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記-9(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作者: 大大鳥

導讀吐魯番市雖然地處干旱缺雨的准葛爾腹地,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沙塵滿天,至少比烏魯木齊要整潔些。市區裡有一條步行街,全部用葡萄架覆頂,稱為“葡萄 長廊”,買幾顆當地的大石榴,一面咀嚼,一面在秋高氣爽的夜裡信步於長長的葡萄藤下,連續奔波了幾天的我們,有種難得的放松。 夜宿吐魯番,凌晨,Yelz忽聽得一些響動,桌上放的石榴也滾到地上了,當時並不在� ...

吐魯番市雖然地處干旱缺雨的准葛爾腹地,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沙塵滿天,至少比烏魯木齊要整潔些。市區裡有一條步行街,全部用葡萄架覆頂,稱為“葡萄

長廊”,買幾顆當地的大石榴,一面咀嚼,一面在秋高氣爽的夜裡信步於長長的葡萄藤下,連續奔波了幾天的我們,有種難得的放松。

夜宿吐魯番,凌晨,Yelz忽聽得一些響動,桌上放的石榴也滾到地上了,當時並不在意,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喀什方向發生了地震,所幸遠離城鎮,並無人員傷亡。

今天是我們在新疆的最後一天了,雖然走了這麼多天,感覺還只是驚鴻掠影,對新疆的風土民情只是管中窺豹,想來,要想真正品出新疆的味道來,還得像沈大俠客棧裡的志願者那樣,呆上好幾個月。



上本來是計劃去吐魯番地區博物館的。據說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大部分干屍都運到那裡去了,我們當然也想一睹古人尊容。很可惜,正好遇上博物館閉館遷止,已

經關了好幾個月,要到來年才開!真是讓人費解:若是新博物館已經建好,何必等到來年才開;若是新博物館尚未建成,那這麼急著閉館干嘛。



家雖然滿懷遺憾,也是無可奈何,只好直接去看蘇公塔和郡王府。

從吐魯番市出發,向東開幾公裡,到了木納村,就能看到蘇公塔了(門票40)。蘇公塔又名額敏塔,是乾隆年間,

清廷所封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所建。根據塔下石碑的記載,郡王當時已經是83歲高齡,為了表達對真主的虔誠和對朝廷的忠誠,也順帶給自己慶壽而耗銀7000

多兩建成了這座伊斯蘭建築史上的傑作。整座塔由清一色的土黃色磚塊壘成一個向上收縮的椎形結構,雖然只有一種磚,但維吾爾建築師們卻用它在塔的表面分層砌

出了三角,菱形,四方等十幾種幾何圖案。這些圖案再根據所在的位置而縮放尺寸,如此就組合出了萬花筒搬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又在豐富中顯出排列的嚴謹來,

真是數學,工程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讓人嘆為觀止。塔的一側還建有一座能容納千人的清真寺,也是土黃色磚塊壘成,和塔身融為一體。



蘇公塔郡王府

說到清真寺,尹師傅教了我們一個在新疆辨認方向的竅門:看清真寺大門的朝向。中國的所有清真寺大門都對著正西方,那是聖城麥加的方向。所以,只要找到了清真寺的大門,就知道了方向。

我們順著塔內螺旋型的階梯爬到塔頂,從通風口望去,藍天如洗,清風拂過,在這樣一個聖潔的所在,還真適合冥思頓悟。



王府便在蘇公塔的旁邊,但看上去應該是後人托名所建。裡面的裝飾陳設雖然美觀,但並沒有多少王公氣派。我們在裡面隨意逛了一圈,意外發現一個暗室,進去之

後居然是個長長的地道。地道裡燈光昏暗,但還是可以看清牆上關於郡王的事跡的介紹。順著地道往前走,便可直達王府後門。

出得王府,見到

一個賣葡萄干的小集市。小販們忽悠我們說他們的葡萄干品質和葡萄溝的一樣,但要便宜很多,葡萄溝是景區,裡面的葡萄干都很貴。我們也怕葡萄溝裡的葡萄干會

賣到天價,便買了一些,什麼玫瑰紅啊,香妃果啊,一大堆。買完之後,大家便動身去傳說中的葡萄溝了。從烏魯木齊出來時經過了達阪城,如今又要去葡萄

溝,yelz腦子自然是翻騰起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西部民歌:“達阪城的石路硬又硬啦,西瓜大又甜呀”,“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兒醉了”。一方水

土,養育一方人,如果說,吐魯番的水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著,那麼葡萄溝就不止是溝,而是葡萄海了。

葡萄溝離吐魯番市區也不遠。我們的車

剛到門口,便有維族青年迎上來說可以帶我們進去。“門票要60元,我們只要20元”,青年充我們比劃著說。大家聽了,倒也有些動心,不過售票處就在前面,

還是去看看票價為好。到售票處一了解,原來葡萄成熟季節的票價的確是60元,票上有6個小票,分別對應葡萄溝裡的6個大景點,這些景點門口還有人剪票,若

是不買票,由本地人帶進去,那這些景點根本進不去。既然如此,大家只好乖乖買票進入景區了,葡萄溝是國家5A級的風景區,票價的確比較貴。



本以為葡萄溝就是山溝裡的一個小村子,實際上,這條“溝”的卻不寬,但十分狹長,靠步行逛完幾個景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必須坐區間車或者像我們這樣包個小車

