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游新疆-2

作者: fylfeimi

導讀環游新疆-22002,7,21 涸澤而漁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功略盲。 早在兩個月前,KOKO已經把環游新疆的詳細行程發給我了,我只看了個梗概。我總覺得行程表只是一個出游參考,並非繩索,用不著對功略忠貞不渝。如果認為旅游僅僅是看看風景,那麼這個旅游概念也太單薄了;“旅游的經歷”、“體味”、“快樂”等等很多外延都不是一紙功略就可以制造出來的。何況想要看到 ...

環游新疆-22002,7,21 涸澤而漁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功略盲。

早在兩個月前,KOKO已經把環游新疆的詳細行程發給我了,我只看了個梗概。我總覺得行程表只是一個出游參考,並非繩索,用不著對功略忠貞不渝。如果認為旅游僅僅是看看風景,那麼這個旅游概念也太單薄了;“旅游的經歷”、“體味”、“快樂”等等很多外延都不是一紙功略就可以制造出來的。何況想要看到很多絕美的風景還需要造化,因為我們頭頂上的天從來不會看你的功略。

獨旅的時候我總是只有方向,沒有功略,隨遇而安,隨興而至。

因此,到了烏魯木齊我才知道我們的行程:大概是先走南疆,再去北疆。出烏魯木齊,吐魯番,然後向南經托克遜、和碩、焉耆到庫爾勒;選擇沙漠公路經塔河、塔中直線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抵達民豐;再向西經於田、策勒、洛浦到和田;繼續向西偏北經墨玉、皮山、葉城、澤普、英吉沙抵達喀什;再折向東經阿圖什、阿克蘇、庫車,再北上經奎屯、克拉瑪依到阿勒泰,繼續北上到哈納斯;然後南下經魔鬼城回到烏魯木齊。

我知道這個行程基本上可以把新疆玩透,就不再過問行程,任由KOKO他們做主。

7月21號,我們開始環游新疆。

不少人說,吐魯番不值得一去;很多人最終選擇造訪都是礙於吐魯番的大名。

我似乎並不在意目的地的名氣,因為很多有名氣的旅游點都被自己的名氣徹底毀掉了。我堅持要去吐魯番,僅僅是因為我不能割舍蘇公塔。

小時候就知道這麼一句話:“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的就是吐魯番。

吐魯番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之一,果然是悶熱難當。我看七月份的晚上吃西瓜絕對不用圍著火爐,倒是白天穿紗都會嫌多。

因為孫猴子十分倒霉地保著一個必須永遠倒霉的唐僧從這裡走過,並且和一個羅剎美女以及她的喜歡包二奶的丈夫牛魔王在這裡打過架,於是火焰山在中國就終於婦孺皆知了。

火焰山其實就是一座光禿禿的山,熱氣騰騰地擺在公路旁邊,豎著一個“最佳攝影點”的招牌,引得游客紛紛下馬駐足擺“撲死”。我看除了地理學家看到這種只有他們看到了才會欣喜若狂的顏色和皺褶以外,其余人們的微笑都是頂著大太陽勉強制造出來的。

到吐魯番是要看看坎兒井的,因為新疆人說他們也制造過一座長城,有5000多公裡長,只不過是被埋在地上,從天山山脈曲曲折折地引來甘泉,流經千家萬戶。

但是單看一個坎兒井,根本感受不到這個與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的民間工程到底有多浩大。

新疆缺水,坎兒井灌溉了浩瀚的沙漠、戈壁。

我喜歡這種說法:新疆並不缺水,因為新疆的水分都被存進了葡萄和瓜果之中。

吐魯番的維吾爾人幾乎家家都有晾房,用來存儲和晾制葡萄干。晾房一律都是夯土建築,用素土夯實的土坯磚砌出鏤空的格柵,用以通風納涼。

蘇公塔的前臉被拙劣地放上了一個玻璃鋼的極其現代的大門,這種不倫不類的組合明目張膽地向我的嘴巴裡面塞入了一支蒼蠅。

咬牙切齒地走過大門,抬頭就是蘇公塔——讓人振奮的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蘇公塔又稱額敏塔,建以回歷1181年,用以紀念吐魯番王額敏和卓。

蘇公塔本身是質樸的,又隱隱地散發著氣宇軒昂的味道。塔身全部都是統一尺寸的土磚,用不同的拼接組合方式極負建築藝術地完成了建築與雕塑的完美統一。

蘇公塔是黃土的顏色,和它的載體——大地的顏色是完全統一的。可惜,當地的開發者給蘇公塔砌上了混凝土的台階,安上了玻璃鋼的大門,並且緊貼著建築設置了停車場、噴泉、以及城市廣場味道的花園。這種手法一刀揮斷了蘇公塔與大地的親緣關系,讓它孤零零地被斷代了歷史,被剝奪了依靠。

我只能自欺欺人地用相機的取景框濾掉現代人拙劣的圍護,心裡面恨恨不平。

在中國的大地上,這樣的拙劣實在是太多了!

