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春法國、意大利三周游記-1

作者: zengqingyu

導讀5/10(周六)陰轉多雲(上海-北京-巴黎)清晨5:00,天剛蒙蒙亮,我倆乘上58路公交車,到火車站換乘機場五線(頭班車5:30分),1小時後到達浦東國際機場,一路順利;到達機場,公交五線直接行使到3月份剛剛開通的二號航站樓,所以沒有感覺到去新航站樓的不方便(回來據說在八號出口乘機場五線;其實回來時順著路標直接找到公交換乘點,標得十分清晰明了——此為後� ...

5/10(周六)陰轉多雲(上海-北京-巴黎)清晨5:00,天剛蒙蒙亮,我倆乘上58路公交車,到火車站換乘機場五線(頭班車5:30分),1小時後到達浦東國際機場,一路順利;到達機場,公交五線直接行使到3月份剛剛開通的二號航站樓,所以沒有感覺到去新航站樓的不方便(回來據說在八號出口乘機場五線;其實回來時順著路標直接找到公交換乘點,標得十分清晰明了——此為後話)國航在H島,辦手續的乘客很少;安檢的乘客也很少,都非常順利;由於要經停北京,我們是在國際櫃辦行李托運,國內口登機,正式出國手續在北京辦。(我們所乘的是CA933航班,正點時間9:30-11:50,上海先到北京)我們倆在C83號登機口等待起飛,歐洲游的攝像就此開始了;原定時間9:30分,因為起飛排隊,一直輪到10:00左右才飛向藍天,因上海雲層較厚,往北則藍天重現,天空真藍!北方天空晴朗,到達北京整12點(飛行距離1100公裡);我們被分到轉機一類,分乘接駁巴士到達候機樓,應該是新的三號航站樓;裡面很大,機場還新設計了接駁軌道交通車,方便乘客轉換候機樓。同機到達的許多法國團隊游客,居然都不是回巴黎的,全部作為到達的旅客與我們分手了!都繼續他們的美妙航程——逛北京去了。重新辦理了出境手續後,我們又上了原來的飛機(每排8座的,2-4-2排列),好像上海到北京的外國游客都換了;該航班正點飛行時間(13:30北京時間出發——17:55巴黎當地時間到達,巴黎與上海時差六小時,換句話說,應該是從13:30-23:55,北京時間)13:30准時啟動,13:50上天,到巴黎8500多公裡,空姐預計8個小時,機上提供兩頓正餐;飛機似乎經過昆明湖,長城,又經過10個多小時的飛行,於北京時間11號的0:30分到達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法國時間要晚6個小時(這裡實行夏時制),所以巴黎這時是10號的18:30分,天還很亮堂!臨近巴黎上空,天上的飛機真多!無數條劃痕穿過天空(估計都是噴氣式,到處拖著長長的白煙,或從白點倒大飛機一閃而過!)遙望地面,成片的綠地和點點建築,一派田園風光!要是我的感覺正確的話,我們是在戴高樂機場的1號圓形航站樓出的站;因為一直沿著出站標志走了好長時間的路,到了入境驗關的地方—居然一個乘客也沒有!可見法國海關的效率,關口只要求我們提供機票,就蓋章放行了,非常簡單!他要我們拿機票,我開始沒有聽懂;但完成後我用法語表示感謝,居然引起他很大的驚訝!取到行李後很順利出了關,就沒有發現取免費地圖的地方!這一點和澳洲、香港相比,相差甚遠!接著立即看到機場輕軌站,就乘機場的免費穿梭輕軌巴士(ROISSY)(2站),來到了法國鐵路(SNCF)戴高樂機場站,在這裡買了巴黎交通專用的橘色周票,因為要去楓丹白露,我們買的是1-6區的通票,36.1歐元/人;周一到周日七天通用。然後乘RER B線郊區鐵路,去巴黎市中心(單程8.2歐元/人,含市中心換乘地鐵費用。因為今天是周六,周票要到下周一才能使用),盡管已經是晚上近20:00,一路還是光線明亮,好像國內的下午3、4點,列車比較陳舊,氣溫也感覺比較炎熱;到市中心的CHÂTELET站換地鐵一號線,到BASTILLIE換地鐵八號線一站,終於到達LEDRU-ROLLIN,我們在巴黎住處附近;已經是北京時間早上4點多。附:部分信息說明:機場有免費巴士“ROISSY”,換乘RER B(從早上4:45——半夜1:30,間隔15分鐘,行駛35分鐘左右),地鐵時間(從早上5:20——半夜1:20,1-2圈10張套票(un carnet de ticket)11.1歐元,un billet單張1.5歐元,一張票可以用1個半小時,但地鐵票還是一次性的,沒有什麼1.5小時內可以出站後,再持票進站繼續乘坐之說;這個T+車票只是1.5小時內用於Bus/Bus或Bus/Tram;如果票上注明sans correspondance,就不能換車了;地鐵和RER可以換車,更不用說1.5小時了;在地鐵是只要不出來就可以,出來再進去就不行;公交是按時間算的;地鐵和公交不能換,查票的一看就知道你是坐的地鐵還是公交;地鐵換bus/tram是不行的,1.5h只能用在bus和tram之間的互換,就是b/b,t/t或者b/t)下述所提的各類車證,都可在各地鐵站或旅游局購買,可同時取得地鐵圖。切記要在周票上貼好相片和填上個人資料,否則會被罰款。19點應該有人工售票;機器上24h都可以買。本周周票最晚周三購買,下周周票最早周五購買,周四不賣。天票Mobilis,在一天24小時內,持此票可以無限次乘坐包括地鐵,公交,RER市內段等公共交通工具;

Zones(圈)價格(圈,法語是叫‘zone’)

1-2 5.60(巴黎市內景點全都可以了)

1-3 7.50

1-4 9.30(到凡爾塞宮用4圈票)

1-5 12.50(迪斯尼和機場用5圈票就足夠了)

1-6 15.90周票,Carte Orarge(HEBDO)通行證(HEBDOMADAIRE桔卡周票)(Carte Orange有月票MENSUEL和周票HEBDOMADAIRE之分),這個通行證相當便宜,可以一周內無限次在地鐵、巴士、RER火車中使用。周票的有效期固定由每個星期一至星期日晚上止。不論你在哪天購買,有效期都是在星期日止。如將10張票和一星期1-2圈周票比較,後者無疑便宜很多,假若你在巴黎區留三至四天的話(最好在星期一至三購買)這套證是最佳選擇。切記要在票上貼好相片和填上個人資料,Nom是姓,Prenom是名。否則會被罰款。(本周周票最晚周三晚之前購買,下周周票最早周五購買,周四不賣)

如果是飛機來回巴黎,又要去迪斯尼,又要去凡爾塞宮,又是在同一周內,那麼買1-5圈的周票是最劃算的,才32.10歐(CDG機場次票來回16.4歐,迪斯尼次票來回12歐,凡爾塞宮次票來回5.6歐,加起來就已經超過周票價格了,何況還有市內買票的價格呢?)

