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十字:耶穌是人還是神(2)

作者: 書山府尹

導讀這位朋友是女性,北京大學畢業,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美國一流商科大學獎學金,以優異成績完成MBA學位,而後受雇於一家跨國公司為部門主管。以任何標准衡量,都可謂春風得意。突然有一天,她打電話告訴我,她已經辭職,准備進神學院學習。我早知道她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放棄已經奮鬥得到的一切,從此徹底改變人生軌道,這樣重大的決斷,還是令人吃驚,至少不符合中� ...

這位朋友是女性,北京大學畢業,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美國一流商科大學獎學金,以優異成績完成MBA學位,而後受雇於一家跨國公司為部門主管。以任何標准衡量,都可謂春風得意。突然有一天,她打電話告訴我,她已經辭職,准備進神學院學習。我早知道她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放棄已經奮鬥得到的一切,從此徹底改變人生軌道,這樣重大的決斷,還是令人吃驚,至少不符合中國人的行事習慣。我們進行了一次電話長談。我最深刻的印像是,她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長期心靈感覺的結果。“我聽到了神的召喚,要我更直接的去服務於他的目地。”說起來很平靜,充滿了自信。這是她做出決斷的最重要的原因。我無法理解看不見摸不到的神的召喚怎會有這麼大的力量,但人與人是不同的。“你畢業後怎樣打算?做專職的神職人員嗎?”她說談論這些還為時過早,她相信神會一步步指引她正確的道路。比如說,畢業後去落後的國家或者地區傳教,未嘗不是一個選擇。“你父母怎麼想?他們同意你的決定嗎?”她家在北京,我去拜訪過她的父母,一對慈祥好客的老人。“我爸爸很不高興,主要還是擔心將來我畢業後,生活會沒有著落。於是我開導他說:‘如果我告訴你,我(神學院)畢業後會為克林頓工作,你高興嗎?’‘當然高興。’‘如果我告訴你,我畢業後會為聯合國秘書長工作,你高興嗎?’‘當然高興。’‘那麼我現在告訴你,我將來為上帝這位整個宇宙的創造者工作,你為什麼反而不高興?’‘廢話。克林頓給你開工資,你那個上帝給你開工資嗎?’”在她讀神學院期間,我們有過幾次長談。雖然她也同樣不能改變我對基督教的“旁觀者”立場,但至少越來越使我懂得了一件事,那就是宗教信仰是一種很特殊的感受。這樣的感受你未必贊同或理解,但這絕不是因為你的能力高於他們。說到能力,進入神學院後的入門必修課之一,是學習古希腊文閱讀原版聖經,我的這位朋友很快以優異成績通過了這一關。人們的認識能力不一樣,看法也可以很不同,但至少從某點開始,我再不敢以傲慢的態度對待他人信仰方面的感受。人類文明史上,宗教性的,非宗教性的,曾經產生過的各種信仰如過江之鯽,絕大多數只是曇花一現過眼煙雲。能夠發展起來的信仰如鳳毛麟角。由於其不易,皎皎者背後也必然有其能夠發展起來的原因。那麼什麼是基督教得以發展壯大的原因?改革開放之後到國外的中國人,常常為基督教的表面規模所震撼,特別是天主教所代表的那一部分基督教,壯麗輝煌的大教堂,美輪美奐的藝術裝飾,足令人目眩神移。更多一些的接觸:肅穆的宗教活動、深入的討論探索,尤其是基督信徒參與“救世”所表現的使命感,往往會給局外人帶來十分深刻的印像。有了一定的接觸了解之後,你恐怕很難再說,整天做你工作的你的那位基督教鄰居、同事、或者朋友,抱有任何個人私利的目地。全世界基督教徒總數估計在20億以上,使得基督教穩居世界第一大宗教的位置。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基督教徒人數近十幾年來在中國大陸迅速擴大,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如果以全世界基督教徒分布的廣度來衡量其普世性,那麼確實可以把基督教看作是普世的信仰。穿過漫長兩千年歷史,走到今天這一步,是不是意味著與其他有神信仰相比,基督教確實擁有某種壓倒優勢,使它能獨占鰲頭?更明確地說,基督教的巨大成功,是否包含了某種超自然的因素,表達了更高層次的安排與願望?這是一個頗有誘惑力的論點,也很可能是你的基督教朋友傳教時使用的論點:穿越歷史所獲得的成功,某種意義上必然像征著真理。對此論點,我相當一段時間也沒有答案。的確,假如宇宙中真有超自然的力量,並且這種力量可以影響地球上的人類,那麼它必定會引導人類對其有准確的表達。基督教的成功,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某種性質的引導的結果?後來相關資料讀得多了,答案自然也就產生了。簡單地說,所謂基督教的成功是出自於神的旨意,這樣的邏輯推理是不成立的。回顧兩千年歷史進程,我認為可以把基督教的成功歸結為兩個重要因素:草根因素與政治因素,這兩個因素中都不包含有超自然的成分。