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D1吳哥日出,下午14:30通王城
D2吳哥日出,女王宮,高布思濱,女王宮
D3羅洛士群,崩密列
D4吳哥日出,周薩神廟,茶膠寺,塔內寺,塔布籠寺,斑黛咯蒂,下午16:00去巴肯山日落
D5皇家浴池日出,東梅奔,塔遜寺,聖劍寺,下午16:00去豆蔻寺,比粒寺日落
D6吳哥日出,塔布籠,越南浮村,下午16:30吳哥日落
D7吳哥日出,8:30的車去金邊
去吳哥是突然的,知道可以休假後,3天內定下機票,7天內就飛了。
D1,很晚到,出海關的時候果然被索要美金,拿過我的護照後低聲地卻執著地用中文跟我說了近2分鐘:2塊錢。最後是我先敗下陣來,2塊就2塊吧。
路上的行道樹上盛開著不知名的白花,在夜晚飄蕩著一股淡淡的香氣。後來發現柬埔寨到處都種著會開花的樹,在暹粒看到《五月盛放》中提到的鳳凰花在7月還開著。
住在capitol guesthouse,像監獄一樣的房間,設施倒是很齊全,還是插卡取電的。打開電視,1頻道是東南衛視,3頻道是周筆暢在唱歌。
D2,雖然很早就醒了,但下樓去買票還是沒買到7:30的車。坐8:30的車,偏偏那麼倒霉開了8小時才到。好在看天色沒日落,心理平衡了些。找了個看上去比較順眼的司機談行程和價錢,幾個來回後算是談妥了,後來這家伙每天要跟我提好幾次加錢,煩不勝煩,我想起lp上說的,1個2個美金對我們來說不是大事,但對他們來說確很重要,就答應加錢,對方居然還嫌不夠,3天後我換了司機,世界終於清淨了。後來的事實表明我應該當即立斷,第2天就換的。
D3,4:45出發去吳哥。有點像做夢一樣,照片上的景色變成了真的。沒有日出,就連朝霞也只是小幅度地出現了2分鐘。
天亮以後的吳哥並沒有讓我很震撼,我想當年之所以被泰姬陵震到,大概是因為那時候見識少。6點半的時候開始逛吳哥窟,中間有無數導游可以蹭聽,就算聽不懂英文,中文團也不少。台灣人去得比較多吧,連那邊的導游講中文都是一股台灣腔。11點離開回旅館。
下午2點半出發去通王城。巴戎寺建得很緊湊,外廊的浮雕較淺,跟吳哥的敘事浮雕主要講神的故事不同,這裡的浮雕更多地表現了人的故事。裡面的回廊很矮,有點像迷宮。高棉的微笑沒有給我大的感覺,我當初看discovery專題片的時候,可是覺得有點害怕的。這個地方大家都能拍出明信片上的照片,但再進一步就很見功力了。有2個臉比較低,其中一個前面較開闊的就是出現在各個雜志專題中的著名的高棉的微笑。
通王城裡,有個普拉帕利寺,在癩王平台後面。lp上說它是通王城裡最具藝術氣氛的地方,我就去了。其實就整個吳哥遺跡區內,它不算什麼,但在通王城範圍內,確實值得一看。需要說一下,我穿著牛仔長褲,在那裡居然大腿被植物叮了,所以雖然大家都說穿短褲就好,我還是以長褲為主。
回去的時候5:30,天空比較陰,雨季的時候雖然顏色較濕潤,但光線確實沒有旱季時理想。
D4,因為司機對小圈的價格有異議,所以這天我把女王宮的行程提上來了。早上照例去看日出,還是沒有,不過朝霞比昨天範圍要大一點。8點的時候到的女王宮,很漂亮,小巧精致,顏色豐富,不過那幾個哈努曼仿制品有點殺風景。有幾個地方上午是逆光,所以我打算下午再來一次。9:30離開去高布思濱。
千林迦的河床的雕刻其實也就相當於我們這裡地鐵裡的盲道程度,但它給河水開光的寓意我很喜歡。並且山上有很多長得奇形怪狀的植物和很多飛舞的蝴蝶,還是值得一去的。
吃完午飯後返回女王宮,2點半到的,這時候的光線沒有上午好,但我還是發現一些有趣的細節,我相信如果我再去一次,還會有新的發現。3:30離開回城。天不好,沒有去看日落。
D5,6點出發去羅洛士群,因為不是一個方向,所以沒去吳哥看日出,實際上那天早上也沒日出。神牛寺還是有點看頭的,這裡的踏腳石樣子在別的地方都沒看到過。巴空寺的護城河有點氣勢,真的進去以後倒是一般了。
11點到崩密列,被震到了,太有感覺了,我對她的喜歡甚至超過了吳哥窟和女王宮。這裡真正是石頭和樹枝的互相纏繞,塔布籠完全是樹在壓迫石頭。木頭棧道可以到達的地方很少,我看到有幾個當地孩子在亂石中爬上爬下,我也學著他們爬上爬下,有些地方我探頭看看黑乎乎的就不敢進了,結果一轉身,那裡頭就爬出來1個老頭導游和1個老外。雖然我爬了不少地方,但我覺得一定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爬的。
