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摩梭情

作者: 心苦吃糖

導讀瀘沽湖的游記遲遲發表不出,是因為它太深刻、太清晰,就像瀘沽湖的水,美的清澈,美的幽深,美的靜謐,使我難以表達站在她面前時的心情。 瀘沽湖是適合凝視的,時而會飄過一陣悠遠的原生態歌聲,使人無言而有淚意。瀘沽湖璀璨星空下的暢想和醉意,是都市糜爛的夜無法企及的。深深夜幔,繁星閃爍,近得仿佛伸手可摘。無奈,這也是此行中唯一不能用相機記錄下的 ...

瀘沽湖的游記遲遲發表不出,是因為它太深刻、太清晰,就像瀘沽湖的水,美的清澈,美的幽深,美的靜謐,使我難以表達站在她面前時的心情。

瀘沽湖是適合凝視的,時而會飄過一陣悠遠的原生態歌聲,使人無言而有淚意。瀘沽湖璀璨星空下的暢想和醉意,是都市糜爛的夜無法企及的。深深夜幔,繁星閃爍,近得仿佛伸手可摘。無奈,這也是此行中唯一不能用相機記錄下的景致。

如果沒有臨歸前瀘沽湖的匆匆一行,我可能不會有此行最大的遺憾。因為在短暫的一個下午,一個晚上,以及一個匆忙的早晨,我來不及去細細體會那片淨水淨土,感悟那裡神秘浪漫的摩挲文明。如果沒有這一行,我可能像許多世人一樣仍然對那神聖而古老的“走婚”習俗存以誤解,從而在無意中褻瀆了那一母系文化,侮辱了摩挲兒女。

在摩挲母系家庭中,女性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女性群體在社區得到尊重和愛戴。由於是母系家庭,婚姻也就采取了“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男女雙方情侶各屬母家,生產勞動在各自母家,只是夜間男子拜訪情侶,第二天又回到母家,他們之間的經濟、情感都是獨立的,沒有占有的關系,子女歸屬於兩個家庭,被母方所養,不屬於父母的私產。無論男女雙方是什麼地位,來自什麼家庭,長輩從不干涉。雙方只視情感的深淺定奪維系時間的長短。之間沒有情感之外的約束。因此,不存在婚姻和家庭關系引起的矛盾糾紛。

作為一個生在對傳統婚姻有著固定模式的外人來說,很難理解這種相愛的人不能每天在一起廝守的生活。這種婚姻形式的好壞,只有當事人有了比較才有發言權。有人認為走婚是科學的,因為這樣的愛情是:兩個人真正的喜歡。沒有外界的因素干擾。

走婚和婚姻一樣是自由的,在現實的摩梭人中,走婚超過3年的幾乎就沒有再分開的,這似乎印證著,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像城市裡的人所說的7年後,性格不合,10年後,矛盾重重。也許性格不合,矛盾重重都在於紛繁的世界裡,時間改變了雙方的社會角色和經濟地位,而不是改變了愛情本身。

因為兩個人都一無所有,所以愛得真切和純粹。也許這正是世人說瀘沽湖是人類最後的婚姻淨土的原因。

也許,這種基於純粹感情的結合更能擁有浪漫的天長地久;也許,這種各侍母家的家庭模式更能達到家庭和睦。也許走婚的摩梭人無法理解在其他婚姻制度下,父母離異給子女帶來的傷害,也無法體會城市裡的老人暮年的孤獨。

自古占主流的漢文化容易居高臨下,容易走入過於自信從而導致自視不清,在不斷同化其他非主流文化並宣揚時,卻不知湮沒了自身不具備的科學與進步成分,而還在無知地得意著。

現代的未必一定是進步的,古老的未必一定應被取代,究竟是我們文明還是他們文明?

我欣喜,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並認識了瀘沽湖;我也很矛盾,擔心這個寧靜溫和的地方遭受越來越多的侵擾,因其自身文化再生能力不足,而被外來文化充斥掉。流失她的傳統,消逝她原有的味道。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