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的影子

作者: liuyf651023

導讀廊橋的影子 江南多雨,也多橋,廊橋只是橋的一種。若是早春,細雨霏霏,廊橋兩端掛滿了青翠的藤蔓;橋頭的老榕樹,枯黃的葉子中間泛著新綠,巍巍然,與廊橋相映。橋下的溪水,淺流不息,波光迷蒙,聽得見嘩嘩的水聲,卻看不到廊橋和老樹清晰的倒影。 我正是這樣想著,來看廊橋的。溫州泰順,有若干座明清年間修成的廊橋;以前,默默無聞;最近,大有名氣。再 ...

廊橋的影子

江南多雨,也多橋,廊橋只是橋的一種。若是早春,細雨霏霏,廊橋兩端掛滿了青翠的藤蔓;橋頭的老榕樹,枯黃的葉子中間泛著新綠,巍巍然,與廊橋相映。橋下的溪水,淺流不息,波光迷蒙,聽得見嘩嘩的水聲,卻看不到廊橋和老樹清晰的倒影。

我正是這樣想著,來看廊橋的。溫州泰順,有若干座明清年間修成的廊橋;以前,默默無聞;最近,大有名氣。再加上不適度的宣傳和美化,廊橋,幾乎成了城裡人追憶舊日時光的像征。

泗溪的兩座廊橋,一座在東溪,另一座在北澗,是兩座姊妹橋。東溪廊橋,始建於清乾隆10年,道光7年重修了一回。橋長 40米,寬6米,單孔跨徑23米。要是這樣,是不足以吸引人的。廊橋之成名,在於,它的主體全部是木構的,疊梁設計,層疊交叉的木頭相互咬合,不用一根釘子;它的另一特別之處是,它的橋身上加了一個蓋,就像城管隊員戴的大檐帽,四角長檐,將橋面圍得嚴嚴實實,使木橋和行人免受風雨之苦,因此,也有人叫它風雨橋。

鄉土中國沒有公共場所——西方社會,每一個鄉村都有一間教堂,教堂的功能並不限於拜會上帝。更多的時候,人們聚集於此,不是為了上帝,而是為了自己。大家談天說地,竊竊私語,議論朝政,也傳播流言蜚語。廊橋,兼有聚會的功能。這就是說,廊橋有風擋風,有雨遮雨,既沒有風也沒有雨的天氣,它就興風作雨——極少數“壞女人”,就可能把安靜的村莊,攪得滿是風雨。

廊橋內部,並列著兩排粗壯的柱子,之上,是鬥拱結構的屋頂;在我看來,廊橋是“二合一”的結果,下邊是橋,上邊是房子;合二為一,有點新意;分開則橋歸橋屋歸屋,並無特別之處。廊橋內部陽光不足,原色廊柱,經久泛土,就像一座棄之不用的老房子,煙塵中混合著一股衰敗的氣息,讓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來到北澗橋的時候,雨下大了。橋頭兒的屋檐下,有一個擺小攤的男人,他只賣茶葉蛋;他對面,兩個年齡相仿的男子,背靠廊橋,有一句每一句地聊著什麼。雨大,沒法干活兒,他們只好在這裡袖手看雨。我本來要趕往下一站的,也作罷。買了一包煙,一邊抽煙聽雨,一邊瀏覽出售工藝品的小店。

這家店,與廊橋一體。推開狹小的木窗,就可以看到雨中廊橋的全景。我問小店的老板,感覺如何。她說,看得久了,也沒什麼感覺。顯然,她的心思也不在風景,而在看風景的人。她不厭其煩,把店鋪裡的所有介紹給我。我也沒讓她失望,買了4包本地的土產——只有包裝,沒有產地和廠家等信息。

人生是一個追求理想的過程,也許不能實現,可理想永在,也永遠美好;旅行則相反,廣告和傳說中美好的風景,一旦到了眼前,失望的倒是多數;泰順廊橋,不過如此——當然,要是發生廊橋艷遇,蓋當別論。過河拆橋是忘恩負義的,我不能為;更何況,廊橋是受到國家保護的重點文物;不過,過河罵橋,應該是在法律許可範圍之內的。

2009年3月6日星期五,14:11分。南麂島


精選遊記: 泰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