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麗江玉龍雪山這個名字,是前些年看了社區中很多網友的游記,便有了向往的欲望。可是,向往一陣之後,因沒有條件前往,也就淡忘了。這次去玉龍雪山,算是糊塗到之,不過,一莊長久的心願就在糊塗之中了卻了。春天的陽光,本應溫柔而至,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繼續北行,蔚藍的天空,有白雲漂渡。
從車窗射進來的陽光,猶如貴州六月的焦陽,卻是萬分的火辣。是否是因了這火辣的太陽,除了遙遠的天邊,有一座別致的山峰,輪廓簡單,仿佛要刺破藍天之外。
近山才沒高聳起來,樹也沒有高大起來。車窗外那片長長的沙石地和那些與沙石地相連的山,長滿雜草和小灌木,正在努力吸收養分,努力遮住同他們爭奪水分的陽光。
這裡的山,比起我們東北的那邊的山,就顯得小氣,顯得溫柔,也顯得悲涼。因太陽的火辣,除了感覺上似乎離太陽很近外,我的心似乎也跟著小氣和悲涼起來。好在出租車司機,一路侃侃而談:談麗江的歷史;談麗江的風情;談那沙石草地,在二戰時期的偉績,說它曾是駝峰航線上天然機場;講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1933年創作的《消失的地平線》與玉龍雪山……。我才少了些枯燥與無聊。
然而,我們的車始終朝著正前方那遙遠的天邊,那一座別致的山峰,那一座灰色與白色強烈對比,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銀雕玉塑般的山峰駛去。由於司機沒有介紹,我並不知道那遠遠看去,氣勢非凡的山峰,就是玉龍雪山。只沉得,這山非同一般,猶如一艘正在遠航的航空母艦,又如一條凌空飛舞玉龍,與它四周那些小氣、溫柔和悲涼的山比起來,它就顯得特別的耀眼和輝煌。
翻過一座山梁,當我們的車在它的山腳下停下之時,司機才告訴我們玉龍雪山到了。我們走下車來,感到有寒氣襲來,太陽似乎離我們遠去了。只有這時,我也才正直感到,我向往已久的玉龍雪山的確到了。
我的思維還一直活躍在路上見到的玉龍雪山的情形之中。現在想來,出租車司機為何一直不挑明始終橫峙在眼前的銀雕玉塑般的山峰就是玉龍雪山,也許是有意讓我們留下驚奇和回味。
我們從雪花山莊轉乘專用的交通車。車上除了司機和導游外,就只我們一行4人了,顯得是冷清了些。車起動後,便在松杉密林裡左轉右拐,盤旋而上,穿越而行。起初樹林子裡只能見到很少積雪,後來便多了起來。雖是座在車裡,也能明顯的感覺得到,寒氣也多了起來。
“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延綿近50公裡,東西寬約13公裡。當你沿此旅游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導游不停地數落玉龍雪山的雄奇、險峻、壯美和神奇。這天天氣特別好,還說我們是 “貴人到、雪山笑”,遇上觀賞雪山的好天了氣。
一路行來,樹在不斷地高大來。後來,樹林裡有了幾間別致的木屋。木屋的頂好有了更多的積雪,屋椽吊下了冰柱同時有了滴水的時候,導游說我們來到了海拔3356米索道起點站。下車後,要我們在這裡轉乘纜車悠然而上。
說是悠然,其時並不悠然,鑽進那封閉的吊箱,心就發慌,腿就打顫,一朋友要退堂,鼓勵再三,驚恐之後與我們一道被索道提升到樹巔之上的半空中順山勢而上。山陡,索道也就跟著陡起來;山緩,索道也跟緩起來。我們都下意識地抓住靠背。我們透過吊箱玻璃,盡情地感受雪山的風采,欣賞高山植物立體分布景觀。隨著纜車順著雪山的不斷升高,樹在不斷地由大變小,由高變矮,由矮變成了附在山岩上的青苔清晰可見。然而,我們就在玉龍雪山的上空,並沒有見到那遍地白雪遍地花的奇景!也許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不公沒有看到花的海洋,就是一朵花的景子也沒看到。只好馳騁我的想像空間,去感受玉龍雪山遍地白雪遍地花的奇景了。
從吊箱裡往下看,在險峻的雪山上,隱隱約約有一條歪歪扭扭的人工步道,可供攀登雪山,想必是沒有幾個人能上得去。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上去,也有從上而下的吊箱的運動。
從小廣播裡聽來,這條索道全長2968米。大約半個小時後,纜車到頂。我們步出站房,有木頭棧道相接。沿著棧道還可以向上走一段,面前就是一片開闊的冰雪場,在這山之“巔”,其實是主峰的東北坡,寒冷更是襲人。不過,這裡已有了好多人,玩得快樂極致,拍照、滑雪,有的居然堆起雪人來。從大家的舉此言行,好像都很興奮,有一種戰勝自我的感覺。其實我們只是借住外力,來到這裡而已。不過,我還是打開手機一連打了好幾個電話,讓遠方的朋友一同分享我們在玉龍雪山的快樂。
順著棧道而上,見主峰扇子陡,白雲朝湧,猶如白綾折扇展開一般,晶瑩的雪光耀目晃眼。海拔5596米,不愧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而我站的地方,立有一塊標有4506米海拔高度的石柱。要想走出棧道,靠近石柱,得小心跌跤,因為這裡的雪,被旅游人踩多了,又硬又滑。
古人雲,“立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
隱隱約約還有路再上玉龍雪頂峰,據說國內曾有17支登山探險隊在它面前敗退,我們要想繼續登山,就是不自量力了。
我舉目遠眺,又近觀比較,反復的品味玉龍雪山,它的確不僅氣勢磅礡,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是皎潔如晶瑩的玉石。令人稱奇的是身邊那大片的綠雪奇觀,似不規則的棱柱體,仿佛從山頂移步而行,因勞累而在這裡休息,形成了冰塔林,呈現出淡淡的綠色瑩光。查閱有關資料,才知道這是由於白天氣溫升高,覆蓋表面的膨松白色積雪融化,露出反光度高的晶瑩冰體,受到陽光投射和藍天映襯,使之呈現綠色,形成“綠雪奇觀”景觀。站在古老的冰川面前,我為這大自然的亙古奇觀所折服!玉龍雪山真的好美,猶如一把鋒利的劍插入天空,今天的好天氣又成全我們這些開欣賞它的人們,真不愧是:貴人到,雪山笑!

(山下石碑)

(纜車上看雪山)

(仰視雪山,心情特別開闊,真的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