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悠晉中北——(十七)平遙三餐

作者: 胖貓愛吃魚

導讀第二天起早出門,往西大街上走了一段,沒見賣早餐的,然後沿北大街走,快到北門才發現幾家小餐館,不過都沒有什麼特色,於是,只好回到德居源對面的早餐店。印像比較深刻的有兩樣,第一就是豆花——大半碗都是事先勾兌好的芡汁,還有很多豆芽打底,蓋上薄薄的幾片豆腐,撒上香料和辣椒粉,果然 “本是同根生,豆腐價更高”啊! 第二個就是——有個開京片子的� ...

第二天起早出門,往西大街上走了一段,沒見賣早餐的,然後沿北大街走,快到北門才發現幾家小餐館,不過都沒有什麼特色,於是,只好回到德居源對面的早餐店。印像比較深刻的有兩樣,第一就是豆花——大半碗都是事先勾兌好的芡汁,還有很多豆芽打底,蓋上薄薄的幾片豆腐,撒上香料和辣椒粉,果然 “本是同根生,豆腐價更高”啊!


第二個就是——有個開京片子的女游客要了根油條,然後同伙吆喝她去吃別的早餐,所以,她示意是否可以不要?賣油條的很果斷回答:我們的油條都是現炸的,你點了才下鍋的,你要是不要了,炸好了賣誰去呢?於是,這個女游客只能乖乖付錢拿走了油條。中飯是在縣衙附近的一家餐館吃的,點了一個肘花,一盤炒雞蛋,一份水煎包。肘花蘸著老陳醋吃特別香,雞蛋下飯最合適了,水煎包油了點,量也多,最後沒吃完。

晚上回到旅館,覺得應該享受下在庭院裡用餐的氛圍,所以洗了個澡,就出來院裡吃飯。關於德居源的環境就不再累贅描述了,反正就一句話——只要不下雨,就適合在院裡用餐。“借問酒家何處是,牧童遙指杏花村”,那就先來瓶杏花村啤酒,再泡壺茶,讓我們慢慢吃著。碗禿則的味道雖然貌似也有改良,不過較之昨天五星級的“腰纏萬貫”更有土菜的原味。土豆絲的口感介於熗拌和清炒之間,加上陳醋的熏陶,即入味又爽口,好吃好吃。七八月份正是吃藕的季節,圓鼓鼓、白嫩嫩,形狀大小外觀都如小孩胳膊般的蓮藕炒來最佳。看這盤藕的切面正是如此,再配以紅綠辣椒和黑木耳的襯托,真是怡紅快綠,黑白分明。藕片裹著層由自身澱粉所形成的特殊粘汁,吃口愈加清甜、脆滑。

干炒牛肉融合了平遙牛肉腌漬與山西過油肉烹調的兩大特點,肉片油而不膩、干而不渣。牛肉與調料的香味,隨著水份的快速流失而被緊緊鎖在肉片之中,口味干香,越吃越想吃。最後來個拔絲紅薯,南方人是菜菜有甜味,甜已然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而北方菜,要麼不甜,要甜就甜個徹底,甜得一塌糊塗,於是,拔絲菜以北派菜系見長。印像中小時候吃的拔絲菜,是由廚師拔完絲上桌的,只見千絲萬縷,甚是奪目。現如今都是一團一團上來,由顧客自己拔絲,雖然滿足了大家對拔絲的動手興趣,但令拔絲菜精美的擺盤消於無形,卻是一種無言的傷害。吃完飯,讓服務員把桌子收拾干淨,把茶壺茶杯留下,慢悠悠再喝點茶,直到夜幕降臨。

第三天的早飯索性就在德居源吃的,想試試“賓館”的早餐是不是比對面攤子上的好吃。令人驚奇的是,這裡的豆腐腦和昨天在對門吃的一摸一樣,好像碗都沒變。油條放進了竹籃,這個檔次就不一樣了,荷包蛋在菜單裡屬於西餐一類的,對面倒是沒有。尤其是“賓館”早餐的價格和對面攤子是一樣的,可以判定,他們“雙贏”。吃過午飯就准備回太原,所以中午依然在德居源簡單吃點,拼了個涼拌土豆絲和拍黃瓜,要了碗還能下咽的刀削面,就著街上買的“平遙牛肉”,就對付了告別平遙的一餐。

說起“平遙牛肉”,可神奇了,大街小巷都在賣,有各種口味的,有各種包裝的,當然,根據驢友們鑒定,還是一整塊、赤膊賣的最好,要哪塊削哪塊,當場切當場手抓牛肉。我們兩天一共吃了三回,雲錦成的很正宗,當然價格昂貴,要大塊朵頤是不能去那的。賓館對面一家專賣店,30元一斤,切了一點嘗嘗,發現味道很一般。第三家是在北門這裡,兩邊都是旅游商品專賣店,不出城門面向城樓的右手邊有個直銷點,是“直營五處”還是“直營五部”,抑或是“直銷五處”或“直銷五部”都有可能,反正大家只要記住“直”和“五”就行了,還有就是比別處都貴的價格——36元/斤,老板信誓旦旦,保證絕對物有所值,果然,那個味道和雲錦成的不相上下,令人念念不忘。據說正宗的沒幾家,我相信自己的舌頭,找到的這家是正確的,哈哈。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