然後我們去拜訪高昌古城——全疆最大的古城遺跡。

遺跡自然沒什麼好說的,整整一座古城遺跡,全部都是不堪全部坍塌的頑強的佇立,處處都是被風沙侵蝕後的歷史的殘喘。

可是,在高昌古城,我看到了現代人不敬的態度。

最終,我想到了一個詞語:涸澤而漁。

古城本應該一步一步地輕輕地造訪,可是,有人把車開進了古城,急匆匆地走馬觀花。

深深的車轍是對古城的冒犯與褻瀆。這就是我們部分行者的踏訪,他們的踏訪,就是要把遺跡以及歷史統統地踏它個灰飛煙滅!

高昌古城的入口,停滿了當地維吾爾人招攬生意的驢車,擁擠和喧鬧的氣氛把高昌古城的滄桑淹沒得難以觸摸。為了盡快地續接生意,驢車飛奔到了驢子可以奔跑的極限。揚起的黃沙迷蒙了我的雙眼。

這是你們的古城,你們的歷史,你們九世紀回鶻王國的首都,你們曾經的宗教中心。結果為了二十塊錢一趟的驢車,你們牽上一頭自家的毛驢,就可以聯合起來擺出一副摧毀者的姿態。

當毛驢的蹄子和平板車的車輪踏平整個高昌古城的時候,你們的家門口就只剩下一攤再也捏合不起來的黃沙了。然後大風揚起黃沙,最終完成對歷史的挫骨揚灰。

高昌古城,正在被涸澤而漁。

司機文師傅說吐魯番的阿斯塔納有車師人的墓穴,裡面出土過干屍,可以和埃及的木乃伊相提並論。

大家集體通過拒絕觀看。

我也反對。我還念念不忘剛才看到的高昌古城——難道幾十年後,我們看一切歷史遺留下來的符號,都只能去博物館透過密封玻璃看一具一具的干屍嗎?難道只有通過密封玻璃這樣的方式才可以為我們留下一丁點古老嗎?

越野車繼續飛奔在荒漠中,我們要在和碩博斯滕湖邊的金沙灘露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破紀念碑,從曠野中飛速地掠過。

夜幕降臨,我們結束了第一天的行程,在金沙灘挑燈扎營。

花絮一:

穿越天山山脈的時候,司機文師傅一邊開車一邊說,自己有一個三歲半的孩子,希望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非密素以“文學老年”自居,遂不假思索,張口即來:

“男孩嘛,就叫蚊不叮;女孩嘛,就叫蚊香好了!”

眾人前仰後合。

花絮二:

幾個人七手八腳扎好了兩個帳篷,然後男士們頂著月光,一頭扎進博斯滕湖。

沒過多久,沒帶游泳衣的女士們也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迅速地隱藏在湖水中。

這就是旅游,人們都變得開敞了。

通殺小姐發誓要把博斯滕湖的月亮拍下來。

我估計她這幾張照片只能夠拍攝下來心情,相館是不會給她衝洗這幾張底片的,因為她沒有三角架,也沒有快門線,一腔熱血地用手端相機的方式,只能夠拍拍太陽。

花絮三:

躺進帳篷的時候,我發現雙人帳篷是一個極適合與情侶共享的空間。

可惜,躺在我身邊的人是廣州的阿涼,他已經字正腔圓地扯起呼嚕來。

九牛二虎之後,我睡著了。忽然帳篷的拉鏈有異動,我一骨碌坐起來,說:朋友,你找錯帳篷了吧?!

可是帳篷還是被打開了,緊接著從帳篷的開口處扔進來一件物什,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看見文師傅探進頭來,興奮地說:兔子!我剛剛打到的兔子!你摸摸,還有熱氣呢!

那物什果然是只野兔,頭已經被打扁了,紅紅的眼睛卻還是直勾勾地瞪著我。

我說:拿出去!快拿出去!

阿涼也醒過來,迷迷糊糊地說:兔子呀!扔掉好了!

極度興奮的文師傅被連潑兩瓢冰水,悻悻然走人了。

(欲知兔子如何被處理,且聽下集分解!)

非一郎02,07,26於南疆洛浦

作者:fylfeimi發表時間:2002-7-274

寫花絮是koko的強項,交給她,只不過這家伙最近嚴重懶惰,羊肉吃的太多了,需要在睡夢中反芻,所以暫時休筆。

作者:funheart發表時間:2002-7-274

一上網就想跑小軒看你的游記,結果上不去,55~~~~~~~~~~~~~~~還好還有鞋城呢。

不至於今晚睡不著。

有個很老很老的驢叫唐師曾,也是對於現代人摧毀古跡深惡痛絕。

他說在以色列,分新城和古城,不管是誰,在古城的門口都要停車步行。

即使是以色列的總理,而金字塔屹立在那兒幾千年,地震也震不掉。

怕的不是自然,而是人,,,,,,

非密這樣的游記會讓我們一路的和你痛悼那些古跡。

55~~~~~~~~~~~~~~~哭先!

作者:teresa_xu發表時間:2002-7-275

何止新疆?遍看中國大地,哪處文物古跡無需哀歌一曲?可是,可以專怪那些駕駛驢車的人嗎?曾問過裡面的一位少年,說是要批准才能進去的,每月還要交一定的“稅”,數目還不少。那麼誰批准他們進去的?誰要靠這些收費連同門票一起創收?中國有能幾位會“下車”的“總理”,不想賺錢的“部門”?某次見一位官員在旅游節目上洋洋得意的說:“驢車飛馳在高昌古城裡,是當地旅游的一大特色!”嗚呼!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