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廊橋尋夢-第三天(5.1三魁、泗溪、仕陽)

作者: 胖胖加菲貓

導讀第三天(5.1)——三魁、泗溪、仕陽關鍵詞:北澗橋邊茶,永慶橋頭酒,薛宅橋中雷雨驟,共醉逍遙游 清晨4點,車站就開始發車。喇叭聲,人聲,雞鳴狗叫聲伴隨著熹微晨光鑽進屋裡。 頭天晚上sky已經和酒店老板的親戚小邱師傅談好了2天包車,220元/天。包車價也是水漲船高的,建議旺季提前預訂,今天再談肯定就不是這個價錢了。 7點准時出發,艷陽依然高照。我們帽子� ...

第三天(5.1)——三魁、泗溪、仕陽關鍵詞:北澗橋邊茶,永慶橋頭酒,薛宅橋中雷雨驟,共醉逍遙游

清晨4點,車站就開始發車。喇叭聲,人聲,雞鳴狗叫聲伴隨著熹微晨光鑽進屋裡。

頭天晚上sky已經和酒店老板的親戚小邱師傅談好了2天包車,220元/天。包車價也是水漲船高的,建議旺季提前預訂,今天再談肯定就不是這個價錢了。

7點准時出發,艷陽依然高照。我們帽子墨鏡防曬霜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站是泗溪,位於通往溫州的路上,距離三魁大概15公裡。路況時好時壞,顛簸的砂石路被戲稱為按摩路,為我們提供免費松骨服務。

山路蜿蜒,穿溪過澗,時見瀑布掛山前;流水潺潺,清風撲面,雜花生樹綠草鮮;眼波流連,笑語喧天,卻疑此身非人間。如此良辰美景,我和sky都慨嘆若有許巍的歌聲相伴,方為完美。可惜遍尋車中,只能找到刀郎,未免大煞風景。我們決定今晚回去後,就算把三魁鎮翻個底朝天,也要把許巍找出來。

一會兒,路邊的小河上出現了一座鐵索橋。幾輛自行車停在旁邊,一群放假的小孩子在橋上追跑打鬧,嬉戲玩耍。我們幾個不由大發童心,跳下車衝上索橋。老不一馬當先,霸住橋頭,使勁兒晃動身體,索橋也隨之不住搖擺。兩個大姐頓時嚇得花容失色,連聲驚叫。哼哼,我一陣冷笑,這種小伎倆豈能嚇倒我?!我面不改色,連蹦帶跳跑過橋,索橋晃得更厲害了。

對面的山坡上開著幾叢昨天一路上看到紅色山花。Tony爬上去折了一支下來,我才看清原來是杜鵑,也叫映山紅。於是我們每個人手持鮮花,作采花大盜狀各自拍照留念。

泗溪鎮偏於泰順縣東南,因境內有東、南、西、北四條溪流在此彙合,故名泗溪。

溪東橋,因橫跨鎮內東溪之上而得名。因與跨北溪之上的北澗橋遙相呼應,又因兩橋的結構形式和造型基本相同,皆為“蜈蚣”結構的木拱廊橋(虹橋),所以人稱“姊妹橋”。她們都是用兩層拱架(上層拱架用八節方形拱骨,下層用圓形九節拱骨)以貫穿、搭置、別、撐、頂、壓的力學原理構架成穩固的橋體,兩端拱趾各自支架在兩側橋台上,橋台用花崗岩砌疊在兩邊山崖之上,橋的兩頭拱架還撐扦著三角形木架以加強橫向力的作用。為了防止風雨侵蝕,橋身兩側都用紅色油漆的木板遮蓋。古人用這種力學原理建造廊橋,主體部分不用釘子,也不用榫鉚,看似簡單,可是能經受住三、四百年的台風、山洪考驗而至今安然無恙,這便是科學與智慧的所在。兩橋之間的淵源還不止這些,傳說他們是由師徒倆建造的。師傅造了北澗橋,溪東橋則由徒弟主事。由此,人們又稱這兩橋為“師徒橋”。

溪東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清乾隆十年(1754年)重表,道光七年重修。橋長41.70米,寬4.86米,高10.35米,共建橋屋15間,中央3間為宮殿式的主樓,構架飛檐翹角。橋棟上塑造“鰲魚雙吐水”,棟下塑造“唐僧取經”及梅、蘭、竹、菊等諸多工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橋頭翼飛挑,頗有吞雲吐霧之勢。橋面檐下,三間藻井,構造工藝精致古樸,使橋身更顯秀麗堂皇。

