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在溫哥華---去維多利亞市

作者: 天涯方草

導讀11月份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機會,我和LG在溫哥華呆了一個星期,計劃中要去維多利亞市看看。從溫哥華市區到維多利亞市,需要乘BC Ferry海輪擺渡,如果不是自駕車或包車搭出租車,有三種走法。一種是在溫哥華市區搭乘Trans Link公交車,倒幾次車,到達BC Ferry渡口(Trans Link交通圖很有用,1.95加元/份,我們在旅游信息中心買到的);另一種是乘坐Trans Link,到機場換BC Coach去BC Ferry ...

11月份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機會,我和LG在溫哥華呆了一個星期,計劃中要去維多利亞市看看。從溫哥華市區到維多利亞市,需要乘BC Ferry海輪擺渡,如果不是自駕車或包車搭出租車,有三種走法。一種是在溫哥華市區搭乘Trans Link公交車,倒幾次車,到達BC Ferry渡口(Trans Link交通圖很有用,1.95加元/份,我們在旅游信息中心買到的);另一種是乘坐Trans Link,到機場換BC Coach去BC Ferry渡口;我們用的是最後一種方法,在溫哥華市旅游信息中心咨詢,並直接付款報名參加旅行社游,相比華人旅行社維多利亞市一日游99加元包午餐,我們參加的LandSea Tours旅行社169加元/人的價格(含布查特花園Butchart Gargens門票、蠟像館或BC皇家博物館等門票一張,不含餐費),明顯貴了許多,因為受夠了國內旅行社“強迫購物”的苦,我們還是願意試試西人(當地華人對當地歐美人的簡稱)的旅行社。

溫哥華市屬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簡稱BC),BC省首府在維多利亞市(Victoria),這裡一直是英殖民地,位於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1871年當地人舉行公投,決定加入加拿大還是美國,結果多數人選擇了加拿大。這裡氛圍很英國,天氣也和溫哥華不一樣,大概是沒有山的緣故,據說雨天不多,經常陽光明媚。

旅行社的車到酒店接我們,然後去Tsawwassen渡口乘船(連車一起)。不巧的是,這天風很大,船來晚了,而且因為風大船沒有馬上開出,前後耽誤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在我們原訂行程中,不得不取消布查特花園這個節目。

在100多年前,布查特一家在廢棄的礦物殘渣堆放地上,建起美麗的花園,布查特花園是一個有著類似中國愚公移山故事的地方,每年約100萬人來參觀。可惜,這次去不成了。旅行社很規範,不用我們問,就主動把原來交的旅費退還35加元/人,包括布查特花園門票以及維多利亞市到花園的來回路費。當然,我們上船前,也可以選擇退出,返回市區,旅行社在渡口有車馬上送我們返回市區,我們想來都來了就去吧。

透過船上的窗子,看到遠處有個煤碼頭,那裡的煤據說全部運往日本。船上有咖啡餐廳、自助餐廳,有人吃東西、喝咖啡,有人在船艙內看書、上網、看窗外的風景等。船艙外,陽光明媚,天空中,一只只白色的海鷗,在我的頭頂上飛翔盤旋,海鷗雪白的肚皮離我前所未有地近,我不由自主地咧開嘴笑了起來;船經過一個個島嶼,島嶼上的森林、房子清晰可見,海水清澈地在陽光下泛著光芒,我盤腿坐在船窗外的台子上,靜靜地望著,沒有目標地望著,任和煦的陽光溫暖著身體,任海風吹拂著面龐,撩撥著發絲,任每一秒鐘每一秒鐘和平常一樣流逝,卻感覺流逝的時光和平常不一樣,比平常舒服,很舒服的感覺,突然感到,這也許就是生命的一種質量。

記得2006年,我們走在川西的時候,曾想過,也許到了不需要工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到九寨溝,到丹巴藏寨住幾年,當那裡的居民,享受秀麗風景,天天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這該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啊!可是一想到,當地的地方勢力也就是人文和政治環境並不理想,更何況萬一身體不適,當地的交通條件根本解決不了基本的醫療需要,在當地長久居住的想法就變得很不現實,帶著遺憾,將自己心中的夢想永遠封存在心底。

可是,這一天,在船上,面對觸手可及的海景,觸手可及的大自然,享受著舒適的海上渡輪服務,那種感覺,就是封存在心底的那個美麗的夢又跳了出來,活生生地跳了出來!

