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算術才快樂(倫敦篇)

作者: Mingkaiyehe

導讀到倫敦的第一天,最先去的是卡姆登鎮(Camden Town),因為是下午到的酒店,倫敦天黑得又早,收拾停當不想摸黑出遠門,就到最近的市集上隨便轉轉。那天是集體行動——本來計劃從始至終都是這樣的,直到倒數第二天我才以體力不支、跟不上部隊為由爭得了自由行動權。卡姆登鎮離Chalk Farm地鐵只一站,步行走過去感覺也還行。那裡很熱鬧,一種鄉下集市的熱鬧,進了市場� ...

到倫敦的第一天,最先去的是卡姆登鎮(Camden Town),因為是下午到的酒店,倫敦天黑得又早,收拾停當不想摸黑出遠門,就到最近的市集上隨便轉轉。那天是集體行動——本來計劃從始至終都是這樣的,直到倒數第二天我才以體力不支、跟不上部隊為由爭得了自由行動權。卡姆登鎮離Chalk Farm地鐵只一站,步行走過去感覺也還行。那裡很熱鬧,一種鄉下集市的熱鬧,進了市場裡,感覺走進卡通片裡的畫面。市場臨河,是舊的廠房或是庫房改建的,有點798的味道,但比798更自然些也更原版些。倫敦的許多東西都讓我有一種看到了原版的感覺,就連寫在標牌上的字也是,不覺得陌生反而是覺得親切,相比之下,其它地方看到過的一切——不論北京、上海、香港或是澳洲的,都像是盜版或至少是翻版。卡姆登市場裡的東西,無論種類還是檔次,都和北京的官批很像。那兒的衣裳很多是5磅一件,折成人民幣的話,同樣的價錢在官批裡完全可以買到質地更好的。因為太像官批了,激不起我的任何熱情來,不論對服裝、鞋襪、頭巾、帽子、首飾還是形形色色的小玩意,都只是一道道簡單的乘法題。只看到幾個紫色頭發的年輕人感到有點好玩兒,據LP上介紹,卡姆登市場在倫敦是屬於比較另類的地方,這一點和官批大不相同了,官批的東西雖然便宜,大多還是可以正經穿去上班的。市場出口處有大排檔,裡邊的中餐挺誘人的,有春卷還有炒面,3、4個英磅應該能夠吃飽。應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可管事兒的那兒一點兒沒這個意思,只好跟著傻走。走到天徹底黑下來,管事兒的才把晚餐的決定權交給團隊中最年輕的一位女子。然後就是跟著這小姑娘走,走過一家又一家餐館,有比薩店、有中餐館、有快餐也有正餐——那街上餐館一家挨一家,燈紅酒綠,夜景熱鬧極了。我們這位小姑娘卻目不斜視,如馬二先生逛西湖一般。眼看著都快走到Chalk Farm了,我終於沉不住氣試探地問她到底傾向於何種口味,回答是無所謂,回去吃泡面也行。我暈倒,因為一向奉行走哪兒吃哪兒的政策,我可是沒把1克食物帶出國境!那天我們最後是在一家菜單上寫了有Fish & Fry的店裡吃的,其實不過是個裡邊有張小桌子的臨街飯攤,飯上中式的,米飯澆上咕老雞(還有別的菜可選,價錢一樣),還有Fish & Fry大家分食,AA制每人4.65磅。那好像是我們在倫敦惟一的一次集體聚餐,從第二天起就各吃各的了,即使一起走也不一起吃了。事實上我們差不多都忙得沒時間吃飯,吃這個節目被淹沒在逛裡精簡到不能夠再精簡。進到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裡邊,感覺比從外邊看起來要大得多,裡邊有個長滿碧草的內庭院,四周柱廊環繞。