Zones(圈)價格

1-2 16.30(巴黎市內景點全都可以到)

1-3 21.60(拉德芳斯(新凱旋門)在3圈,坐RER在這站算出圈,坐M1不算出圈)

1-4 26.70

1-5 32.10(到凡爾塞宮用4圈票,迪斯尼和CDG機場用5圈票就足夠了)

1-6 36.10(楓丹白露在6圈,橙票可以坐R線火車的(及其他Translinie;ter不行),再換公交車也不用加錢)在巴黎,所有metro都屬2圈內,不會出圈的。所以,雖然la defense在3圈,只要坐地鐵,2圈的票就行了,不過rer就有圈之分,所以要3圈的票。同理,其他地方無論多遠,metro用2圈的票,其他的,按圈算。在2圈內,偏好坐RER,超快,就3個站,坐metro停n多站。CarteOrarge將會逐漸取消,轉成Navigo pass ...其實是一樣的東西,還是在地鐵窗口買,只是NAVIGO PASS是現場用數碼相機給你拍照,然後做一張卡,直接劃卡進站博物館卡 Carte Musées et Monuments (購買地點:任何博物館或旅游辦事處,FNAC商店)如果狂能轉博物館,想去很多的人可以選這個,不然一般的單買票就是。從第一次開始使用之日連續N天內有效,可提前購買。