先說政治因素。公元一世紀前期,基督教起源於地中海東部地區。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猶太人,其信仰基礎是古老的猶太教,因此,基督教實際上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從創立初期開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異端邪說,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執行迫害最甚者,是當時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的羅馬帝國政府,廣泛並且殘酷。處死耶穌,羅馬政府雖不是始作俑者,但他們還是批准了死刑的執行。耶穌死後,十二門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領袖保羅等人,也都是在隨後的傳教活動中被羅馬帝國處死。然而,迫害並沒有能阻止基督教的發展。到公元四世紀時,基督教已經發展為羅馬帝國區域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宗教,盡管直到此時,基督教仍然屬於非法並繼續遭受迫害。公元313年,人類文明史上極為重要的一件事發生了: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發布政令,宣布基督教合法,並采取具體措施,對基督教在帝國範圍內的大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後,君士坦丁自己也正式宣布成為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公元380年,狄奧多西皇帝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由於羅馬帝國的強勢影響,從此基督教在塑造歐洲文明的過程中,開始起決定性作用。而後的年代直至今天,由於歐美國家的強勢文化,基督教傳遍了世界。可以相當肯定地說,如果不是君士坦丁使得基督教合法化並最終使其上升為羅馬帝國國教,今天的基督教,弄不好恐怕只是一個地區性信仰,甚至可能已被歷史的塵埃湮沒掉。於是人們自然會問一個有趣的問題:君士坦丁當時為什麼要那樣做?基督教會的解釋版本是:君士坦丁的母親海倫娜虔信基督教,他從小受到母親的影響。但決定性的原因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親自指揮了羅馬密爾維橋戰役,一場將決定他皇位命運的戰役。戰鬥開始前,他抬頭望天,在太陽的方向上空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上面一行希腊文字:“以十字架的名義,勝利!”於是,君士坦丁下令他的士兵們,全都以基督十字來裝飾他們的盾牌,結果那場戰役大獲全勝。在凱旋返回羅馬時,君士坦丁拒絕了已經為他准備好的勝利後祭祀羅馬諸神的儀式,因為他已經信仰了基督。大多數歷史學家們的解釋版本是:君士坦丁當上皇帝的時候,羅馬帝國從上到下,已是人心渙散分崩離析,國家失去了凝聚力,失去了方向感。套用今天的時髦名詞,叫做嚴重的信仰危機。盡管君士坦丁可能受到了母親海倫娜的影響,但他本人是個很有主見的皇帝,他的如此重大的改弦易轍的決策,其最根本的動機,首先必然是政治上的,必然關系到他的帝國的根本利益。說到他的母親,公元328年,在巴勒斯坦兩年旅行之後,已經是80歲的海倫娜返回了羅馬,她必然向君士坦丁講述了她兩年中親眼見到的,新興的基督教在民眾中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而君士坦丁可能從中看到的,則是用基督教重新凝聚整個羅馬帝國的前景。即便其中有些許信仰的因素,他的決策無疑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目地。前面我使用了政治因素這樣的字眼,顯然我是贊同歷史學家的版本。君主時代的歷史,即便是像羅馬帝國那樣帶有一定民主色彩的君主時代的歷史,很難會像基督教會所演繹的版本那樣神奇浪漫。然而,這裡有個重大的論證前題,那就是,雖然君士坦丁為政治原因選擇了基督教,但他沒有去選擇其他宗教,必然是因為基督教表現了最強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為什麼基督教會有這樣的力量?於是引出了第二個因素,因為基督教是草根宗教,從草根中誕生,為草根們說話,靠草根們傳播。而教主耶穌,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草根。我將在本文最後一章“他把上帝帶給了普通人”中,專門討論草根因素這個話題。


精選遊記: 耶路撒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