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到煙霞三洞

作者: 理安

導讀上午九時,我在表妹的陪伴下第二次走進煙霞洞。 煙霞洞就在楊梅嶺的後山上,南高峰下,走過去十幾分鐘的距離。順著台階上去,卻開始別有洞天。她內部的造像已經在06年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在煙霞洞的介紹上也側重於這部分,對她塑像的價值大加肯定。 自己在雕塑上的知識了解甚少,文章最後會附上對煙霞洞塑像比較詳盡的描述,這裡就不班門弄斧了。我更感� ...

上午九時,我在表妹的陪伴下第二次走進煙霞洞。 煙霞洞就在楊梅嶺的後山上,南高峰下,走過去十幾分鐘的距離。順著台階上去,卻開始別有洞天。她內部的造像已經在06年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在煙霞洞的介紹上也側重於這部分,對她塑像的價值大加肯定。 自己在雕塑上的知識了解甚少,文章最後會附上對煙霞洞塑像比較詳盡的描述,這裡就不班門弄斧了。我更感興趣的是煙霞洞在近現代所經歷過的故事,而這樣的故事並沒有出現在景點的介紹裡,這也不啻是一種遺憾。要知道,這樣的故事卻是最能引起現在人的興趣的。 很多我們所熟知的近現代名人都曾在煙霞洞留下過或長或短的故事:周恩來、蔣介石、宋美齡、胡適、宋教仁等等都曾到過煙霞洞,胡適還在此生活了三個多月,和他表妹曹佩聲有過一段最為浪漫的感情故事。我要說的是,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在此,在煙霞洞,每個人都會袒露自己的心跡,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可以說過的很真性情,因為,這裡遠離塵囂,山林蔽日,只有你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什麼不能發生的呢? 世俗越是羈絆,這裡則最能抵達本質。 煙霞洞對於現在的游客而言,很多人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對於她裡面所發生的一切都可謂知之甚少。到不一定要強迫大家一定要對歷史所熟知,而是,就西湖景區來說,西湖往裡,你能夠感受到更加幽遠和靜謐的人和事,略去了西湖的繁華喧囂,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屬於你的,無論是歷史,還是正在發生的歷史,你和你的另一半或者你和你覺得最重要的人在一起,就真的會和古人、和名人們以及江南的風景面對面,會走進他們同樣普通的一面中去,他們當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曾經那麼幸福或者真性情的生活過一段時間,同樣的環境,有些東西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就是這樣的東西擺在你的面前,你不要說什麼,和他、和她,你肯定會感到,你會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夠再長一點、再久一點,不是說煙霞洞中日月短麼,為什麼說短,還不是因為都是過的精華,精華是好的東西,而好的東西最容易逝去,容易溜走,那更加說明,煙霞洞便是歲月和生活的真諦所在。 人都期望某些可以永恆的東西,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還是工作,這樣的東西也只有發生在相對獨立和相對私密超然的環境中才會被認為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山林是最好的屏障,在這樣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最容易貼心面對,而不是隔了那麼多的面具,也不用說那麼多的客套話,有的只是暢所欲言,有的只是休養生息,做塵世間不可能做的事情。 從煙霞洞下來就是水樂洞了,水樂洞得名和煙霞洞得名都是因為它們的自身構造,這和煙霞三洞中最後一洞石屋洞的得名道理是一樣的。