2天 30歐 4天 45歐 6天 60歐巴黎商場一般周日休,一-六,9:30-18:30巴黎的地鐵建於1900年7月19日,即地鐵1號線,晚於倫敦(1863)、紐約(1868)、芝加哥(1892)、布達佩斯(1896)、格拉斯哥(蘇格蘭,1897),在馬約門與萬塞訥門之間,18個站,10.3公裡;現仍有兩處保持著原貌:太子門和女修院長(ABBESSES)(埃克托爾·熱爾曼·吉馬爾設計:火焰裝飾,其對手稱之為“面條藝術”,典型如拉封丹街14號的貝朗榭公寓LE CASTEL BÉRANGER,許多內飾都由其設計;在巴黎城建築比賽中獲得一等獎)。5/11(周日)晴(巴黎市中心:巴士底廣場、孚日廣場、聖路易島、斯德島、盧浮宮、杜伊勒裡公園、柑橘園、協和廣場、波旁宮、大、小王宮、戴高樂廣場、香榭麗舍街、凱旋門、裡昂火車站)清晨,步行10分鐘左右來到了巴黎市西面的巴士底廣場(LA PLACE DE LA BASTILLE),在中國許多人的心目中,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地方,即1789年法國大革命發生地,廣場實際處在一個多岔路口,還是蠻寬闊的;1789年大革命時將原監獄拆除後,為紀念1830年三日的光榮戰鬥(7月27-29日)(這“光榮的三天”,最終使波旁王朝退出了歷史舞台,重新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浦執掌“七月王朝”),廣場中央在1833年建起一座高52米的青銅紀念碑,銘文上記載了大革命的經歷,圓柱頂端是像征自由之神的塑像。沿多岔路口向西,就是巴黎的馬萊區(MARAIS,意濕地、沼澤),來到清淨的孚日廣場(PL. DES VOSGES),這是首都第一座王室廣場,17世紀亨利四世修建,1612年竣工;中心南北各有較高建築:國王閣,王後閣,兩邊相連著兩座建築的小連拱廊布局,形成供出入的拱廊與狹廊;正牆由石頭與磚建成,陡斜的房頂覆蓋著黑板岩瓦,根據太陽光的變換給人以光彩琉璃的感覺;花園中心是路易十三像,由黎世留於1639年所立,大革命時期摧毀,1825年重塑;巴黎人在此經銷各類藝術作品,也有畫家在作畫,還有數個青年人在廣場中心草坪上聚會,周圍環境十分寧靜;PL. DES VOSGES 6號:是維克多·雨果(1802-1885)故居(1832-1848年作家31-46歲時在此居住,歐元3.35);因為是周日,這裡閉館,我們沒能進入;廣場西側是修麗館(免費),現在是國立歷史古跡保護館,裡面的花園是文藝復興式的美麗橘園,右邊的建築於1634-1641年建成,每個窗戶上方的窗楣都飾以各種各樣的人頭像或框緣,稱作“小蘇利”,後門直通孚日廣場;繼續向西是RUE FRANCOIS MIRON,82號是18世紀埃諾·德·康道布旅館的迷人陽台;68號是17世紀的博韋旅館,1763年莫扎特住在這裡;44-6是金碧輝煌的哥特式酒窖;11、13號是15世紀建造的老宅、TOUR ST-JACQUES(P60),16世紀教堂殘留物,附近有一座帕斯卡雕像,帕斯卡曾在這座塔樓上做過氣壓實驗—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雕像。走過馬萊地區向南,就來到了塞納河邊,三座橋把兩個島和左岸右岸連接在了一起,在這裡可以看到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的背部;我們先走上了聖路易島(ILE ST-LOUIS),島上綠樹成蔭,非常幽靜;路邊有許多飯館和咖啡館,可能是時間尚早的緣故,島上很冷清,一個已經開張百年以上的冰激凌店已經開門迎客(冰激淋專賣“BERTHILLON貝蒂榮”店,31 RUE DE ST-LOUIS);再望東前行不遠,普勒蒂埃街角上是聖路易島教堂(L’ÉGLIES SAINT LOUIS EN L’ILE),是法國極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建築;東面島盡頭處是朗貝爾飯店(HOTEL LAMBERT)(讓·巴蒂斯特·朗貝爾,路易十三的建築顧問,1641年建,主體建在院內深處,大門緊閉,只能在外圍觀賞,從塞納河小支流安茹河畔可看見建築物側邊直通第二層的一座可愛的角塔,伏爾泰《1694-1778》、盧梭《1712-1778》等在此居住過);向北再向西一拐,沿著島的邊界轉過去就是洛贊飯店(L’HÔTEL DE LAUZUN),1656年建,1682年歸洛贊公爵,公館的大部分房間租給了藝術家居住。通過聖路易島去斯德島的聖路易橋上,看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一個模特兒在拉手風琴,但是沒有頭顱!許多法國學生也覺得非常有趣,紛紛在琴手後貼上自己的頭顱留念,也有的在模特放著的簿冊上簽名留念;邊上還有更有趣的一幕:另一個模特打扮成卓別林摸樣正坐在地上擺酷。斯德島(ILE DE LA CITÉ)(始於公元前三世紀)向前幾步就來到了巴黎聖母院!她的名聲四海聞名,如雷貫耳!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廣場8:00-19:00,金庫13:30-17:00,周日關閉《購票》,塔樓9:30-12:15,14:00-17:00《購票》)(哥特式藝術風格,始建於1163年,1330年改建完工;到了十九世紀,又加建了個尖塔,和原來的房頂巧妙地呈現十字架的外形;其正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由大小比例相同的9塊長方形塊構成;相傳法國古代有這麼一個說法:若要造教堂,應當用阿美安教堂的大廳,夏爾特教堂的塔樓,蘭斯教堂的雕像,以及巴黎聖母院的立面,因為這是法國古代教堂建築中的“四傑”。拿破侖在此稱帝,戴高樂的葬禮在此舉行;正門向西,分三層:底層:並排3個桃形門洞,有表現聖經故事或地獄景像(長串浮雕);①左門“聖母門”(北首),中柱:雕聖母、聖嬰像,拱肩表面表現聖母經歷;②右門“聖安娜門”(南首),中柱雕5世紀主教聖馬賽爾像,拱肩是聖母和兩位天使,兩旁是莫裡斯·德·蘇裡主教和路易七世國王;③中門表現“最後的審判”,中柱是耶穌在“世界末日”審判每人命運,一邊升天,一邊入地獄,門上是“國王長廊”,28個古代君主;中層:中間直徑10米玫瑰圓窗,前面立著懷抱耶穌的聖母,左右是亞當和夏娃,位於長廊中央的玫瑰窗形似聖母頭頂的一道奇特的光環;窗下是眾王廊,陳列著尊尤太和希伯萊國王的雕塑。三層:美麗欄杆;再上:大鐘)邊上排著長隊等著登頂,正面大門向西開,廣場上有查理曼雕像:742-814,法國國王;也有許多人正在排隊進入教堂,我們也加入了這批隊伍,很快就進入了教堂;今天是禮拜天,教堂內正在做彌撒,據說大廳可容納九千人,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現場氣氛非常莊重,教徒們和眾多參觀的人互不干涉,正在傾聽主教講課;四周牆上布滿了凡是巴黎人都引以為豪的彩色玻璃窗花。170多年前雨果的文藝作品“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展現了一個民族一些典型人物的假、惡、醜與真、善、美,是一段濃縮的藝術化歷史;這部不朽的作品給巴黎聖母院塗抹上了更神秘的色彩。從此,巴黎聖母院就與卡西莫多和愛斯美拉達的故事一起駐留於人們的腦海,成為人們永久的向往。1594年,亨利四世在此加冕;1654年,“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此加冕;1774年,路易十六在此加冕;1804年,拿破侖在此加冕;大衛的名畫“拿破倫一世加冕大典”就是表現這一場面;1853年,拿破侖三世在此舉行婚禮;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聚此高唱勝利贊歌;1970年,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此參加戴高樂的葬禮;…………聖母院的邊上是警察局、監獄(CONCIERGERIE)(大革命刑前關人的地方,路易十六王後《1755-1793》的單間囚房歐元5.4,聖沙佩勒教堂通票歐元7.6)、聖沙佩勒教堂(STE CHAPELLE)(彩色玻璃,巴黎最古老,午後來此,光線美妙歐元5.4,監獄通票歐元7.6)、左、右岸邊河堤上書店林立;聖沙佩勒教堂北面是法院(PALAIS DE JUSTRICE)、斯德島東南部是總主教府橋(PONT DE L’ARCHEVÊCHÉ),在此觀大教堂背部雄姿,非常迷人;在聖米歇爾橋邊(“PONTAINE SAINT MICHEL”)我們留下了聖米歇爾廣場、小橋和聖母院的影像,這是一個絕佳的角度;橋南(左岸)車水馬龍,多岔路口,矗立著一座含有多幅雕塑的6層建築。沿著塞納河邊向西走,一路幾多橋!