船開了一個半小時靠岸,維多利亞市到了。旅行社的導游兼駕駛員Greg告訴我們,維多利亞市的居民,大多是省政府工作人員、從事旅游的人員、維多利亞大學的人員,還有就是老人們。他的奶奶,現在應該有104歲了,在1994年時沒了老伴,(他調侃)大概需要找個男朋友,和她可以一起說話、玩耍的伴,就搬到維多利亞市,很多人到這個城市養老。

維多利亞市有一個道路口,豎著一個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寫著“夜晚是用來睡覺的,白天是用來休息的(Night is for sleeping. Day is for resting)”,這大概也是維多利亞市的特征之一。Greg稱此為一種人生哲學。

我們在維多利亞市停留了不到三個小時,是典型的走馬觀花、到此一游!我們先疾步奔向Graigdarroch城堡,這個城堡是由當地曾經最富有的人(煤老板出身)建的,1882年建成前,他老人家就去世了,遺囑中把財產全部留給了太太,違背了生前對二個兒子的口頭承諾,二個兒子曾經鞠躬盡瘁地為老爸賣力,卻沒有得到原先期望的回報,為此和老媽爭鬥了很久,終於老媽松口,分了美國加州的資產給大兒子,大兒子因此有錢娶老婆,其實這個老婆本身是寡婦,和大兒子同居近20年,好不容易盼來了婚禮,大兒子在度蜜月的第三周,突然在紐約去世,很悲慘吧!

小兒子曾經官居要職,BC省省長(一號人物),卻因為家庭紛爭,被他老媽告到法庭,地方媒體紛紛刊出“省長被他媽告上法庭”新聞,好不尷尬。小兒子後來和老媽徹底反目老死不相往來,直到老媽去世,新聞報道稱小兒子不會參加老媽葬禮,但結果他去參加了,而且在葬禮現場徹底崩潰哭得死去活來。

這座城堡,老太在裡面住了近20年,建築非常講究,維多利亞建築風格,是當地最富有人家最富貴的建築。在老太去世後,按照遺囑,所有財產,除了小兒子,人人有份,包括去世的大兒子的寡婦,為了便於分割,只好將這個城堡、周邊的花園等設施以及其它財產拍賣,最後落到只剩下現在孤零零的城堡,花園、游泳池等等已不復存在。這裡曾經做過醫院、學校等,目前被一個老建築保護基金會買下來,靠門票(11.5加元/人)等方式籌集資金維護著。

看過這座城堡後感覺,人作為一種生命,也許可以通過傳宗接代延續生命,也許也可以通過蓋的一幢房子,延續“生命”,這個家族,因為這個城堡,將在以後的每個年代存在下去,一代又一代,每個來到城堡的人都會聽到這個家族的故事,很有意思。當然,與這個城堡有關的故事,讓我們間接地感受到財富帶給人的是什麼,喜劇?悲劇?終歸是一出出惹人眼球的戲劇,不是嗎?

從維多利亞海灣來往城堡需要1個小時,我們一直在“急行軍”,盡管如此,也沒有完全錯過那條福特Fort老街,街的兩側是一幢幢很英國、很雅致的別墅小樓,很多是律師事務所之類的辦公室,沿這條街走走,很享受,哪怕以急行軍的速度走,也很享受。

之後我們就去了BC省皇家博物館。因為時間限制,我們重點去了介紹當地土著印地安人的分館。印地安人的建築有個特色,簡陋的住房門口總立著一根直直的柱子,柱子上刻著各樣的人臉。當地人喜歡帶著面具跳舞、舉行祭祀儀式,這一點有些像藏族人。博物館介紹說,印第安人的面具和宗教儀式,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那種冥冥中存在但總是接觸不到的超自然力量,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原先認為,印地安人是被種族清洗變得越來越少,或被同化而減少。博物館介紹(也許是一種“宣傳”),印第安人在加拿大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外來疫病傳播導致的,也就是歐洲人在登陸這塊土地時,將歐洲的病菌也帶了來,土著人對這些外來病菌沒有免疫能力,因此曾經在BC省8萬土著,一次疫病就死去1/3。我們注意到,在搭乘海上渡輪口處,有個明顯的標注:禁止攜帶蜜蜂進入維多利亞市!這也許就是早先疫病傳播陰影延續下來的措施吧。

博物館五點鐘關門,我們只能匆忙看幾下子就出去了。外面已經天黑,燈火算得上比較輝煌吧。我們先到BC省議會大廈,這裡是省政府行政辦公處。據說現在的省長有個醜聞,有一次他在拉斯維加斯喝高了開車,被美國當地的警察逮個正著,他積極配合警察審訊,但求警察不要媒體曝光,警察不知他的身份,結果媒體曝光後,很快BC省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省長在美國被警察逮了,他因此得了個“醉鬼省長”的綽號。

議會大廈門口有個陣亡戰士紀念碑,因為剛過了11月11日Remembrance Day國殤日,花圈還很新鮮整齊地堆放在紀念碑下,碑體刻著一戰、二戰時間,還刻著“1950--1953”,這是紀念朝鮮戰爭陣亡士兵,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爸如果看到這些,會作何感想呢?!