煙霞洞是因為洞中的鐘乳石陽光照射變得五顏六色而得名,水樂洞則是因為洞中有泉水流過,聲音似音樂,而有些石頭敲上去所發出的聲響也是如同樂器演奏一樣,所以得名;石屋洞則是因為洞的外形像古代的房子而得名。但這麼好的景點,在西湖周圍龐雜的景點裡面卻談不上那麼炙手可熱,甚至是游客稀少,連楊梅嶺都趕不上。幾乎都快被人們遺忘了。 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當然,不僅西湖的很多已經快被遺忘的地方讓人悲哀,中國的很多地方都開始讓人覺得悲哀,覺得遺憾,歷史中的大起大落到現在變得那麼具體,當你站在它們面前的時候,都不敢相信,那麼驚心動魄的事情會在這裡發生。 這些景點已經不再和世俗發生那麼多的關系,即使像煙霞洞還會被旅游部門修葺一新,但又能怎麼樣呢,還是冷清寥落。 當然,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走進煙霞三洞,這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解歷史、感受過去名人的心思經歷,而且,幽靜的自然風光和絕對安謐的環境,是可以讓你和你的愛人沉醉其中的,這一點來說,旅行本身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景點倒變得不是那麼重要。 我相信,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對待那些已經趨於生僻的景點,說不定會再次成為旅行中的熱點。熱鬧一點又能怎麼樣呢,不僅會有現實的好處,那些開在景點旁的茶室、那些周邊的村落在效益上會有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能夠讓更多的人們享受到這些曾經帶給人們收獲的景點的種種感覺。 就在從石屋洞出來回去的路上,我很有幸認識了著名的書法篆刻家——尚天瀟老師,他就住在滿覺隴,我想,如果不是因為西湖,如果不是因為杭州的旅游變得越來越發達,我也不可能來到杭州,來到楊梅嶺,也就不可能和尚老師認識,我只是希望,有更多更多的尚老師能夠湧現出來,聚集到某個地方,比如杭州、比如西湖周邊的山山水水間,真正讓西湖成為人文和文人的西湖,成為藝術的西湖,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快要被遺忘了的景點重新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因為,那些才是真正好的東西。附:對煙霞洞、水樂洞、石屋洞的介紹: 煙霞洞在南高峰西南坡煙霞嶺上,為石灰岩溶洞。史書記載,此洞在公元944年(後晉開運元年)為僧人發現並開發經營。此洞與一般溶洞不同的地方是洞深只30多米,洞室由外向裡逐漸收縮,至洞底高僅1米許,舉手可摸到洞頂。洞內不以鐘乳石、石筍之類為主景,而是以利用天然岩穴刻成的石窟造像取勝,較大的有38尊,還有一些小型供養像和浮雕。造像大致分三個時期的作品:正壁三世佛、脅侍像,16尊羅漢以及孔雀明王等為五代時期作品;釋迦和彌勒為宋代添造;由財神改作的蘇東坡像為清代改造。其中以洞口兩旁刻於宋初的觀音和大勢至菩薩為最精美。大勢至菩薩低頭俯視、雙手交叉下垂的神態,莊嚴而顯慈悲;顏面、前胸、手腕的肌肉豐潤。觀音的表情刻劃得真摯而溫雅,面部豐麗,肩上所披薄襞衣,自然流暢,表現出軀體隱約可見的曲線,這兩尊像今仍在。與洞相配的還有呼嵩閣、舒嘯亭、臥獅亭(今已不存)、吸江亭、像鼻岩、佛手岩、霞園等亭閣庭院。水樂洞為“煙霞三洞”之一,洞中不但奇石嶙峋,更以水景聞名。此洞全長約60米,有兩處入口,中以天然巨岩相隔。左面入口有方形泉池,跨過池上石梁入內,空間豁然開朗,狀若矮屋,為兩入口交彙處。此處水流甚急,激石敲壁傾瀉而出,泉聲琮琮,鏗鏘悅耳,仿佛古箏奏出的舒緩音節,不絕如屢;又似琵琶彈出的激揚樂章,絲絲入耳。旁邊的石桌石凳就像刻意為人安排的一樣,放在最適合聽這清泠泉韻的位置。於此小坐,聽著無弦琴演奏出的超凡脫俗之曲,掬一把清甘純冽的泉水細細品味,默念東坡先生“但向空山石壁下,受此有聲無用之清流”的詩句,真可使人作遁世之想。怪不得明代高濂會把“水樂洞雨後聽泉”列入《四時幽賞錄》之中了。洞口石壁上滿是前人題刻,隱約可見“高山流水”、“天然琴聲”“無弦琴”、“余知水之樂”、“空谷傳聲”、“清樂梵音”等字樣。