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上看到的福建的鄉村,寧靜而美麗)
周末從杭州乘火車去上海,上車後看到附近坐著個外國大男孩, 旁邊的女孩好像是他妹妹,兩個都背著大行李包, 猜測應該是出來旅行的。旁邊的兩蘇州小伙正議論著老外,那個大男孩自己脫口而出:我是老外,會說中文的……,讓人忍俊不禁。後來他自己介紹說:家在德國慕尼黑, 來中國六年半,目前在沈陽讀高中……看這兩人沒有父母陪伴,居然也能自己獨闖天下,確實讓人挺佩服。快到上海的時候,我旁邊的小姑娘忽然大呼不好:怎麼手機信號不好了,然後央求我幫她短信告訴接站的朋友:在上海站東南出口等她。臨近快下車看她好像還是很緊張的樣子, 問我東南出口怎麼走啊……她接著說他在杭州的大學畢業後就工作, 沒來過上海,所以……倒!
現在的火車速度當然越來越快,舒適和服務條件也日益改善,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選擇。對我而言,似乎更懷念那舊時的火車:廣袤的戈壁上,鹽湖邊的平直鐵軌無盡地向遠處延伸,綠色的鋼龍噴吐著長煙一路行來,那鳴響的汽笛在久遠地回蕩,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真正是一個遼闊的空間,也寄托著我童年對遠方最浪漫的憧憬……20多年前烏魯木齊到上海的火車上人雖然也有點多,不過秩序很好,不時有人還會送水,晚上鑽到座位下面打個地鋪,衛生實不成問題的,和現在一些春運長途車上垃圾成堆不能比。每到停靠站,那親切的廣播”“衣帽鉤上行李架上物品仔細檢查…….”,至今印像深刻。眼前,這趟杭州到濟南的列車,開行不久列車員已經全程不停提醒,衣服別亂掛,東西隨身保管, 似乎旅行一開始就感覺天下皆賊了,需要全神戒備了……

(火車上看到桂北到處是奇峰聳立)
最狼狽的火車記憶是在鄭州站,這個號稱中國最大的鐵路樞紐,南來北往的人潮洶湧。考上大學的92年夏天, 雖然還不是春運, 奈何過路車已經人滿為患 ,過路的火車連門都開不了。不得已用隨身攜帶的新疆哈密瓜做誘餌, 讓廁所裡的人開窗把我們一家人扯入, 終於明白了糖衣炮彈的作用,但這個賄賂的作用僅限於幫我們上車,之後我們必須離開他們站立的空間。一家人然後被一路夾持到了湖南老家, 幾天下來,似乎人還在火車上,靜坐時看周圍東西都有火車上移動的感覺。 若干年的2005年夏天,在西安到洛陽夜行車上, 漆黑中聽鄰座的婦人悉悉簌簌忙著排列組合優化倒騰, 籌劃把新疆帶來的哈密瓜裝好帶下車, 回憶和現實的交織,一種甜蜜又苦澀的感覺油然而生。
擠上人滿為患的火車,出發時往往就是受罪的開始,而想想旅途的另一端,終於能見到家人,也算是受罪的一種心理安慰和補償了。1996年的夏天,上海到烏魯木齊的車票居然要憑身份證登記限量購買,,比現在專家提倡的實名制早有先見之明。那時75小時的非空調硬座,人的耐力勘比現代的誇父,一路西行逐日。江南悶熱,中原擁擠,陝西夜黑, 河西走廊風大,待到夜半醒來,車進新疆尾亞, 身上已是風沙滿身, 激動之余竟忘了干燥的空氣讓鼻血長流……