維多利亞市有個建於1908年的豪華酒店Fairmont Empress Hotel菲爾蒙特-埃姆普萊斯大酒店,酒店在夜晚的燈光下,似乎比白天更加醒目、富麗,Greg說這裡每天有英式下午茶,下午3:45結束,旅游旺季時,收費69加元/位,現在是淡季,收費36加元/位。

在開車的路上,Greg不停地給我們介紹當地風景、逸事,還提到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那種難合也難離的糾葛。故事一:一個美國人碰到溫哥華人問,“你是哪裡人?”“我來自溫哥華”“溫哥華在哪裡?”“在加拿大”“加拿大在哪裡?”。故事二:加拿大國慶日是七月一日,美國的國慶是七月四日。美國人來到加拿大,看到加拿大七月一日慶國慶,美國人詫異地對加拿大人說“你們怎麼七月一日就慶祝了呢,應該是七月四日”。

其實同行人中本來有另外四個中國人,後來因為風大船遲到加上取消布查特花園節目,他們選擇退出返回溫哥華市區。這四個人剛上車時,胸前掛著照相機;其中一個看上去像領導的家伙,五十多歲,臉髒髒的,扭曲著,在車上大口大口地吃蘋果,如入無人之地,吃出呱唧呱唧地聲響,還不停地往手上吐皮,吐皮的時候發出另外的聲音,吐沫和碎皮在空氣中小拋物線落地,那個吃像好像只有豬才會有,放在一個人身上,實在難以置信,我知道這樣說實在太損了!他們除了吃蘋果就是說話,車裡本來靜靜的,他們加入後,連Greg講話導游都受干擾,等他們選擇下車退出時,我心裡一陣釋然。

雖然我非常真實地說出上述感受,並不代表我認為我這樣的感受或表述是正確的,我也知道,我們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歷盡200年的苦難,我和這些人一樣,身體裡流淌著怕餓怕凍怕災難的血,連自己的同胞都無法包容的中國人,其實自己應該感到羞恥。我因此虔誠地寫下真實的感受,希望自己能夠加倍努力,如願成為自己認為的好人。

和在美國的同學電話聊起,她周圍有些同胞,收入都不低,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參加孩子學校自助餐會(自帶食物的聚餐會),家長手拿幾個盤子“搶食物”,害得校長反復提醒“請先讓學生取食”;學校在下發聚餐通知時特別注明“請帶夠食物”,顯然,有人帶的少吃得多,同學說,實在不明白,好賴都是中產及中產階層以上的人家,怎麼能干出這樣令人難堪的事情,而且每次都這樣。

我以為,每個人就如同一枚導彈,外形也許,隨著技術和財富的實力增強,外形可以趨於相似,但是,導彈制導系統卻可以千差萬別,有的干脆就沒有制導定位系統,有的可能有個粗的系統,有的卻有著不斷更新換代的先進系統,即使系統相似,傳感器不同也受影響,傳感器就代表敏感度,導彈飛行是否准確,取決於系統是否先進完備,同時還取決於傳感器實測值測出和系統標准值的差別,以及系統對於這個差別的修正能力。

一個人的制導系統,可以通過學校和實踐不斷地提高學習,相當於更新換代,一個人的傳感器,也就是敏感度,也許和與生俱來的氣質有關。

在導彈處於待飛狀態,之間可能看不出大的區別,但隨著導彈的發射升空,不同的動力、制導系統引導的不同彈道拉開彼此的距離,即使飛在相似彈道的導彈,有可能因為對所遇氣流(外在環境)的應對不同,結果也會不同。人與人,即使境遇相似,最後的生命質量也可能會完全不同。

跟隨LandSea Tours旅行社維多利亞走馬觀花一日游,過的挺充實。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自助游固然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旅游方式,但是在發達國家旅游(導游大約不會強行拉去購物),可以選擇分段參加旅行社活動,這樣,可以發現自己原先沒有發現的看風景的窗。前提當然是,需要提高語言能力,這一點很重要。


精選遊記: 溫哥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