據說在流經巴黎市區13公裡的塞納河上,總共有36座年輪各異的橋;走過亨利四世騎馬像,新橋(PONT NEUF)(巴黎最古老的橋,1578-1604年間建立,1607年亨利四世騎馬主持了落成儀式;巴黎人說固若新橋),藝術橋(LE PONT DES ARTS),1801-1803年建,1981年重新修復,橋上不通車;接著來到了著名的盧浮宮。盧浮宮(MUSÉE DU LOUVRE)(15:00-18:00;周日6折;每月第一個周日免費;周二、5/1休),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博物館三雄”,盧浮宮在其中排名第一。據說最初這裡是12世紀建的一座城堡,華麗的皇家住宅,1564年被改建為宮殿,先後居住過50多位法國國王和王後,還有許多藝術家在這裡生活過;1873年法國大革命期間改為博物館,1984年又進行了擴建。從東面進入宮廷圍牆,來到西部的金字塔入口處,此塔由美籍華人貝聿銘設計,1989年落成;不管大眾對它是褒是貶,是喜愛還是憎惡,它還是建築史上的一次奇跡;建築師出色地應用了采光技術,富有創造性地把光線分散到環繞古老建築的庭院和門廳中去;同時,還為盧浮宮那些充滿神奇魅力的畫廊提供了多個入口。我們排小隊進入透亮的地下室,先去買了4天的博物館通票(CARTE MUSÉE,45歐元/人),隨即進入了盧浮宮參觀,裡面共有精心布置的6個陳列館:希腊和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藝術館、雕塑藝術館、服飾藝術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占地面積最大。從南到北相距近2公裡,有200多個展室;展館內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據說有40多萬件,相當一部分來自王室珍藏;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之最。因時間關系,也為合理利用博物館卡,我們做了一些重點選擇,先後主要觀賞了:①著名的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作於公元前2世紀,1863年在薩莫色雷斯島神廟發掘過程中被發現,塑像高3.28米,出土時已碎成118塊。神像是為紀念德米特裡於公元前306年戰勝托勒密艦隊而作。傳說有一天勝利女神從天而降,落在薩莫色雷斯島神殿旁港灣的希腊船頭。女神站在船頭展開雙翼,仿佛在觀察戰爭的場面,又似乎在引領希腊船隊勇往直前。這個形像影響了後世的雕塑,倫敦維多利亞女王立在戰車上展開雙翼的形像頗似這尊希腊雕像,電影“泰坦尼克號”也再現了這一形像。②米洛的維納斯,作於公元前2世紀後期,高約2.04米,是兩塊半透明的白玉石拼合雕就;於1820年4月8日被米洛島的一個農民偶然間挖到;雕像出土前兩臂俱全。法國船長杜蒙·居維爾與希腊商人和英國人為爭購雕像展開武力爭奪,混戰中雕像雙臂被打斷。米洛當局後來將其賣給法國。路易十八收藏後,送給了盧浮宮。100多年來,人們已不知維納斯斷臂前的形像,後來根據檔案中發現的杜蒙·居維爾的回憶錄得知,維納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臂上伸握著蘋果。③蒙娜麗莎,萊奧那多·達·芬奇1503年作,畫中的婦女是意大利銀行家焦孔達的妻子。作畫時,為了不使做模特兒的蒙娜麗莎感到無聊,專門雇了樂師為她演奏音樂。畫高77釐米,寬53釐米。從1792年起,成為法國皇家收藏品及其它眾多繪畫與雕塑;據說法國國王要求自己的公主每天要學習那種貴族微笑。④“佛朗索瓦一世”(戴帽穿袍),作者讓·克魯埃,約1525年畫;佛朗索瓦一世被視為開明的君主,是法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國王之一;在他統治時期,法國繁榮的文化達到了一個高潮。⑤油畫《馬拉之死》,1793年7月12日,夏洛特·科黛第一次在修道院時,曾試圖見到大革命的極左派領袖。第二天,她給他發了封短信並直接來到他家。馬拉的房間第一層,當時因身患嚴重的皮膚病,他像往常一樣泡在含硫的浴缸水裡,頭纏著浸了醋的紗布。他聽見佣人們正向外推來訪者,便請她進來。這位漂亮的諾曼底女子當時25歲,淡褐色頭發,一進門便給了馬拉致命一刀。大衛著名的油畫《馬拉之死》,極好地刻畫了當時的情景。夏洛特·科黛被逮捕後監禁在旁邊的修道院監獄內,於7月18日判刑並被送上斷頭台,死後葬在馬德萊娜教堂原墓地內。受害者馬拉的遺體先是存放在方濟各會修道院,後被隆重地移至先賢祠。⑥狄安娜出浴圖。⑦拿破倫一世與約瑟芬皇後加冕圖。⑧自由之神引導人民。整個館藏藝術瑰寶不計其數,包括源自羅馬、希腊、埃及的人造物品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作品。為趕時間,多觀賞幾個景點,我們又從金字塔下回到地面,穿過小凱旋門,又稱卡羅塞爾凱旋門(玫瑰紅加白色大理石結構,建於1806年,設計源於羅馬的塞普蒂默斯拱門:THE ARCH OF SEPTIMIUS SEVERUS),來到杜伊勒裡公園(JARDIN DES TUILERIES),非常寬闊的綠地公園,中心有噴泉及水池(河邊的“水邊平台TERRASSE DU BORD DE L’EAU”),唯一缺點就是土路,一有風吹,塵土飛揚!許多人在一龍頭前接水解渴,烈日下還是很炎熱的;公園盡頭南首是柑橘園(MUSÉE DE L’ORANGERIE):園內有塞尚、雷諾等人的作品;但最最著名的是整牆的多幅睡蓮畫,由莫奈MONET CLAUDE 1840-1926所畫;這裡是“睡蓮”的世界,高約2米,長約10多米的多幅畫卷,鑲嵌在半圓型的牆壁上,恰如自己也置身於漂浮著睡蓮的水池中;無一例外的大門入口處也是戒備森嚴,背包都要透視,這一場景在隨後的法、意兩國隨處可見。園外就是著名的協和廣場(PL. DE LA CONCORDE,原名路易十五廣場),建於1763年(斷頭台:路易十六、瑪麗·安托瓦妮特人頭1793年在此落地、廣場四角的8個雕像,像征法國的8個城市),1830年改稱為協和廣場;廣場中央的白色盧克索方尖碑,是埃及的拉莫斯二世(公元前1300年)的作品,1836年由路易菲利普置於廣場中心;站在方尖碑下,南面是波旁王宮,北面是馬德萊娜教堂,東面是杜伊勒裡花園和盧浮宮,西面是香榭麗舍大街;穿過協和橋、波旁宮(國民議會大廈)(LE PALAIS BOURBON,建於1722-1728年,1830年開始成為國會大廈)、亞歷山大三世橋(RONT ALEXANDRE Ⅲ),此橋金碧輝煌,雕塑精制,1900年建成,長109米,寬40米,4個橋頭堡上各有一座鍍銅的騎士群塑像,表現的是信息女神攔飛馬的形像:左岸是工業信息女神(東),商業信息女神(西);右岸是藝術信息女神(東),科學信息女神(西);橋拱的拱冠:東部是戴有巴黎徽章的仙女像,西部是戴有俄國涅瓦河徽章的仙女像;橋欄杆上,四處各有一組守護神像;它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作為法俄親善的禮物捐贈給法國的,而他的父親叫亞歷山大三世。橋的南面就是榮軍院;橋的北面是大、小王宮;我們來到大、小王宮,大王宮(建於1897-1900年間)正在舉行專題展覽,我們的通票不能用,小王宮也無非常別致,沒有入內;走過戴高樂塑像,即戴高樂廣場(PL. CHARLES DE GAULLE-ETOILE),映入眼簾的就是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AV. DES CHAMPS-ELYSÉES),大街兩旁商店林立,人流如潮,經過圓形廣場(ROND POINT),只見鋪設石板的綠地大街,一直延續到著名的凱旋門!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1806-1836建成,受羅馬的提圖斯凱旋門《ARCH OF TITUS》啟發,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1806年,拿破侖為紀念他最重要的奧斯特利茨戰役,而下令修建)(9:30-23:00,歐元6.1),四周呈散射型有12條馬路,我們沿外圈(凱旋門的路對面)從東頭走到西頭,感覺走了好長時間,這與多次在岔路口等待亮綠燈再走也有一定的關系;最終還是從地下道穿到凱旋門下(此通道沿香榭麗舍大街由東到西貫通);細觀著名的凱旋門:①內牆:有拿破侖戰功96個浮雕,還刻有跟隨拿破侖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②東北角外牆:1792-1815戰史巨雕,佛朗索瓦·呂德創造,“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又名馬賽曲,上部是一位女神執劍勇往直前,下部是戰士們劍拔弩張;③東南方向的外牆浮雕表現的是拿破侖的一個細節;加上西南、西北三座,分別表現凱旋、抵抗、和平;④正下方:1920年11月11日建的一位無名烈士墓,地上的墓志意思是:“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是為了紀念一戰150萬陣亡士兵。