靠近教堂這邊的回廊很寬,裡邊有個賣紀念品的攤,邊上還有咖啡吧。參觀西敏寺跨越了午餐時間,那天我就坐在回廊柱間的坐凳上,喝一杯茶,再吃一塊點心就把午餐打發了。我為這兩樣每樣付了1英磅,從這兩枚硬幣出手起,我就不再做算術了,至少不是每單必算了。身在倫敦,我只能花英磅,人家東西其實並不貴,是咱自己國家的錢不值錢。玻璃櫃裡有十幾種點心可以挑,只需付1磅,只要不做乘法,比對著北京星巴克的櫃台舒服多了!那點心真的很好吃,康師傅有樣子類似的,沒這個大也沒這個好吃。自從不做乘法之後,我吃過幾種熱狗、漢堡,感覺都比國內樣子相似的東西好吃,英國飯難吃是我很早就被灌輸過的一個概念,這個觀念在倫敦被糾正了。正餐我沒時間吃到,快餐絕對比北京街上的味道要好。印像最好的是溫莎一家叫Mauds的小店賣的一種點心,那是家冰淇凌店,就在溫莎堡對面的街口上。參觀完溫莎堡出來已經下午兩點多了,順著山坡路邊有一大串寬木凳,管事兒的說咱們在這兒歇歇吃點東西,然後就像以往那樣拿出餅干和水壺來。我有點兒尷尬,總不能對著別人的餅干水壺干坐著,就推說買冰淇凌進到了對面的這家店裡。進去看到櫃台上電灶熱熱地烤著一種點心,發出牛肉的熱氣,那點心形似咖喱餃但體積大一倍,吃起來外酥裡嫩,只是油大些,紙袋上油透了一片。在劍橋的午餐也是在一家小咖啡店裡解決的,那家店在三一學院對面,劍橋小鎮上這樣的小咖啡館很多,每條街上都有幾家。這家的點心一般,但咖啡不錯,一大杯拿鐵浮著雪白的奶油沫,清香誘人。當然價錢也不錯,要2.15磅(或者是2.45磅,記不清了),就相當於在北京泡星巴克好了。就這麼在倫敦把自己弄到不餓不渴,每天一般花上7個磅好像就差不多了。所以只要不做乘法,在倫敦的日子還是挺滋潤的,3個磅吃,3個磅喝,還能留下1個磅買水果。水果裡邊柑桔類最便宜,1磅可以買8個,蘋果、西紅柿之類的就貴些了,可以買5~6個。最貴的是鱷梨(avocado),樣子像梨但內容與梨無關,果核像枚鴿蛋。這種水果應該不是英國出的,1磅只能買倆。不過吃了兩天之後就煩了,不想再見到熱狗和比薩,開始對泡面生出好感。小旅店樓下的廳裡,每晚都有同伴在泡面,在家我從不吃這類食品的,這時竟也十分思念了。那晚上回來,我就到街角那個小雜貨店裡去轉,那店雖小,五髒俱全,連瓜子都有好幾種,在中間那排貨架上真的找到了方便面,而且不只一種。是新加坡出的,份量比國內的少些,但我吃也夠了,99p磅買一碗,79p再買一聽金槍魚罐頭,旅店的廳裡咖啡和茶隨便喝,開水全天都是現成的,從這天起我的晚餐就也和同伴們一樣,回來吃了。第一次看到Sainsbury的字樣是在從劍橋回來的火車上,邊上一位老太太提著個很大的布兜,上面印的字意思是:Sainsbury不只是食品品種豐富、價格低,而且黃麻布袋也環保。老太太在中途的一個小站下了車,我看到車站旁邊就有一家Sainsbury店。從大英博物館出來之後,我就去了Tottenham地鐵站對面的Sainsbury店,裡邊很大,和北京家樂福的規模相當,但只賣食品,沒有電器服裝百貨。我在那裡找到一種Sainsbury商標的碗裝泡面,只要27p,焦糖布丁是四個打捆賣的,一捆79p,在貨架上看到有制作糕點的糖衣酥皮,這種東西我只在西點的食譜裡見過。