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朗,神仙居住的地方

作者: 麗江小強ぁ

導讀魯朗,神仙居住的地方 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地區,有個地方叫魯朗。置身其鳥語花香的景點,看到牧歌式的秀麗山川和田野景色,真如藏族的一首歌曲所唱的:那裡四季花香,那裡沒有憂傷……那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魯朗位於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八一鎮以東75公裡的川藏線上,座落在深山老林裡。這裡,山間的雲霧時聚時散,與林海、田疇構成一幅幅夢幻般的圖畫 ...

魯朗,神仙居住的地方

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地區,有個地方叫魯朗。置身其鳥語花香的景點,看到牧歌式的秀麗山川和田野景色,真如藏族的一首歌曲所唱的:那裡四季花香,那裡沒有憂傷……那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魯朗位於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八一鎮以東75公裡的川藏線上,座落在深山老林裡。這裡,山間的雲霧時聚時散,與林海、田疇構成一幅幅夢幻般的圖畫。來這裡游覽的小孩子,興高采烈的采摘路旁的野花。在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色齊拉山後,再沿著崎嶇的山路往前行駛約半小時,便到了享譽盛名的魯朗。

那是一片狹長地帶,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和松樹組成,為魯郎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坪,有如人工整治一般。農民用一米來高的木板將麥田圍住,清風吹拂,麥浪騰起金色的浪花。牛羊就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嬉戲追逐。綠草坪上開滿了各種顏色的小花。幾蔟喬木叢間,是藏族農民的住房,約有十來戶人家,縷縷飲煙,並有小橋流水,鳥鳴嘰嘰。在草坡上、清流邊,人們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仰望天空白雲朵朵,真想不到在海拔幾千米高的西藏高原,竟有如此草木蔥蘢、氣候宜人之地!

四五月間的魯郎,兩側山腳開滿了爛漫的杜鵑花,粉紅的白的真讓人眼花撩亂。而秋冬季節,魯郎除了山腰的松樹青蔥不調外,兩側山腳的樹葉由綠而黃,再由黃變紅,形成漫漫紅葉,猶如滿天紅霞。魯郎風光是大自然的賜予。但當地群眾告訴記者,只有在五十年代西藏和平解放並修通了川藏公路之後,才使世人更多地享受到這個恩賜。特別是最近幾年,由於中央和內地對西藏支援力度加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前往魯郎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今年四月以來,僅廣東省就有八批游客到魯郎游覽觀光。

目前,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情況下,由廣東援建的魯朗小集鎮正在加緊建設中。這將為魯郎的旅游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市場經濟意識越來越強的藏族農牧民抓住商機,搞起射箭、騎馬等旅游項目,接待紛至沓來的四方游客。

竹卡游

芒康(3850)-12.16km->拉烏山口(4380)-33km->竹卡(2660)

從芒康縣城拐上川藏路不久,忽然見到路邊有一只大禿鷹,急忙停下車來仔細一看,兩只,三只,...,天哪整整一群。因為它們羽毛的顏色和山坡上泥土的顏色很相似,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呢。當時也不顧危險不危險了,掏出照相機就往前衝,嚇得禿鷹都紛紛後退,有的忽的一下就飛了起來。這才發現山坡上有一頭小牛的屍體,禿鷹們正在分食呢。那些禿鷹也真是大,翅膀一張開有一人多長,我也不敢靠得太近,怕把它們惹毛了。這時候禿鷹們都飛了起來,飛得滿天都是,頗為壯觀。這時遠處有藏族讓我們不要靠近,大概是怕我們傷害禿鷹,對於藏族來說,鷹是神鳥。當然我們也沒有想要傷害它們,不過驚嚇了它們確實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中午11點就到了拉烏山口,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前進,先是個很小的下坡然後又上了個無名山口。再然後就是下坡了,路面比較平整,不捏閘飆車非常之爽,結果光顧著自己爽了,後面suhoiy和wang都沒跟上來。本想下完坡再等他們,沒想到這下坡好像沒完沒了似的,下了山還是下坡,進村子是下坡,出了村子還是下坡,真不知道這坡要下到什麼時候。不行,還是停下車來等等他們吧,他們老是不見我只怕也要著急了。不一會兒他們就趕上來了,直埋怨我跑得太快趕都趕不上,是是是,承認錯誤。繼續前進,遇到一處路被河水衝斷了,上面就架了塊木板可以走人。這可難不倒我們,一人搬車頭一人搬車尾就蹭過去了。中午在那裡休息啃干糧。再往下路面變得很陡,必須死捏著剎車下坡,路面也不平整,高高低低的還有大石頭在路上露個頭,車子顛簸得非常厲害,下坡不再是一種享受而變成一種折磨,不僅是肉體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折磨,我們費了那麼大勁才達到的高海拔,很短的時間就損失殆盡,心痛啊!路先是沿著瀾滄江的一條支流走,中間有一處又被水衝斷了,還得自己搭木板過河。忽然一拐,發現已經在瀾滄江邊上了,江水是黃褐色的,兩邊都是高山,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呵呵,橫斷山脈,想起這名字來都肅然起敬!