1840年12月15日,拿破侖遺體經過這裡,送往榮軍院安葬;雨果1885年5月22日去世時,在此停靈一夜;據說其父是拿破侖時代的將軍,但死後名字沒有刻在此,對此雨果一直耿耿於懷,於是熱愛他的法國人在其去世後,特意讓他的館柩在此停靈一夜。納粹的軍隊曾從這裡穿過,接受希特勒的檢閱;戴高樂的車隊曾從這裡穿過,受到巴黎人民的歡呼。當年,1805年的8月15日,拿破侖在此主持了奠基儀式,直到1836年7月29日建成。現在每年的7月14日國慶節時,總統要從凱旋門下通過。門下正在舉行撥旺火焰儀式,確保墓前的長明燈不熄,這是每晚18:00點的一檔固定儀式,自1922年起,日復一日,終年不斷;只見官員肅立,軍官巡視,管弦樂隊高奏音樂,然後是官員講話,整個過程進行了很長時間。然後我們步行273級台階登上凱旋門頂層,整個巴黎風光盡收眼底!最顯目的自然是艾菲爾鐵塔、盧浮宮、聖心大教堂、蒙帕納斯(MONTPARNASSE)塔樓、拉德芳斯(LA DÉFENCE)(副都)等等,風光無限好!乘上地鐵1號線直接回到住處,已近22點,但天仍未黑下來。最後一個任務,要探索一下明天去楓丹白露的巴黎“裡昂”火車站,手拿簡易地圖,穿行在錯綜復雜的巴黎西部小馬路上,因為這裡的許多路都有多條交叉口,且不遵循東西或南北方向,稍有不慎就會走上岔道,去的時候嚴格走大路,雖饒了些彎道,但很順利找到了“裡昂”火車站,全開放的火車站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盡管已經22:00點,熙熙攘攘的人流不斷從剛到的火車上出來,匆匆離去;當然也有和中國的相似之處:不少西洋人站在車頭旁的站台上翹首眺望,等待著親人的歸來,說月台其實只是就是公共場所的一角!旅游信息中心還開著,接待小姐仔細為我作了解釋,關於打票問題、往返楓丹白露的火車時刻表,等等,只是在哪個站台上車,她表示無法確定,要以顯示屏顯示為准(經過多次坐火車,我才明白,不知是洋人不注意,還是確實不確定,一般乘火車都以顯示屏打出為准,且只在開車前20-30分鐘才顯示,所以在那裡乘火車絕對不需要提前太多時間,而且都是隨到隨走,非常方便)問清楚後,在車站外的多岔路口,請教一位正在餐館外的法國老者,問一條剛在前路口玻璃框內大地圖上看到的通住處的一條似乎直通的馬路名,他說住了這麼多年,也搞不清楚許多條小馬路的不同名字,也許前面那條就通?!於是就只能讓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了!在一個岔道口,我要想確定一個叉道是否通車站更近些,特意走了過去,才發現離目標很遠!已經0點了,我恐走錯道回不了住處,就還是選擇略近一些的估計不會錯的道摸回了住處,直到看到離住處不遠的麥當勞餐廳,我才長舒了口氣!5/12(周一)晴(楓丹白露、埃菲爾鐵塔、榮軍院)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周二休)(巴黎裡昂站,“GRANDES LIGNES”—地上發車,“BANLIEUE”—地下站台發車P172)(位於巴黎東南65公裡,開放時間9:30-12:30,14:00-17:00,弗朗索瓦一世改建)楓丹白露宮首建大約在12世紀,是法國歷代著名君主的行宮別苑,宮殿逐漸擴建至今天的規模,法、意兩國建築師、畫家,包括達芬奇都參與建設和修飾,因此,楓丹白露宮融兩國藝術風格於一體,將雕刻與油畫藝術相結合,形成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楓丹白露派”;其由五座形狀各異的庭院、一座古堡主塔以及若干座不同時代特色的花園連貫而成;主塔是鐘塔庭,也稱橢圓形庭,是宮殿群的主體,盡管楓丹白露宮屢經重建,但都保留了古老凝重的鐘塔。特別值得一提的:達芬奇在這裡度過了生命的最後四年,骨灰和藝術永遠地留在了楓丹白露宮。宮名法文原意為“藍色的泉水”,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將其譯為這個極富詩意的名字。從住處步行到巴黎的裡昂火車站(市區東南),乘郊區火車前往;車行大約45分鐘,到達楓丹白露,再乘A線巴士(6站,巴黎周票通用)穿過市中心到達城堡入口,才早上9點;因要9:30分開門,宮殿廣場上稀稀拉拉沒有幾個游客—但是有一群中國人!9:30分准點開門,我們先進入了位於廣場西南部的楓丹白露宮,俗稱大殿(巴黎的博物館通票可以通用);殿中的方形庭院稱為告別庭院,是紀念拿破倫1814年退位,此地原稱白馬庭院,曾是鋪沙的馬齊廄。據說此處的宮殿從中世紀開始建起,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宮殿建築風格多樣,聽說能准確地說出哪座建築屬於哪個朝代,那就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了!將鐘塔庭和白馬庭連成一體的是弗蘭西斯一世畫廊,我們穿行其中,也分不清具體哪是哪。以我的眼光來看,宮殿還不算非常豪華;但範圍很大,從候見廳、起居室、宴會廳到諮政廳與正殿,處處流露出帝王的闊綽氣派;彩繪細木壁板、繪畫、地毯與家具,見證宮殿自16世紀到19世紀的變遷;其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風格,巧奪天工的壁畫與仿大理石粉牆裝飾,是佛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在位期間,由意大利藝術家(ROSSO、PRIMATICE)創作完成。我們順著宮殿圍好的繩索,轉來轉去參觀各個殿室,一會兒上樓一會兒下樓,接著參觀了小殿、拿破侖博物館和皇後起居室;主要只是觀賞室內的擺設、雕塑和各種繪畫,以及從窗戶看出去的漂亮花園(稱為迪安娜花園,又稱皇後花園或橙園,園內遍布16-18世紀的花壇和雕塑,狄安娜噴泉,亨利四世1602年修築),經修整過的草坪和噴水池(稱為噴泉庭院),感受一種寧靜、開闊、祥和之氣氛,確實是非常之美麗!參觀城堡後,來到了位於宮殿南部的大花園(稱為英國花園),廣場草坪整潔,池塘小亭(稱為鯉魚池,又稱“美泉”),池中有座八角亭,小鴨、小鵝等在自由嬉戲,好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周圍靜得出奇,綠樹鮮花叢中幾乎無人,實實在在一個人間天堂!據說當年這裡是拿破倫最喜歡打獵的地方,遠離喧囂的戰場來此休閑與尋找另一種刺激。走過噴泉庭院,來到宮廷東部,展現眼前的是更寬闊的大花圃,據說是歐洲最大的花圃,建於亨利四世時期,當初是供狩獵之用;東面是人工開鑿的運河及當初拿破倫的狩獵場,在其中策馬馳騁,可以想像其之寬闊與深淵。從大花圃穿過橢圓形庭院、迪安娜花園,又回到了凡世間,普通的街道和成排的小商店,這是楓丹白露市中心,大巴黎東南方向的一個小城鎮。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往西北方向,去探訪十公裡之外的“巴比爾宗”,一個昔日大畫家雲集的地方,並且最終長眠的地方。乘A線巴士換法鐵,回到巴黎裡昂火車站。在這裡有一段小插曲,因為在上海訂的法國鐵路票共有三程,分別為:①巴黎到馬賽、②馬賽到嘎納、③尼斯到比薩;頭一程訂的票選擇到車站取票,所以我們就在火車站內,見售票處有多人排隊,想在自助售票機前試著打印車票,但是沒有成功:雖然操作很順利,但是機器就是不認我們中國的信用卡,只好排隊到人工售票處取票。取完票在裡昂火車站外,一溫州人開的小飯店裡吃了一頓簡單的中餐後,乘地鐵來到著名的埃菲爾鐵塔旁。出地鐵站,半圓形的廣場(PLACE DU TROCADÉRO)上西北方向是諾特爾塔姆教堂,西南方向是“巴西”墓地;我們向東,在紀念碑博物館和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擁有四個博物館:人類、航海、法蘭西紀念碑、電影;1937年世博會留下的遺產)之間,穿過金色的女神塑像(石頭黃銅雕塑),這裡又稱LES JARDINS DU TROCADÉRO(PLACE DU TROCADÉRO東南),右下方寬敞的水池,噴泉旁,許多人在此歇息,還有一些藝人在廣場上放聲流行歌曲;總之,這裡充滿了異國情調和不同膚色的游人。穿過塞納河上的耶拿橋(PONT D’IÈNA,橋名是紀念拿破侖在普魯士的勝利),終於來到了充滿爭議的埃菲爾鐵塔下(LA TOUR EIFFEL,高320.75米,重7300噸;1889年5月15日萬國博覽會開幕時剪彩)(11:00-18:00)(9:30-23:00?P71)(57M,歐元3.35;115M,歐元6.7;276M歐元9.45;歐元2.74,共有1710個台階),塔旁站立著特殊裝扮的藝人,作為活體模特兒,一種特殊的行為藝術,為景區增添了新的活力。