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下火車後各自找到寫著自己名字的牌子,接著重組合成新的團隊,導游介紹自己說自己是白族。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地的稱謂要改成,女的是金花,男的是阿鵬。把姓加在稱謂的前面,例如:姓張的女士就叫張金花,姓李的男士就叫李鵬哥了。雲南的多民族的特性我們算是領教了,每個地區的稱謂都不同的,很有民族風情,也很有意思。
導游說大理的酒吧很有特色,但是最好不要單獨去那裡,因為會有沾上毒品的可能,例如別人給你的香煙啊,喝的酒水啊等等的。這個我聽了後倒是很認可,因為我們有2個朋友的弟弟都是從雲南旅游回來後開始吸毒的,最後年紀輕輕的都命歸黃泉了。
今天的第一站是白族表演。在一個古色古香的民居裡,分場次的表演白族風情。同時給游客奉上當地的特色――三道茶。三道茶中第一道是苦茶,第二道是奶茶,第三道是甜茶。除苦茶能接受外,其余的實在是無福消受啊!三道茶的寓意代表了人生的先苦後甜,前面是年輕時的奮鬥,後面是年老後甜甜的享受人生。沒想到三杯茶還能有如此深的含義呢。
風情表演中向我們展示了白族的傳統服裝。還有白族的婚禮表演,最有意思的是掐新娘,要把新娘掐的渾身青紫,是真掐,掐的渾身青紫代表的是祝福她,很奇怪的禮節啊!
風情表演是大理民族風情的介紹,也是向各地方游客展示特色的一個手段,很具有代表性。比簡單的解說詞更能體現民族的韻味。
接著我們就遠觀蒼山近看洱海,洱海是我國七大淡水湖之一,面積約240平方公裡湖形似人耳;湖上的“三島”、“四洲”、“九曲”融湖光於一體。蒼山:又叫點蒼山,與洱海山水相依,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共有十九座山峰,其間還有十八條溪流;蒼山的雲變幻多姿。所謂遠觀就是去洱海的路上遠遠的看見蒼山,可以說是一直沿著蒼山的腳下向前走,雲霧繚繞的蒼山和蒼山腳下的民居,民居門前是大片大片翠綠的農田,一派恬靜悠閑的感覺。也仿佛一副美麗的山水畫,一直向遠方延伸著。不知不覺的來到洱海邊上了。一望無際的水域,只有運送游客的游船在來回的穿梭,我們上了船,游船緩緩的前行,游客行進在青山綠水之中,享受著徐徐的微風,看著綠綠的湖水,此時我們體驗的是難得的那份心情了。船行至蒼山腳下的一個湖心島,巴掌大的一個島上,密集的彙聚了當地人,都在做著同樣的生意,洱海的小魚小蝦鮮活的,現作5元一份,炸好的是3元一份,現作的的確很美味,高山湖泊裡生長的小魚小蝦的個頭極小,簡直可以說是袖珍了,不過味道著實的好啊!吃過後大家陸續上船往回返了,總的來說,洱海游就是個山水觀光游,實際意義不大,因為我們來回大理古城和新城之間總是沿著蒼山洱海行進的。
美麗的蝴蝶泉是大理一個比較難忘的景點,蝴蝶泉位於蒼山腳下、洱海之濱,是一個面積約50平方米的清泉,旁邊有蝴蝶樹,三塊大理石上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字。蝴蝶泉的出名與徐霞客游記中的描述有關。
進入公園,中間是個林蔭大道,2側是小路。中間的林蔭大道是情人路,每年4月當地的節日時,青年男女都會來到蝴蝶泉邊相會的,抬頭看看樹上掛著很多的荷包,都是4月當地的情人節時扔到樹上的。公園的盡頭就是蝴蝶泉的源頭了,一池碧綠的泉水照映在古樹之間,輸贏婆娑的,池子下方不遠有幾個後來做的龍頭,嘩嘩的往外噴著泉水,導游說接一手升官,接二手拍拍頭發財,接三手會交桃花運。大家爭先恐後的去泉水邊默默祈禱著自己的願望。
出了蝴蝶泉公園,遇到賣熟玉米的老奶奶,2元買了一個,哇,真是香啊,粘玉米不僅粘而且甜,和在北京吃的就是不同啊,問導游玉米為什麼這麼甜啊?導游說當地的農作物一般是一季,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類似於新疆的哈密瓜。原來如此,要不是我們的行程遙遠,真的想帶一些老玉米回來啊!送人自己吃都是上品呢!
