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琅琊山游記

作者: 金陵大游俠

導讀滁州琅琊山游記(1) 2008.11.16 戊子初冬游琅琊, 金陵四龍兩人家(2)。 意在二賢尋醉翁(3), 歐文蘇字沁梅香。 南天聽風觀碧霞, 群瓢會峰復興崗(4)。 無梁聖殿雪鴻洞, 唐宋明清賞摩崖。 注: (1)“琅琊山”:指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風景區,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區,面積115平方公裡。主要山峰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 ...

滁州琅琊山游記(1)

2008.11.16



戊子初冬游琅琊,

金陵四龍兩人家(2)。

意在二賢尋醉翁(3),

歐文蘇字沁梅香。


南天聽風觀碧霞,

群瓢會峰復興崗(4)。

無梁聖殿雪鴻洞,

唐宋明清賞摩崖。


注:

(1)“琅琊山”:指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風景區,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區,面積115平方公裡。主要山峰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琅琊山等。景區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名亭、古寺為主要景觀。山間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始建於唐代的琅琊寺,有蔔家墩古遺址留下的大量古跡和文物,還有著名碑刻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處。1988年,琅琊山以安徽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2008年11月13日(星期三),初冬,晴,我偕妻及朋友小姚夫婦從南京乘火車去安徽滁州琅琊山游覽(根據琅琊山公園規定,今年11月9日至15日,對江蘇省南京市的游客憑身份證優惠,即每張95元門票收50元,我憑記者證免票)。我們去時乘金華西至沈陽北的1034次普快列車,應7時49分正點從南京站開出,約30分鐘後到滁州(票價10元);返程乘徐州至南京的T499次特快列車,17時14分從滁州站正點開出,約25分鐘後到達南京(票價12元)。因我們夫妻倆與小姚夫婦均屬龍,她倆比我們小一輪(12歲),故稱“四龍兩人家”。

(3)“意在”:指“意在亭”,位於琅琊山菱溪石南側,明嘉靖四十年(1561)南太僕寺少卿毛鵬所建。後人仿照蘇州園林建築格調重建“皆春亭”,並改名“意在亭”。

“二賢”:指“二賢堂”,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滁人為紀念知州王禹偁和歐陽修而建。

“醉翁”: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醉翁亭”系宋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所著《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4)“群瓢”:聽琅琊山南天門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每年11月10日前後,在該景區會峰閣和琅琊寺等地,都有成群的瓢蟲在飛翔,說是約10天後它們即集體死去。我們第一次看到如此奇觀,不免為這些吃芽蟲的植物小衛士而感到惋惜。

“會峰”:會峰閣是琅琊山南天門景區的最高點,登閣可眺望滁州市區新貌。

“復興崗”:聽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復興崗”三個遒勁大字,系解放戰爭時期死於山東孟良崮的原國民革命軍新編74師師長張靈甫將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所題。據民盟滁州市委在該市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上的第0112號(2008年11月3日)提案《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促進滁州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指出;“瑯琊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人文積澱的景區,必須高度尊重、保護並充分利用這種歷史積澱,決不能做破壞這種歷史、文化積澱的蠢事。舉兩個例子:一個例子是前些年,瑯琊寺為修建新大門而拆毀張靈甫將軍的紀念亭;第二個例子是修建通往南天門的石階,竟然完全廢棄古老石料不用,建造了一條‘嶄新’而毫無歷史感的通道,南天門與瑯琊山的一段古老歷史與詩意就此湮滅!滁人的一段共同的歷史記憶被毀滅!”

附:琅琊八絕

在明代定名的“滁州十二景”中,“琅琊古剎”、“讓泉秋月”、“龍蟠疊翠”、“豐嶺祥雲”等景觀,都在琅琊山區。可是,一州景觀,分布廣泛,不都在琅琊山。游客也許有興趣探詢,名山琅琊有沒有自己的八景十景呢?

瀏覽現存的幾部舊志,從明萬歷《滁陽志》到民國《琅琊山志》,都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如果作一番比較細致的探索和考稽,就會發現,比明代“滁州十二景”早幾百年,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已經有了“琅琊八景”,而且還可以大致看出琅琊勝景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

早在盛唐時期,滁州已有記載琅琊史話的《圖經》問世。《圖經》是早期地方志,它闡釋了琅琊山的定名來歷,記錄了東晉元帝、琅邪王司馬睿“游息是山”所留下的古跡遺址,以及山川風物。唐大歷六年(771年),開發琅琊山景觀的滁州刺史李幼卿和他的好友獨孤及,都看到過這部《圖經》。

二百多年以後,北宋至道元年(995年),著名詩人王禹偁任滁州知州,剛剛到任,就查閱《圖經》,漫游琅琊,寫了不少詩篇。在《琊邪山》詩中寫道:“圖經操八絕,潛霍合相饒。”所謂“八絕”,就是八處絕好的景觀,按通常的說法,即“琅琊八景”。詩人認為,琅琊勝景比漢代號為南岳的潛山霍山還要美。王禹偁自稱“下馬先吟八絕詩”,興致勃勃地作“古詩八章,刻石於寺”。這寺,指的是開化寺,即琅琊寺。

唐宋《圖經》沒有流傳下來,琅琊寺裡的《八絕詩》碑也早已毀廢,有賴於王禹偁《小畜集》中收入的《八絕詩》,我們今天還可以知道,琅琊八絕指的是庶子泉、白龍泉、明月溪、清風亭、望日台、歸雲洞、陽冰篆和垂藤蓋。品賞詩篇,揣摩詩意,可以進一步領略八處絕勝的當年風貌。這雙泉亭台、碑篆岩洞、清溪古藤,有的至今尚存,勝景依舊;有的則時隔千年,早已蕪沒,只能供發思古之幽情了。

在王禹偁離開滁州之後半個世紀,到了宋慶歷五年(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對琅琊山上的佳麗景點,有了新的品評,寫下了組詩《琅琊山六題》,——題詠六處勝景:歸雲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覺方丈。前二景與“八絕”相同,其余都有所改易。這“六題”,大概是歐陽修最欣賞的“琅琊六景”吧。他的摯友、宣城詩人梅堯臣曾經和詩六首,題為《和永叔琅琊山六詠》,同歐陽修的組詩一起流傳至今,成為琅琊山史話中的又一美談。

歐陽修大概不會想到,繼“八絕”、“六題”之後,由他命名的醉翁亭會後來居上,著稱於世,成為如今琅琊山上最為有名的勝跡。琅琊山以人文薈萃為最大特色,而人們又公認,在遨游琅琊的文人韻士中,醉翁是最受敬慕的前賢,最負盛名的代表。


精選遊記: 滁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