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井岡山

作者: yaya6219

導讀永遠的井岡山―――井岡山游所感 五星紅旗飄揚在七月第一天的陽光裡。列車隆隆滿載著歡歌笑語飛馳向紅色的革命聖地。我以一種嬰兒閱讀母親的方式閱讀你――井岡山。 早就聽說井岡山很美。但在印像中,對井岡山的感覺始終是黃洋界炮聲過後的戰場,是紅軍迂回行走的小路,是風展紅旗的搖籃,是交通不便,淳樸憨直的革命老區;早就知道井岡山被朱德元帥稱為“天� ...

永遠的井岡山―――井岡山游所感

五星紅旗飄揚在七月第一天的陽光裡。列車隆隆滿載著歡歌笑語飛馳向紅色的革命聖地。我以一種嬰兒閱讀母親的方式閱讀你――井岡山。

早就聽說井岡山很美。但在印像中,對井岡山的感覺始終是黃洋界炮聲過後的戰場,是紅軍迂回行走的小路,是風展紅旗的搖籃,是交通不便,淳樸憨直的革命老區;早就知道井岡山被朱德元帥稱為“天下第一山”。但總是不能理解,中華地大物博,奇山險嶺多不勝數,這海拔不算高,山路不算險的井岡山為何會被冠以如此高之稱謂,令無數後人仰慕、稱道。

然而,當我走過地勢險要的五指峰之巔;走過主席故居那滿是槍眼彈洞的殘牆;走過朱老總挑糧上山的蜿蜒小道;走過那浸透年輕烈士鮮血和青春的紀念碑前……塵封的歷史在記憶裡開始復蘇,書本上的理論在我的眼前變得鮮活。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逍遁” 黃洋界作為當年處在深山之中的關卡要隘,因為有了毛澤東的詩詞,有了紅軍、有了黃洋界保衛戰而名揚四海。站在黃洋界頂,我仿佛聽到了嘹亮的號角聲,聽到了戰場上奮勇的殺敵聲。當年的紅軍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缺醫少藥,吃得是紅米飯、南瓜湯,住得是茅草棚、破土房,但他們仍然堅強、樂觀,用石塊、用竹釘以少勝多打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勝仗。望著牆上那一副副英雄的遺像,讀著一行行質樸卻感人的生平,我在想,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你們,英雄?

導游告訴我們說,在井岡山短短兩年的艱苦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大約有八萬,有些烈士甚至找不到完整的屍首,考證不到他們的姓名。八萬,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八萬人戰鬥的場面是怎樣英勇的場面,八萬人灑下的鮮血足以染紅井岡山的每一寸土地。我在想,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你們,英雄?你們與我一樣的年輕,卻過早的承載起了革命的重擔,你們也有愛情與親情,卻能為後人的幸福而甘願舍棄。還有那些英雄背後的英雄們,那些數不清的盼兒凱旋的父母;數不清的血濃於水的家庭,是什麼支撐著你們這樣的頑強堅定、這樣的義無反顧?

站在他們的面前,我深刻的對照與反省:我們過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覺得這一切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我們經常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掛在嘴邊,卻恰恰踐輕了他們用生命換來的誓言。和他們相比我們的信仰是如此的蒼白,我們的意志是如此的薄弱,和他們相比我才明白鑄造靈魂、錘煉信念,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我才明白孟老師促成我們井岡山之行的良苦用心。凝視那一張張英姿勃發的臉龐,我仿佛找到了答案,這笑容溢滿了對革命的忠貞與信念,這眼神憧憬著對勝利的向往與信心。他們說:“也許我看不到光明,但我卻願為光明而努力。”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但在井岡山的紅旗下卻都彙聚成一個堅定的信念,彙聚於一個崇高的理想,有了它,犧牲便是為了更好的重生,而唯有它才使我們擁有了今天的勝利。

八十年前,中國人民曰可以殺戮但不可以屈服;中國土地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斷送。而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口號已經成為今日的振興中華和實現四化。黑暗時代,愛國即救國,進步表現為抗爭和吶喊;而光明時代,愛國即強國,進步表現為建設和奉獻。

井岡山的精神沒有過時。江總書記提出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井岡山精神的最好繼承與發展,是我們新時期發揚井岡山精神的指導與體現。當我了解了支撐先烈們英勇不屈的戰鬥精神後再回顧今天,這“奉獻”、“奮鬥”都被賦予了新時代嶄新的含義。我們雖然不再用身軀去換回和平,但同樣可以為建設揮灑青春和汗水;我們雖然豐衣足食,但扶貧助弱仍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的作用雖然不如先烈們偉大,但我們幸運的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祖國的輝煌前程。面對他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為了一點安逸、一點自私和一點蠅頭小利而退縮不前呢?

井岡山兩年的艱苦戰鬥,在中國共產黨輝煌的戰史裡絕不算長。同樣,巍巍井岡在遼闊的中原大地上也只能屈居一角,但我了解了井岡山無愧為“天下第一山”的稱謂。它有著其它名山大川所沒有的“紅”:紅在八萬先烈用鮮血換來的自由與幸福,紅在險峻環境中開創出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更紅在井岡山代代相傳的革命精神;它還有著無可比擬的“綠”:綠在黃洋界的奇峰險石,綠在五龍潭的怡人山水、彩虹瀑的雄偉壯麗,更綠在歷經敵人的刀與火,而依然挺拔的青青翠竹和永伴烈士們的蒼勁松柏。

紅,是井岡的召喚,是下先烈對我們的召喚;綠,是井岡的希望。是祖國對我們年輕一代的希望。永遠的井岡山,永遠的激勵。

這,是一名青年黨員的心聲。


精選遊記: 井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