溪東橋美則美矣,也頗具氣勢,可惜緊鄰公路,在車水馬龍的喧囂和四周現代建築物的緊緊包圍中,它顯得那麼孤寂且格格不入。

離開溪東橋不遠,拐下公路,踏上曲折的田間小路,穿行在小村莊中。很快便見一條清淺的小溪,橫亙眼前。一塊塊淺灘斷斷續續地露出水面,幾個衣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赤著腳,手拉手,嬉笑著踩在淺灘上,在溪中來回穿越。扭頭向上游望去,緊挨一排古樸的兩層民居,在濃密的綠蔭掩映下,一座鮮艷的紅色廊橋高高地跨越其上,倒影投射在青碧的水中,隨著微波蕩漾。

北澗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後經6次重修,至今容顏不改。橋長51.07米,寬5.39米,高11.22米,橋屋20間,橋柱84根,橋面地板全部由一寸厚木板兩層加固。橋的東首當地人稱之為“橋頭”,地勢較高,有石踏跺16級;西首稱“橋尾”,地勢較低,石階26步。北澗橋是宮殿式重檐,結構精巧,造型古樸。然而北澗橋的美不僅美在橋本身的輕靈飄逸或是擁有虹橋的獨特結構,更美在橋周圍的環境。兩條溪水在橋邊彙合,溪水清澈見底,水面上還有一條用石梁搭起來的小石橋,接以矴步。沿著溪岸,一條小路將人引向橋頭和村子,兩株粗大參天的古樹立於橋頭,一株是樟樹,另一株是烏桕,都有上千年的樹齡了。大樹的虯根牢牢抓住橋基周圍的石土,使得北澗橋歷經數百年的風霜而無大礙。北澗橋頭的十幾間古民居,造型是店堂式結構,昔日山貨洋貨都在此交易,是商業貿易繁華之處。古橋與古樹、古道、古民居及青山綠水相互襯托,構成一幅極其優美的畫面,被橋梁專家譽為世界最美麗的廊橋。

北澗橋頭的民居中,有一間小小的廊橋博物館,是七十多歲的離休教師周老師自費創建的。展廳正中,擺放著兩座制作精美的廊橋模型,四周牆上掛滿了各種文字圖片介紹。溫和儒雅的周老師見我們一行人來,便拿起教鞭細細地為我們講解。我一直不理解如果僅僅為了遮擋風雨,為何要把廊頂建造的如此繁復奢華?周老師解釋說,橋上建廊,主要是在建築方面起到一個平衡應力的作用,橋拱夾在兩岸山崖間,橋面就有一個向上的張力,蓋上廊頂,即給橋面施加了一個向下的壓力,使得本來不著釘榫的梁柱拱架間結合更加緊密,整座橋就更加結實堅固。而且當地村民認為廊橋起到保持風水的作用,多在橋中橋頭或者二層閣樓上設立神龕,作為日常祭拜場所,因此自然要修得豪華。此外,廊橋還是古時村民買賣交易商品的市集,在河流漲水山洪暴發的時候又成為避難之所。

告別周老師,我們到旁邊的人家小坐。主人在門口支起兩張小桌,為來往游客供應茶水。現在游人不多,我們5個就是今天唯一的客人。主人拿出自家產的新茶,名曰“三杯香”。葉片雖然散碎,可是果然衝泡很多杯依然湯色不改,香味不減,以致眾人日後頻頻回味,皆贊其為此行一路上喝過的最好的茶。主人家的老奶奶端來一種山上野草制成的涼粉讓我們品嘗。褐色的半透明的果凍狀涼粉盛在碗中,似乎還沒有完全凝固,顫顫巍巍的好像一碰就會破裂流出水來,入口酸酸澀澀還略微有點兒苦,據說清熱去火,可惜我們刁鑽的味蕾早已無法習慣這般天然的鄉野味道了。屋外,陽光在一叢翠竹的枝葉間跳躍,野生的紫色大薊花開在粉紅的月季周圍,金羽紅冠翹翹尾巴的大公雞雄赳赳地四處踱步。屋內,輕柔的紗帳下罩著一個小搖床,還沒斷奶的嬰兒發出咿呀的囈語,年輕的媽媽不時把她抱起來哄一哄。老奶奶坐在廚房與堂屋門口的小凳上,微笑著看著我們,臉上的皺紋堆成了一朵菊花。一壺熱水在我們腳邊的小火爐上吱吱地冒著白汽。不說話,品一口清茶,齒頰留香,感覺時間已經放慢了腳步,輕悄悄地從我們的額間發梢緩緩流過。