下坡,下坡,再下坡,捏剎車捏得手疼的要命,又不敢松閘,山路不斷地拐彎,坡又陡,路又顛,速度一快就很難控制住車,沒辦法,我忍!快到竹卡時才有一點點上坡,連忙下車推,手掌都捏青了!從拉烏山口的海拔4380米一口氣下坡到了海拔2660米的竹卡,33公裡海拔陡降1720米,下面就快要挑戰川藏最高峰海拔5100米的東達山了,這兩千多米的海拔還得一步步地爬上去啊,好慘啊...:

在竹卡兵站門口遇到一個人騎著女式單車迎面過來,穿得想個要飯的,車頭還掛一裝易拉罐的蛇皮袋。一想不對,也沒見過騎著自行車要飯的啊?一問才知道他是個“旅行家”,他說他從拉薩過來只用了17天。他是從西寧出發經格爾木到拉薩,在拉薩呆了一天看了眼布達拉宮就趕路了,“沒勁沒勁”他一邊搖頭一邊說西藏實在沒啥意思。他說他一天至少70公裡,最多125公裡。又說一路上都是要飯過來的,順路撿些易拉罐換錢,只帶了遮雨的民工布和修車工具,回去要寫本書寫寫路上吃的苦,“到時候你們就知道我受了多少苦”,聽他那意思好像他的旅行就是為了吃苦來的,看來這個“旅行家”實在是高深,不是我這種普通旅友能理解的。看他那副落魄的樣子真不知道是該欽佩呢還是同情。說到吃苦他就來了勁,形容起他過唐古拉山的艱苦,“開軍車的都說那裡是生命禁區”,他難道不知道每年有多少人騎車從青藏線到拉薩?這條路實在是太popular,絕大部分的背包客都是從青藏進藏的,以至於我都認為騎青藏都不夠有挑戰性才走了川藏。下面就更離譜了,他說他從拉薩過來上坡多下坡少,我們從成都去拉薩是上坡少下坡多。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算的,拉薩怎麼說也有3600米海拔吧,成都海拔才500多米,怎麼可能從成都到拉薩上坡少下坡多呢?聽著興味索然,干脆就推車進了兵站,一會兒suhoiy也跟了進來,wang好像很仰慕的樣子,還在那裡虛心請教呢。

兵站管理挺嚴格的,還看了我們的身份證,有個軍官說前些天有個小伙子拿偽造的身份證來投宿他們沒答應,還對我們教育了一通,不要亂走,不要亂問問題,說以前有個老外在瀾滄江橋上畫地圖給抓了。我一聽嚇了一跳,幸好我在進兵站前就用GPS測了海拔和坐標,否則在兵站測的話沒准就拿我當間諜給抓起來了。士兵們對我們還是很友好,聊天中得知前些日子還有一個老先生騎自行車車到了這裡,是個旅行家,已經在外面5年沒回家了,也是去拉薩,還說要去南北極呢,真是厲害啊。不知道路上能不能趕上他。

在兵站外面的館子裡吃了碗面,從成都出來物價是越來越貴,這裡一碗光面也要4元錢,加個雞蛋加一元。我思想鬥爭了半天終於決定加個雞蛋,又“奢侈”了一把:)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