無比痴迷,而我對大理的概念幾乎皆出於此。大俠筆下的大理,誕生了段譽段正淳這樣風流瀟灑的人物,流傳著六脈神劍一陽指這樣玄妙神奇的武功,傳承著帝王將相棄官向佛的美談,延續著家家戶戶種植茶花的傳統。再看看大俠對大理茶花的絕妙描寫,聽聽名字就足以讓你浮想聯翩:“青龍臥墨池”、“抓破美人臉”、“十八學士”、“落第秀才”﹍﹍而每一個名字還皆有一段迷人的由來。這樣一個遍地茶花、人才風流、民風淳樸、佛性彌漫的邊陲小城,實在令人向往。躺在飛馳的列車上,一任情系多年的大理朝聖夢輕輕搖曳,我漸漸睡去,帶著無比的憧憬。

07:15峰把我叫醒。洗漱完畢,我坐在窗邊,一邊吃早餐,一邊靜靜地欣賞外面的景色。沐著金色的霞光,我們的火車穿行於一個又一個山洞之間。這裡的土是暗紅色的,阡陌縱橫。也許是時間尚早,田裡農人並不多,只有幾匹馬兒在悠閑地散步。天氣很好,和煦的陽光柔和地灑在萬物上,呈現一幅寧靜平和的畫面。我覺得這對於我是種緣分,因為這讓我心中的大理形像得到了第一次相當好的印證。是的,這正是我心中的大理,正是這樣的一方水土才能造就段譽這樣的人物。

09:00抵達大理

出了站,廣場上滿是兜攬生意的出租車;憑著直覺,我們上了一個面目和善的中年人的車。他很健談,很快與我們攀談起來。他說他姓孟,是大理古城的司機兼導游,剛好要去蒼山接一客人,便順道拉我們過去,像征性的收我們10塊錢。一路上,孟師傅滔滔不絕地給我們介紹大理的情況;他說大理開發的很差勁,勸我們既不要買什麼東西(以免上當),也盡量不要在大理過夜(白天逛一下足矣),連夜趕往麗江。他還拿出大理旅游地圖,為我們計劃一天的合理行程。他也許是有感而發,也許是出於一片好意,但我總覺得他的話多少有些偏激。到達目的地後,他給我留了他的手機號,說要用車的時候可以與他聯系。

10:00-12:30游蒼山

我一向堅決反對在名山大川建索道,總覺得那些現代機械大大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態美;同時,由於過於輕松,登山的艱辛體驗及相應的成就感蕩然無存,還間接導致了景點的人滿為患。而這次由於時間緊迫(我們計劃聽從孟師傅的建議,趕當天傍晚的汽車前往麗江),我被迫選擇坐纜車,心中不無愧疚。

不過我得承認,坐在纜車裡面,還是有些別樣的視角。這裡背靠蒼山,面臨洱海,可以俯瞰大半個古城。極目遠眺,想像著“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的大理四景,惜乎這次是無緣欣賞了。

蒼山其名確有一定道理。漫山遍野樹木蒼翠,掩映成趣。山間有多處峽谷,可惜由於不是雨季(7、8月份是當地的雨季),谷中幾乎無水。我只能憑借嶙峋怪石、蔓蔓藤蘿、以及文人墨客的游記詩賦,想像它奔流而下時的秀美豐姿。由於同樣的原因,我們最終決定不去七龍女池;如果看到傳說中七位美麗龍女沐浴的動人瀑布,蛻變成七條小水柱,那該是多麼的煞風景!還是留點想像空間吧,下次來的時候也許她會更加迷人。

山上有間“感通茶室”,坐落在登山的必經之路上,它的雅致吸引了我,所以在下山的時候我忍不住進去坐了坐。我驚詫於它的美:風格簡約卻又處處匠心獨運,盡顯個性卻又顯得溫文爾雅。茶室主人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終於破例允許我的拍照要求(據說該茶室設計獲得過專利,不隨便讓人照相),並囑我務必寄幾張給他。拍完照,我坐下與茶室主人聊天。他給我沏了一壺普洱茶,用山澗溪水衝泡的,感覺入口生津、疲勞頓消。