下一個目標是仕陽的仕水碇步,途經雪溪胡宅。

胡氏大院位於雪溪鄉橋西村,當地人也稱其為石門樓。胡氏大院是泰順縣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僅規模大,建築工藝也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胡氏祖上原居住在慶元官塘,明順德年間,胡家先人胡道嚴遷徙至泰順雪溪西岸,從此在此地安居樂業。傳至胡東偉一代(清嘉慶年間),家道昌盛,逐漸開始大規模地建造住宅,大院共經前後三次的建造才形成我們今天看見的規模。

胡家大院背山面水,正門前是一個小院,牆角盛開著一大棵粉紅的薔薇,繁茂的枝葉爬滿牆頭,密密麻麻的花朵蓬勃在藍天白雲下。正門在院門的斜對角,這應該也是為了保持風水而特意為之。寬闊的主路兩旁依次排列著幾個小院落,每個院子都是磚垛院牆,裡面兩層木結構小樓,紗帽形圓潤的牆頭,青瓦飛檐的屋頂。主路盡頭是最大的正院,雕梁畫棟,規模氣勢以及建築的精致遠勝其它側院。胡家大院的整體規模雖然無法與北方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等等相比,但是獨具江南靈秀之氣,在當初這樣的窮鄉僻壤,也算是蔚為壯觀了。現在這裡早就變成普通村民的住宅,非親非故的許多人家聚居於此。正值午飯時分,有的人家房檐上冒出裊裊炊煙;有的人家已擺開餐桌,圍坐一堂;還有的人家已經吃完,老老少少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聊天。到處充溢著平靜平淡平和的氣氛,對於我們幾個不速之客的東張西望,四處打探,都視而不見。我們也絲毫沒有打擾別人生活的愧疚,心安理得地在時光中漫步。

仕水矴步,修建於清嘉慶年間,架設於仕陽鎮溪東村一段平坦寬闊、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全長144米,共233齒,每齒分高低兩級,高的那級可供肩挑扁擔者或漲水時行走,低的那級可容兩人並肩而行。對於石料的選擇,建造者也頗費苦心:高的用的是白色花崗岩,低的使用的是青石。這種顏色與石質的搭配,不僅美觀,更可以使夜行者可借星月微光的反光而暢行無阻;在漲水時,路人也可清晰地看見。其中還有更深的含義:石取其堅,計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

在淺流上架設碇步,應該是南方特有的景色吧。方正的石塊豎著埋進水底,就像我們雨後在積水中鋪的磚塊。不論高矮,每一級碇步都是兩塊石頭拼成,落腳處寬約2、30公分,每兩級碇步之間的距離也是2、30公分。人跨行其上,真要掌握好重心和平衡。我想腿腳不利索的老人和孩童,走起來恐怕有些困難。我們步履輕快,略微跳躍著,每一步都跨過在夾縫中變得湍急的淙淙流水。我們認真地數了一下,高的碇步216級,矮的221級,與網上資料不符。

陽光依舊灼熱,鄉間的柏油馬路一定被曬得暖烘烘的。路邊人家的狗都懶洋洋地躺在馬路當間兒,伸直四條腿睡覺。車子遠遠地鳴起喇叭,它們也毫不驚慌,等到車子開到跟前,減了速,才慢吞吞地爬起來,搖著尾巴跑開。還有那些走地雞,成群結隊地在馬路上閑庭信步,不怕車也不怕人。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畜牲讓全車人氣悶,Tony甚至想要給它們開設一個交通法規培訓班,好好教育一下。我倒是有一點兒羨慕這些小東西,我行我素,無拘無束,別說交通法規了,不論什麼規矩也管不著,多麼逍遙自在!