往裡走,空間逐漸便得狹窄,周圍隨處可見千奇百怪的,姿態紛呈的各式鐘乳石,無論是“倒掛香菌”、“三節蓮藕”、“水結龍背”,抑或是“石手扶筍”、“石吐龍涎”,都惟妙惟肖,神形兼備。洞中還有一處名為“空中石鼓”的神奇鐘乳,扣之會發出“丁丁冬冬”的聲音,清脆悠揚,委婉動聽,余音繚繞,經久不散。舊時洞內還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石像,據說雕刻得很精美,可惜“文革”時被搗,洞旁舊有寺,名西關淨化院,後晉開運三年(946)吳越王建。起初還未有洞名,直到一百多年後的北宋熙寧二年(1069),才由著名詩人,當時的杭州郡守鄭獬命名為“水樂”。此後,水樂洞名聲大顯,前來觀瞻探勝的文人雅士絡繹不絕。到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洞被郡王楊存中辟為私家別墅,楊死後,洞因年久失修,逐漸荒蕪,曼妙的“水樂”竟成為絕響。到南宋末年,權相賈似道花重金將水樂洞一帶買下,並親自探求水樂緣何絕響,他在洞旁俯身細聽,查出了原因,說:“谷虛而後能應,水激而後有聲,今水瀦其中,土壅其外,欲其振響得乎?”遂命人疏通堵塞之處,終於將消失多年的“水樂”景觀恢復。賈似道又大興土木,在洞外修築了規模宏大的“水樂園亭”,為造聲勢,他還將蘇東坡寫浙江東陽水樂亭的一首古風附會成水樂洞詩,並摘取詩中詞語建造了“聲在”、“愛此”、“留照”、“獨喜”等近十座亭榭,同時開渠鑿池,將洞內之水引出,迂回於諸亭之間,利用自然落差,形成飛瀑。景物之勝,比往昔有過之而無不及。舊時,洞傍尚有點石庵、歸雲庵、石佛接待院等建築,如今俱不存。點石庵中有巨缸,嵌於石中,日久天長,竟與石並為一體,被稱為“萬年缸”,歷冬不冰,亦一奇。沈復《浮生六記.浪游記快》: “衲子請觀萬年缸。缸在香積廚,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內,聽其滿溢,年久結苔厚尺許,冬日不冰,故不損也。” 關於石佛接待院的來歷,有個小故事。相傳北宋時,此地有古佛出現,幻化為僧人,戴著草笠,挑著包袱,隱形於附近的岩石中。當時有人就在石上按其容貌繪刻其形像,並建了寺廟。“滾滾長江東逝水”,時至今日,雖然當年的水樂園亭和諸多寺廟建築早已隨著歲月的流轉而成為歷史,但水樂洞的泠泠泉韻卻依然清晰在耳,那無弦之泉撥動的音樂至今仍吸引著無數游客慕名訪聽。就如古人詩中所說:“歷騁空寒六六天,更來洗耳聽春泉。 迅湍激石浮清磬,樹溜行沙寫素弦。 路口林亭三四曲,洞中日月幾千年。 何人獨得開收律?譜入宮商與世傳。”石屋洞,位於杭州滿覺隴。吳越時曾建寺,寺後為洞,寬10米,深7.8米,高5.6米,寬敞如屋,故有“石屋”之名。右側洞後,有一深穴,上寬下窄,狀如浮螺,宋高宗趙構因在此躲過金兵追擊,建都臨安(杭州)後,封石屋洞為“南山第一洞天”;狀如浮螺的洞,題為“滄海浮螺”。岩壁原雕有五百羅漢,文革即毀,現已重修。寺早毀。洞外石壁舊有北宋陳襄、蘇軾及南宋賈似道等題名刻石多處,今皆不存,部分重修。園內有桂花廳、呤香亭等建築。石屋洞,洞中有洞,洞旁有洞,洞中有天、有鐘乳;洞外桂樹成林,滿隴桂雨。石屋洞前乾隆年間所種的兩株老桂樹,已經200多歲,樹干滿是青苔,枝條已部分老死,卻還能開花。金秋時節,於乾隆老桂樹下,一邊品茶,一邊賞著飄落一地的桂花,慢慢醉於陣陣的桂香,也是人間一大樂事。旅游小貼士:到煙霞三洞可以坐y3到石屋洞下,然後依次游玩,三個景點相距不是很遠,水樂洞距離石屋洞大概500米,水樂洞上去到煙霞洞也是同樣的距離。石屋洞和煙霞洞旁均有茶室,石屋洞的茶室小資一點,而煙霞洞就比較傳統一點,但環境要比石屋洞的好很多,畢竟是在山上,那是相當的幽靜貼心舒服,要不然胡適也不會在煙霞洞生活了三個月了,胡適的度假休養的眼光是沒錯的。從煙霞洞出來後,可以到九溪走走,下去就是楊梅嶺了,順著乾龍路到九溪煙樹也非常近,如果想多停留幾天,那就選擇住在乾龍路54號的【家·江南文化生活館】http://blog.eastday.com/sp1/beyondli/ 吧,慢慢體味名人所經歷的一切,你會發現,生活原來也可以這樣有滋有味。


(胡適到過的地方)



(清望)



(煙霞洞觀音造像)



(水樂洞)



(石屋洞)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