2點的時候離開,大約4點不到回到旅館。司機不太願意去看日落,那時天確實有點陰,加上我明天就要換人了,就算了,結果4:50我洗完澡出來,陽光大好,猶豫了一下,沒帶三角架,時間也趕,就按照原定計劃去拍酒吧街,然後去FCC吃飯。結果6點我從FCC出來,天空火紅一片,當時那個後悔呀,一直後悔到現在。
由於低估了吳哥的魅力,我只帶了2G的卡,3天就拍完了,只好去燒DVD,4$,保險起見在不同的店各燒了一張。
D6,這天開始換了個中文司機,就是前面網友提到的何志輝先生的舅舅,他本人沒空,所以就讓他舅舅來。
一早先去吳哥看日出,沒有。7點出來去巴戎寺,早上的光線很棒,和上次的不可同日而語。高棉的微笑前也沒有什麼人。拍了個痛快。
8點半出來去周薩神廟,已經沒在修了。留言簿上看到很多台灣人出言諷刺,偏偏修得確實不怎麼樣,好歹做舊點嘛,居然平平整整的石灰刷上去,還不如假文物販子呢。
跟著是茶膠寺,轉了一圈,啥也沒拍就出來。跟司機說我想去塔內寺,他有點驚訝,但沒說什麼,把車停在一條土路口,告訴我這條路他開不進去,我得自己走進去。
我大約走了20分鐘。塔內寺給我的感覺是撿到寶了,寺很小,青苔遍布,有些地方踩上去甚至都有地毯的質感了。我逛了1個多小時,再走出去,中間只看到一個騎自行車的老外。我對司機說塔內寺很靈,他呵呵笑著說我是第2個要求來塔內的,第一個是個在吳哥呆了9天的台灣人,他在塔內寺呆了2個小時。
接著去塔布籠,好多旅行團,大家都排著隊在幾個塔樹交纏的經典位置拍照,不過塔布籠確實很精彩。10點半出來去斑黛喀蒂,雖然隔得不遠,但這裡和喧鬧的塔布籠簡直是2個世界,人很少,可以慢慢探索。從東門出來就是皇家浴池。我沒看,直接回旅館。
下午4點出發去巴肯山,到了山頂下雨了。然後來了一隊中國團,冒雨在一個石門前排隊拍照,據說這個石門是國家地理雜志封面上的。我在石梁下哆哆嗦嗦地躲了1個小時的雨,雖然一直希望可以見識一下雨中的吳哥,沒想到會如此狼狽地在沒有屋頂的地方碰到下雨。
D7,早上去皇家浴池看日出,很有感覺,但可取的角度很有限。我想kennethparker那張宛如天堂一般的日出照片,應該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先去東梅奔,其中一個角有1個完整的大像,別的沒什麼特別的。跟著是塔遜寺,大概是因為前天晚上下過雨,地上還有水,寺廟也顯得很濕潤,雨後的浮雕斷石很有看頭。
上午最後一個是聖劍寺,斷石,廢墟,精細的浮雕,塔樹交纏都可以在聖劍寺看到,但不知為什麼,人卻不多,這裡顯然不是旅行團的常規景點。因為時間尚早,我讓司機帶我去了昨天漏掉的托瑪農神廟和思濱瑪石橋,其實就在周薩對面。10分鐘就看完了,然後回旅館。下午4點出發,先去豆蔻寺,然後去比粒寺看日落。豆蔻寺的浮雕可以一看,雖然很少。比粒寺的日落因為不容易取景,顯得一般。
D8,早上去吳哥看日出,日出的效果一天不如一天。7點出來去塔布籠,浮雕和窗欞的投影有了層次,陽光下,雖然不至於是金色的,但也有點黃色了,比上次10點白白的要好。
接著去越南浮村,我在攝影雜志上看到是藍色的湖水上夢幻般地漂浮著一個童話般地小房子。然後實際上是黃黃的湖水,破爛的屋子,不知道要多少天的等待和多好的技術才能拍出那樣的照片。11點回到旅館。
下午4點半出發去吳哥看日落。等到5點半,開始飄雨了。出來繼續等到天黑,在門外拍了張吳哥夜景,效果不佳。然後跟著司機去本地人的館子吃柬式火鍋,比我在酒吧街上的好吃,但跟國內的火鍋還是沒法比。
D9,再去吳哥看最後一次日出,8:30的車回金邊。2:15到金邊,先去博物館,癩王像和女王宮前的哈努曼真品都收藏在此,很值得一看。16:15去皇宮,金壁輝煌,而且還在建,不知道親王同志知不知道在他的國家,離皇宮只有6小時車程的地方,連鞋都穿不上的孩子們5點不到就要起床,向游客兜售明信片。晚上的飛機回上海。
回來後和朋友談起還是旱季去好,這次雨季去7天沒看到一天日出,她是旱季去的,卻向往雨季去,覺得顏色漂亮,旱季雖有日出卻無雲彩,效果也非上佳。真是世事無兩全。

(吳哥窟)

(通王城)

(女王宮)

(塔布籠的早上)

(皇家浴池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