午後的計劃是三魁附近的幾座橋。老不上午一路都在打瞌睡,此時再也堅持不住,回旅館睡午覺去了。正好Tony的上海同事風鈴小兩口兒剛剛趕到,順便搭車同行。

劉宅橋位於三魁鎮劉宅村水尾,又名仙洞虹橋,建於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為木平橋,二層重檐,是泰順眾多屋式木平橋中造型最為精巧別致的一座。

木平橋一般都建在溪面並不寬闊的溪流之上,全縣共有22座木平橋,劉宅橋的年代為最久遠的。先後經歷了三次大修,模樣依舊。在沒有公路之前,該橋是泰順來往福鼎的必由之路。

劉宅橋孤零零地掩藏在路旁的樹蔭中,規模較小,灰暗的橋身已經頗為殘破,橋下的小溪幾已干涸,恐怕早就失去了通行的用途,只有兩端閣樓的紅色飛檐和正中屋脊上金黃的雙龍戲珠昭示出它當年的輝煌歲月。踩著吱扭作響的樓梯爬上二樓,神龕,香案,絹花,幔帳以及彩色晶瑩的吊燈將這裡裝飾成了一個隆重的祭祀場所,看來古老的廊橋依然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薛宅橋位於三魁鎮薛宅村,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後多次重建都毀於水患,現橋建於清鹹豐六年,橫跨錦溪,古名“錦溪橋”。疊梁拱式廊橋,全長51米,單跨29米,離水面高度10.5米。單檐,橋屋15間,橋頭坡度30度。

薛宅橋位於村中心比較繁華的地帶,橋兩側都是街道和民宅,緊靠溪邊也都是4、5層的小高樓。溪水較寬,中間還有一個人工造成落差的小小瀑布,兩岸多有蒼翠茂密的古樹。本來這裡應是景色如畫,無奈水中淺灘上無數垃圾橫陳,慘不忍睹,還不時有更多垃圾從岸邊的樓上洋洋灑灑地拋入水中。見此情景,我們也只能搖頭嘆息,也許生活在風景中的人們並不如我們這些過客一般感覺這風景的可貴,正像我們曾經在手中握有幸福時卻不知道珍惜一樣。

正當我們過橋想看看對面的街巷時,突然一陣狂風大作,灰塵和著落葉撲面而來,剛才就陰沉沉的天空籠上了一層土黃色。我們趕緊跑回橋上,霎時,豆大的雨點兒劈頭落下,馬上在天地間連成了密集的雨線。憑欄而立,因為廊橋頂上的屋檐都向外側挑出一截,所以只感到有細細的水霧隨風飄到臉上。大樟樹的枝葉在風雨中搖擺,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雨點打在橋頂上,樹葉上,水面上,交錯出高低各異韻律不同的聲響。雨霧漸濃,我的視線漸漸模糊,恍惚中也仿佛模糊了時空。橋下奔流了400年的流水,橋邊佇立了400年的老樹,都和從前一樣啊。這雨水循環往復,穿透了天上人間,將400年前帶走的一粒微塵重又帶回來。400年前同樣風雨交加的橋頭,是否也有同樣的一個女子在這裡倚欄遠眺,看著同樣的風景,懷著同樣淡淡的迷茫與哀愁。

雨小了,我們繼續上路。路邊農田裡茁壯的油菜鼓鼓的打著籽。更小更殘破的三柱橋差點兒被我們忽略。這裡現在是孩子們捉迷藏的樂園。我們的到來使孩子們除了上樹之外,又多了一個躲藏的好地方——我們的身後。

永慶橋位於三魁戰洲下溪坪村,建於清嘉慶三年(1797),全長33米,離水面高8米,為伸臂式木梁橋,橋墩青石砌築,上置二層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鋪行道橋板,有廊屋12間,明間為二層重檐樓閣,內置扶梯上下。屋面四翼角高翹,造型雅樸,是優美的古代木平廊橋。

不算小小的三柱橋,永慶橋是我們在泰順所見的唯一一座沒有拱的木平橋。橋兩頭搭在岸上,橋身正中由一個石塊堆砌而成的船形橋墩支撐,尖尖的船頭衝著水流上游,不知是否有逆水行舟的含義。橋頭一邊連接公路,一邊連接民居和農田。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三三兩兩的村民打著傘經過,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挽著草筐,還有的手拿小棍,趕著一頭大肥豬。我們的兩位帥哥面對此情此景,不知為何酒興大發,從路邊的小賣部裡拎出兩瓶啤酒,坐在橋中通往二層閣樓的木梯上,開懷對飲起來。就著清風細雨和古樸的田園風光,不知這啤酒是不是品出了別樣的滋味。


精選遊記: 泰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