下得索道,我們打電話約來孟師傅,讓他將我們送到古城邊上的三塔寺。由於時間和票價關系,我們沒有選擇入寺。三塔寺旁有家著名的工藝品廠,禁不住推銷人員的巧舌如簧,我給老爸老媽分別買了一塊玉高升和一只玉手鐲,算是聊表孝心吧。其實,我更喜歡那裡的大理石工藝品,壁畫花瓶屏風筆筒,皆雅致細膩又渾然天成。可惜由於時間匆忙又難以攜帶,只能下次再來挑選了。從工藝品廠出來,我們在三塔寺外拍了幾張照,就直奔古城。

大理古城開發的確實不好。古城中心最熱鬧的居然是一條充斥著小商小販的地攤街。攤主的吆喝聲、買主的討價還價聲、穿梭其間的汽車刺耳的喇叭聲,令我仿佛置身上海的七浦路,不禁大失所望。

17:45-18:25文獻樓品三道茶、看白族歌舞表演

在古城裡買好了18:50去麗江的車票,感覺還有點時間,就跑去文獻樓看表演。敬三道茶是白族人民用來歡迎貴客的茶道儀式,輔之以歌舞表演。我們運氣不錯,稍等了一會,表演就開始了。白族確實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迷人的民族服飾配上歡快的歌聲舞步、熱情的笑容,很快調動了台下觀眾的情緒。我更是深受感染,顧不得自己拙劣的舞姿,欣然受邀上台與他們共舞。即使台下觀眾發出陣陣善意的笑聲,素來靦腆的我此時卻欣欣然陶醉其間,一曲終了仍自意猶未盡。

19:15汽車駛離大理,前往麗江

望著漸漸遠去的古城身影,我忍不住給孟師傅撥了個電話,告訴他我一定還會回來的。是的,大理也許沒有金庸先生寫的那樣詩情畫意;但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還是向我展示了她的豐姿。大理石工藝品、蒼山、茶室、跳舞的白族姑娘小伙、孟師傅,無一不給我留下了極佳的印像。我還會回來的,我注定還會回來。

我們的車子飛快地穿行於群山、村落、小鎮之間。天漸漸黑下來,最後只剩下滿天繁星。借著遠處寥落的燈光和點點星光,可以依稀看見兩旁依地勢而建的稀拉錯落的民居瓦房,視線盡頭則是連綿起伏的群山的模糊的影,整個大地顯得異常靜謐而安詳。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這種體驗了,只感到一種莫名的親切和感動在體內奔湧。不知是不是意識到我們的出現對這方天地的寧靜多少是種破壞,整個車廂寂靜無聲,多數人只是靜靜地注視著窗外。我不知道他們中有多少人也同我一樣在為這裡的黑夜和寂靜而感動傷懷。真想一輩子長住此間,過一種恬淡安寧,與世無爭的生活;閑來撫琴作詩,寄情山水,追憶陶兄當年。當然,人類現代文明的滾滾車輪所到之處,當者盡糜,此地亦終將無可例外。福兮禍兮,利弊得失,大概也只有各人自己體會了。

22:10抵達麗江汽車站

一下車,迎面遇上前來招攬生意的悅來客棧老板娘。悅來客棧在網上很出名,它地處古城中心,房間相當干淨,有獨用衛生間和淋浴設施,價錢也合理,於是我們決定住下。後來,此地就成了我們在麗江的根據地,我在此累計住了七個晚上。

舒舒服服洗了個澡後,感覺肚子有點餓,於是我們出去吃宵夜。弄堂口有家“美思香”,看樣子是間酒吧。外間,一老板娘模樣的人正和一群老外喝得不亦樂乎;我們選了裡間的一個靠窗位子坐下,點了麗江粑粑和米粉。酒吧布置得相當雅致,像上海衡山路的風格,似乎還有點北京後海的味道。裡外兩進的設計,一動一靜,多了一份從容和愜意。緊靠裡間有個栽滿花草別有情趣的天井,想來白天是個喝茶會友的場所;天井對面是間餐館,此時已不營業。不知是真餓了,還是點的兩樣東西確實非常好吃,很快我就把它們一掃而光。雖然在麗江待了還不到兩個小時,但我發現自己已然愛上了這裡,這種感覺讓我對未來幾天更是充滿了期待和憧憬。後來情形的發展甚至還大大超出了我的預計,我對麗江的喜愛到最後幾乎無可救藥。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