(北京站外的明城牆城樓)
最無奈的火車旅行在春運,我的湖南家老家是個小站只有過路車。人未到家,就要為歸途的車票打算。小小縣城的10張臥鋪票真正是奇貨可居,為了得到,大家都得動用最深處的人際關系。最郁悶的一次,我要的票買不到, 結果事後發現竟然是被我一個表親得到,因為他家認識站長……即使有時得到臥鋪票沾沾自喜上了車,結果發現被鋪早已被人搞亂,到了夜間,臥鋪車廂依然無法安靜,超員程度不亞於平時座位車廂的滿員,更不用說多少上鋪還窩藏著冗余人員……. 列車人員屢屢清場卻每每無功而返,或站或坐的每個人都會報出自己和某某列車人員熟悉,是某某站長送上的火車……於是漫漫長夜裡耳邊人聲不絕,別人的生意、工作、私事、瑣事在高談闊論中無情地趕走了我的美夢妄想。一夜無眠, 直到杭州東站下車才算解脫……
最倒霉的火車旅行是去武漢。一線鐵路,大江東去。據有上當經歷的同學說,當年的武昌站很多店面都是和執法人員錯開時間經營, 暗騙明搶時有發生。(呵呵,有冒犯湖北人之嫌,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懵懂少年初到武昌時間已晚,本想找一錄像廳度一晚算了。稀稀拉拉的錄像廳本來人就不多,結果剛一倒在長凳上想睡一會下就被老板叫起: 你買的是一個坐位,不能躺下占3個位置……所謂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果然名不虛傳,當地一代步摩托,明曰麻木,據說意思就是宰客不心疼。2年後再走此線,已經是我們大學時的集體生產實習。車才進湖北, 幾個湖北人嫌我們不肯開車窗放他們上車,居然上車後就撲來打人。卻不料一車廂人是一伙學生,於是這些湖南人和准湖南人血性大發, 和對方大達出手, 湖北佬寡不敵眾被打得頭破血流……..吃了虧卻不肯罷休,車到武漢還糾纏不休, 我們只得留下幾個代表奉陪他們把官司一路處理到襄樊。事後被帶隊老師認為是我們團結一致的表現大加贊,集體鬥毆得此結局也算是喜出望外了…….

(天涯海角的椰林後隱藏著一條鐵路)
最讓人心悸的還是在廣州站,此處之亂早已聞名。進站前列車莫名其妙地無通告延誤停車已經能讓活人要被*憋死。一出站來,外面密密匝匝的人群環視,拉客招呼震耳欲聾, 黑夜之中只覺面對狼群, 兩腿發軟。幸被來接站的同學拉了脫圍而出。在環境稍好的廣州東站, 不識門道地給同學打了個市內電話, 結果店主報出的價錢之高讓人咋舌, 乖乖給錢後落荒而逃……
最莫名激動的火車旅行是去北京。當國慶夜晚的煙花在車窗外綻放,鄰座去咨詢考研究生的小姑娘居然激動得淚流滿面,搞得我們也似乎走進了祖國心髒,心跳頻率都不同了。下車一群人更在車站搶買地圖,渾然忘記車站的東西其實不便宜。抱愧那次放了一個接站同學的鴿子,因為怕沒人接,所以同時通知了兩個人,結果到站看到了一個人,在擁擠的人流中實在是難找另一個了,那時還沒有移動電話這樣的通信工具,所以自顧先撤退了,據說害同學在車站搜索好好晚。難得這位被她不計前嫌,在我工作後第一次去北京仍然親自接車,贊……更難忘她在寒冷冬天陪伴游覽清華園,北海,太廟,中山公園和故宮,那冬天的栗子香甜,涮羊肉的肥美都讓人難忘……

(杭州錢塘江大橋看到的六合塔,如今鐵路橋已滿70年,也許以後不再有火車可以走了....)
人在旅途雖然辛苦, 不過火車上不少流動的美麗風景也算是視覺盛宴: 去福州沿途的閩江河谷碧水丹山,廈門島的長堤落日, 桂北重疊綿延的奇峰聳, 都讓人過目難忘。而曬著暖暖的陽光坐在天涯海角,看一趟鶯歌海的舊式火車緩緩駛來, 讓人渾然忘記現代忙碌的生活。 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裡,這趟杭州到濟南的特快也在夜行急急,在遠方,可惜濟南站的德式建築已經無存, 為了奧運青島站也已經重建, 北上列車途中,惟有窗外泰山岩岩的景像應該還不會改變吧。只是忙碌的出差已用飛行來替代疾馳的鋼輪,只能在雲天中捕捉和想像一覽眾山小了……離開杭州越遠,反有一種淡淡的想念了,在我的火車旅行中最一見鐘情的其實還是杭州, 准確的說應是一想鐘情。 95年的夏天,來回經過兩次,一次在煙雨蒙蒙經過東站,看二橋上奔馳的火車竟不敵旁邊汽車的速度,讓人感嘆。 另一次火車才在山谷中潛行, 遠望虎跑路蜿蜒逶迤的風景,對所謂“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忽然之間已經大橋凌空潮湧兩岸, 那種短暫而對比強烈的感受至今難忘。一年後終於負籍來親近武林山水, 工作後更是時常行走這江湖之上。 如今人住江南,日夜都可聞這火車之聲, 竟要把當初的緣分不停續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