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運”游(32)——口外八廟(十一)

作者: zhaohq88694748

導讀第三進院落由七十間廊房(嘛呢噶拉廊)組成,正中為該寺的主體建築“普渡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寺廟中常見的“都綱法式”。 普渡殿通高27米,殿頂用黑色琉璃瓦覆蓋,因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而新疆伊犁的固爾扎廟毀於阿睦爾撤納叛軍的戰火,故以黑色取水能滅火之意。 黑色的殿頂使普渡殿顯得莊嚴肅穆,尉為壯觀,為外八廟屋頂建築中的一絕。 (普渡殿) 在普� ...

第三進院落由七十間廊房(嘛呢噶拉廊)組成,正中為該寺的主體建築“普渡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寺廟中常見的“都綱法式”。

普渡殿通高27米,殿頂用黑色琉璃瓦覆蓋,因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而新疆伊犁的固爾扎廟毀於阿睦爾撤納叛軍的戰火,故以黑色取水能滅火之意。

黑色的殿頂使普渡殿顯得莊嚴肅穆,尉為壯觀,為外八廟屋頂建築中的一絕。



(普渡殿)

在普渡殿檐下高懸乾隆皇帝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親題的“普渡殿”雲龍匾額,殿頂正脊上裝飾有三座鈴狀喇嘛塔,側面兩山配以八寶法器式樣的紋飾。

主殿普渡殿,外觀四層,實際三層.



(普渡殿)

一層與二層均是平面方七間,檐柱、老檐柱,金柱計32根環繞。

三層正、側面仍七開間,殿內四周設走馬廊兩層,圍以欄杆,將大殿內裡隔成三層。

外觀第四層(實際為屋頂的重檐結構)收成五間。頂部為八角形藻井,中塑盤龍銜珠圖案。

普渡殿殿內一層的主尊佛像,是雄踞在蓮花座上的木雕綠度母像。



(蓮花座上的木雕綠度母像[轉帖])

綠度母是喇嘛教中最多見的女佛,亦稱“救度佛母”、“多羅母”。傳說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是救苦救難的善良女神。在藏傳密宗佛教中,尊女性為佛母,認為男性表示智慧,女性表示禪定(即心神專注,觀察“四諦之理”,止散亂之心)。從初學佛理到成佛,必須“定”、“慧”兼備。故此喇嘛教寺廟中供奉度母種類多達數十種,最常見的是以顏色區分為綠、紅、黃、藍、白五種,據說供奉綠度母能夠擺脫八種恐懼,亦能解除獅難、像難、火難、蛇難、牢獄難、賊難、水難、非人難八種苦難,因此俗稱綠度母為救八難度母。

為了避免達什達瓦部眾重受戰火之苦,該殿特置金漆木雕綠度母像。

該像頭戴寶冠,凝神垂目,神態安然,雄踞在蓮花台上,左手擎蓮花當胸向外,右手垂於右膝之上,左腿盤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表示這樣就可以壓倒憤怒,實現慈悲,以使眾生安樂。該佛像身上的臂釧、手鐲、瓔珞、蓮花等物,無不精雕細刻。佛身後的木雕背光上勇猛的大鵬金翅鳥、祥雲卷草等圖案,雕鏤層次分明,工藝高超,與佛像渾然一體。在佛像前的金柱上掛有一幅乾隆書寫的楹聯。在金柱兩側各有一尊木制熊、虎,是乾隆皇帝木蘭行圍時親手射獵的模型。殿內四壁繪有以綠度母經變故事為內容的工筆重彩的壁畫,每一組皆畫有綠度母,周圍又有佛國淨土的瓊樓玉宇,還有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城市村落、寺塔伽藍、帳房氈包以及山水、人物、花草、鳥獸等景物,壁畫以《佛國源流》的內容構圖,情節繁變,題材廣泛。

普渡殿二層樓上供有三世佛和六大菩薩像,殿內牆上亦繪有彩色壁畫,畫中有莊嚴肅穆的佛、端莊柔麗的菩薩、矯健勇猛的天王、凶猛暴烈的力士,造型生動,富有靈活氣息。很可惜多數已遭破壞。

普渡殿三層樓上供奉著大威德金剛像一尊。



(大威德金剛像一尊[轉貼])

大威德金剛,亦稱呀曼達嗄。它是喇嘛教中護法金剛之一,專司鎮壓邪魔。因此,在造型上突出表現它猙獰可畏、睚眥怒目的凶狠,其像為牛頭赤身,共有9頭34臂16條腿,手持各種法器,頸上懸掛骷髏串成的項鏈,足下踐踏降伏的惡魔。佛教說它有“降伏惡魔之威,護善安良之德”,故此而得“大威德金剛”之名。

雄偉的安遠廟如同一座歷史的豐碑,將達什達瓦部蒙古族人民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業績載入史冊。

我回到廟前廣場 ,只有一位停車場的收費員在祈盼遠方游人的到來。

我坐在樹蔭下,點燃一支香煙,邊休息,邊看四周的遠景。

待續。


精選遊記: 承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