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哥古跡群坐落在暹粒十多公裡的郊外,每天有大批的游客雇佣翻鬥摩托車,“突突突”地往返於吳哥窟與暹粒之間。有些強人會用租借自行車或者徒步的方式參觀,也有包車前來的富人,總之,吳哥窟有太大的磁場,誘惑著無數人不顧熱帶的炎炎烈日,不顧埋在地下數百萬的地雷,以及也許並不舒適的旅程,不遠萬裡奔赴而來。也有跨國公司和研究機構在此展開調查。那天參觀完豆蔻寺( Prasat Kravan),一個加國女孩遞過來一疊調查問卷表請我填。填完後問了我幾個問題,送給我一個掛飾。出來後見到阿蓉,就送給了她。小岡和直子見了,也拿出大像的掛飾來,原來他倆也填了那調查問卷。也許,從一開始,吳哥窟這燦爛奪目的藝術瑰寶就帶著屬於全世界的標識。
2、
西蒙帶我們去買吳哥窟門票,然後去巴肯山看日落。我坐在車鬥中,眺望不斷閃現的參天樹木,夢想如此容易實現,讓我有點恍惚。
吳哥窟的門票分一日20美元,三日40美元,7日60美元三種,售票口也分開售賣。又因為大多數游客都會買3日的那種,所以相應的40美元的售票口也多出幾個來。柬埔寨的門票相對比較貴,上次去的金邊的皇宮,只開放一個大殿,就要6美元多。不過吳哥我心甘情願奉上40美元,其中我期盼已久的吳哥窟(小吳哥),巴揚寺,女王宮,塔布隆寺,個個值得這票價啊。
因為吳哥窟占地太廣,為了防止逃票,門票上會有游客的照片。聽說現場拍照的人非常多,排很長的隊,來之前我准備好了照片。不料拍照效率很高,我們又排在前面,所以五點十分就進去了。
遠遠地,看到了靜靜的河水,幾個光屁股的小孩子在戲水。一個老外見了,停下來和他們一起玩。看見的人都報以會心的微笑,笑容是世界通行證,無需翻譯。西蒙停下車,說好七點半在這裡等我們。我靜靜佇立,與吳哥寺隔河而望,那五座曾在圖片中見過無數次的蓮花佛塔便映入眼簾。在高大廣闊的台基上,吳哥窟展示著無法言喻的美,宏大的建築群震撼了初來乍到的我。爬山的途中,看見七、八人坐在路邊,用二胡、電子琴等樂器在演奏樂曲,十分悅耳。但看到旁邊放的假肢才知道,這些當地人都是戰爭和地下數百萬顆地雷的受害者。暹粒街頭也時常能遇見缺手斷腿的中年人,乞討時也會寫個牌子:我不想乞討,我想工作!
後來在每個神廟前都會遇到這樣的演奏者,他們的演奏常常會打動我,而我只能給予微薄的幫助。他們也自己錄制CD,一張20美元,買的人當然不純粹出於對音樂的熱愛,至少20美元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點貴了。
4、
太陽西斜,我們很快爬上了巴肯山,時間剛好。知道人會很多,但沒想到會這麼多,這裡比任何地方的中國人都要多,能夠聽到大江南北的方言,讓我恍惚以為自己在中國的某個景點看日落。
日落沒有想像中美,我卻並不失望。也許因為當時坐在高高的台階上,舉目四望都是殘破的蓮花塔,身後是只剩了門框的宮殿,給初來乍到的我以震撼之美;也許遠處的叢林裡面還藏著許多我為之期待的寺廟,吳哥寺、高棉的微笑、塔布隆寺……告訴我精彩馬上到來。
所以當我走下狹窄的台階,我心中滿溢著快樂,並且深深地感激。我正青春,前來朝聖,也許只是整個吳哥窟史上的一個瞬間,但於我,卻是一生的回憶。
微笑回首,暮色中的巴肯山靜默肅穆,殘損的佛塔和寺廟也一起沉默。不知百年之後,是否也有一個中國女子懷著謙卑的心前來拜訪,並且與我一樣深深感激這樣的相遇。不知千年之後,巴肯山是否已經滄海桑田,在時間的長河中湮沒無聲?那麼,我會說:我很幸運,至少在我短短的數十年的光陰中,我曾和你相遇。08,5,22

(巴肯山等待日落的人們)

(巴肯山等待日落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