來逛。汽車在溝中行駛,Yelz從車窗中望去,但見溪流潺潺,綠葉成蔭,景致果然不同。赤石灼灼,草木不生的大漠腹地,這裡真算是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了。

葡萄溝有新溝舊溝之分,我們首先去的是離入口較近的新溝。這是此次新疆之行的最後一個景點,我們也不用趕時間,便在那遮天蔽日的葡萄架下悠

閑的漫步。雖然葡萄收獲的季節已過,葡萄藤上還掛著大串大串的新鮮葡萄。也許是為了觀賞,也許是因為這裡小一點的葡萄不值一摘,也許是因為葡萄實在太多,

摘不過來,總之,這些晶瑩剔透,令人垂涎的葡萄,此刻就掛在我們眼前。秋日正午的陽光從架上的綠葉間穿過,將綠色,黃色,紫色,紅色的葡萄打扮得更加讓人

垂涎,此番情景自然讓我們如孫悟空進蟠桃園一般躍躍欲試。正巧旁邊放了個采葡萄用的梯子,大家便竄上去摘了幾串,用紙巾一擦,便提在手上大嚼起來。真得很

甜啊,聽了幾十年葡萄溝葡萄的大名,今天總算是一“嘗”所願。



茂密的葡萄架尚未采摘的葡萄



溝裡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阿凡提故居。Yelz從小愛看關於阿凡提的動畫片,這位長胡子的維吾爾大叔,那頭倔強的小毛驢還有憨態可掬的巴依老爺,給了我們這

一代人很多樂趣。想不到還真有生活原型。故居前面有阿凡提和小毛驢的塑像,旁邊的石碑上是關於阿凡提生平的記載:生於19世紀初的一個貧苦家庭,

6歲讀完私塾,11歲開始學習古蘭經,17歲就可以翻譯阿拉伯語的書籍了。阿凡提大叔既然是窮人,所謂故居自然不大,只有幾間破房子和一個小院子。院牆上

是講述經典阿凡提智鬥巴依故事的彩色連環畫,讓人一邊看,一邊回憶起童年的快樂時光來。

阿凡提故居附近還有巴依老爺的豪宅,Yelz之前一直以為“巴依”是一個人的名字,其實,“巴依”在維語裡是財主的意思,並非特指被阿凡提捉弄的那個家伙。

看完阿凡提和巴依老爺這對老冤家的故居,已是午飯時間。這裡的維族居民家都提供類似古爾班大叔家的農家樂服務:15元/人,拌面加各式小吃和瓜果。我們在路旁隨便找了一家坐定,熱情的主人便端上來馓子,西瓜,葡萄和葡萄干,大家自然又饕餮一番。



我們的午餐搞笑的提示牌



飽喝足,大家便前往舊葡萄溝。遙遙望去,對面的山石上由三個紅色大字:葡萄溝。進入舊溝得下幾十級台階,汽車無法通行,我們只好徒步。中途路過一個葡萄干

批發市場,一看貨色和價格,才知道郡王府的小販們沒說實話。因為旅游旺季將過,經營葡萄干的小販手裡擠壓了大量葡萄干,急於出手,價格也就還比較公道。最

上等的品種也不過15元一公斤(新疆的通用計量單位是公斤而非斤)。

穿過葡萄集市,便看見路上停著幾輛驢車在招呼游客。從這裡步行到舊

葡萄溝中心還需要幾十分鐘,大家也想試試坐驢車的感覺,於是便上了一個維族老漢驢車。這頭小毛驢還真厲害,拉著我們6個人,一路上小跑,不到10分鐘就到

了目的地。十月的葡萄溝,各色的菊花已經開了,一叢叢的簇擁在路邊爭芳鬥艷,讓我們眼前一亮。老葡萄溝還是挺有意思的,這裡的葡萄地更多,也更生活化一

些。我們還在這裡參觀了西部歌王王洛賓紀念館。王洛賓對民歌的貢獻並不在於創作,而在於收集和整理,說起來,那些膾炙人口的西部民歌,竟有大部分都是老歌

王整理的。老歌王的兒子在常年在裡面簽名售書,書名叫《我的父親王洛賓》,Yelz賣了一本,王洛賓老人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這本書還是值得一看。

逛完舊溝,我們便准備返回路口乘車,這才看見剛才送我們過來的小驢車還停在那裡等我們。趕車的老漢招呼我們上車,大家便又乘著小車回到了路口。

葡萄溝裡的繁花我們的小驢車

告別葡萄溝,我們的新疆之行也到了尾聲。一路走來,有太多的見聞和感觸,最大的遺憾還是太過走馬觀花了,新疆絕對不是一個來一次兩次就夠的地方,巴音布魯克草原,喀什,塔克拉瑪干沙漠,哈密,還有太多地方等著Yelz的小分隊了,下次一定做好計劃再出發。

(全文完)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