冷櫃裡有各式沙拉, 我要買些ready for eat的肉食,售貨員把我領到門口的一個大烤箱邊,上邊一袋袋現烤的雞肉在上邊熱騰騰地放著,我挑了一袋最小份量的,價格是1.45磅。直到我一站又一站地乘24路公共汽車回旅店,那袋烤雞還熱著。那天的晚餐除了烤雞、泡面之外,我還做了一道糖拌西紅柿和一客焦糖乳脂拌鱷梨,就用店裡給大家喝咖啡預備的那種小袋白砂糖。坐公共汽車回旅店的路上,我看到了多家Sainsbury店,這家連鎖超市在倫敦的網點密度不低,連我住的這個偏遠的Chalk Farm小街上都有一家,不過規模要小些。與北京相比,倫敦一般商店關門都比較早,只有Sainsbury不同,每天營業到午夜。後來我又去過卡姆登鎮上的那家Sainsbury店,那家比城裡的還要大,貨物品種也更多。最吸引我的是那種盆栽的藥草,有薄荷、紫蘇等好幾種,都種在小盆裡,大概相當於我們的小蔥、青蒜、香菜之類是當地人做飯的配料,每盆用個透明塑料袋罩著,袋上印著說明,讓回家放在能照見陽光的地方,隔幾天灑點水,就可以隨吃隨摘了。我被這1磅兩盆的藥草迷住了,愛不釋手地捧著看了半天,實在是舍不得放下。左思右想,覺得帶回家的可能性實在不大,也只好忍痛割愛了。在這家超市裡我還發現了一種大瓶裝的檸檬汁,只要18p一瓶,這價錢即使做算術乘法也足夠讓我快樂的了,而且回去之後我發現味道也相當不錯。有了它,白天出門再帶上幾只紙杯,就不再有飲料的開銷了。說到紙杯,讓我想起那天聖保羅大教堂裡看到的場景,那天教堂很熱鬧,地下室休息區裡坐滿了人,洗手間都要排長隊。我對面沙發上坐著幾位老者,兩個老太太從包裡取出三明治來吃,邊上的那位老頭取出的是一只玻璃高腳杯,放在面前的茶幾上,然後取出一小瓶酒斟上。就是這畫面讓我萌生了帶紙杯的想法,即使出門在外,也不一定就非得抱著大瓶子喝水吧?結束最後一天行程時,我在Chalk Farm地鐵站退掉了那張Oyster卡,一共退回了7個多磅。知道國內銀行不收硬幣,我就在街角那家小雜貨店裡把那兩磅多的硬幣給花掉了。等我拿著薯片和罐頭魚回到旅店,卻被告知要付6個磅的小費給導游——我們在倫敦是自助游,但托國內的旅行社給預訂了機場接送,所以每人要付6個磅給當地的導游,她一會兒就帶車來接我們。倒是早說呀,這會兒我只好把一張5磅的鈔票和11元人民幣交給管事兒的,然後任由他苦著臉數那擺了一桌子的硬幣了。可人算總也不如天算,也不是,是在倫敦這麼個規則不熟的地方我再怎麼算也算不出便宜來。到機場退完稅,手裡又多出3磅多的硬幣了,明明看到Burberry店給我開的單子上的退稅額是35磅,怎麼拿到手裡只有33磅多一點?仔細看才知道原來退稅還要付手續費,所以我費勁心機地消了半天零全白瞎了。有同伴發現機場的銀行可以把零錢換整,就問我要不要一起湊整去換,我想了想,還是決定換成糖果。走之前少爺跟我提過一種Mars糖,我發現免稅店的櫃台裡就有,55p一塊。我花3.3英磅買了6塊Mars糖,然後一文英磅不存地離開希斯羅機場。幾個小時之後,在迪拜機場看到了一模一樣的糖,6塊一包的價錢居然是3.3美元!一氣之下掏出張10刀的票子買了三包。付賬時等著找那10個美分卻不見動靜,收銀員是位矮個子的華人小姐,用中文告訴我錢正好,我說不是9.9元嗎,她說3.3刀一包,10刀三包,剛剛好。天!原來賬還有這麼算的,我可真是長見識了!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