100多年前,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總理提出了“要做一件極不尋常的事”的設想,1886年5月,巴黎第三屆世博會組委會組織規劃設計招標,年輕的建築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鐵塔設計,在700多件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屬於最異想天開的設計,方案被一致通過;消息傳出,招致300多位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的集體請願,以作家莫泊桑為首,發起了一項反對鐵塔的簽名活動(參閱文後附件),反對修建高達300多米的鐵塔;但埃菲爾在政府的積極支持下,開始將計劃付諸實施,於1889年建成。1889年3月31日,23個月後,鐵塔主題建築完工,埃菲爾與一些世博會高官登上塔頂,在升起的三色國旗下宣稱:“現在,世界上只有法國國旗能飄揚在300米的高空。”博覽會期間,登上鐵塔成為人們參觀世博會的一項重要活動。有趣的是,曾經激烈反對建塔的巴黎文人們也經常去鐵塔。有人問莫泊桑:“你為什麼常來鐵塔吃飯?”莫泊桑無奈但詼諧地回答:“因為只有在埃菲爾鐵塔,才是唯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今天,埃菲爾鐵塔已成為“美麗的貴夫人”、“巴黎市的偉大標志”、“法國的像征”。巴黎人對建築的包容是無止境的,除了埃菲爾鐵塔,還有古埃及方尖碑、玻璃金字塔、蓬皮杜藝術中心等。由於已經在凱旋門登頂,還要爬聖母院的鐘樓(那是正宗的市中心),去市北高處的聖心大教堂,我們決定不再另外破費攀登埃菲爾鐵塔,只在塔下駐足觀望,一睹鐵塔的雄姿,並攝影留念。建築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頭像立在鐵塔的一座柱角下。繼續穿行在練兵場公園(PARC DE CHAMP DE MARS)(拿破侖·波拿巴15歲在此入學受訓),這裡常常用來進行節日慶祝活動和軍事訓練,公園一直從塞納河擴展到由雅克·安熱·加布裡埃爾設計的18世紀的大樓——軍事學院。在寬闊的公園裡小歇,邊上有一家可能是印度的大小四口人,兩個大人,很矮很結實,兩個幼小的孩童,圓滾滾的在草地上滾爬,因稍大的欺負稍小的引發爭吵,再到母親的干預下結束“戰爭”,重歸於好,其樂融融,著實讓人羨慕!(沿著電台演播室向布蘭維勒街走,一直到格裡內橋,橋的右邊邊是自由女神像LA STATUE DE LA LIBERTÉ,於1889年立於天鵝小巷,是美國移民1885年獻給巴黎城的——即是巴托爾迪對紐約巨大青銅雕塑的仿制品)經過舊陸軍士官學校(拿破倫曾在此求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BUILDING)(建於1958年),來到了金碧輝煌的榮軍院,又稱軍事博物館(HÔTEL DES INVALIDES)(10:00-17:00,歐元5.8),路易十四於1617年下令修建了這座院落;他的初衷是想用它來收容戰場的傷殘士兵;但實際上這裡卻用作老兵交換所;許多老兵盡管年老體衰,仍被送往全法各地防守要塞和碉堡。氣勢宏偉的穹頂尖高達102米,下面原來是一座皇家教堂,教堂中排列著法國歷代軍事偉人的陵墓,包括拿破倫一世、沃邦、蒂雷納、托克等等。邊上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博物館(每年10到3月開放,收費)。據說,臨終的拿破侖在遺囑中曾寫道:“我願我的身體躺在塞納河畔,躺在我如此熱愛過的法國人民中間”,1840年,國王路易·菲利普破例同意將拿破侖皇帝的遺骨從孤島送回巴黎。12月15日,人們翹首迎來了拿破侖的靈車,在莊嚴隆重的悼念儀式中,通過凱旋門,安葬於此;據維克多·雨果後來描繪:馬車酷似一座金山,雕塑著金色的蜜蜂和十四尊勝利女神。現在教堂中的紅斑岩石棺是不久前由維斯孔蒂設計而成的,自成型之日起它就一直放在教堂圓頂的正下方。榮軍院下層:拿破侖葬於此,據說有六層棺樽,從裡向外分別是:白鐵、桃花心木、鉛制(兩層)、烏檀木、橡木,最外面,是從俄羅斯運來的紅斑岩鑿成,表現曲線凹入,有點像拿破侖生前常戴的船形軍帽,四周12根石柱,代表歷次輝煌戰役(12個勝利女神像);上層6間圓閣,2個弟弟,1個兒子,4個元帥骨灰;館內的氣氛莊重、肅穆,充分展示了法國人對這位近代領袖高度的崇敬。據說在榮軍院的地下,正在修建一座戴高樂紀念館,再加上造就法國成為國際一流地位的路易十四,影響法國最為深遠的3位偉人將在這裡際會。繼續前往東部對面的羅丹博物館,因今天是周一休息,鐵將軍把門。今天逛得較累,我們乘地鐵回到了住處,18:00多,還是陽光高照。附1:反對興建埃菲爾鐵塔請願書:我們,作家、畫家、雕刻家、建築師、從未遭受破壞的巴黎城的業余鑒賞家們,以我們的良心,以所有不為人知的法國審美觀的名義,以備受威脅的法蘭西藝術和歷史的名義,竭盡全力呼吁,反對在我們首都的中心地帶興建艾菲爾鐵塔,我們認為它不僅一無用處而且醜陋無比。而具有正義感的民眾已將之定名為“巴別塔”。我們不是狂熱的沙文主義者,但我們有權大聲呼吁,巴黎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城市。這裡無論是大街小巷、寬廣的林蔭道、美麗的塞納河畔,還是悠閑的散步區。處處聳立著人類智慧所創造的歷史建築物……難道我們真的要破壞這一切嗎?巴黎城難道將長期與奇風異格或唯利是圖的機器制造商為伍嗎?難道我們能夠容忍如此徹底地毀壞市容、損害其高貴的氣質嗎?連美國制造商都把艾菲爾鐵塔拒之門外,毋庸置疑,它也只能將巴黎卷入深淵……只需稍動腦筋、稍微想像一下,這座駭人聽聞、別出心裁的鐵塔,這座工業化、黑煙囪式的鋼鐵怪物在巴黎哪怕居高臨下地矗立幾分鐘,也將令人膽寒。不僅如此,它還將野蠻地壓倒聖母院、聖禮拜堂、聖雅克塔、羅浮宮、榮軍院圓頂、凱旋門及一切我們引以自豪的歷史古跡,讓它們臣服於鐵塔下,使之成為噩夢、化為泡影。未來20年當中,我們將看到一塊可惡的墨跡在這座以多年的智慧精心構造的整座城市裡漸漸擴張,任其被布滿螺栓的龐然大物霸占地盤。附2:凡·高寫給維勒米娜的信:1888年,當凡·高得知他姐姐准備來巴黎時,致函如下:泰奧真是熱心,邀請你來巴黎一游。我不知道巴黎會給你留下什麼印像。我第一次看到這座城市時,首先感到的是難過。就像醫院雖然干淨、卻永遠驅逐不掉病源一樣,這種感覺也不能從我的記憶中輕易抹掉,在我心中存留了很久。後來我終於明白,巴黎實際上是一座充滿各種思想的暖棚,人們在此要尋找的是他一生盡量要尋找的東西。來到這座城市之後,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顯得那麼渺小。巴黎就像一座海洋,但我們總會在這裡留下生命的一大部分。我能肯定的一件事就是,這裡的一切都不那麼純潔。正因此,只有從巴黎走出來之後,才會發現別處有那麼多美妙的事物。5/13(周二)晴(凡爾賽、奧賽博物館、羅丹博物館、聖母院塔樓、聖拉扎爾火車站、瑪德萊娜大教堂、奧斯曼大道、春天百貨、加尼埃爾歌劇院)今天先去巴黎非常著名的凡爾賽宮,在市區西南部的25公裡處,這裡代表了整個歐洲黃金時代的頂峰,先曾經是路易十三的狩獵宮(其在1624年在此建起了獵莊);路易十四歷經50年時間(1662-1710),傾盡人力、物力和財力,構築了這座有史以來最大、最豪華的宮殿城堡。早上,乘8號線地鐵到“INVALIDES”換乘RER C線(必須是標有“V”標志的,因RER C線有兩個方向),於9:30分來到了凡爾賽小鎮,步行600米左右,先向北再向西,就到了聞名天下的凡爾賽宮。穿過宮前廣場(廣場正在進行裝修,路易十四塑像也被包了起來),在皇家庭院的北入口進入,分別參觀了小教堂、17世紀展廳(含歷史長廊和戰鬥長廊)、路易十五的公主寢宮、皇太子寢宮、國王和王後的大寢宮(含鏡廊和國王寢室,據說中央部分是國王與王後的起居室,南翼為王子、王妃的住所,北翼為王室辦公處)、法國歷史展廳,據說總共有500多間殿廳,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大廳的牆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就,加之金漆彩繪的天花板,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以及裝飾用的貝殼、花飾及錯綜復雜的曲線等,無不充滿藝術魅力,處處顯得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其中二樓的鏡廊,是宮殿中最輝煌的空間,長約73米,寬約10米,高12.3米,左邊與和平廳相連,右邊與戰爭廳相接;拱頂上布滿了描繪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戰功績的彩色繪畫;吊燈、燭台與彩色大理石壁柱及鍍金盔甲交相輝映;排列兩旁的八座羅馬皇帝雕像、八座古代天神雕像及支光芒閃爍的火炬,令人眼花繚亂;最為吸引人的,還是與長廊左側面對花園而開的17扇巨大拱形窗門相對應的17面巨型鏡子,據說每面均有483塊鏡片組成;相襯的是白色和淡紫色的大理石,柱子是銅柱鍍金,其金碧輝煌是無與倫比的;1919年6月28日一戰結束,協約國和德國在此簽定了著名的“凡爾賽和約”;今天這裡除了接待游人,法國總統和其他領導人也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首腦和外交使節。