下午我們造訪了崇聖寺,裡面著名有大理三塔。大理三塔在蒼山應樂峰下、洱海之濱,原是崇聖寺的一部分,三座古塔成品字形聳立。大塔又叫千尋塔共有16層,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塔心中空但樓梯已損壞;分立在大塔兩側的南北小塔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古塔已經有傾斜了,因此游客不能上塔,只能留下照片了。穿過三塔後直抵崇聖寺的最高處――大雄寶殿。此建築恐怕是中國最年輕的古跡了,是個新建的大雄寶殿,我們燒香拜佛忙了一通,期望今後的生活工作節節高升,總算沒辜負我的期待,回來後工作是順手了很多呢!這個香真是好啊!雖然我的胳膊被香灰燙了一下,立刻起了個大泡,但是也值了,太值了!此寺香火旺盛,因為此寺不用香客千裡迢迢的回來還願,所以大家都燒香好好的拜了拜,期待神靈保佑自己心想事成呢!
回下關的大理飯店住宿的路上,路過了大理古城,簡單看看,聽說遠不如麗江古鎮,因此游覽的很匆忙,
但是品嘗了乳扇,一種奶酪制品,我喜歡,但是很多人不習慣,推薦烤乳扇。
晚上住在大理新城的中心,自己出去找美食,找半天也沒找到,問當地的警察,他們也含糊,唉,要不是大理古城很遠,真的想去大理古城吃啊!得了,湊合吧,在大理飯店不遠的地方找到個飯館,吃了洱海的油炸小蝦和青蛙皮(一種樹皮,長的賴賴的很像青蛙皮)。青蛙皮拌的很好吃。因為時間晚了,所以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下次吧。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踏上了去麗江的行程,全程約4-5小時。全程無導游只有司機,司機快趕上專業導游了,一邊開車一邊介紹。問司機為什麼沒導游,司機說這是雲南的特色,每個地區的導游不能跨區,各自負責各自的區域,互不侵犯。又一次領略了雲南旅游行業的風采。穿過大理新城和古城,要翻過一座山,才能進入麗江的管轄範圍。沿途都是綠油油的農田,不由得想以後老了來雲南種地也好啊,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想讓莊稼長不好都難啊!從昆明開始天氣就是陰天和細雨綿綿的,所以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肥沃的紅土地帶給當地人民是富足。沿途很多很多的農戶都種植煙草,最後由煙草公司統一收購,農家采摘煙葉後是要放在煙房裡烤干的。當地農家自己住房旁都有個類似碉堡一樣高的樓,只有最高的地方有個小窗戶,從地上到窗戶處有個梯子,司機介紹說梯子是農戶用來登上窗戶觀察煙葉干濕的,碉堡的下部是生火的地方,新鮮的煙葉就是慢慢的用火烤干的。
漸漸的車進入盤山公路了,山上的霧氣特重,越來越重,前面的車打開雙蹦燈給後面的車提示著,司機說看來昨天山裡的雨下的不小啊!山路2側的排水溝積滿了紅色的積水,土壤是紅色的,所以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是紅色的,煞是好看。漸漸的翻過山了,霧也散去了。路邊的風景又恢復了。陸續參觀了2個購物點後(啥也沒買)最終於下午2點左右到達麗江。
麗江海拔2500米,乍一看沒有給我驚艷的感覺,原來我們是要去麗江新城入住,下午才能參觀麗江古鎮。接我們的導游自我介紹說他叫夏心林,藏族名字是次仁多吉。他的母親是納西族人,他的父親是漢族。姥爺是藏族,次仁多吉是活佛給起的,因此他和藏族和納西族都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也因此麗江導游業的同行送給他一個響亮的名字――藏獒。聽著他的調侃大家哈哈大笑,收拾停當後,跟著藏獒向麗江古鎮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