宮殿外(西部)是巨大的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皇家園林,由大運河、瑞士湖和大、小特裡亞農宮組成。修剪整齊的林草,各類雕塑和池塘,大花園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極其講究對稱和幾何圖形化;以海神噴泉為中心,主樓北部還有拉托娜噴泉,南部是橘園和溫室;我們沿著所謂“路易十四”推薦的參觀線路,環繞一周,草地、花壇、噴泉和雕像等,松柏蒼翠,景色絢麗多姿,綠色的草叢中,神女雕像亭亭玉立,幽靜雅致的環境,令人心曠神怡,堪稱法國園林的典範。我們見識了園林的寬闊和美麗,自然少不了攝影留念。園林一角,有小火車去馬麗·安托奈特園林,車費比較貴,按說明書上所標,步行去需要25分鐘以上,在此烈日下徒步也需要很大的毅力,而且前去欣賞的也就是大凡爾賽宮的部分復制,權衡後,我們放棄了園林深處的探索和觀賞。附說明:凡爾賽(周一不開放)(RER C,注!有兩個方向;“V”標記電車(VICK),15-20分鐘一班,到VERSAILLES-RG-CHÀTEAU最近,600M):1682年路易十四遷入,3個開放式庭院,大臣宮、皇宮、大理石宮,立於中央的是路易十四雕像;宮殿9:00-17:30OR18:30,公園7:00-黃昏,禮拜堂和大公寓(二-五開放)返回巴黎市區,RER C線直達奧賽博物館(MUSÈE D’ORSAY,有梵高“自畫像”、莫奈“睡蓮”),1986年12月開館;據說以前這裡曾是巴黎奧賽火車站。巴黎的三大博物館分別展出三個時期的展品:盧浮宮,從古代到1858年;奧賽博物館,從1858年到1915年;蓬皮杜中心,1915年以後至今。奧賽博物館樓高共五層,各層展出近代各類畫家的作品,我們專題去觀賞了凡高和莫奈的有關作品,館內人流如潮,熱鬧非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頂樓,可以一覽塞納河北岸(巴黎右岸)的無限風光!近處的皇家橋(LE PONT ROYAL)將盧浮宮和左岸連接了起來。出奧賽博物館,我們乘地鐵又來到附近的羅丹博物館,補上昨天未完成的一課。我們的博物館通票,又發揮了小小的作用,饒過長長排隊購票的人流,直接進入館內。(MUSÈE RODIN,1840-1917,住此:1908-1917,1916年,羅丹將其全部作品捐贈給了法國政府)。據說這裡是來巴黎游客排名第三多的地方(排名第一、二的分別是盧浮宮、凡爾賽宮)羅丹的家,被幽密的叢林包圍,抬頭見綠,是這座兩層樓房的特色;屋裡擺滿了羅丹的各類雕塑作品,如吻、巴爾扎克、維克多·雨果、加萊義民之手等等,還有許多羅丹的個人繪畫、蝕刻版畫和論著;當然,我們是外行,只是看看熱鬧而已。屋外的庭院中也有許多雕塑:思想者(像征但丁的形像)、地獄之門(取材於但丁的“神曲”)、夏娃、加萊市民等等,這裡環境非常幽靜,感覺不到外面的喧鬧,只聞小鳥婉轉鳴叫,西側牆外馬路對面就是金碧輝煌的榮軍院。繼續乘地鐵來得斯德島,兩天不見,聖母院廣場面貌大變,差不多被整個圍了起來,已經搭起了舞台,可能即將舉行什麼活動;經過權衡,我們放棄了進入法院監獄、聖沙貝爾教堂的想法,直接登上了聖母院鐘樓,兩天前我們已經參觀過聖母院教堂,今天准備登樓眺望,拜訪雨果筆下著名的“鐘樓怪人”。擁有悠久歷史的大教堂,在1160年被摧毀,因為“無法反映出法國王室堂區”的氣勢;現在的建築,是從1163年到1245年才正式完工的。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1831年出版的“巴黎聖母院”使這裡名揚天下。登樓一共上了四個層面,從北部入口排隊進入後,順著精湛的螺旋形樓梯,先到達距地面14米高的北側鐘樓大廳,內設有文物圖書坊,並有介紹鐘樓建設與維修、教堂的職權、有關歷史事件的展覽;繼續向上到達第二層面,離地46米的幻想怪物走廊,轉角欄杆上裝飾了許多怪物雕像,還包括奇想的鳥獸與傳說的怪物,三三兩兩地棲息在聖母院的鐘樓上;其中最著名的雕像是“STRYGE”(希腊語,意為一種中東傳說中的暗夜精靈),它若有所思地望著巴黎市,津津有味地坐觀塵世的物換星移;走到拐角處,一個黑人管理員攔住去路,示意你沿著一個不顯眼的地方繼續向上攀登,於是,進入一個小門,沿著木梯向上攀登,到達既黑又狹小的第三層,來到聖母院最大的掛鐘前,其鑄造於十七世紀,大鐘加上鐘錘、掛軸,總重量為15噸!再次下到第二層的拐角處,又被黑人兄弟攔住,這次他是知道我們還要攀高,因為上升通道非常狹窄,僅允許一人通過,於是他不斷數著下來的人,還不斷問下來的人們:上面還有幾人?!再不斷豎起耳朵聽聽動靜,朝向我們伸出四個手指頭,終於看到上面四人都下來了,才放我們這一撥人上去,這次來到了南側鐘樓的頂上!站在斯德島巴黎聖母院的最高處(69米),這裡也是整個巴黎市區的最中心處,向下俯視:塞納河的景色一覽無余,河岸與石橋為教堂增添了無窮的魅力;由東面順時針望過來,叫得出名字的依次是聖路易島、國立圖書館、塞納河、聖朱麗安波布爾教堂(身材矮小,胖胖墩墩,角落裡隱藏著小小的花園,看上去像一個土裡土氣的鄉間教堂)、先賢祠、蒙帕納斯塔樓、榮軍院、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拉德芳斯、盧浮宮、警察局、法院、聖禮拜堂、慈善醫院、聖心大教堂、聖雅克塔、蓬皮杜藝術中心、市政廳等等,數不勝數。回到地面,繼續乘地鐵,來到電影中經常見到的聖拉扎爾火車站,以及瑪德萊娜大教堂,著名的奧斯曼大道(奧斯曼男爵(1809-1891)對巴黎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改,人們對他的現代化理念褒貶不一;1870年拿破侖三世因為財經管理的問題而將他罷黜;100多年之後人們才意識到,他的行為實際上是為巴黎做好了現代化的准備;詳參閱文後附件),春天百貨(奧斯曼大道64號),富麗堂皇的加尼埃爾歌劇院(OPÉRA GARNIER)(最先1671年建,1763年毀於大火;1861年重建,由夏爾·加尼埃設計,1875年完工,歷時14年;是歐洲最大、最豪華的歌劇院,可容納2000位觀眾;綠色的圓頂屋高高聳立,兩側各有一座巨型雕塑,耀眼奪目,流金溢彩;門檐上分別裝飾著39個巨型金色獸頭,二樓16根青石立柱,兩兩分排,上方還有7人的金色雕像:貝多芬、莫扎特、羅西尼、歐拜爾、斯伯蒂尼、梅耶貝爾、阿列維底部有7個門洞,兩旁各有兩組青石浮雕,手持各類樂器;大門平台處立有4座天使浮雕,上面刻有巴赫、海頓等的名字;門前的歌劇院大街直通盧浮宮,已經傍晚7點多,我們就沒有進入)等,又累又餓,我們卻在巴黎最富豪地游蕩!著名的麗茲飯店也在這裡(戴安娜曾從這裡出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天又有點下雨,於是我們又乘地鐵來到裡昂火車站,在溫州人開的中國餐廳裡吃了頓便餐,回去休息了。附:奧斯曼的神機妙算我們也意識到懷念舊日的巴黎已毫無必要。可那是歷史的巴黎和思想家的巴黎,我們為之作最後的嘆息;而且還是藝術家的巴黎和哲學家的巴黎,曾有過如此多的謙遜之人實踐著精神上的勞作,而僅用3000貨幣苟活。那時還有人群、有鄰居、有街區、有傳統;當年征用的土地並沒有打亂原有的關系和最寶貴的習慣;而手藝人目前被無情的制度趕出市中心,住在征稅官的附近;那時精神要比財富重要的多,即便是外國人,不管是野蠻的還是慷慨的,都沒有給劇院和風俗造成壞影響。那是一座古老的巴黎,伏爾泰的巴黎,狄德羅和德穆蘭的巴黎,1830年和1848年的巴黎。看到現在這些既雍容華貴又不堪入目的樓房,我們掏盡眼淚去哭訴;那些昂貴的嘈雜、得意的庸俗,還要把可怕的物質主義遺傳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但是,或許這便是命運的安排。我們向省政府的抱怨是積極而明確的。我們控訴他們以怪誕的方式迎合固定思維和系統思想;我們控訴他們以那些一無用處或急功近利的建設將我們後代的寶貴財產全部葬送殆盡;我們還控訴他們以三倍的速度將我們引入災難的邊緣。我們的事業掌握在一個揮霍浪費的家伙手中,引而我們只得以非法方式進行抗議。選自於勒·費裡《奧斯曼的神機妙算》的前言(1868年)。注:奧斯曼男爵(1809-1891)對巴黎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改,人們對他的現代化理念褒貶不一;1870年拿破侖三世因為財經管理的問題而將他罷黜;100多年之後人們才意識到,他的行為實際上是為巴黎做好了現代化的准備5/14(周三)晴轉雷陣雨(巴黎市中心:盧森堡宮、花園、先賢祠、聖心大教堂、紅磨坊、蓬皮杜中心、市政廳、船游巴黎、老佛爺百貨大樓)今天是在巴黎游玩的最後一天;早上在住處繼續吃了免費的非常硬的大羅宋(兩頭尖中間圓)面包,白脫油、果醬,各類咖啡、牛奶、巧克力奶暢飲,在門口乘上了86路巴士,穿過巴士底廣場、斯德島,來到了左岸的盧森堡公園附近,因為是上班時間,一路有點堵;在聖米歇爾大道上換乘巴士一站,到達盧森堡公園。公園很大,有許多思想家詩人半身塑像和紀念碑,我們來此主要找自由女神原像,據說是巴黎人按此像塑造了巨型的自由女神像送給了美國,就是現在立在紐約的那座;沒想到問了一些當地人都不知道此像在哪裡!甚至一位急著去盧森堡宮(參議院)上班的女白領也不知道!還是在我們就盧森堡宮(LUXEMBOURG,建於1615-1620年,巴洛克建築藝術;亨利四世遺孀按佛羅倫薩宮殿修建,現為參議院)照相時,走來一位警惕的警察,對講電話伊裡哇啦不知在說些什麼;一問,居然他知道此像的具體位置!就在附近的一對青年男女居然非常驚訝:這裡還有這個像?!最終我們如願找到了自由女神原像,在公園的西南角,深褐色塑像悄悄靜臥在綠色叢中,邊上有10多位男女學生正在學習作畫,對像自然是自由女神像,有一位中年男教師正在為他們作輔導;我們沒有去打擾他們,學著女神的姿勢,手持法語詞典攝影留念,然後悄悄離去。公園東面是索邦大學,繼續向東不遠就是先賢祠,幾分鐘步行到那裡,廣場上粗壯的廊柱撐起了宏偉的祠堂,先賢祠還沒有開門,在外面繞堂一周,在東首的聖特迪安·奴教堂和亨利四世學校門前留影(公立亨利四世中學歐元5.3),廣場前有兩尊石像:劇作家高乃依(1606-1684)和思想家盧梭(1712-1778);再次轉到正門口,教堂的大鐘正好敲響了十下,於是我們進入了先賢祠。圓頂先賢祠(PANTHÉON),希腊語的意思是萬神殿,原是路易十五1744年為守護聖女所建的教堂,完成於1790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這裡被改為安息法國歷代偉人的祠堂,現葬有米波拉、盧梭、雨果、左拉、伏爾泰、柏遼茲、大仲馬、居裡夫婦、聖女貞德等像;進入祠堂內,不禁讓人肅然起敬:巨高的教堂圓頂,四周是無數的精致雕塑和壁畫,與喧鬧的外界截然不同,這裡極安靜,幽靜中透出神秘的氣氛!實在是聖人安息的地方。再回到盧森堡公園門口,乘地鐵來到巴黎市自然制高點:位於蒙馬特爾(MONTMARTRE)丘陵上的聖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RER,歐元15+歐元15,9:00-18:00OR19:00,教堂免費);出地鐵站沿著台階攀登,直到大教堂門口,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真人模特,與前所見略有不同:一身雪白色打扮的藝人在不斷變換著姿勢;這是座拜占庭式的淺白色教堂,1914年竣工,三個圓頂穹隆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滿目映白,這裡曾為眾多旅居巴黎的畫家所描繪,以巴黎為舞台的電影中也經常出現它的鏡頭;教堂裡許多人在做禮拜,氣氛肅穆。周圍有許多小商品店,道路狹窄,倒是很像我國許多景點門口的情形;廣場上遇到幾位日本老太太,以為我是日本人,向我打聽附近的一個繪畫市場,我用英語告訴了她們大致的方向。回到地鐵站往西兩站路,一個叫做“BLANCHE”的站名處,是著名的紅燈區:紅磨坊舞廳,因表演法國康康舞出名的地方(稱MOULIN ROUGE),門口這條大街叫做克利希大道,東面馬路對面是著名的色情博物館,接待廳四周放著各類性用品,非常小的展館要收8歐元,博物館通票不能使用,我們沒有進入參觀。十字路口周邊到處是“SEX SHOP”,許多外國人也紛紛在紅色風車這個標志性建築前留影;周圍曾經生活過許多窮畫家並留下歷史蹤跡。接著又是借助地鐵,來到蓬皮杜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 POMPIDOU)(1974年建成,1977開放;當時的蓬皮杜總統標新立異,構想出這座新潮建築;中心剛落成時,只接待了寥寥無幾的藝術愛好者;其奇特的外觀,尤其是縱橫交錯、雜亂無章的管道和鐵質腳手架總使人覺得這裡不是藝術館,倒更像一個煉油廠;各色管道都有其實際用途:藍色用於空調系統,綠色用於供水系統,黃色用於供電系統,紅色用於供熱系統;今天,這座建築早已融入巴黎整個景觀中。底下1層到地上2層,為多用途空間;2-4層是圖書館;5-6層是現代藝術館),中心的北面有個被稱為“時間衛士”(LE DEFENSEUR DU TEMPS)的步行區(時鐘區),熱鬧非凡,有許多商店和一座形狀奇特的現代鐘;為了體驗一下在管道中穿行的感覺,我們再次進入館內,通票可以用的,但是剪票的女士不讓我們隨身帶雙肩背包,必須到一樓去寄存,但是攝影包卻可以隨身帶著;沿著管道內的自動扶梯,我們一直登到頂層(記得應該是五層),又一次領略了巴黎市中心的風光,因總體和巴黎聖母院頂上所見大致相同,在此不另贅述;穿出管道,頂層是一個非常大的餐廳,每個桌子上都插著紅色的玫瑰花,平添了十分浪漫的氣氛;最終我們乘升降電梯直接回到底層。中心外廣場上有許多藝人正在表演,唱歌的、耍藝的,非常熱鬧;門口還有一噴水池,許多奇特的造型正在旋轉或噴水,如有一個巨大紅色嘴唇;廣場南面是一座比較破舊的聖瑪麗教堂。再想南略往東拐,來到了市政廳(HOTEL DE VILLE),外牆有136尊歷代名人雕像,很多重要歷史曾發生於此,整棟建築典雅、精致,實在無法用寥寥數語描述!邊上就是塞納河市政廳站,我們在此買了船票,開始了慣常的塞納河水上游;因為我們有橘色交通周票,船票也可以打八折:原價12歐元(一日票,當天隨便上下),打折後僅需8歐元,上船驗票時剪票員一看是打折的票,立即要我出示周票證明才准予我們上船,非常認真!事實證明,這位確實是一個非常敬業且忙碌的人:要管靠岸打纜繩、沿途講解、維持秩序等,路上下了一陣雷陣雨,他又迫不及待地爬上船頂,放下透明的防雨罩;下船時我特意用法語向他致謝,一表我的敬意;當然他也非常禮貌地還禮。船從市政廳站出發,沿塞納河一路向西,經過聖路易島、斯德島、新橋、盧浮宮、亞歷山大三世橋、協和橋、阿爾馬橋(PONT DE L’ALMA)(卡裡埃爾建於1856年,紀念1854年英法聯軍在俄國克裡米亞阿爾瑪河戰役的勝利;橋下有士兵像;第二帝國的士兵:佐阿夫,一直被用來測量塞納河的水位,要漲大水,巴黎市民就會想到這位忠心耿耿的士兵;英國的戴安娜王妃就是在此附近遇車禍身亡),到達埃菲爾鐵塔後,穿過耶拿橋船就掉頭了,此時藍天已經被雨雲遮擋,一陣大雨下來,透過透氣的船頂,甲板上遭到雨襲,於是管理員爬到頂上,將透明的遮雨棚一片片放下,不久棚上已經雨水點點,影響了觀賞視線;幸虧陣雨過去,天又放晴,於是我來到甲板上繼續沿塞納河欣賞兩岸風光,真正令人留戀忘返!邊上一位貌似東方人的留小撮胡須中年人不斷向邊上的一對西歐青年男女用英語慷慨陳詞,說得那位男士紅著臉不斷點頭,女士則一臉微笑並不斷插話,弄得這個貌似東方人越說越起勁兒!揣摩他的話語,好像是說他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要他學英語而不學法語,語氣中透出一絲霸氣,真是人生百態,可惜未留下他的影像,但卻深深纂刻在我的腦海中!船過斯德島後再一次折返,已經兩個小時過去了!下船和管理員道別,乘地鐵來到著名的老佛爺百貨大樓,一睹琳踉滿目的商品和靚麗的購物環境;歐洲人普遍很休閑,晚上他們是不願意營業很長的時間,周日休息,周一到周六營業時間:9:30-19:30,只有周四晚上營業到21:00;主樓高八層,地下一層;男裝館加美食超市高四層;家具生活藝術商場高四層,地下一層;轉了一大圈,最後在六樓的文具百貨部花2.9歐元買了一份巴黎詳圖,不能折合人民幣來算的!順便問了相機專用XD卡的價格,絕不便宜的。回想不久之前,晚上溜大街,來到上海火車站廣場邊的名品商廈,正見一群法國中老年游客,也在裡面閑逛,打發時間,一位男子正在問營業員,大概要買音響連接線,營業員不懂法語,我為他臨時當翻譯,雖然沒有買到,但看得出他是比較滿意的。今天,我們來到了他們的領地!根據我們的口味,再次來到裡昂火車站旁溫州人的小餐館,第三次光顧這裡;只見裡裡外外都是女主人打理,她基本能與來客交流做成交易,實在遇上不明白的就要指靠兒子的翻譯了,因為兒子已經土生土長在這裡;但孩子他爸則不行,到此多年還不會和洋人交流。飯後我們又到邊上的超市,買了一些明天早上吃的面包、火腿等,因為走得早,吃不上免費的大面包了;第一次的巴黎之行即將劃上句號,4天的博物館通票正好用足,只可惜橘色周票還能用4天,是1-6圈的!


精選遊記: 羅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